派克其人
——看電影《乞力馬紮羅的雪》
看老電影不僅僅是因為它的畫麵,隻有單調的黑白兩色,而倍顯歲月的滄桑與厚重,也是因為電影開始時,在字幕階段的那一段高昂的音樂,所令人頓生的一種莊嚴之感。那時候沒有電視,電腦,沒有多媒體,那時的人能夠走進影院,想必是一種很高端的榮耀與享受了。所以那個年代的電影也益發張揚出它的個性,令人們在它的麵前無法不肅然起敬。即使是到了今天,當我們麵對老電影時,便會產生出一種神聖的感覺,讓我們能夠在老畫麵與老故事麵前,無法不正襟危坐,也無法不感歎在人性的層麵上,那些老電影所釋放出來的亙古不變的正義與原則。
乞力馬紮羅山是非洲之巔,被一些地質學家尊稱為非洲之王。同時,它還是世界上最高的獨立山峰,從海拔900米高的平原上中拔地而起,直升至海拔5895米(19336英尺)的高度,它聳立入雲,頂端的冰雪終年不化。美國的文學巨匠海明威於1936年就借此山的名字發表了一部短篇小說,叫做《乞力馬紮羅的雪》。不用說這個片名很文藝,也頗有些神秘與詩意。這部小說因為用了這樣一個詩情畫意的名稱而更有名氣了,而這座雄偉之山的壯麗景觀,也使這部小說具有了更大的靈性與魅力。可謂大作家的小說與非洲的名山交相輝映,相得益彰。
到了公元1952年,好萊塢把海明威的這部小說改編成電影,還沿用了小說的原來名字。這部電影的公映,又極大的提高了那座山和那部小說,以及小說作者的知名度。把小說的故事用電影的語言講述了出來,顯然是對這部文學作品的極大肯定,可是作家本人對電影劇本卻大有異議。盡管如此,電影畢竟有電影的特點,它的長處正是以文字形式出現的小說的所不具備的。電影能把故事的畫麵直接送入觀眾的眼球,讓觀者在視覺感應中對故事裏的人和事有了感性的認知與理解。當然,電影的不足也是無法回避的,它在對故事的敘述中就沒有小說來得詳盡、自然與更有條理。
特別是這部小說是海明威開風氣之先,以意識流的手法寫就的,而電影在這方麵的改編上,就很明顯地有些力不從心了。同小說對比,劇本看上去是有了形似,卻看不見神似。這部影片在開始的時候,進入故事的速度很慢,沒有能夠在第一時間就抓住觀眾的心。特別是影片開始時的那幾段情節,沉悶而單調,毫無引入如勝之處,也不知道要表達什麽,不免讓人有索然無味,看不下去的感覺。要不是基於對海明威的禮敬,以及基於對格裏高利•派克,以及另外兩位女星的喜愛,這部影片很可能在一開始就會被人敬而遠之了。
不過,當咬牙堅持看了這幾段情節之後,才讓人有了慢慢進入佳境之感。派克扮演的男主人公,有四段情。到了後來觀眾便發現,第二段情的女主人公辛西婭,她對派克的愛無私無我得令人動容。而最後一段情的女主角海倫,也跟海倫非常相似,隻不過她比前者更智慧一些,所以辛西婭的悲劇沒有在她的身上發生。而對於這一切,作為當事人的派克都是後知後覺,特別是對最後一位妻子海倫,到了他行將就木的那一刻,他才知道海倫對他的好。這些情節都很生動,從中讓觀眾感受到了海明威原著的震撼之力。
因此可以說,這部影片的改編得並不好,特別是影片從開始到結束,派克這個人物自始至終都在那裏躺著,所有的故事情節都是以倒敘的方式展開的。這種編排以電影手段展現出來後,難免會顯得頭重腳輕得厲害了。這是影片的硬傷,有損於它的效果。可是從演員來說,從原故事的立意與結構來說,還是很不錯的,這兩方麵的結合,抵消了不少改編上的不足,從而也讓這部影片還是具有了相當的可看性。當年好萊塢大影星們的演繹也是非常出色的,他們那生活化的,自然,樸實的表演風格,彌補了影片在表現手段上的一些呆板與不足。
同時,影片的劇情也能讓人悟出一些故事之外的某種人生道理。比如派克這個人物年輕有為,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也是壞事。由於太順利了,就容易驕傲,就會抵禦不住紙醉金迷的誘惑,因此也就很容易迷失自己。例如對於愛他的人,他就不會太珍惜和太尊重。一事當前,都是要遂了他的心願,要滿足他的怎樣怎樣的想法與要求才行。而對於他身邊女人的心裏是怎麽想的,卻是莫不關心。他的這個致命之處讓他最終失去了辛西婭,那是他的最愛。間接著,也讓他失去了幸運之神的眷顧。
為什麽會這樣呢?恐怕這還得從源頭上說起了。那就是做為一個男人,他似乎是已經具備了在社會上安身立命的能力了,可是在女人麵前他卻不是一個成熟的人。這不是說他在生理上不成熟,而是說在性格與心態上還不成熟。這個缺陷對於與他相愛的女人來說,就是一種巨大的災難了。他的第一個女人,那個年紀輕輕的女孩憤憤然地逃離他時,對他的嚴厲聲討就可以看出,由於他的缺失,他給那個小女子造成了多大的傷害。
由此可見,如果一個男人還沒有成熟到可以在感情上,願意並有能力保護一個女人的話,還是不要涉入情網得好。否則對那個愛戀他的女人沒有什麽好處,到頭來恐怕是除了傷害還是傷害,傷害了一個,還會接著傷害另一個。最後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就像派克在生命垂危之時,他所有的回憶與夢中的場景都是與悔恨與自責有關聯,他在良心上過不去。他不怕死,可是讓他帶著遺憾去死,那可是對他的莫大懲罰了。
不過在電影裏,派克最後沒有死,他終於能夠在感情上把海倫當作海倫,而不是當作辛西婭接受了。海倫也守到了雲開日出,不僅得到了派克這個人,也得到了他的心。這個結尾據說符合當時美國觀眾的願望,他們喜歡以這樣的方式收尾。可是海明威卻不喜歡,因為小說中派克最後是死了的。毫無疑問,小說的結局才是故事發展到最後,不可避免的狀態,也隻有如此,人物心中的苦悶才能得到最合理的釋放與超越。影片的結尾違背了故事的自身邏輯,這個硬加上去的皆大歡喜,沒有給電影在藝術上加分而是減分了,這是電影屈服於票房壓力,取悅於觀眾意願,而自降身價的明顯一例。
影片中保留了小說中關於乞力馬紮羅山的一個謎語,這是派克的叔叔臨終前給他留下的一個遺囑。目的就是要讓他找到謎底,從而得到自我救贖。幸運的是,影片結束前,派克終於領悟出了謎底,那就是他的叔叔告誡他,不要迷失自己,如果迷了路,迷失了自我,就必須回到原先起步之地,從那裏再重新開始。這個謎語在電影開始時就以畫外音出現,雖然並沒有說這是一個謎語,但是卻埋下了一個重要的伏筆,那個豹子死於乞力馬紮羅山峰上的疑問,給了觀眾一個極為深刻的印象。
從小說的構思來看,這個謎語的設計無疑是很有些亮點的。可是由於故事中的主人公的身份是一個記者兼作家,而恰恰是在這一點上,影片所呈現出來的劇情卻沒有多大的可信度。所以這個故事在水準上,並沒有因為有這個謎語的設置而有所提升。又因為如此,派克這個角色就無法脫離塑造上的局限,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顯得蒼白有餘,真實不足了,這也是這部影片不能完全打動觀眾的一個根本原因。與其說派克是一個作家,還不如說他是一個紈絝子弟,或是一個花花公子更為妥當。因為在影片裏,派克的一舉一動難免不給觀眾留下這樣的烙印。
因此,如果這部影片不是那麽刻意地,把派克的身份定位於一個職業作家,而且還是一位名作家的話,如果就把他當作一個迷失自我的普通人來刻畫,並且能把他生活的內容再充實一些的話,那麽作為一個勵誌故事而言,派克的經曆也許會更具有某種共性和說服力,也會更有意義。可見,派克究竟是何許人?這個問題並不是無關緊要。如果對他的定位得當,派克的生活麵就會豐富得多了。那麽這個人物就活了起來,整部電影也就會跟著活了起來,自然也就會更好看了。因此,那個未死的結局,讓海明威很惱火之外,他對這部影片在其它方麵的耿耿於懷,也不是沒有道理的。畢竟《乞力馬紮羅的雪》不是一般的雪。
說的不錯。這部電影是彩色的。我在開頭部分說,老電影的一個標誌是單調的黑白兩色,那是泛指的,是從廣義的角度說的。這部影片算是拍得比較晚了,所以不是黑白片。不過因為我表述上的不夠嚴謹,容易給人造成一定的疑惑,就像你提出的疑問一樣。對此,我深表歉意,也多謝你的詢問與指正!
多謝!你不是沒有品位,是它的開頭的確不怎麽樣,看派克的那個表情和眼神,如果沒有讀過小說,還會以為是什麽驚悚片呢!之後緊接著的倒敘,講述派克是如何受傷的橋段,那個銜接和表現手法,還真是有點兒檔次很低,很不入流的感覺。要不是名作家的原著,還有格利高裏·派克與兩位女明星的擔綱主演,這部電影還真是不值得看。。。關鍵就是派克的那點劇情根本就支撐不起這個故事。所以,我就用了“派克其人”作標題了,意思是編導對這個人物的定位有問題。。。
我沒有用人物的名字,而直接用了演員的名字,這樣簡單一些。但是就讓你有點疑惑了,很抱歉。
也 confirm 了我覺得開頭看不下去的感覺是不離譜的。我以為是我自己沒品位。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