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愛,說不完的話題
——看電影《布拉格之戀》
這是一部很多人看了不止一遍的電影,因為這部影片在一個很高的起點上,涉及到了一個有關於性與愛的深刻主題。因而無論是在道德理念上,還是在藝術創作上,這部電影都讓貨真價實的小資們驚訝不已。他們不僅產生了強烈的共鳴,還會因為難以置信而興奮地,不斷地感歎著:怎麽會有這麽神奇的演員和導演,能夠把生活中的細微末節如此原汁原味地呈現在觀眾的眼前,就像是附著在肉身上的人性,它每一次的張揚,都是那麽得真實無偽,又是那麽得打動人心。甚至是每看一次這部片子,觀賞者自己就像是經曆了一次激情邂逅,有類似於野性得到釋放的那種滿足與興奮。
這部片子就是美國名導菲利浦·考夫曼1988年的作品《布拉格之戀》。電影改編於捷克裔作家米蘭·昆德拉1984年的小說《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並沿用了同一個名字。中文版的通用譯名為《布拉格之戀》,這個中文名字很直接,也很傳神,既體現了故事的精髓,又擯棄了那個原名的拗口與神秘。考夫曼是好萊塢為數不多的個性導演,他把這部影片拍成了一部具有明顯歐洲藝術電影風格的佳作。有評論說《布拉格之戀》與《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齊名,其實它比後者可是好得太多,雖然它有不少性愛場景,可它卻是遠離了情色的奢靡,它是一部很實在,很嚴肅的愛情影片,是這個題材中的扛鼎之作。
托馬斯,片中的主要人物,頗有名氣的腦外科醫生,除了有精湛的醫術,風流成性還是他的一大特點,憑借著瀟灑的外表與溫文爾雅的談吐,周旋在固定與隨機的眾女友之間,樂此不疲。不過,終於也有意外,就像小說作者米蘭·昆德拉所說:碰巧的另一種說法,就是命運。托馬斯的命運來到一個關鍵之點。從來不把情人領回家的托馬斯,一改常態,不僅打開門讓特蕾莎進入,還愛上了她,最終與她結了婚。同時,托馬斯也是一個血性的人,麵對蘇軍的入侵,他著文加以不留情麵的抨擊,並堅持不認錯,為此丟掉了飯碗。當然,他之所以放棄了在瑞士的很好的工作,回到布拉格,再到了鄉間,直至生命完結的那一刻,也都是為了特蕾莎。
特蕾莎,偏遠小鎮上的一個文學女青年,年少青澀,毫無閱曆可言。所以當遇見了托馬斯後,就被他的神采與氣質迷住了,沒過多久,她就離開母親,隻身一人跑到布拉格去找托馬斯,並且是徑直去到了托馬斯的家,按門鈴,再尷尬地說明來意。對於突然而至的特蕾莎,托馬斯先是一陣錯愕,之後才回過神來,把她讓進房內,再往下經過短暫地,但又是十分有趣的交流,兩個人就一舉跨越了由一麵之識到男女友關係的界限。導演很慷慨,他把這個過程滴水不漏地直播了出來,他讓每一個觀眾都做了他們激情四濺的見證者。看了這一組鏡頭,人們一定會以為特蕾莎很開放,很前衛,很主動,很大膽。其實這都是表麵現象,骨子裏特蕾莎是一個很本分,很傳統的女性。
她與托馬斯同居後,以及到後來的結婚以後,每次托馬斯在外麵上了別的女人的床,她都能及時地發現。她的嗅覺很敏銳,心靈感應極其準確,甚至能夠從托馬斯的頭發裏聞出女性氣味。每當特蕾莎拿到證據都會很生氣,並因為這樣的事而常常在夜裏做噩夢。為此在許多次激烈反對都毫無效果的情況下,她毅然出走,即使是後來到了瑞士她也決然返國。她想得很簡單,也很實際,那就是她要為自己的未來著想,在托馬斯還沒有厭棄她的時候,她要先行炒掉托馬斯,離開她,如果能早日過上自食其力的生活,就能免除日後她被托馬斯拋棄的無助與痛苦。這些都說明,她的理性已經告訴她托馬斯不值得愛了,守著這樣的男人讓她很沒有安全感。所以長痛不如短痛,還是早早離開得好。
特蕾莎的激烈反應讓托馬斯很慌張,也很矛盾,因為他無法控製自己的欲念。他把性與愛分成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雖然他與很多女人上床,卻從未與他們睡過覺。他認為不睡在一起的女人,就不是戀人,即便有性關係,也不是愛。因此,在他的詞典裏,沒有背叛一詞,更何況他是那麽得同情與眷顧特雷莎。特蕾莎的短處更是托馬斯的一種無法回避之疼,特雷莎在布拉格舉目無親,又身無一技之長可以用來安身立命,而且特蕾莎因為涉世不深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單純,執著,以及對愛與所愛之人的一心一意,都讓托馬斯很感動。這個托馬斯看起來是花心大少,是個玩世不恭之輩,可是他卻不糊塗,他知道什麽是好,什麽是不好。從他與特蕾莎有了肌膚之親以後,他就愛上了這個貌不驚人,但卻很有個性,對愛的不忠持零容忍度的小女子。
在他們兩人的關係上,如果再多做一些剖析,就不難看出一直都是特蕾莎愛著托馬斯,她愛的純真,原始,感性,她是帶著理想和夢幻去愛的,正是由於她愛的太美好,才讓托馬斯這個風流鬼於心不忍。托馬斯愛的則是非常得被動和理智,包括從瑞士回來,他之所以輾轉不安,部分原因也是因為他知道回國意味著什麽,政治上他比特蕾莎要成熟的多。他是在跟著特蕾莎的腳步一步一步走來的時候,才逐漸愛上這個小姑娘的。因為,她幫助他找到了真實的自己,承擔責任,正直,無畏。這才是托馬斯愛上特蕾莎的真正原因。
走在被蘇軍占領的布拉格街頭,他們之間曾經有過一個小小的對話,如果是細心的觀眾一定不會忽略掉這個情節的,托馬斯簡單說了下自己堅持已見可能受到的製裁,而特蕾莎說她是支持他這樣做的。這個場景,像極了紅樓夢裏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對話。全家老小,姐妹丫鬟都勸寶玉好好讀書,隻有林黛玉說,四書五經,功名利祿的書是沒啥好讀的。這說明他們在思想上有相同的理念,他們是誌同道合的戰友。之前,托馬斯寫那篇文章的時候,還有點受人蠱惑,隨便寫寫的味道,可是經過這次對話之後,托馬斯就是以非常有準備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政治主張和立場了。所以,他後來的生活過得非常坦然。因為精神上他有了寄托,他不再是下意識的去做事情了。
薩比娜,影片中一個不能沒有的人物。她是托馬斯的長期情人,她與托馬斯,或者托馬斯與她,都有著深厚的友誼。兩個人不僅在性上能夠互相滿足,更是無話不談的朋友。特蕾莎出現以後,最了解托馬斯的薩比娜一眼就看穿了托馬斯心裏的變化,在薩比娜洞悉一切的銳利目光中,托馬斯無法隱瞞,索性就向薩比娜承認了特雷莎的存在,並也向她傾訴了他為此而感到的不安與不確定性。雖然是早就感覺到了,但是當托馬斯親口坦誠這件事時,薩比娜還是感到了一絲的不快與失落,不過她很快就把自己調整過來,真心實意地給托馬斯出主意,幫助他排憂解難。隨後她主動接納特蕾莎做她的朋友,引導她在人物攝影上提高素養與技能等。不用說,薩比娜顯然與特蕾莎截然不同,薩比娜是一個把性與愛斷然分開的人。她的人生哲學就是禮遇性,遠離愛。所以當那個傻氣十足的教授為了她與妻子分手後,就再也見不到薩比娜了。
薩比娜這個人物在藝術形象的塑造上顯然比特蕾莎遜色了些,但是由於她對愛的觀念太典型,太超前,也就太讓人印象深刻了。她逃避的不是愛,是責任。看上去她是一個隻想得到性,卻不想得到愛的人。愛,讓她害怕,讓她望風而逃。與托馬斯相比,這個薩比娜是一個真正的特立獨行者。在愛的麵前,她完全是拿得起來,放得下。她要生活,不要羈絆。她要性,不要那個能讓她得到性滿足的人。當然,她也不是隻為性而活著,性隻是她生活的一個部分,不是全部,當然也絕不是可有可無。她也有自己的事業,她是抽象派畫家,藝術上的理念,也造就了她人生的一種不同常人的標新立異。她活得很灑脫,看不出孑然一身的處境在她身上有絲毫負麵的影子。最後,當遠在美國的她得悉托馬斯與特蕾莎雙雙罹難的噩耗時,是她代表他們的親朋流下了惋惜的淚水,可見這個人物的重要性。
事實上薩比娜是特雷莎之外的另一個女一號,而且薩比娜是一個被刻畫得非常豐富多彩的人物。除了上訴提到的要點,她還叛逆,有個性,似乎充滿了勇氣和主張,可以瀟灑的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實際上,從她的身上,更可以看到人性的複雜,人生也並不是非黑即白。在她那看似勇敢不羈的表麵下,其實是一顆敏感善良的心。 她也愛,但是她不敢去追求。她也愛,但是她不敢去接受。沒有一個女人真正能做到性和愛的分離,除非她是妓女,靈與肉的結合是薩比娜追求的最高境界。她清楚的知道,愛就在那裏,但是她永遠達不到那個高度,因為她實在怕受傷害。所以,她把自己偽裝成無所謂。但是,當一個人夜深人靜的時候,特蕾莎會為托馬斯而傷心難過,可是薩比娜卻會陷入深深的憂傷而不能自拔。
在性與愛上,薩比娜,所代表的就是一種生活方式。托馬斯,代表的是另一種方式,因為他最終還從善如流了。而特蕾莎,則代表的是一種傳統的生活方式。她得到了托馬斯,又征服與改造了托馬斯,所以,她最終是成功的,也是幸福的。可是與特蕾絲相比,值得肯定的還是托馬斯,他為了愛做出了犧牲,拿手術刀的手,去擦過玻璃,做過清潔工,最後又到了鄉野農村,當了一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夫,並且從無怨言,始終對特蕾莎恩愛如初,細心柔情地嗬護著,默默地守護在她的身旁。
托馬斯這個人物看起來荒誕不經,可是卻有一顆金子般的心,而且造化不淺,因為他遇到了一個好女人,這個女人把他帶離了喧囂的都市,讓他在山野間返璞歸真,浪子回頭,並把他點石成金,使他成為一個好男人,一個有意義的人。因此可以說看似是政治環境把托馬斯逼到了一個絕境,其實是愛情拯救了他,使他有機會放棄原有的生活,而變成一個對愛與婚姻能夠負起責任的丈夫,成為了一個洗心革麵的人。
很少有改編於原創小說的影視劇沒有不遭受罵名的,對於世界名著改編而成的電影,人們就更加挑剔,可是《布拉格之戀》卻贏得了一致的好評。這其中的原因,就是編導真正是融會貫通了原作的要義,從視覺角度提取了更為有價值的素材,以自然質樸的鏡頭語言詮釋了人性中最基本的性與愛這個要素,讓人們看得明白,感同身受,並能從中得到相應的啟迪與感悟。從這個意義上說,電影是對原作的一次升華,是藝術上的一次凝練,更是一次很出色的再創作。
由於原作的名字就是《無法承受的生命之輕》,因此在重與輕,或者說孰重孰輕這個命題上,一直是人們議論不休的主題,甚至都有些喧賓奪主,玄而又玄了,這種狀況既影響了小說的本意,又困擾了許多讀者。因此,這位導演很睿智,又很有手段,他不僅在電影中刪繁就簡,巧妙地避開了這些個讓人目眩的哲學概念,同時能夠在精致之點的處理上做足了文章。導演著意於讓情節發聲,讓故事說話,讓細節取勝,讓人物給出答案,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具體化了。
比如那個大段的,把兩個女主角很好的展現在觀眾麵前的場景,就是她們互相拍照裸體的那一組劇情。特蕾莎為什麽會哭呢?她是覺得薩比娜太美好了,沒有哪個男的會不愛上她,她在薩比娜麵前自卑起來。她理解,但是她無法接受,所以她哭泣。而薩比娜,有個慢動作,開始她從背後抓住特蕾莎的手臂時,很像是要傷害她。但是後來,她輕輕的放下,因為她也覺得特蕾莎非常美。互相欣賞,惺惺相惜,所以,氣氛一轉,兩個人沒有任何話語交流,就達到了精神上的高度共鳴。所以說這是一部好影片,好看,又有意義,可以讓人一看再看,不管是過去了多少歲月,它的魅力都不會改變,總是那麽得吸引人,具有巨大的藝術感染力。
性與愛,說不完的話題,演不完的戲。正可謂,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因此,戲與人生,又亦假亦真,真假難分。戲是彩排的人生,典型而不失誇張。人生是不上妝的戲,平庸卻又不失華麗。電影《布拉格之戀》兩者兼而有之,是戲的登峰造極,又是人生的真實折射。托馬斯與特蕾莎的愛不會在他們的身體死亡後才擁有了永恒,他們活著的時候就已經獲得了他們想要擁有的全部。所以在他們同赴天堂之前的最後一秒,特蕾莎一定是要印證一點什麽,故而她向正在駕車的托馬斯柔情地問道:“你在想什麽呢?”托馬斯難掩喜悅地回答:“我想我現在有多麽幸福啊!”
從一對戀人,到一對情侶,再到一對夫妻,經曆了各種風雨之後,終於回歸到了純粹的位置上,享受了愛的甘甜與滋潤。此時此刻,不再有背叛,不再有悲傷,也不再有因遊戲人生而帶來的苦果。他們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心滿意足,所以再苦再累的勞作也難不倒他們。他們心中的全世界就是他們的彼此與對方,那是一種靈與肉上的琴瑟和鳴,是愛的真諦與實質。最重要的是,他們經曆過挫折,走過彎路,受過教訓,有過比較,因此他們身上有了免疫力,如果再遇到誘惑就不會輕易迷失了自己。因而又可以說,人生有些迂回曲折也不是什麽壞事,因為愛是人生的最本質需求,那麽為了得到愛而多遭受一些磨難也是理應如此,不可避免的了,就像托馬斯。
捷克幅員很小,但是民眾生活水平不低,並且文化遺產豐厚,在各個領域都出現過世界級的名人大師,因此這是一個令人欽佩的國度。如今因為這部電影,“布拉格之戀”又成為一個迷人的非物質文明,不僅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力,又為人們樹立了一批醒目的銀幕群像。人們在仰望米蘭·昆德拉的同時,也為能夠從《布拉格之戀》中看到人性的真實而震撼,而感動,而感慨。如果說一部文學藝術作品能起到淨化人類心靈的作用的這種結論,是多少有點兒危言聳聽的話,那麽看過電影《布拉格之戀》之後就不會再有這樣或那樣的疑惑了。人們在這部電影裏看到的絕不單單是火辣的性愛情節,而是愛的崇高與神聖,愛的不可玷汙與不可褻瀆。如果有誰要是忽視了這個重點,就很難說他理解了這部影片的深邃主題與含義。
非常感謝。。。相信看了片子後會有共鳴的。。。
坦率地說,對於視覺藝術來將,我不覺得那個輕或重的命題有多麽要緊。
所以我還是欣賞這部片子的表現手法,簡單明了,說明問題,這就足夠了。。。
薩賓娜是唯一有能力承付lightness of being的角色。昆德拉卻把這個不一般的角色賦予一個女人。
Meg好!這個男星確實不一般,問鼎過三次奧斯卡,去年又當了一把林肯,他的演技爐火純青。
理解你的觀感,就像我不是女人一樣,對於薩比娜的所做所為與所思所想也深感費解。不過,
隨著閱曆的逐漸豐富,人的喜好也確實是不會前後一致了。。。
非常感謝。。。
問好點綴君!
謝謝分享!喜歡小說也喜歡電影。雖然還是不太理解托馬斯的所做所為(因為我不是男人,嗬嗬),但狂喜歡過電影中這個角色的扮演者。現在沒那麽喜歡他了,可能是結婚後有了先生,就不像以前那麽迷戀帥哥酷哥了。
h
是,的確是一部好電影。值得青睞。。。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不客氣。。。
thanks
影片中的三個演員都不是美國人,一個是英國人,一個是法國人,一個是瑞典人。
這種電影美國演員演不了。這就是導演的高明之處。昆德拉怎樣不要緊,觀眾有
口碑就好。。。
一個男人的歐洲精神之旅,被糟蹋成一部美國女人們的媚俗故事。昆德拉委屈啊!
不奇怪。小說可以那樣寫,但電影不能那樣拍。
況且,改變就是再創作,決定權不在原作者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