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子地的不幸與悲哀
——看電影《集結號》
說《集結號》最別開生麵,那是因為它顛覆了國產戰爭片的固有模式,讓人們得以從更廣闊的角度去審視當年的那場戰爭。同時,在這個巨大的背景下,影片又濃墨重彩地塑造了一個悲劇性角色穀子地。這個人物的存在,令整個故事充滿了一種悲愴的氣氛,甚至也讓那場戰火都顯得相形見絀了。這便是這部影片的不同凡響之處,它以其獨特而超然的詮釋手段,令這部影片在中國電影史上獨樹一幟,成為一個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創作。
穀子地,在他三個月大的時候,父母餓死在逃荒的路上,有人在穀子地裏揀到了這個嬰孩兒。因為無名無姓,“穀子地”,便成了他的大名。長大後,他當了八路軍,打日本人,後來又成了中原野戰軍的一個連長,打老蔣。《集結號》的故事就是圍繞著這個人物展開的。公元1948年,在一場戰鬥中,他率領連隊裏僅剩的47位士兵擔負阻擊任務,他的部下也是以一當十,個個驍勇善戰,但終因寡不敵眾,全部陣亡。他卻幸免於難,孤身逃出死亡之地。當他醒來時,已經躺在解放軍的一個野戰醫院裏,不幸的是,他被稱為老王,因為他身上穿的是一個王姓國民黨士兵的軍服。這個陰錯陽差成了他以後揮之不去的一個噩夢。
又由於他原先所在部隊的番號已經取消,人員被編入其他序列,因此無從尋找他所在的部隊,他的身份也就無人可以甄別與認可。在以後的10年時間裏,雖然他冒充炮兵,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又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並載譽歸來,可是他從來沒有忘記尋找原先的部隊,尋找那位向他下達作戰任務的劉澤水團長。他堅持不懈地這樣做,不光是為自己,也是為了在那次任務中犧牲的47位戰友。按當時的政策,烈士家屬可以得到政府補助的700斤小米,而失蹤人員的家屬卻隻有200斤。整整差了500斤,這對當年的農民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財富,況且這又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損失,而是政治待遇上的一個不能忽視的嚴重問題,會產生一係列不良的連鎖反應。
同時,穀子地還有一個最大的心結,就是他一定要當麵向團長問清楚,那個有關生死的集結號到底吹響了沒有?當時團長下達命令時說過,他們在陣地上堅守4個小時就可以了,可是他們卻堅持到了天黑,打退了數百倍於他們的敵人三次凶猛進攻。可是他竟沒有聽到允許他們撤退的集結號。這是為什麽?難道真是他的耳朵被炮火震聾了而聽不到,還是這個集結號始終就沒有吹響過。為此,他要向團長問明白,討回一個說法。
這部片子長達兩個小時,除了前麵的45分鍾是戰鬥場麵,後麵的三分之二的篇幅,都是在講述穀子地為達到上述目的而執拗地努力著,奔走著,堅持著,故事的揪心之處也都在這裏。穀子地在戰場上是一條硬漢,從不畏懼死亡,也足智多謀,很有能力,是一個勇敢的戰士與出色的指揮員。可是在戰後,他卻成了一個弱者,不僅是身體在朝鮮戰場上落下了殘疾,他的心靈也早已因為1948年那一戰而受到了重創。在戰場上,他的肉身生命掌握在死神手裏,可是政治生命卻把握在自己的手裏。可是在和平年代,他的政治生命則掌握在別人的手上了。他要為自己,也要為死去的戰友討回應有的名分與待遇,這個要求天經地義,無可厚非,可是操作起來卻又比登天還難。因此,即使是沒有徹底絕望,這個昔日的硬漢也是傷心至極,每每悲憤無語,深感有失公道。
不過,還是有誌者事竟成,穀子地的不屈不撓,終於感動了命運之神,最後,真相逐一大白。由於修鐵路,47位犧牲戰友的骸骨被發現了,他們被追認為烈士。穀子地的那段身份也得到了認可。這是一個理應如此的結局,可是卻又讓人高興不起來,隨著片尾曲的響起,字幕出現,觀眾的心情反而落落寡歡,更覺沉重。為什麽呢?一個看似普通的故事,為什麽會引發出如此壓抑的感覺?為什麽穀子地的遭遇會令人不勝唏噓與難以置信?一部僅僅是講述一個老兵故事的影片,竟給人們留下了如此眾多的沉痛與思考,真是無法想象,不可思議。
穀子地這個人,可以說是一個很純粹的人,他的一生就幹了一件事兒,當兵打仗。先是打日本鬼子,後來打老蔣,再後來在朝鮮戰場又經曆了無數次生死考驗。這段時間跨度是從1938年到1955年,共16年。可是從1948年起,他又為那場戰鬥耿耿於懷,直到1958年問題得到解決。所以,穀子地除了打仗,又做了另一件事就是為自己,也為戰友正名與平反,這花去了他的10年寶貴時間。這些光陰都是穀子地的青春歲月,當別人已經高官厚祿,名利雙收的時候,穀子地卻為討回正當地生存與名譽權益而耗費時光與精力。這對穀子地來說是太大的不公平了。本來,當兵打仗是一種正義與事業,是一種值得肯定的付出。然而勝利後還要為這種付出討回公道,這又是為了什麽!或者說為什麽會這樣?為什麽會有這種事情發生?
事實上劉澤水團長當初給穀子地布置任務,就沒有想過穀子地他們能活著回來,所以他盡一切可能滿足穀子地提出的要求,在武器彈藥上盡量給予滿足。後來又執意不吹集結號,是怕穀子地他們撤出陣地後,大部隊被敵人咬住,所以劉團長那一麵自行先撤了,到最後一分鍾也沒有讓穀子地他們撤出陣地。這位劉團長後來在朝鮮戰爭的第五次戰役中,也是因為擔負阻擊任務而犧牲的,據說臨終前還念念不忘穀子地和他的47個弟兄,心裏深感對不起他們。
顯然這是劉團長一生中最問心有愧的一件事情,至少在那次戰鬥後,他沒有把穀子地與他的戰友當烈士對待是很不對的。及至原部隊番號取消後,穀子地這夥人就徹底與他們的部隊失去了聯係,即使是戰死了,也成了沒有去處的孤魂。這是說不出的悲哀。做為該戰鬥任務的直接下達者,劉澤水團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說讓下屬帶著戰士去送死那是戰爭的殘酷與不得已,可是戰後找不到這些人,為什麽就不能認定他們是以身殉職的烈士,為他們請功,而偏要把他們當作失蹤處理呢?可見,即便其中有政策規定的限製,也還是說明劉團長的感情有問題。如果劉澤水團長有一點點穀子地與他的戰士們之間的深厚情誼,就不會這麽公事公辦了。由此而知這位團長,後來又升做付師長的這個人,是多麽得冷血與寡義。這個背後的無情與冷漠是令人氣結的。
馮小剛的電影總能開風氣之先,這部《集結號》完全建立在新的視角之上,令人對國產戰爭片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覺。按道理說一部這樣的影片應該是很枯燥的,除了炮火連天和衝鋒陷陣,以及頑強防守,就不會有什麽新意與看點。可是這部影片卻完全沒有給人這樣的感覺。裏麵的戰士雖然個個都是蓬頭垢麵,卻都是很美,很帥,英氣逼人。前麵的45分鍾的戰爭畫麵也一點不沉悶,倒是很有可看性,非常有吸引力。後麵的故事更是牽動了每個觀眾的心,令人為穀子地遭遇的不公而憤懣。所以劇情就越發顯得沉痛而厚重,非常有張力。
張涵予簡直把穀子地演活了,角色的悲劇色彩被他發揮到極致。那種忘我的詮釋,逼真的表演,令人敬佩之極。張涵予演繹的穀子地堪稱為是一個最有特點的銀幕軍人形象,在同類題材的影片中無人能出其右。鄧超扮演的趙二鬥這個角色,也非常醒目,有深度,在故事的情節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湯嬿是影片中唯一的女性演員,她飾演的孫桂琴,幹淨可人,又純樸得一塵不染,是男人戲中一個最柔性的亮點,精彩可讚。胡軍扮演劉澤水團長,雖然隻有一場戲,但也是很有氣場,表現不凡。其他幾位男性演員扮演的戰士也都剛烈忠勇,非常有型。
這裏麵有一個叫王金存的軍人,比較典型。這部片子的顛覆性也在這個角色的身上有不少的體現。他是營裏的文化教員,可是到了戰場上就被殘酷的生死場麵嚇住了。一個軍人如果是這樣的表現,那他的前途就完了。不過穀子地卻沒有把這件事情看得有多麽嚴重,他相信這個人經過鍛煉一定會是一個勇敢的戰士。所以他向團長把這個等待軍法審判的人要去連裏當指導員。從人格到政治上都挽救了這個人。事實證明,經過戰火的淬煉,王金存沒有讓穀子地失望,最後聽了穀子地的話,為了不讓敵人找到戰友們的遺體,他毅然親手引爆炸藥,自己也葬身於炸塌的煤窯裏了。
全連僅剩的47位戰友都先後陣亡了,隻有連長穀子地一個人活了下來。而且前麵已經提及,當穀子地被發現的時候身上穿的是國民黨兵的製服。對此他不計其數的解釋過,到了最後已經沒有耐心了。電影裏隻是說,當陣地上隻剩下他一個人的時候,他躲進了窯裏,後來餓了,為了出來找吃的,他換上了敵軍的服裝,不過他在找吃的過程中還引爆了敵人的一輛彈藥車。當然這都是他說的,沒有也不可能有人能證實他的這個說辭。
不過,根據常理判斷,他說的應該是實話。從他對敵人的仇恨與表現看,他絕不是一個貪生怕死之人。出於對他的信任與尊重,是不應該懷疑他的自述。可是問題在於,當時他為什麽不能與敵人同歸於盡呢?他讓王金存引爆炸藥把窯洞炸垮,結果王金存也犧牲在裏麵。王金存是一定要死在裏麵嗎?為什麽他不把王金存也帶出來,就算王金存身負重傷,也可以兩個人一起戰鬥。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當時劉團長明明告訴他,“你就是打得隻剩下一個人也要接著給我打下去”。在剩下他一個人的時候,他卻躲進了窯裏,是不是違背了劉團長的命令?當然,如果穀子地也死了,這部電影的故事也就沒有了,他和那47位戰友的英名也許就永遠地被列在失蹤者的名單上了。
即便如此,那又怎樣?是不是總比要承受被人誤解,甚至被懷疑,不被信任更好?當夜深人靜之時,穀子地是不是為了自己的一念之差,而會深感愧疚呢?不過這個人也絕對是個一根筋的人,他之所以沒有舍身取義,人們更相信他是為了最終要向劉團長當麵討回一個說法。所以他忍辱負重,委曲求生了。然而,不管怎樣,他一定會覺得特別對不起那些冤死的戰友。本來已經頂了一天了,戰友們已經所剩無幾了,河對岸團裏的陣地上早就是靜悄悄一片了,應該是都撤走了。如果穀子地這時同意撤退,還能挽救幾個人的生命,可是他沒有那樣做,固執地死守在陣地上,發誓不聽見集結號決不撤退。他的固執與盲從,導致了該保存下來的生命也被白白地犧牲了。
因此,如果要問責的話,對於這個人為地擴大了的損失,要承擔責任的第一個人是劉團長,第二個人就是穀子地。劉團長的過失是不珍惜戰士的生命,不切實際地要求狙擊到底。其實在有效時間裏完成任務即可,不必聽集結號。如果號手犧牲了,那不是就永遠沒有號聲了!穀子地的錯誤是把固執當原則,沒有絲毫靈活性。戰場上的事情瞬息萬變,不能也不應該僵硬機械地執行命令,應該有自己的判斷,在關鍵之時做出正確的抉擇。可惜,團長也好,連長也好,都太有局限性了。尤其是穀子地,一條道走到黑,為此付出了重大的代價,本來是人民的英雄,國家的功臣,卻很可能一輩子都要為自己的失誤而糾結,無法原諒自己了。
《集結號》通過穀子地這個傳奇人物所遭遇的不幸與悲哀,述說了一個充滿了曲折經曆的人生故事。雖然年代已經久遠,這個故事當中的功過是非卻是沒有時限的,人們在觀賞這部影片的同時,一定會得到屬於自己的那份領受與感悟。藝術的魅力也就在此,它用情節去說故事,用劇情去感動人心,因此一百個觀眾的眼裏,就必然會有一百個哈姆雷特,那麽一千個、一萬個觀眾眼裏,肯定也會有成千上萬個穀子地。但是這其中不管有多大的分別與出入,穀子地的事跡都離不開悲壯與沉重。與此同時,他又越發地以更加直觀的形象,被深刻地烙印在每個不同的人心裏。所以,《集結號》是永遠的《集結號》,穀子地也是永遠的穀子地,風采獨具,不可磨滅。
回複過路人路過的評論:
謝謝留言。。。這部片子的一個最大特點是不談政治。。。穀子地在介紹自己的經曆時,是說:老子39年就參加隊伍了。用“隊伍”代替了“革命”。。。這種說法在以前的戰爭片中是絕對不會出現的。
回複混元使者的評論:
是,同向馮導致敬!謝謝你的問候與留言。。。
回複megchen的評論:
Meg.好!謝謝你的支持與鼓勵。。。
這部影片很不同,有時間的話,
值得一看。。。
馮曉剛搞得就好像士兵受了當官的騙充當炮灰,穀子地生還後追討公道。
換一個角度,就是士兵們英勇自我犧牲掩護大部隊,穀子地生還後努力歸隊。
戰爭是殘酷的,靠欺騙士兵共產黨是打不下江山的。
點綴,向你問個好!
我沒看過這部電影,以後逮著了,一定看看,謝謝你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