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綴

定格瞬間 記錄心情
個人資料
點綴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有這樣一個人 —— 讀《一個令人唏噓不已的故事》

(2011-02-27 10:45:14) 下一個
                                                             
 
                       

有這樣一個人
 
—— 讀《一個令人唏噓不已的故事》
(夢江南推薦分享,見海內外知音網文學沙龍欄目)
       
http://hwzhiyin.com/read.php?tid=2938     


像是小說廊橋遺夢的開頭,兒女們發現了父親生前的秘密。而這個故事又遠比廊橋遺夢更曲折,更複雜,更揪心!廊橋遺夢的故事全部隻有三天,就像是一場夢,這個故事卻前後貫穿兩個人
80
多年的一生,不是風花雪月的夢境,卻是人生的殘酷無情與痛楚和淚水。


又像是山楂樹之戀,隻不過這個故事從前往後數十分之九的時間裏,隻有一個望恩負義的薄情郎,有個女老三,不離不棄,隱忍遙望神守地,始終愛著她的男人,哪怕是含辛茹苦、舍棄自己,也都毫無怨言。是一個真實的人生之悲歡離合,一個中國勞動婦女的感情悲喜劇。
  


故事的男主人公,是個有名有姓的經濟學家,張宏馳教授。女主人公則意外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普通勞動婦女,她是張教授的青梅竹馬,也曾經是張的結發妻子。後來被休掉,再後來,在兩個人都
70
多歲以後,張又把她娶了回來,並在死後把千萬家產的一大半留給了她。


這個故事之所以感人,是每個人都有他(她)自己的軌跡。是一個合分合的過程,更是一個悔恨與痛苦交織在一起的漫長人生之旅。兩個人都不幸福。女主人公即使是後來嫁了人,可是心思還是在男主人公與他的孩子家人身上。男主人公,也不是鐵石心腸,長久以來心裏背負了一個沉重的十字架。他知道,他欠她的太多了!即使再有來生,恐怕也償還不了。


所以在男主人公,也就是張教授的妻子去世五年之後,他把她接了回來,並辦理了結婚手續。雖然這時兩人都
70
多歲了,可是他們還是有幸真正在一起生活了8年。年輕時,她沒得到的丈夫之愛,到了年老時,她如願以償了。所以,從這一點說,她是一個幸福的人,那個被她愛了一生的人,又回到了她的身邊,並使她有了一個幸福的晚年生活。


故事雖然很淒楚,但倒也不複雜。裏麵沒有亂七八糟的人和事,兩個當事人都是好人,即使是離棄糟糠之妻的男主人公,也不是什麽壞人。之所以形成了悲劇,幾十年後,男主人公承認,都是當時年輕不懂事。


男主人公之所以能安心上大學,是她替人洗衣服供他讀書,照顧他生活。在鬧饑荒的年代,她把自己的口糧省下來,裝在小布袋裏,去送給他吃。為了怕人搶,就把小布袋縫在貼身的衣服裏,而她自己竟餓得一次次虛脫暈倒。


這篇報道中,她為她的男人舍得一切的每一個細節,都令人為之歎惜,為之動容:她前往青海,在妹妹的陪同下,不遠千裏去到丈夫身邊,可是為了滿足丈夫的意願,寧可委屈自己,也要成全他,與其辦理了離婚手續。當她千裏歸來,回到娘家後,獨自把自己關在房內悲慟了三天。之後,她起身到外麵告訴村裏人,不怨他,是近親結婚,法律不允許。


事實上,為了向丈夫靠攏,拉近與他的距離,以便能與他比肩,她一直都在努力提高自己,為此她學習文化,還找到了一份工作。同時為了討好丈夫,也是做一個好妻子,她把公婆從農村接出來,善待、照顧和孝敬他們。可見,她不僅僅隻是付出了身體上的勞苦,還有精神和心靈上的全部愛,可是到頭來,(從拜天地到正式登記結婚,再到被迫離婚),經曆了前後十八載的風雨之後,她還是被她深愛的男人拋棄了。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離婚以後,她每月竟從她的工資中拿出三分之一來支援男主人公撫養他的兩個兒子;
 
當她得知男主人公再婚之後,她“終於在親友的撮合下,與一個離異退休職工結了婚。”而她的再婚丈夫老陳,也是一位善良忠厚,古道熱腸之人。在男主人公兩個兒子的童年記憶中,那位陳叔是一個父親家鄉對他們最好的人,每次來看望他們都帶來天下最好的美味給他們吃。


老陳的令人感動之處是,他明明知道自己的妻子與男主人公曾經是夫妻關係,可是他還能大度到為了他妻子愛的人去犧牲自己的個人利益與感情,一次次地為了他妻子前夫一家忙裏忙外,代替妻子把布票、糧食和家中有限的收入等送去男主人公家。


這種非同尋常的義舉,是有多少男人能做得到呢?所以,“
1990
年,老陳因病去世。男主人公前來為他送終。追悼會上,他老淚縱橫,送上親手寫下的挽聯:手足情篤幾度生死未曾離左右,肺腑言箴從來榮辱不計守炎涼。”


在這位男主人公成功的背後,她付出得太多太多,她自己太苦太苦。可以說她沒過過什麽好日子。有一點好東西都省下來,留給了他。就連她的枕頭都是補了又補,千補萬幇的。就算是說沒有她就沒有男主人公日後在事業上的成功與成就,也不過分。是她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全部身心,造就了這位日後功成名就的張教授。這個故事再次證實了,成功的男人背後必定會有一個好女人在默默地支持。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其實不難設想,一定是她的忘我之愛打動了老陳,令老陳甘心情願地為她做每一件事情。所以,她的善良樸實,她的通情達理,她的忍辱負重,她的終生執著,她的堅韌不拔,她所有的意誌和品格都熠熠生輝,令人敬仰!


令人欣慰的是,盡管大半生,她沒有得到過溫馨和幸福,可是在年老的時候,她得到了。故事是這樣描寫的:在男主人公還在世的“最後的兩年裏,兩人都有些糊塗了,”但有時年邁的男主人公,“會費力地俯過身去吻她,她還像少女一樣笑……”


現在,勞苦了一生的她,已經老去,歲月隻給她留下了一點風燭殘年,她默默地坐在陽台的椅子裏,一動不動,隻是“靜靜地看著外麵的世界,眯著眼睛,仿佛快要睡著了。陽光罩在她身上,”呈現出“一種祥和的光輝。”


張成,男主人公的兒子,這個原想以近親結婚,婚姻無效為理由,剝奪她繼承父親大批遺產的年輕人,此時“淚如泉湧,蹲下身,將臉輕輕放到她骨節已變形的大手上,喚了一聲:‘媽媽……’她愣了一下,伸手摩挲他的頭發。張成深情地說:‘不管您的思維是不是清晰,我都想告訴您,我去過您的老家,了解了您和我父親的過去。您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是!她不僅是位偉大的母親,還是位偉大的女性!她,雖然她沒有文化,隻是一個普通的勞動婦女,可是她卻是一個大寫的人!她用自己終生不渝的愛和隱忍堅強的行為,表現了隻有中國女人才會有的那種韌性與犧牲。


她雖然卑微,但是她那恒久的愛,卻感動了那個曾經背棄了她的人,後來又感動了他的兩個兒子,現在又感動了許許多多的人。其實,她是一個最幸福的人,她在她的愛裏心甘情願的痛苦著,付出著,也享受著,她不奢求回報,卻得到回報。她有幸福的晚年,她享受到愛的最高境界。她是個令人羨慕的人。


盡管她沒有說過什麽話,更沒有什麽豪言壯語,可是她的人格力量,卻令人牢牢記住了她的名字,她的名字叫王秀珠。

 

                            


電影《山楂樹》原聲帶音樂
 片尾曲 作曲 陳其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