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長假快到了,又到了旅遊黃金周,但今年與往年不同的地方是各著名景點門票暴漲,使得許多旅行社推出的價格也跟著上漲,能保持原價的卻被告之不包門票。
從去年北京六大世界遺產景區率先漲價,推倒了第一張“多米諾骨牌”開始,此後神州勝景“漲聲”一片,不僅漲幅驚人,漲價原因也如出一轍。
好象很多景區漲價前都先有模有樣地召開了聽證會,但不管聽證會如何開,也不管正反方如何鬧得不可開交,最終仍然一“漲”了之。沒有誰來界定漲價合不合理,更不知誰有權決定漲幅,在門票的漲與不漲之間,在漲多漲少之間,有了太多可自由發揮的空間。
這股瞬間吹遍神州大地的“漲價”之風,讓很多普通旅遊者望而卻步,那些著名景點漸成“貴族景區”,正如有的網友發出的感歎:“如果景點都變成管理者的私家園林,那我們隻能呆在家裏了。”
是啊,就以自己為例,未漲之前,一家人很喜歡自己開車去不遠的鼓浪嶼遊玩,每次上島,並不一定會走遍鼓浪嶼的每一個角落,常常喜歡落坐岸邊,聽海醉月,隻是讓海浪擊拍自己的內心,或閑散地穿梭在古舊的萬國建築中,慢無目的地度步於林間小道上。放鬆的隻是心情,和參觀遊覽景點並無多大關係。
但隨著鼓浪嶼景區門票的上漲,我想除非萬不得已,一家人怕是不會花上通票的錢隻去岸邊小坐,無形中這美麗而充滿詩意的琴島已經拒絕了很多休閑的人,如果再這樣漲下去,今後大家可能真的隻能呆在家裏,哪都不想去了。
對公眾而言,風景名勝區本是公共財產,人人有權“享有”,但管理者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對門票收入的“期望值”越來越高,甚至門票收入成了最直接的經濟來源。雖然管理者都美其名曰是為了景區的管理和維護,但當他們扣除了七七八八的名堂後,真正用於景點的保護與修繕的已經相當少了。
門票在一片漲聲中不可避免地成為了“搖錢樹”,漲價不過是變相的多收費而已,隻是受苦的是廣大普通的遊客,影響到的也是遊客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