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本空的智慧
佛法認為宇宙萬事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就是任何事物,都是“緣生則生,緣滅則滅”。即產生該事物的條件而生存,條件不具備,就不可能產生而生存。
而一切萬有之根源叫做“真如”,即指遍布於宇宙的真實本體。
五蘊假合皆是虛幻不實,蘊是積集的意思,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在此五蘊中,前一種屬於物質,後四種屬於精神,乃是構成人體的五種要素。
所謂五蘊:
色蘊:就是一般所說的物質,是地,水,火,風四大所造。
受蘊:就是感受,領納為義,其中包括苦,樂,舍受。
想蘊:就是想象,於善惡憎愛等境界中,取種種虛相,做種種妄想。
識蘊:就是了別的意思,由識去辨別所緣所對的境界。
行蘊:就是行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動去造作種種的善惡業。
大乘佛教不僅否定人我,而且也否定法我,五蘊諸法,隻是有一個所指的名字,並沒有實在性的東西存在,般若本體是無形無色的“大空”,般若無所得,能夠我空,法空,空空,才會見到那真正的如來。一念生,生起清淨信心的人,能夠三相並寂,自然就能得到真理的護佑,相應的結果也就是福德無量了。
無論是善根深厚的持戒修福者,還是一念之間生起清淨信心者,為什麽能夠得到無量福德呢?佛祖坦然告訴我們:因為這些眾生,對佛法的領會已經到達了相當高的程度,已能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中相了;而且還沒有法相及非法相。我,人等四相,合起來叫作“我相”,沒有了這個“我相”,即離我相的執著而得我空。無法相,即離諸法,的自性執而得法空。無非法相,即離我,法二空的空相執而得空空。
我空———
又作人空。能夠去處我執,即是我空。我執就是認為生命中有一個恒常不變的“我”,把“我”當成生命的主宰,執著於這個念頭,就會生起無數的煩惱。但 “我”的概念是假借色,受,想,行,識聚合而成的虛相,根本毫無自性,也沒有本體。認清了這個問題,破除了我執,就是我空。羅漢,緣覺之聲聞聖人,就是破除我執,證悟我空的境界。
法空———
就是無法相。色,受,想,行,識五種蘊聚成相之力,就是法,法也是因緣所生,推求起來,幻化偶然,也沒有自性,不是本質,所以,以這些因緣法相為根本的話就是法執。菩薩即是破除法執,證悟法空的境界。
空空———
就是畢竟空。畢竟空也沒有自性,它是對有而說空,若不說有時,空亦不可說,所以,它也沒有真實性。佛是我空,法空都破除,這念心不住空,不住有,離開二邊,常行中道,徹證本心本性,這種空就是本性本空,真空妙有的境界。
空掉了的是假相,是虛相,露出來的就是本性,真理。在這裏“有”和“無”是統一的。所以重視“空”,目的在於揭示一切萬有都是虛相,不是自性真理。宇宙的本體是實相,萬物的本質性空,畢竟空。所以不允許有任何的執著,一切執著都不符合般若自性本空的原理,有悖於世界的真理。
有所求,有所得皆是有為法,而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所以,作為修行佛法者,應以無所得,無所有,無所取,無所生,無所求的心去虔誠精進修行方為正道。明白了這個道理後,才會真正懂得理解什麽叫“一切隨緣,決不攀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