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民主需要什麽條件,一些補充

(2010-11-17 22:03:04) 下一個


我談不上對政治學,經濟學有多少專業的研究,寫的東西基本上來自多年在西方生活工作中體驗的。


比如民主的良好運行需要雄厚的物質基礎。從中國來美國探親的老人常常驚訝於很多美國孩子剛一歲多一點就會自己喂自己吃飯了,說“看人家美國人從小就培養孩子獨立”。其實美國中產階級家庭從孩子很小的時候(不到一歲) 就讓他們學用勺子喂自己。結果自然是滿地糟蹋的食物,衣服慘不忍睹,餐巾紙扔了一堆。一天這麽折騰56次所浪費的食物(特別是條件好的家庭喂孩子有機嬰兒食品),洗滌液(也要有機的),洗弄髒的衣服所消耗的水電,總得超過15美元,一個月450美元(這隻是浪費的部分,不包括正常的消費)。要是掏不起除正常消費之外的“每月450美元”,就舍不得“培養孩子獨立”了,這也是為什麽如今40歲左右的中國人在小的時候沒有機會被“培養獨立”。同樣,一個國家如果把重要決策交給象我這樣缺少政治經濟專業知識的選民(多數選民還不會有我的理科博士學位),就得準備好拿出“每月450美元”來收拾殘局


來美國讀博士的中國學生多數都是國內的尖子,不少人會想在美國找份教授的職位。如果博士導師是名校名係的講席教授,本專業的大師,機會就好得多。如果導師是普通研究型大學的青年教授,就非得在12年內寫出幾篇象樣的文章,並且很快被本學科的核心刊物發表,才有資本競爭。要完成這樣艱巨的任務是沒有多少犯錯誤的餘地的,必須一步一步地嚴格按照導師的精心布置看文獻,寫論文,投稿,修改,出去開會,等等,學生完全沒有自由,這是第一階段。不過一旦有了足夠的實力去和名校名師的弟子競爭了,導師就開始讓學生按自己的興趣做問題了,而前麵在導師嚴格管理下所做的的研究也提供發了揮創造思維的起點,這是第二階段。等學生拿到tenure-track offer,成為一個實力雄厚,信心十足的助理教授了,老師就徹底撒手不管了,這是第三階段。上述的三步模式可以說是馳騁美國學術界的秘訣,隻是多數人即便明白這個道理也沒有足夠的毅力照著做。


按照上述“權利和自由隨實力和競爭力的增長而逐步擴大”的模式,中國的民主進程可以說已經進入第二階段了。什麽時候中國的人均GDP達到美國的一半,軍事實力可以把美國霸權驅逐出亞洲(台灣,南朝鮮和日本的二鬼子偽政權自然也就都歸順了),中國的民主進程就可以進入第三階段了。我期盼中國的領導人不拘對手用什麽招數,都堅持踏踏實實地帶領中國走好每一步,不被誘騙或脅迫去跳過第二階段直接進入第三階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小刺蝟9 回複 悄悄話 原來你是讀理科的,怪不得那麽淺薄呢。文科的書讀得太少。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