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個人資料
正文

ZT: 【端午節】發揚屈原的愛國憂民精神

(2010-06-15 04:46:34) 下一個



ZT:【端午節】發揚屈原的愛國憂民精神 

作者:嘉興市民手冊 來源:[中華勵誌網]


 

 端午節紀念文章:發揚屈原的愛國憂民精神

  2000多年前的屈原帶著無比惆悵的憂愁、滿懷對祖國無比熱愛的情懷,麵對楚王的專橫跋扈,投向了浪濤滾滾的汨羅江。盡管屈原的身軀已隨江水奔向了遠方,但是,屈原愛國憂民的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華夏子孫。時至今日,仍然具有普遍的教育意義。

   愛國是每一位公民的基本素質,憂民是每一位公民的基本責任。正所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們每一位市民都要為國家的發展排憂解難。因為國家、國家,有國才有家i國嘉民方興。現在,國家日益富強起來了,人民日益富足起來了,更要發揚屈原愛國憂民精神,因為屈原愛國憂民的精神既是繼承傳統美德的重要表現,更是新時代發展的現實之需。民族文化是曆史賦予我們的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因此,我們必須繼承和發揚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我國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不容否認的是,目前隻重視物質生活,忽視民族文化繼承、愛國主義教育的人大有人在,因此,加強屈原愛國憂民精神教育具有時代意義。

   1、發揚屈原愛國憂民精神,必須自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進入幼兒園小學,老師教得第一首兒歌便是 《祖國,祖國,我愛你》,可見愛國主義教育之重要性。可以說,愛國主義教育是一項係統工程,同時也是貫穿人一生的重要工程,公民必須時時刻刻自覺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首先,時刻關注國家發展形勢,了解國家政策、法律、法規。國家發展不僅僅是領導的事,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每一位公民都有責任為國家發展,尤其是家鄉建設出謀劃策、積極獻言。要真正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了解國家發展形勢,了解國家政策、法律、法規。可以說,這是愛國、愛家鄉的首要表現。其次,實際行動與國家政策、法律、法規始終保持一致。熱愛祖國就要擁護國家政策、法律、法規,不做與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相悖的事情,不做損害國家利益、人民利益的事情。另外,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者兼濟天下”,每一位公民做好自己之後,還要積極影響其他市民揚善除暴,愛國憂民。因為隻有我們每一位公民積極行動起來,才能真正做到政通人和。最後,堅守崗位、甘於奉獻,建設偉大祖國,建設美好家園。熱愛崗位也是熱愛祖國的重要表現,每一位公民都有屬於自己的崗位,區別僅僅在於崗位內容的不同而已,“360行,行行出狀元”,隻要堅守崗位、甘於付出,每一位公民都可以取得驕人成績。張康傑、不畏強暴,與歹徒作殊死搏鬥,終成見義勇為之楷模,殷順民俯首甘為孺子牛,幾十年如一日,終成敬業奉獻之道德模範,這樣的事跡真是數不勝舉。

   2、發揚屈原愛國憂民精神,必須加強自我素質教育 

  屈原所處的時代正是普通百姓處於水生火熱之中的年代:君王昏庸,奸人當道。如今,人民雖然不用像犀原一樣的愧民;但是屈原憂民的精神還是值得我們每一位公民學習的。首先,關心別人的困難,給予必要的幫助。雖然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還有相當一部分人仍然比較艱辛,甚至有的民眾還處於家徒四壁、四麵楚歌的窘況。每一位公民都應該學習屈原的憂民精神,關心別人的困難,在適當時候,給予必要的幫助。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陷入困難,都渴望在困難的時候得到別人的幫助,哪怕隻是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哪怕隻是不經意間的一個小動作,但是,可能就是這麽一句話,一個小動作對於深陷困境的人來講就是雪中送炭。因此,千萬不要吝嗇您的一句話,一個小動作,慷慨的送去您的幫助吧!其次,真誠對待別人,構建和諧人際關係。相互之間的交往不應該是爾虞我詐的交往,我們要像對待自己家人一樣對待別人。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得就是這個道理。真誠的對待每一個人,把別人的老人、孩子當成是自己家的老人、孩子,我們的人際關係就會變得和諧。 

  總之,屈原的愛國憂民精神在21世紀的今天還具有無可比擬的意義,屈原剛毅挺拔的人格魅力、意義深遠的民族文化都是我們每一位公民必須認真學習並努力踐行的。

 

(本文轉自中華勵誌網http://www.zhlzw.com/lz/zx/87892.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