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好久不來,一來居然看見“罪惡與愚昧”

(2010-06-15 09:27:29) 下一個




好久不來,一來居然看見“罪惡與愚昧”

莊冬

剛剛讀了玄野的“兩個牧羊人的難題--理解一下奧數教育的罪惡與愚昧”和幾個跟帖,寫個帖子和大家交流交流感想。

一般地哲學上說來,它存在的就有它的合理性,奧數應該也是一樣,因此我也懶得說奧數的好處。再說啦,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麵,奧數應該也不例外,因此我也懶得說奧數的壞處。

我這個帖子打算跟大家交流的是玄野的帖子說的恰巧不是奧數的壞處。

唉,“兩個牧羊人的難題”算不算難題就見仁見智吧。

“科學方法”也是“方法”。“方法”跟“工具”差不多是用的。任何一種“方法”(包括“科學方法”)和“工具”一樣是人的智慧的產物,也就是說人的智慧製造這些“方法”和“工具”。

絕大多數人們經常甚至唯一做的隻是這些“方法”和“工具”的使用,而不是他們的“製造”或者叫“創造”也行。

有些工具是一大類,人們就把這一類放在一個工具箱裏還給那個工具箱起一個名字,比如說數學工具箱和物理工具箱等等等等,比如說玄野的帖子裏提到的“方程組”就是數學工具箱裏麵的一個工具。

數學工具是用語言表達的,一個數學公式就是一句話跟我們普通的話沒有本質差別。比如說玄野舉的“兩個牧羊人的難題”解裏麵的(我挑個簡單的)“x-1 = y +1”就是“你給我一隻羊,咱們倆的羊就一樣多了”或者說“你羊減一等於我的羊加一”。因此,隻要你知道+、-和=是什麽意思也別忘了你的定義的語言,也就是說x和y是什麽意思(定義坡上麵的羊群數目為x,坡下麵的羊群數目為y),x=y+2的意思難道不是明擺著的嗎?

我以為無論是方程組方法還是直觀方法都是科學方法,而且直觀方法是更科學方法也就是說更是人的智慧的體現。

當然啦,方程組方法也是人的智慧的體現,隻是使用別人製造了的工具的使用工具的體現。

啥叫“腦筋急轉”呢?為什麽需要“腦筋急轉”呢?

使用工具完成一件工作當然體現一定的智慧。那麽使用一個強有力的工具完成一件工作所體現出來的智慧跟使用一個相對而言不那麽強有力的工具完成同樣工作所體現出來的智慧是不是不一樣呢?當然啦,會使用和操作高級的強有力的工具是一種本事。但是,用低級的不太有力的工具完成同樣工作是不是更智慧那麽一點點呢?

因為人類碰到的問題裏不都是有係統性的工具來解決或者是如果有係統性的工具來解決而眼下那個解決這個問題的係統性的工具還沒有被發明出來呢。比如說“方程組”吧,那也不是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裏就有了的,或者說也不是盤古開天辟地或女娃補天的時候就有了的。雖然沒有“方程組”工具,我可以肯定在沒有“方程組”工具的時候人們就已經想方設法解決過很多如果用“方程組”工具可以很容易就解決的問題。

絕大多數人們經常甚至唯一做的隻是使用“工具”的,他們從來不想這些“工具”是怎麽“製造”或者叫“創造”出來的,就好象這些“工具”從宇宙大爆炸的時候就有了似的,因為他們早就習慣了這些“工具”了。

那麽這些擺在我們麵前的現成的“工具”是怎麽“製造”或者叫“創造”出來的呢?

比如說“方程組”這個工具究竟是怎麽“製造”或者叫“創造”出來的呢?我沒有生活在沒有“方程組”這個工具的年代,大家去看數學史吧。

那麽,是不是所有的工具都已經被“製造”或者叫“創造”完全了呢?

當然不是!既然不是所有的工具都已經被“製造”或者叫“創造”完全了,那麽是誰在“製造”或者叫“創造”那些還未來的工具呢?或者說,那些還未來的工具是如何被“製造”或者叫“創造”呢?

大家看看曆史就會知道(偶然性就不說了)新的“工具”的創造是在解決這樣的問題中創造的,這些問題就是那些眼下人類的各種工具箱裏麵還沒有現成的“工具”可以解決它們。

所以,在沒有解決某個問題的現成的工具條件的情況下試圖解決這個問題是人類智慧的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體現。因為,如果人類智慧隻是體現在使用現成的工具上的話,人類就是停滯不前了。因此,使用工具實在算不上什麽智慧,創造工具才是真正的智慧。

我想我已經把創造工具的重要性說清楚了。我想我也已經把創造工具的是在解決沒有解決它們的現成的工具的問題時創造出來的說清楚了。

那麽,如何創造工具呢?

我想大家也肯定都知道,那就是去解決沒有解決它們的現成的工具的問題。過去、現在還有未來,在人類知識前沿或者叫科學技術前沿工作著的人們在做的就是解決沒有解決它們的現成的工具的問題。

那麽,如何培養人們創造工具的能力呢?

這就涉及到一個在沒有做那個事情的工具卻要想方設法做那個事情的能力。由於不是隨便就可以讓什麽人去人類知識前沿或者叫科學技術前沿工作的,而是要培養和選拔創造能力強的人。可是又不能讓什麽人都去人類知識前沿或者叫科學技術前沿工作,那麽如何培養人們創造工具的能力呢?

這就需要創造某種類似於沒有做那個事情的工具卻要想方設法做那個事情的條件。

絕大多數人不僅是懶的和平庸的,他們有了某個“工具”就不僅是不使用這個“工具”就不行,居然認為會使用這個工具是極大的智慧,還要別人也跟他們一樣離不開那個工具。

當然啦,如果有了某個“工具”而選擇不使用這個“工具”是比較傻。但是也不一定,有的人就是個好奇心特別強,有些人就經常思考如果不用什麽工具是否也能完成一個什麽人們都認為完成那個事情必須使用這個工具這樣的問題。

既然是說奧數,奧數也是說數學嘛,數學裏就有很多這樣的不用什麽強有力的工具來做什麽事的問題,而且有的這樣的問題不僅是曆史名題還對數學有巨大貢獻哪!

這樣看來,放著“方程組”在那裏就是不用它來解決“兩個牧羊人的難題”是不是就比用“方程組”多了那麽一點點不同性質的智慧了呢?

最後,玄野的這一段話實在是讓我哭笑不得:“所有這些直觀分析的技巧最終必須歸到係統的數學中去。問題在於奧數教育往往洋洋自得於各種雕蟲小技,而拒絕係統化。其實,這就和軟硬件工程中係統化編程一樣。一些小的編程技巧可以使程序很精練,但無法處理大問題。在大係統的編程中這些小技巧必須根除。”

玄野呀,我理解你的意思是一旦一個軟硬件工程到了“係統化編程”的時候或者說那時“在大係統的編程中這些小技巧必須根除”。

可是,一旦一個軟硬件工程到了“係統化編程”的時候就早已經不是研發階段啦!至於你說的“在大係統的編程中這些小技巧必須根除”的那些必須根除的小技巧也往往是研發時遺留下來的!

但是,真正的創造工具或者叫創造性可是主要在研發過程中啊!不過你不喜歡創造性就算啦。

唉,一說就長啦!

別說“最終必須歸到係統的數學中去”,因為那根本不是思想,至少不是自由思想。要在盒子外麵想嘛,幹嘛非要“最終必須歸到係統的數學中去”呢?難道永遠都有一個現成的什麽係統讓你歸?要是沒有一個現成的什麽係統讓你歸呢?難道你就不活啦?

不過呢,話又說回來啦,創造性又有什麽用呢?我說過了絕大多數人們經常甚至唯一做的隻是使用“工具”的,也就是說絕大多數人的一生是隻要學會使用現成的工具對他們來說就是謝天謝地的偉大成就足以讓他們自豪(比如說會用什麽什麽係數什麽的)啦,換句話說就是隻有極少數的人的一生會有需要創造性的時候。也正是因為這個事實,培養創造性是基本上沒用的,因此也是比較傻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