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滄海

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從古到今,遊蕩
個人資料
正文

京城往事(16)76年的抗震棚

(2011-05-24 11:29:12) 下一個

京城往事(1676年的抗震棚

 

七六年的唐山大地震,波及京津,記得是半夜,被床的晃動喚醒,起身拉門,卻拉不開,感覺有一分鍾左右,之後恢複平靜。上床繼續睡覺,並不知道那是地震。

 

第二天,才聽大人們說夜間地震了,各種消息也陸續傳來,學校開始普及地震知識和逃生的方法。唐山那邊的慘烈情形也不斷傳過來,官方媒體是沒有詳細報道的,都是私下裏流傳。胡同裏有個小院兒的門樓倒掉了,砸傷了一個人,還有簡易樓出現了裂縫兒,樓裏的人都跑到空地上安營紮寨。 大院裏人聲稀落,都跑到胡同裏和大街上,因為傳說還會有大地震,各家都搬到外麵來睡覺。各式各樣的抗震棚好像一夜之間就擠滿了胡同。最常見的也是最快捷的方法是把家裏的雙人床搬出來,在床角綁上四根杆子作四柱頂上鋪一塊帆布或是雨布,在四麵圍上塑料布就成了。

 

小孩子們當然最開心,好象是野營,有新鮮感,又熱鬧,大人們的心思就不知道了。反正上學也在室外,少了拘束,多了自由,心裏象長了草,興奮的很。進屋取東西,也是拿完就走,不做久留。無事可做就湊在一起打牌,最常玩的是“爭上遊”,“升級,也叫打百分兒”,“拖拉機”,“憋七”,“說瞎話”,“拱老K”,當時還沒聽說過“拱豬”,要是會玩“拱豬”那非得玩瘋了不可。

 

一家挨一家的抗震棚把整條胡同堵得嚴嚴實實,汽車肯定是進不來,進來了也出不去,騎自行車都費勁,那會兒石竹苑剛學會騎車,其實也不能算完全會騎,因為騎上車總想不起來捏閘(刹車,減速),所以不是撞人就是撞樹。有一回在路口,前麵走著一位小腳老太太,正在橫穿路口,見石竹苑騎著輛二八車,直眉瞪眼地衝過來,嚇得她小腳緊跑,估計老太太心裏得說,“這小子是不是想要我老命啊”。石竹苑也害怕撞上她,一拐車把,沒撞上老太太,直衝進路邊的一家抗震棚裏去了。裏麵有倆小哥們正玩牌呢,被嚇了一跳,當做圍牆的塑料布也被豁開一道大口子。

 

地震之後連下了幾天的大雨,不少的抗震棚都漏水了,胡同裏的積水排不出去,眼看著地上的積水漲到床麵的高度了,無奈之下,隻好找來磚頭墊床腳,抬起一頭墊進一塊磚,再抬另一頭,墊磚。有一家的床在墊磚的過程中失去了平衡,呼啦一下就沉下去了,床上的席子,扇子都泡水裏了。撲克牌也順水漂流。當時坐在床頭,望著似乎沒有盡頭的瓢潑大雨和腳下還在不斷上漲的積水,體會到了恐懼的滋味。

 

收音機裏的新聞都是好消息,好像是另一個世界的事,與市井小民無幹。好在老天開眼,終於收了眼淚。待水退去,滿街都是汙泥和雜物,用個文雅的詞兒來形容,“滿目瘡痍”似不為過。隨之而來的豔陽高照,把地麵的水分蒸發,各種腐敗的氣味充斥在空氣中,熏蒸著眾人的神經,以此考驗人類的生存能力。組織動員,清理衛生,消除死角,老少齊上陣,標語貼滿牆,終於部分恢複了往日的景象。

 

緊張的氣氛漸漸消退,住在馬路上的陸陸續續搬回院子裏,但是住在居民樓裏卻還是不願上樓,在空地上的抗震棚依然存在,但是許多單位發放了木料,帆布等材料用於搭建抗震棚,在勤勞智慧的人民群眾手上,抗震棚的規模和檔次是越來越高,聰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的施展,開始是簡陋的窩棚,然後升級到臥室帶廚房,再加個客廳,過一陣子再起個圍牆,圍個小院兒。一片片城中村便出現了,甚至還有了路名和門牌號碼。還有一部分臨時搭建房改建成長期固定的建築物。胡同裏有個加工廠,就是趁著那會兒,建起了活動板房車間。有一家街道托兒所兼校外活動站也是這樣跟風起來的。

 

搬回屋內的人們也沒放鬆警惕,在有限的空間發揮無窮的智慧,創造出許多極具創意的設計,室內抗震棚即是一種。用十乘十的四方木做立柱打造上下兩層鋪麵,下麵是臥鋪,上層放雜物,即使遇上地震也還有生存的空間,不怕天塌,隻要不是地陷就成。

 

大地震過去了,部分抗震棚卻留下來了,作為那一個時期的曆史見證,向後人展示生存的智慧和頑強的精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