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滄海

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從古到今,遊蕩
個人資料
正文

道聽途說之民國時期京城印象

(2014-12-27 07:25:51) 下一個

父執一代人都曾生活在民國時期,小的時候聽他們講過一些以前的事,他們的講法和官方的正式表述有所不同,當中免不了摻進各自的體驗和看法。有一位曾在傅作義的北平守軍中任電台台長的父輩講過一件事,有一次他去逛天橋,聽相聲,台上的藝人說了這麽一段:

 

逗哏:你說為什麽男人穿的那個晚禮服屁股後麵要長出來一塊?

捧哏:那叫燕尾服。

逗哏:那長出來的那塊兒叫什麽?

捧哏:叫屁簾兒?

逗哏:不,叫擋布。

 

台下的看客有人會意而笑,擋布音同黨部。沒等台上的兩位藝人說完就有幾個便衣上來徑直把人拉走了。這件事的後續發展如何這位父執沒說我自然不知,我也曾冒昧追問過他但他不願多講,我猜想是在當時的情形下誰都不願惹麻煩吧,既是事不關己何必要多事。

 

這段台詞算不上如何尖銳,更無深意,最多是戲謔而已。即使這樣仍犯了忌諱,不被容忍,當時的社會高壓可見一二。

 

還有一件鄰居家的事,北平和平解放的時候,鄰居家有個青年出於害怕,從傅作義的部隊裏私逃回家。沒隔多久,街道派出所的人帶著剛進城接管的幹部登門,並不是來抓人,而是請他出來參加工作,因為他是中學畢業,有文化,算是知識分子,新政府正需要有文化的人出來做事。其實他才從學校畢業不久,加入傅作義的軍隊數月而已,應該沒機會做多少壞事,解放軍也沒必要為難他,是他自己膽小。

 

上大學時和一位教授關係比較近,沒旁人的時候說話很隨意。有一次說起北大教授的待遇,他很有點不平,說現在的待遇和解放前沒法比,解放前的大學教授一個人掙錢養一大家子人,還能雇得起傭人包得起車,現在做教授掙的那點錢也就能養活自己。

 

他這話應該沒錯,記得好像當年作為教授的魯迅月收入有三百大洋,而電影《我這一輩子》的巡警一個月隻有六塊大洋也要養活一家人。這樣比較,民國時期的大學教授確實是高薪階層,不過與之相對應,當時的京城胡同裏還有不少上不起學的窮孩子。當時也有教會開辦的學堂不單免費還發食物,但名額很有限。有一鄰居大爺小時候就曾在西什庫天主堂讀過幾天書,至今仍會用法語唱讚美詩。

 

日本侵華時期北平被占領,城裏有不少日本人,有些日本人就生活在中國百姓中,住在胡同裏,睡榻榻米,踩著趿拉板兒(木屐)包個兜襠布在街頭巷尾遊逛,一家男女老少泡大木盆洗澡。日本戰敗投降,男人都不知去向,拋去女人來承受失敗的屈辱。西四街口,一排日本女人跪在路邊任人打罵,有的被某些胳膊粗的京城爺們搧得一溜滾兒出去,爬起來,回到原地繼續跪著。有人說京城的爺們豪爽大氣,不過人分三教九流,有五行八作,不能一概而論,有人狠辣也有人愛惜生靈。

 

據說後來有些日本女人嫁給中國人,留了下來。一個家住西安門的拉洋車,不識一字的光棍漢就把一個日本女人領回家。當時到底有多少日本女人留下來,這方麵的統計資料沒見到過,似乎關心的人也不多。

 

就在教授們在《反對美國扶植日本拒領美國救濟糧宣言》上簽字的同時,被日本人的雜合麵苦害已久的京城市民正在排隊領取美援的麵粉和奶粉來對抗饑餓和物價飛漲,對一般人而言,填飽腸胃活著遠比保持尊嚴來得實在,不是所有人都能趕上朱自清的思想境界。

 

當下有些人懷念民國,推崇“民國範”,若論民國時期的生活好還是不好,要看你身處哪一個社會階層,不論哪個時代都是有人喜歡有人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石竹苑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囫圇' 的評論 :
多謝,都是大白話,嗬嗬。
囫圇 回複 悄悄話 不錯,都算是實在話。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