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janexu

人在他鄉,就是美國。天天聽得看得說的都是美式英語,但腦子裏想的卻是中文--母語。雙重思維就是我現在生活得寫照。
正文

育兒心得

(2011-01-17 09:38:22) 下一個
近日看到一些談教子育兒的博文,作為人母的我想借此地抒發一下我自己的育兒心得。常言道:“一母生九子,九子九條心。”同一個母親育出來的孩子都不一樣,何況是不同的母親, 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宗教,不同的社會及不同的教育背景下,育兒的方式方法怎麽可能相同呢?當然這也並不影響人們可以做到殊途同歸,關鍵問題是不同人們對“歸”的要求和定義不一樣。

我於1993年9月剖腹生下我唯一的兒子,那一年我31歲,大家也能推算出我和兒子的年齡了。我兒子現在12年級,明年6月即將高中畢業,他大學準備進engineering school. 這是他自己的意願,我也很尊重他的取向。我經常把小孩比喻成小樹苗,父母就是園丁(當然老師也是另一種含義上的園丁),而一個國家的社會環境、宗教信仰、公共文化道德等等,則是教育的基本土壤。我的兒子是在中國深圳這個城市出生一直到初中畢業的。他於2008年夏天來到了美國,開始了他3年的高中生涯。在他不到3年的時間裏,他參加了學校的網球隊,SAC Group,每個星期六,他在圖書館做社區義工,他通過考試取得了A+和N+計算機證書,用他的電腦知識經常會義務幫助社區的有需要幫助的人,他很自然的行為常常讓我這個當媽的無厘頭的得到周遭美國人的表揚。我的兒子是一個積極正麵的陽光男孩,美國學校的老師幾乎都很喜歡他,這裏有一段他的Counselor在一封推薦信裏對他的描述:‘Probably one of the best characteristics about Xin (my son's name) that I can mention is his humble way. He quietly goes about learning new things, helping others,and creating a better self without drawing unnecessary attention to himself. He has excellent character, is responsible, trustworthy and well respected by staff and his peers, He works hard to develop relationships with his teachers, I first met Xin as an incoming transfer student from China. He arrived in August just before the start of his sophmore year. His English was adequate for communication but still somewhat limited for the higher level learning he dove into with passion. Xin took the path of self study to improve his English. He spent countless hours reading to improvinghis mastery of our language, Within a year he was at the AP level in English!
我想說明的是一個人的品質是假裝不出來的,尤其是一個未成年孩子。我的主要觀點是盡可能的用心去引導孩子,讓孩子知道什麽是最寶貴的品質,然後就是如何在日後的成長中不要丟掉它們,無論生活過的艱難還是順利,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是一劑無形的良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