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Open-Source 商業模式 - 開源思考係列

(2010-07-26 01:42:13) 下一個

http://blog.timetide.net/2005/05/31/20050531180040.php

Open-Souce
模式是我非常關注的領域,與Richard Stallman純粹的“自由軟件”概念相比,開源項目的思路和模式更加符合現實需求。而且在日新月異的科技領域,結合開源理念的商業項目也開始逐漸綻露頭角。

開源的商業模式是整個商業社會走向開放和創新的一個橋梁,對於有效組織群集智慧,減低開發成本和建立黏性用戶群體等方麵,它都具有獨特的優勢。

開源商業模式的優勢:

  1. Open-Source是一種高效,節約的生產模式:
    通過開源的理念建立商業項目,不但可以聚合已有的開源組建來完善和豐富項目本身的功能和底層結構,而且開放的源代碼可以增加項目的透明度,降低開發風險。而這些參與開發的眾多自願者們在項目的發展過程中不僅建立起一個社區,同時也將成為未來潛在的用戶或者合作夥伴。

  2. Open-Source能夠獲得用戶的廣泛的接受:
    封閉開發的企業在產品推出時需要大量的市場推廣費用和廣告預算,因為他們的項目在推出市場之前無法被外人了解。但是開源項目在整個發展過程中都處在一個透明和開放的公共環境裏麵,一點一滴的信息積累都是來自用戶的貢獻,在這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中,參與者們實際上又是項目的推廣者,他們會不遺餘力的推廣“自己”的產品。

  3. Open-Source是一種高生產力模式:
    在傳統科技公司中,一個產品從立項,組織團隊,招聘人員,到調撥資金,市場分析,整個過程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美國的許多高科技公司走完這個過程的時候往往已經花費了幾百萬美金,才能最終確定是否“開工”幹活。對於開源項目,這個過程中的所有元素和要求都是由群集智慧來決定,也就說參與者同時又是產品設計者,市場分析者。協同合作的機製不但令參與者與項目本身建立起感情,而且這個項目隨之而形成的社區也為市場推廣的口碑模式帶來“化學效應”。

開源商業模式的存在的問題:

  1. Easy Copycat:
    容易被複製是開源商業模式的一個問題,而且當許多類似的項目同時出現時,會給參與者和市場造成一種“過剩”的錯覺。

  2. Intellectual property:
    知識產權的問題會直接影響到一個公司的商業信譽和客戶信心。關於開源的IP管理是許多開源商業公司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知識產權像一把“雙刃刀”,過於嚴密則影響創新和效率,而過於寬鬆又會降低競爭力,如何平衡地規製知識產權的保護和使用是開源商業模式的一個重要問題。

  3. Community Stickiness:
    也就是參與者與整個項目社區的粘性。參與開源項目是一個人的自發行為,沒有項目能夠保證吸引足夠多的參與者和開發者,在開源項目的全過程裏,需要合理的保護並穩定的發展這個社區,這對於項目的組織和管理有較高的要求。即要滿足項目的整個規劃,又要為用戶,客戶提供盡量寬鬆的參與環境,需要科學的管理藝術。

開源模式的成功案例:

  1. Red Hat:是開源商業模式的一個成功例子,免費提供產品而通過技術支持和專業服務獲得盈利,04年收入$1.25億美元。

  2. Firefox:Firefox瀏覽器應該是04年最成功的開源項目之一,他們的出色更多的表現在高效的技術維護和開源的市場策略,Firefox的流行也是Word-of-mouth的一個經典案例。

  3. Creative Commons:創作共用雖然不是技術開發項目,卻深諳Open-Source模式的威力。開源模式的理念豐富了創作共用的資源和內涵,而累積智慧將參與者和社區緊密的聯係在一起。

仔細留意,我們會發現很多這樣的例子,特別是在浮現技術和Blog領域,這樣的項目在漸漸的影響著我們的網絡生活和思維方式。開源理念延伸而來還有許多創新,如分享經濟(Sharing Economy),Open API,Word-of-mouth等等,這些都與開源模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