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醫辯證治療黃疸

(2010-08-17 03:05:55) 下一個
 黃疸的中醫辯證論治,應以陰陽為綱,陽黃以濕熱為主,陰黃以寒濕為主。多選化濕邪,利小便之法。
  (1)陽黃:
  中醫辯證論治黃疸
  ①熱重於濕:證候:身目俱黃,黃色鮮明,發熱口渴,或見腹部脹滿,心中懊惱,惡心,口幹苦,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舌苔黃膩,脈弦數。
  中醫治法:清熱利濕。
  主方:茵陳蒿湯。
  ②濕重於熱:證候:身目皆黃,黃色不如前者鮮明,頭重身困,身熱不揚,胸脘痞滿,惡心嘔吐,食欲減退,腹脹,便溏,口中粘膩,舌苔厚膩微黃,脈濡滑或滑緩。
  中醫治法:除濕瀉熱。
  方藥:茵陳五苓散。
  (2)急黃:濕熱疫毒,傳入營血,內陷心肝。
  證候:病熱迅猛,黃疸急速加深,身麵均黃,黃色如金,高熱煩渴,胸腹脹滿,惡心嘔吐,神昏譫語,或有痙厥。邪入陰血,則見鼻衄、齒衄、嘔血、便血、或身有瘀斑等;可有腹水,嗜睡昏迷,舌質紅降,苔黃而燥,脈弦數或細數。
  中醫治法:清熱解毒,涼血開竅。
  主方:犀角散、黃蓮解毒湯。
  (3)陰黃:
  證候:目膚色黃,黃色晦暗,或如煙熏,神疲乏力,畏寒肢冷,納少,脘悶腹脹,大便溏薄,舌質淡,苔白膩,脈濡緩,或沉遲。
  中醫治法:健脾和胃,溫化寒濕。
  主方:茵陳術附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