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亨利八世第四個王後,克倫威爾的下場

(2011-03-16 05:06:03) 下一個


 
亨利八世第三個王後塞姆JaneSeymour)生下了亨利結婚27年第一個存活的王子,未來的愛德華六世,她本人卻在產後12天死於產後熱。亨利為簡帶孝三個月,三年沒有再婚,算是很有情了。

 

1539年,神聖羅馬帝國查理五世和法國結盟,而和亨利八世矛盾很大。英國和法國是老牌對手了。當時英國首相是托瑪斯克倫威爾,即‘三位托瑪斯’一文中的第三位托瑪斯。克倫威爾勸說亨利迎娶德國公爵的女兒,以此與德國結盟。在克倫威爾的不斷勸說下,亨利打發了一位畫家去德國,給公爵家的二個女兒畫像,還一再叮囑畫家,一定要按原相貌畫,不準美化。至今,這位畫家的二個不同版本的畫像,還分別陳列在巴黎盧浮宮和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亨利看了畫像,在二姐妹中選中了姐姐安妮Anne of Cleves),派克倫威爾去德國談判親事。此時恰逢公爵因領土問題,在和查理五世爭吵,和英國聯姻,正是求之不得,一拍即合。

 

克勒芙的安妮黑發黑眼,膚色也偏黑,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大,與英國人心目中金發碧眼的美人標準相差甚遠。更糟糕的是她沒有受過正規教育,隻懂德文。亨利第一次和她見麵,就不喜歡她,為此敦促克倫威爾,去找些法律根據解除婚約。但事到如此,解除婚約勢必得罪德國,在緊張的外交角逐中,英國將失去一個重要的盟友。克倫威爾使勁相勸,好歹使亨利同意了婚事。哪知新婚之夜沒有圓房。第二天亨利對克倫威爾說,我本來就不喜歡她,現在更是看見她就煩。二人根本沒有夫妻生活。結婚半年後,亨利動用老手段,要宣布婚姻無效。

 

克勒芙的安妮為人溫和、品德良善、心平知足、隨遇而安。這些性格決定了她的命運。她二話不說,馬上同意解除婚姻。婚姻解除後,亨利和她以兄妹相稱,成了朋友。她得到了大量賞賜,足以保證她下半輩子豐衣足食。她常被邀請入宮,瑪麗女王加冕時,她也在場,但她從不幹預政治。她是亨利六位夫人中最後一個離世的,死於癌症。

 

在這場不順利的婚姻中,克勒芙的安妮倒是全身而退,安渡餘生,倒黴的是克倫威爾。克倫威爾從一介平民上升至英國最有權勢的權貴,大刀闊斧進行宗教改革,一路不知得罪了多少人, 其中他有個死對頭,是又凶又惡的諾爾佛克公爵(3rd Duke of Norfolk)。第二個王後安妮是公爵的外甥女。公爵又一直試圖把他的一個侄女配給亨利。安妮處死是克倫威爾具體經手辦的,和克勒芙的安妮聯姻也是克倫威爾積極促成的,諾爾佛克公爵把克倫威爾恨之入骨。利用使亨利不快的這場婚姻,諾爾佛克公爵串聯了一批貴族,合力在亨利麵前觸壁腳。

 

從前麵幾篇故事,讀者應已了解亨利八世的為人,凡在婚姻上使他不快的人,難逃劫數。牆倒眾人推,克倫威爾被逮捕,在1540年七月被殺頭。他的頭被挑在長矛上,豎在倫敦橋上示眾。克倫威爾砍頭之日,正是亨利迎娶第五位王後之時,那新王後就是諾爾佛克公爵的侄女。讀者記得否,亨利迎娶第三位王後之時,正是第二位王後砍頭之日。狼窩之撕咬惡鬥可見一斑。

 

克倫威爾可說是最忠於國王的,在他以前和他以後,亨利八世宮廷裏再沒有一個大臣像克倫威爾那樣,處處把亨利的利益放在第一,高效率地效忠國王。亨利很快就後悔了。他不反省自己,卻責怪手下大臣們,說他們誣告克倫威爾。亨利八世至死,一直想念克倫威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