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芬蘭開國元勳馬納海姆( 三)

(2010-10-31 23:30:31) 下一個


千鈞一發逃到芬蘭

馬納海姆在在芬蘭度完假,在三月回到聖彼得堡,正遇上二月革命(俄曆是二月)。他住在一家位於市中心的大旅館,穿了將軍製服。聽到外麵吵鬧,他拉開窗簾,站在窗前觀看,隻見街上群情激昂。有人發現了他,很快人們都抬頭,用手指著他大聲喧嘩。他剛從窗口往後退,旅館經理氣急敗壞地衝入他的房間,說人們正在找沙皇軍官,要處死他們,現在他們發現你了,要旅館交人,快逃吧。馬納海姆脫下軍裝,隻用大衣裹住裏衣,幸虧大衣上沒有軍銜標記,從後門溜出。隻見街上到處是煙,被抓住的軍官、警察都被打死。他逃到伊瑪努爾
 諾貝爾(Alfred Nobel 的侄子)新開的辦公室。諾貝爾正在和一個法國人商量要離開辦公室,去他在涅瓦河北岸的家,可能會安全些。三人離開辦公室往北走,還沒走到橋頭,被一群革命者攔住,要看證件。那法國人先拿出他的法文證件,用法文和他們纏了一會,通過了。諾貝爾第二個和他們說,他是瑞典人,證件在河對麵的家中,歡迎他們和他一起到家中去拿,也被通過了。輪到馬納海姆,他說他是芬蘭人,剛從芬蘭來,看到局勢混亂,就把行李寄在火車站,證件也在裏麵(芬蘭車站,Finland Station, 在北岸),隻身到市中心,歡迎他們和他一起去車站拿行李。這三個外國人被放走了。

1917年二月革命,聖彼得堡街頭

到了北岸,馬納海姆怕連累諾貝爾,拒絕住在他家,住到移民區芬蘭人的家中。第二天,有群人衝入這芬蘭人家中,說要搜查一個‘芬蘭將軍’,被主人花言巧語打發走了。第三天,他和助手聯係上了,助手派了輛軍車來,把他接回南岸。馬納海姆決定回羅馬尼亞前線,途經莫斯科時,聽到了令他震驚的消息,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了,而接班人不肯接位。

1917年3月尼古拉二世退位不久

到了前線,他發現軍紀渙散,部隊各自為政,不服統一指揮。在九月份他被新政府排擠到‘後備隊’。此時馬納海姆才真正意識到,俄羅斯帝國完蛋啦。他想過回芬蘭,但是他決定,第一選擇是留在俄國組織反革命武裝。不料他的馬突然絆倒,他的腳踝嚴重扭傷,不能行走,被送到奧德薩休養。

1917年莫斯科紅場布爾什維克的軍事力量

在奧德薩,他接觸了一批上層貴族人士,體會到了他們的無能,隻會空談。十一月(俄曆十月)當他 還在奧德薩時,傳來克倫斯基臨時政府被布爾塞維克推翻的消息。而在芬蘭,國會內右派以微弱多數擊敗要靠攏蘇俄的左派,於十二月六日宣布芬蘭獨立。此時馬納海姆才決定離開俄國,回芬蘭繼續組織反革命武裝。

但是他隻有回彼得格勒(即聖彼得堡,為迎合反德情緒改名)檢查腳傷的軍部文件。按規定,他應該到斯莫爾尼宮向臨時蘇維埃申請離開彼得格勒的許可,但是他本能地不願意和他們接觸。他找到總參謀部,希望他們‘命令’他到芬蘭。不料,他麵對的是一批嚇壞了的、頹廢的、連軍裝都不敢穿的人,根本不給他出任何文件。馬納海姆忿忿地對他們說,芬蘭已經獨立,所以他覺得自己不再是俄國軍人了。30年的忠心服務,隻是換來對方戲劇性地聳聳肩。

在聖彼得堡的芬蘭車站,1914

馬納海姆氣憤地離開總參謀部。那天晚上,他身穿全副軍裝,塞了點錢給路上的幾個散兵,充當拿行李馬弁,大步走向芬蘭車站。他若無旁人地走到站台入口,拿出那張允許他回彼得格勒的軍部文件給哨兵看。真是天助芬蘭也!那二個哨兵是當地的英格利人(Ingrians)。英格利人在俄羅斯人以先就定居在彼得堡這塊地方,他們是講芬蘭語的人種。這二人是文盲,不識俄文,隻知是個軍部文件,內容就聽馬納海姆說了。馬納海姆用蹩腳但能聽懂的芬蘭文回答他們一些基本問題後,就被放行了。

馬納海姆這顆白色煞星,一旦逃出俄國,將徹底改變芬蘭的命運。世界上就此少了一個蘇維埃加盟共和國,多了一個富裕的民主國家。芬蘭人有今天,這二個英格利哨兵功不可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