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13年在維也納……

(2010-09-17 02:54:49) 下一個

1913年歐洲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政治動亂。維也納是奧匈帝國的首都,政治旋渦的中心。年邁的皇帝弗朗斯 約瑟夫(Franz Joseph)已經統治了帝國65年。他的個人生活充滿了不幸,獨子魯道夫自殺,十年後在1898年,妻子茜茜公主又在意大利遇刺身亡。他執政以勤奮著稱,卻生不逢時,眼睜睜地看著帝國日益衰敗。他雖83歲高齡,仍每天清晨離開住處Schönbrunn皇宮到Hufburg 宮辦公。三年後,皇帝去世,再過二年,哈布斯堡(Habsburg) 王朝也滅亡了。

金碧輝煌的馬車每天一早一晚隆隆地駛過皇宮街大道,駛過30號。那裏寄居著一位格魯吉亞人,時年35歲,人稱‘索索’。這所公寓的主人是一位同情布爾什維克的貴族,索索(Soso)逃出被流放的西伯利亞,在這兒躲避俄國秘密警察,天天要聽到老皇帝的馬車經過。五年後,哈布斯堡王朝滅亡之際,正是索索奪權搶權,成為紅色沙皇斯大林之時。

另一位年輕人,時年23歲,1913年從外地到維也納,住在一所擁擠的、浴室公用的男宿舍, 老皇帝的馬車也天天經過這棟樓。他是一位美術學校的學生,名阿道夫 希特勒。課餘時間,他最愛在皇宮周圍的公園散步,就在索索家附近。而索索在寫他的名著【馬克思主義和民族問題】疲乏時,也愛在這附近的公園散步。索索在維也納住了近一年,你說二人碰到過沒有?

二人在維也納都在思考民族問題。索索在寫作過程中形成了他獨特的國家管理眾多民族的辦法:在中央集權製下建立民族自治,弄成猶如一個國際帝國,這就是蘇維埃聯盟的意識形態基礎。阿道夫在思考民族的優劣,亞利安是最優秀的民族,而猶太人是最劣等民族。如果有一天他做了領導人,他要征服歐洲,根除劣等民族。三十年以後,這二人的意識形態和各自的國家機器,發生了最為殘酷的大規模流血衝突。

這時,在1913年的維也納,還有一個不起眼的,從克羅地亞來的年輕機械師約西普(Josip Broz)。三十年後,他帶領南斯拉夫軍隊和希特勒作戰。他敢於在1948年就冒共產天下的大不韙,與斯大林分道揚鑣,他就是南斯拉夫共產黨領袖鐵托。

1913年的維也納,在綠茵花叢、輕歌曼舞中,竟如此臥虎藏龍。

史實補充
*皇宮街大道30號。 30 Schönbrunnerschloss strasse
* Soso 是斯大林名字 Joseph 的小名。他寫給母親和兒時朋友的信都署名Soso。
* 希特勒1913年在維也納住在 Meldemannstrasse, Brigettenau.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coryma 回複 悄悄話 Sisi was assassinated in Geneve.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