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位反映現代生活的女作家

(2010-04-16 09:20:22) 下一個


在英美文學界描寫現代生活的女作家中我比較喜歡三位美國作家。這三位作家的作品,在赫爾辛基圖書館裏都能借到,英文和芬蘭文的都有。

一位是在全世界都很受歡迎,特別是受女性歡迎的美國作家 Danielle Steel. 她的主要作品是以美國的家庭生活為題材的小說,也寫兒童文學。作品的消售量已超過五億八千萬本。幾乎每部作品都曾出現在紐約時報的暢銷書目中。有24部作品上電視電影。她的作品文筆流暢,情節平鋪而緊湊,使用語言規範,描寫手法細膩,富有道德震撼力。我最近看了她從事寫作後的第100部作品(包刮未發表的), 2009年出版的 Matters of the  Heart. 我所羅列的她的寫作特點與我十多年來間斷看過的數本作品一直保持不變。

一位是 Joyce Carol Oates. 她的名氣在美國之外沒有 Steel 響。06年我在美國作客,正好有人送主人一本05年出版的Oates的書 The Falls.  我這書蟲一看到新書,抓來就先掃描。這一掃描就被深深地吸引住,硬是反客為主,獨霸此書,在回芬蘭前啃完。回芬後,在圖書館跟蹤Oates的書,看了好幾本。我認為她的小說在美國現代社會的描寫上比Steel 更深入。Oates喜歡用跳躍手法鋪展情節,對話中常使用美國現代口語。我總覺得她筆下的美國人的價值觀比Steel筆下的美國人更真實。或許因為她的這些寫作特點,注定了Oates 的名氣在美國國外及不上Steel.

一位是Jodi Picoult. 這是一位上升的寫作明星。她的作品以家庭,人際關係和愛為主題,經常涉及到難以解決的倫理道德, 常呈現<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的道德困境,挑戰讀者的價值觀和道德底線。我是在<號角>報上看到一篇介紹2009 年的電影 My Sister’s Keeper. 這是根據 Picoult  2004年出版的 同名小說改變的,我就借了這本書看。

安娜是一位13歲的少女。她的姐姐凱特患急性髓性白血病。她的哥哥和凱特的組織不相容,不能作為凱特的血液捐獻者。父母為了救凱特的命,用試管受精生了安娜。開初,用安娜的臍帶血緩解了凱特的病情好多年。以後,隨著凱特掙紮在緩解和發作的周期中,病情越來越重,對安娜捐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安娜不能安排自己的生活。姐姐病一重,她就要和姐姐一起上手術台。至安娜13歲那年,凱特出現腎衰竭,需要安娜的一個腎髒才能救命。安娜找了一位律師,上告她的父母,要求有處理自己身體的權利。在整個上訴的過程中,父母,兄姐,安娜自己,律師,法庭派來幫助安娜的guardian ad litem (因為安娜不滿18),甚至法官都卷入了道德倫理困境。父女情、母女情、姐妹情,理不清、嶄不斷、進退兩難。

凱特明白自己怎麽都是活不長的,不願意再進行一次沒有把握的手術,不願再連累妹妹。最後法庭取消父母對安娜的醫療監護,由律師擔任這一職,直至安娜滿18歲。安娜出法庭後出了車禍,腦死亡。律師做主,把腎髒給了凱特。但是電影安排了另一個結局。凱特平安地死去,這一家繼續走前麵的路。我喜歡電影的結局。小說的結局偶然性太強。

以上故事隻是一個例子,來說明Picoult 善於把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困境呈現在讀者麵前。譬如,她的 Change of Heart, 講的是一個女孩急需換心髒,一位死刑囚犯願意捐獻心髒。但女孩的母親發現,該犯就是15年前殺死她丈夫和長女的凶手。要,還是不要,寧可自己的遺腹女死去。該書廣泛地討論了死刑、宗教、人的先入為主特性等方麵。又譬如,她的 Handle With Care 講的是一個家庭有一個患先天性成骨不全症的孩子。這孩子不斷骨折,忍受極大痛苦。父母因巨大的醫療費用,入不敷出。母親想告產科醫生,沒有作好產前診斷,可得賠償付醫療費。但是這意味著要上法庭,要公開承認,如果事先知道孩子畸形,就不要這孩子。她丈夫不同意。況且,女兒也會知道,原來你們不要她。再說,那位產科醫生是她的好友。不告,女兒不但得不到最好的醫療,以後也沒有任何經濟保障。小說廣泛深入地探討了醫學倫理、個人道德和愛的不同概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