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別丟掉

(2012-04-04 22:15:40) 下一個



詩歌:別丟掉

作者:林徽因
朗誦:葉子

別丟掉
這一把過往的熱情
現在流水似的
輕輕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 在鬆林
歎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著那真

一樣是月明
一樣是隔山燈火
滿天的星
隻有人不見
夢似的掛起
你向黑夜要回
那一句話
你仍得相信
山穀中留著
有那回音

製帖:林貝卡 2012年4月 於美國









林徽因《別丟掉》的解讀與鑒賞

作者:羅執廷 來源:名作欣賞


初讀之下,感覺這似乎是一首 “ 朦朧詩 ” :詩人究竟想表達什麽意思呢。是對某種人生際遇的懷念。是對某種人生理想與信念的追求。是對純潔。真誠的人際關係的期望。是對誠實守信的社會風氣的呼喚 …… 好像都說得通。這從 “ 別丟掉, / 這一把過往的熱情 ”“ 你仍要保存著那真 ”“ 你仍得相信 ” 這幾句中可以得到一些暗示。但是, “ 熱情 ” 究竟指的是什麽。可以讓我們 “ 熱情 ” ,可以稱之為 “ 熱情 ” 的東西太多了!至於 “ 真 ” ,含義也是極為廣泛:是 “ 真善美 ” 意義上的 “ 真 ” 。是 “ 童真 ” 意義上的 “ 真 ” 。還是與 “ 假 ” 相對的 “ 真 ” 。那麽,詩人是在感歎 “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 。是在感歎韶華已逝,童真不再。是在批判 “ 假大空 ” 。 “ 相信 ” 呢。需要相信的是 “ 什麽 ” 。詩人同樣沒有明說。那麽,我們就用細讀法,一句一句地來破解這首詩罷!

“ 別丟掉, / 這一把過往的熱情 ” ,這表明詩人是在懷念,或者說是在回憶過去的某種東西。這種東西可以稱之為 “ 熱情 ” , “ 熱情 ” 可以指稱的對象很廣,可以指對 “ 人 ” 的熱情,比如愛情。友情。同情等;也可以指對 “ 事 ” 和 “ 物 ” 的熱情,比如某種興趣。愛好與理想。追求。再往下求解: “ 現在流水似的, / 輕輕 / 在幽冷的山泉底, / 在黑夜 在鬆林, / 歎息似的渺茫 ” ,這幾句是說過去這種 “ 熱情 ” 已經像 “ 流水似 ” 的流走了,或者是說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日子像流水一樣)而黯淡下去了,如今已 “ 渺茫 ” 難尋,隻剩下了歎息。 “ 渺茫 ” 可以用來形容抽象物,如 “ 希望渺茫 ” ,也可以用來形容實在物,如 “ 人跡渺茫 ”“ 音訊渺茫 ” 。究竟何所指。需要進一步求解。 “ 在幽冷的山泉底, / 在黑夜 在鬆林 ” ,這兩句看來是指那種失去的東西現在的所 “ 在 ” 。既然是一個具體的環境與處所,那麽看來,這個東西乃是一種 “ 實在物 ” 而不是抽象物。這樣, “ 你仍要保存著那真 ” 中的 “ 真 ” 應當是 “ 真誠 ” 與 “ 真情 ” 意義上的有具體的指涉物的 “ 真 ” ,而不是 “ 童真 ”“ 真理 ” 等抽象意義上的 “ 真 ” 。 “ 一樣是月明, / 一樣是隔山燈火, / 滿天的星, / 隻使人不見 ” ,給了我們答案: “ 隻使人不見 ” 。顯然,失去的那種東西是 “ 人 ” !這人已經不在詩人的身邊了,詩人隻能 “ 夢似的掛起 ” ,常常在夢中牽掛。那麽,這個詩人牽掛的人到哪裏去了呢。出門遠行,音訊全無,還是 …… 再返回前幾行: “ 在幽冷的山泉底, / 在黑夜 在鬆林, ” 什麽人會居住在 “ 山泉底 ” 。似乎隻有死人才可能 “ 在黃泉路上 ”“ 在九泉之下 ” 。似乎隻有墳墓才會 “ 在黑夜 ”“ 在鬆林 ” 。看來,這個人已經不在人世了。那麽,這個死者與詩人又是何種關係呢。 “ 親人 ” 。 “ 友人 ” 。 “ 情人 ” 。 “ 你問黑夜要回 / 那一句話 ” ,什麽樣的關係才會用 “ 要回 ”“ 那一句話 ” 。 “ 那一句話 ” 是什麽樣的話。詩人用一個破折號,輕輕掩過去了。這是一個隱語。似乎隻有特殊關係的人之間才用得著。再看 “ 這一把過往的熱情 ” ,一般而言似乎隻有情人。戀人之間的關係才用得著 “ 熱情 ” 這個字眼形容。 “ 要回 ” 的 “ 那一句話 ” 是什麽樣的話。很像是男女戀人之間的某種 “ 誓言 ” 或 “ 承諾 ” 。 “ 你仍得相信 / 山穀中留著 / 有那回音 ” 這一句中的 “ 回音 ” 倒不如理解為 “ 回應 ” ,戀人之間的那種承諾與回應。那麽,這是戀人。情人關係無疑了。到這裏,我們可以恍然大悟:這首詩是在悼念一位死去的戀人(或曾有過戀愛關係),這是一首 “ 情詩 ” 兼 “ 悼亡詩 ” !

詩的主旨與大意被我們破解了。接下來的問題是:為什麽詩人寫得這麽 “ 朦朧 ” 。正常而言,情詩與悼亡詩似乎不必寫得那麽隱晦。那麽,這是因為某種忌諱。這就得從詩人的現實生活入手才能理解了。這首詩是現代著名女詩人林徽因為了悼念徐誌摩而寫的。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徐誌摩乘飛機趕赴北平參加林徽因當晚的學術報告會,飛機遇大霧,不幸失事。一九三二年夏林徽因寫下這首詩,作為悼念。這首詩表現的含蓄與委婉就得從林。徐二人的關係說起。林。徐二人於一九二零年在倫敦相識。由於互相欣賞於對方的才情,以及共同的文學愛好,兩人相互傾心。但此時林才十六歲,而徐已二十四歲而且已婚。而且,林的父親已與梁啟超達成默契,將林徽因許配給梁啟超的長子梁思成。梁。林。徐三家都是名門望族,這更增添了其間關係的複雜性。因此,一九二一年十月林隨父回國,以回避徐的狂熱追求。徐誌摩不死心,於一九二二年六月與原配張幼儀離婚,並回國追蹤林徽因。但此時林已漸漸接受梁思成。一九二四年六月梁思成攜林徽因赴美留學。一九二六年十月徐誌摩和陸小曼成婚,一九二八年林。梁成婚,回國。此後徐誌摩以好朋友的身份與梁。林往來甚密,關係甚篤。顯然,林。徐之間確有一段戀情。由於三方的家世背景與名望,確實不願因 “ 三角戀愛 ” 的名聲而受損,因而采用委婉。朦朧的方式也確有必要。然而,林。徐之間又確乎不僅僅隻是戀情,也還有深厚的友情甚至是親情!甚至連當事人 —— 詩人自己也未必分辨得清這種情感的複雜性與混雜性。在作於一九三一年的《仍然》這首詩中,林徽因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 你舒伸得像一湖水向著晴空裏 / 白雲,又像是一流冷澗,澄清 / 許我循著林岸窮究你的泉源: / 我卻仍然抱著百般的疑心 / 對你的每一個映影! ” 林徽因在幾十年後向兒子說: “ 徐誌摩當時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林徽因,可我其實並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樣一個人。 ” ①這都表明,林對徐誌摩的愛情表白也還並不確信。

對照林。徐的關係,我們可對《別丟掉》這首詩作進一步的領會。《別丟掉》作於一九三二年夏,但遲至一九三六年才發表。延遲發表,一是可能因為內容關係,當時覺得不宜發表,二是詩人有感於時光流逝,徐誌摩已漸漸被人遺忘,因此有拿出來發表以提醒自己,撫慰亡靈的意思。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十九日林又作《紀念誌摩去世四周年》,也還是這一意圖的反映。林徽因還作過一首名《那一晚》的詩,詩的開頭有這樣幾句: “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 澄藍的天上托著密密的星, / 那一晚你的手牽著我的手, / 迷惘的星夜封鎖起重愁。 /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 兩人各認取個生活的模樣。 ” 這一晚的景象 “ 星 ”“ 夜 ” 。手挽手的 “ 人 ” 也正可作為《別丟掉》中 “ 一樣是月明, / 一樣是隔山燈火, / 滿天的星, / 隻使人不見 ” 這句話的背景。至於 “ 鬆林 ” 和 “ 山穀 ” 當是實有之物,指北京香山。一九三零年至一九三一年林徽因患肺病,曾長住香山養病,徐曾多次前往探望。一九三二年夏寫作此詩時,林就住在香山。

一九三一年七月七日,徐誌摩在送別林之後,曾寫過一首題為《你去》的詩,連同一封信寄給林, “ 請教女詩人 ” ,其中有詩句: “ 你去,我也走,我們在此分手; /……/ 更何況永遠照徹我的心底, / 有那顆不夜的明珠,我愛 —— 你! ” 這裏的 “ 我愛 —— 你 ” 正可以視作 “ 那一句話 ” 的同類語。而林徽因則於一九三一年九月發表了《仍然》這首詩,作了如下 “ 答複 ” : “……/ 你的眼睛望著,我不斷的在說話: / 我卻仍然沒有回答,一片的沉靜 / 永遠守住我的魂靈。 ” 這一 “ 問 ” 一 “ 答 ” 正可以作為 “ 你問黑夜要回 / 那一句話 ” 的注解。在《紀念誌摩去世四周年》中林徽因有這樣一段話: “ 去年今日我意外地由浙南路過你的家鄉,在昏沉的夜色裏我獨立火車門外,凝望著那幽暗的站台,默默地回憶許多不相連續的過往殘片,直到生和死間居然幻成一片模糊,人生和火車似的蜿蜒一串疑問在蒼茫間奔馳。 ” ②人生的這 “ 一串疑問 ” 既可能是指對兩人之間關係的性質的疑問,也可能是指詩人對當年自己的選擇之對錯的疑問。這個 “ 疑問 ” 與《別丟掉》中的 “ 你仍得相信 ” 可以視作是 “ 互文 ” 。

下麵再分析一下這首詩在藝術表現上的技巧與特色。

對照與強化是這首詩的一個重要表現技巧。 “ 過往 ” 的 “ 熱情 ” 與 “ 現在 ” 的 “ 歎息 ” ,熱情似火,時間如流水無情, “ 水 ”“ 火 ” 不相容,這種強烈的對照表達了詩人對 “ 遺忘 ” 的恐懼,因此她要呼籲 “ 別丟掉 ” ,這是對自己的提醒與告誡。 “ 一樣是月明, / 一樣是隔山燈火, / 滿天的星, / 隻使人不見, ”“ 一樣是 …… ,一樣是 …… ,隻 ……” 這種物是人非的變化同樣是一種對照,給人以沉痛之感。現實中的死亡所導致的 “ 渺茫 ” ( “ 不在 ” ,存在的缺席)與夢中的 “ 掛起 ” 這一對照也可見懷念之深切。 “ 幽冷的山泉底 ” 。 “ 黑夜 ” 與 “ 月明 ” 。 “ 燈火 ” 。 “ 滿天的星 ” 兩種生存環境的對照尤其給人以悲哀,人間的真情。光。熱與墳墓的淒冷的對照更顯出逝者的孤獨與生者的悔恨(徐的死亡與林的報告會不無關聯)。除了通過這種對照與反差來達到強化抒情的效果,詩人還借助於標點符號:兩個感歎號的運用,強化了對 “ 真 ” 的保存的誓言與對 “ 回音 ” 的相信的信念。

問答與對話的體式也是一個顯著的特點。這首詩可以看作是詩人的自我對話與詰問,也可以視作是詩人與亡靈的對話交流。 “ 別丟掉 ” 的主語,可以理解為是詩人自己,也可以理解為是九泉下的亡靈。 “ 你仍得保存著那真 ”“ 你問黑夜要回那一句話 ”“ 你仍得相信 ” 三句中的 “ 你 ” 可以是指詩人自己,也可以是指亡靈。作為詩人自我靈魂的叩問這很好理解:她在提醒自己,不要忘掉那個人,不要忘掉那段真情,即使那個人已經不在了。作為人與鬼之間的對話,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中國悼亡詩文的傳統本來就常常用這種對話的方式來向亡靈傾述。詩人相信這種 “ 真 ” 是不會受時空阻隔的,是永恒的,哪怕是陰陽兩界,人鬼殊途,也不能抹去這種 “ 真 ” 。在徐誌摩的追悼會上,林徽因作了《悼誌摩》(後發表於《北平晨報》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七日),其中有這樣的話: “ 誌摩我的朋友,死本來也不過是一個新的旅程。我們沒有到過的,不免過分地懷疑,死不定就比這生苦, ‘ 我們不能輕易斷定那一邊沒有陽光與人情的溫慰 ’ ,但是我前邊說過最難堪的是這永遠的靜寂。我們生在這沒有宗教的時代,對這死實在太沒有把握了。這以後許多思念你的日子,怕要全是昏暗的苦楚,不會有一點點光明,除非我也有你那美麗的詩意的信仰! ” ③《紀念誌摩去世四周年》中也有: “ 直到生和死間居然幻成一片模糊 ” ,這都表明詩人從情感上是寧願相信人死而靈魂不滅的,願意模糊與亡靈之間的界限,願意也具有這種 “ 詩意的信仰 ” 。

從個人之哀到公共信念的升華,是這一首詩的又一長處。 “ 真 ” 這個具有抽象的哲學上的意義效果的字眼可以視作是這首詩的 “ 詩眼 ” ,也最能體現這種超越個體私情之痛,傳達人類共有之美好信念的精神取向。詩人告誡自己,雖然時光飛逝流水無情,雖然人鬼殊途,也不要忘記曾經的那段 “ 熱情 ” 與 “ 真 ” ,她堅信,真愛永存!真情永在!那種 “ 真 ” 的 “ 回音 ” 必將回蕩在山穀,留存在人間。因為那是美好的 “ 真 ” ,不僅僅隻屬於當事的兩個人,也是普遍人性的,是超人間的。這種情感的升華很巧妙地通過一個破折號來完成。 “ 破折號 ” 在詩中起到了兩個作用:一是省略,掩藏了那句很關鍵的話,達到了含蓄委婉的藝術效果;二是轉折,把對兩個人之間的關係的回味與思索打住,升華為一種超個人的,人類共通的永恒信念:真情永在,真愛不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