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回國準備-備藥 from 寶貝乖

(2007-03-02 08:02:05) 下一個
回國準備1-備藥
 
買了一些常用藥,作了中文翻譯,基本上內容都有,用量什麽的媽媽們自己看著改吧。

PediaCare Infant Drops用於緩解由於感冒或過敏引起的鼻塞和咳嗽;隻能口服,用量:一次一管子(0.8毫升,有標線)不能用別的容器量,6 小時一次,一天不能超過4次。 注意事項:不能和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同時使用(萬一要看醫生,要告訴醫生寶寶在吃得藥,以免有反應。)以下情況要谘詢醫生後使用(1)由哮喘引起的慢性咳嗽,(2)咳嗽伴有很多痰 以下情況停止使用並谘詢醫生 (1)用藥一個星期內沒有作用,或伴有發燒(2)有緊張,暈眩或者嗜睡的情況發生 (3)一個星期後還在咳嗽,而且伴有發燒,起疹,持續頭痛。這是一些十分嚴重的現象,要立刻看醫生。

Concentrated Tylenol Infants’ Drops:用於暫時降低發燒,緩解由於感冒,流感,頭痛,喉嚨痛,牙痛,和打防疫針引起的疼痛。隻能口服。一次一管子(0.8毫升,有標線)不能用別的容器量,4-6小時一次,一天不能超過4次。使用之前搖勻,注意事項:(1)不要和任何含有acetaminophen 的藥物一起使用。(2)如果喉嚨疼痛嚴重,兩天內不退,並且伴有發燒,頭痛,起疹,惡心,嘔吐,立刻看醫生。(3)如果有新的病狀出現,或有紅腫現象,停止使用,看醫生 (4)如果疼痛更加嚴重,或為時超過5天,如果發燒升溫,或不退超過3天,停止使用看醫生。

CVS Bacitracin: 用於預防由於輕微割傷,擦傷,燙傷引起的感染; 隻能外用,注意事項:(1)如果對成分過敏(如:出現紅疹等,停止使用),去看醫生(2)不能使用超過一個星期。不能過分使用。(3)不能用於較大,較嚴重的傷口,這種情況應該立刻去醫院。(4)如果情況沒有好轉,而且惡化,應看醫生。用量: 每日一到三次,每次用少量薄薄覆蓋即可,用藥後可以用無菌創可貼覆蓋表麵。

CVS Scar Gel for Kids 用於幫助小兒傷疤皮膚恢複。隻能外用。用於由於逢針,割傷,擦傷,燙傷,和蟲咬導致的傷痕。厚厚的抹在傷痕處,輕輕按摩,一天3-4次,塗抹8個星期。剛抹上的時候是藍色,幹了以後是透明的。

回國準備2-醫藥使用
 
ZT 網上找的

寶寶正處在生長發育時期,各年齡段有其特殊的生理解剖特點,器官發育尚未完全,對一些藥物很難耐受,而對另一藥物又十分敏感,因而用藥時要特別加以注意。另外,寶寶的吞咽能力較差,又有懼怕服藥的心理,常常會哭鬧著拒絕服藥,易造成嗆咳,因而父母一定不能強行灌藥。

給寶寶喂藥時需注意

給寶寶服用一種藥物以前(無論醫生開的,還是藥店買來的),一定要看說明,弄清藥物的性質、使用目的、準確劑量及如何給藥。

每次給寶寶用藥前要先洗手,並與家裏其他人核對一下藥名、醫生所要求給藥的劑量和服藥時間。

服藥後將藥品放在安全、寶寶不宜拿到的地方,以免寶寶誤服。

給寶寶喂口服藥:

各種藥物服藥時間及劑量應遵醫囑。服藥前與家人進行核對。 水劑藥品要事先搖勻;服用片劑時要將藥片研成粉末,用溫開水溶解後再服用。

2-3歲的寶寶要抱著喂服,若藥品太苦,可先喂一點糖水,然後再喂藥,也可事先準備一小勺的綿白糖,待藥物吞咽下後將糖立即放入寶寶口中,以緩解藥物的苦味。
  
對於喂藥不合作的寶寶,在喂藥時,勺裏的藥不要順著舌頭直接往裏灌,這樣容易嗆著寶寶,而且,藥物一接觸到舌麵,寶寶很快就會嚐到苦味,會一下子把藥噴吐出來。最好的方法是用勺把藥順寶寶嘴角倒入舌邊,勺子在嘴邊稍停頓一下,等寶寶快要把藥咽下去時,再把勺子撤出來。若這樣做仍不能順利地將藥喂下,可以嚐試著在小勺裏放一些果醬,把碾碎的藥放在上麵,再用一點果醬蓋住,哄寶寶把藥吃下去。服藥後要仔細觀察效果,如服藥後即吐,則應當再補服,以免藥物劑量不足。
媽媽們注意呦!  寶寶哭鬧時千萬不要喂藥,以免嗆入氣管或引起嘔吐。

給寶寶用眼藥
  
所謂眼部給藥是將藥上到結膜囊內,以起到預防感染、殺菌、消炎、鎮痛等作用。常用的有眼藥水和眼藥膏。

在給寶寶用眼藥前,大人一定要先將雙手用肥皂、流動水洗淨,然後與家人核對藥名,檢查眼藥是否過期。

  滴眼藥水時,寶寶取坐位或仰臥位,大人將寶寶的頭固定住,使頭稍向後仰,擦淨眼睛的分泌物,並叫寶寶向上看,滴眼藥者左手拉起寶寶下眼瞼,並稍稍提起,形成一個小兜,右手持藥水瓶往小兜兜裏滴上1-2滴藥水,滴完後,左手輕輕向上拉著鬆開,讓寶寶閉眼2-3分鍾。
  在使用眼藥膏時,要將藥膏擠出少許,自雙眼外側塗入下眼皮內,然後拉起下眼瞼,輕輕向上合攏,並反複幾次,有利於藥膏在眼內擴散。眼藥膏最好在寶寶午睡、晚上睡覺前用,這樣寶寶不會感覺太難受。
  媽媽們注意呦!眼藥瓶口不要碰到寶寶的眼睛,至少要有1-2厘米的距離。
回國準備3-用藥原則  
   ZT,

寶寶生病了,媽媽又急又心痛,巴望著病痛快快過去不要折磨寶寶。可是,性急的媽媽也常常會犯錯:給寶寶服藥時把握不準藥量,以成人劑量隨意估算,還有一些媽媽甚至認為,藥吃多一點,病好得快一些。
  這些做法很危險,需知寶寶的身體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肝腎功能、中樞神經係統、內分泌係統尚未發育完善,對許多藥物極為敏感。這就要求細心的媽媽多了解一些小兒用藥的原則,給寶寶正確用藥。
原則1 謹慎選擇用藥品種
  寶寶用的藥應注意選擇,不可簡單地用成人的藥品直接減量服用,最好選用小兒專用藥品。例如在使用解熱鎮痛藥時,成人用的去痛片中部分成分易使兒童出現再生障礙性貧血和紫癜;新生兒使用阿斯匹林易在胃內形成黏膜糜爛;感冒通可能造成兒童血尿。
  再比如12歲以下的小兒尤其要注意禁用或慎用的抗生素:四環素可引起牙釉質發育不良和牙齒著色變黃;諾氟沙星可引起負重骨關節組織的損傷、抑製骨骼生長;慶大黴素可致兒童永久性耳聾及腎髒損害;新生兒使用氯黴素和磺胺類可引起灰嬰綜合症和溶血。
原則2 聯合用藥要控製
  由於藥物之間產生物理吸附或化學絡合作用形成配位化合物,聯合用藥不當時會影響藥物的療效,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亦隨之增高。例如部分抗生素與鈣、鎂、鋁等無機鹽類抗酸藥或含鐵的抗貧血藥合用,會生成配位化合物,影響藥物的吸收,降低抗菌效果;因而在服用抗菌素期間,應暫停服用鈣片等藥品。
  寶寶用藥品種應盡量減少,能用一種藥物治療的,就不用兩種或更多的藥,一般合用藥品種以不超過3~4種為宜。
原則3 用藥劑量嚴格計算
  小兒用藥的劑量一般可按照小兒的年齡、體重、體表麵積三種方法計算。
  按年齡計算比較簡單(肥胖或瘦弱患兒除外),即不同年齡兒童的用藥是成人劑量的:1個月為1/14、6個月為1/17、1歲為1/5、2歲為1/4、4歲為1/3、6歲為2/5、9歲為1/2、14歲為2/3。
  媽媽同時應注意計算聯合用藥時同一類藥物的總用量,例如服用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小兒速效感冒顆粒)同時使用阿苯片退燒時,因都含有解熱鎮痛藥成分,劑量應適當減少。
原則4 營養藥不可濫用
  寶寶生長中需要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主要應當從食物中均衡吸收,飲食正常的兒童一般不必服用營養藥。
  有些兒童因某種原因缺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需要補充時,應谘詢醫生適當補充。然而不少家長誤以為此類營養藥多吃點沒壞處,就給孩子盲目過量服用,實際上非但起不到保健作用,反而招致機體功能失調。
  臨床顯示,過量補充微量元素鋅易發生膿瘡病;長期服用魚肝油會引起慢性中毒,大劑量長期服用鈣劑和維生素C會造成泌尿道結石。
原則5 喂藥方法要適當
  小兒一般都不喜歡服用藥物,家長不應捏著鼻子、掰開嘴強灌,也不能在小兒睡熟、哭鬧或掙紮時喂藥,以免嗆入氣管發生危險。
  對大孩子應說服講道理;喂小孩子可將藥物研碎(腸溶片、控釋片、薄膜衣片除外)裹在易消化的食物中服用;哺乳期的嬰兒除可將藥研粉溶入糖水外,還可將藥粉附著於奶嘴上,使藥物與奶水一起服下。
回國準備4-醫藥常識  
   ZT. a bit long

目的 探討嬰幼兒的用藥安全性。方法 參閱國內有關文獻資料進行整理、分析、綜述。結果(1)避免應用禁用藥物。(2)需用慎用藥物時,應在臨床醫師指導下用藥,並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治療中的藥物反應等。結論為了嬰幼兒的健康,在為其選藥時,要根據藥物的特點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及時選用安全、有效、適量、可靠的藥物。
關鍵詞 嬰幼兒 用藥 安全
  嬰幼兒是指從28天~3周歲的小兒,這個時期小兒雖然已較新生兒顯著成熟,但用藥並不是單純地將成人劑量減少。因為,藥物在小兒體內分布有異於成人,第一是細胞膜通透性的不同;第二是蛋白結合力的改變;第三是體液分布的差異。且小兒肝細胞酶係統發育尚不成熟,腎功能不完善,其腎有效血流量與腎小球濾過率均較成人低,腎小管分泌,尿濃縮,鈉離子交換和酸堿平衡功能也差,年齡愈小愈不完善 [1]。所以出現與成人不同的各種藥物反應。因此對嬰幼兒患者除要求及時正確處理,熟悉一般用藥規律外,還必須掌握小兒用藥特點。以下筆者對一些常用藥與嬰幼兒的關係作一概述。

1 抗生素、磺胺類、喹諾酮類
  1.1 青黴素類 常用的有青黴素、氯唑西林鈉、呱拉西林鈉等。青黴素類對人體細胞毒性很低,有效抗菌濃度的青黴素對人體幾乎無影響。臨床應用時青黴素較多出現過敏反應,小兒3日內未使用青黴素類藥物應進行皮試,陽性者禁用 [2] 。

  1.2 頭孢菌素類 使用前應作皮試,陽性者禁用。頭孢曲鬆偶可致嬰幼兒膽結石,但停藥後可消失。頭孢菌素與高效利尿藥或氨基糖苷類合用腎損害顯著增強,與乙醇(即使很小量)聯合應用時,可引起體內乙醛蓄積,而顯“醉酒樣”反應 [2] 。

  1.3 β 內酰胺酶抑製劑 過敏體質者應慎用。

  1.4 氨基糖苷類 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丁胺卡那黴素均對耳蝸神經有毒性,幼兒慎用,如使用應減小劑量,且療程不超過7天。奈替米星耳毒性較小,新生兒、嬰幼兒均可使用,但應掌握好劑量 [2] 。

  1.5 四環素類 該類藥物除有肝腎損害以外,還可沉積於牙齒和骨骼中,造成牙齒黃染,影響嬰幼兒骨骼正常發育,因此8歲以下兒童應禁用 [2] 。

  1.6 大環內酯類 紅黴素毒性低,可用 [1] 。羅紅黴素、琥乙紅黴素、阿奇黴素使用時應注意劑量。常見的不良反應有肝毒性、聽覺障礙、過敏(主要表現為藥物熱、藥疹、蕁麻疹)等,停藥或減量可恢複,但患兒合並肝炎時,應禁用依托紅黴素 [2] 。

  1.7 氯黴素類 主要不良反應有粒細胞及血小板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等,慎用 [2] 。

  1.8 磺胺類 對體內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的乳兒可致正鐵血紅蛋白血症和溶血性貧血,應禁用。幼兒使用應注意大量飲水防止引起結晶尿。磺胺甲基異唑近報道過敏者較多,慎用。

  1.9 喹諾酮類 該類藥物可影響軟骨發育,嬰幼兒應慎用。但也有不良反應低的報道 [3] 。

  1.10 其他類 抗真菌類藥對肝、腎功能損害大,慎用。乙胺丁醇嬰幼兒應禁用。

2 驅腸蟲藥

  2.1 阿苯達唑(腸蟲清) 廣譜驅蟲藥,對肝腎功能有一定損害,2歲以下兒童禁用,2~12歲用量減半。2.2 甲苯咪唑 4歲以下用量減半 [4] 。

  2.3 呱嗪(驅蛔靈) 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5] 。

3 作用於中樞神經係統的藥

  3.1 解熱鎮痛類 [6](1)非那西丁類:主要是指含有非那西丁的複方製劑,可引起人體高鐵血紅蛋白血症和腎損害,對嬰幼兒尤其敏感,禁用。(2)氨基比林:首要損害是粒細胞減少,慎用。(3)阿司匹林:患有呼吸係統疾病的兒童慎用。對小兒易引起瑞氏綜合征,英國規定12歲以內兒童禁用。(4)撲熱息痛類:相對安全,可用。

  3.2 鎮靜催眠藥 苯巴比妥等此類藥物,對中樞神經係統有廣泛的抵製作用,12歲以下兒童禁用 [7] 。

  3.3 鎮痛藥 嗎啡、芬太尼貼片:嬰幼兒禁用。呱替啶(度冷丁):嬰幼兒慎用。1歲以內一般不應靜脈注射或行人工冬眠 [2] 。

  3.4 抗癲癇藥 一般長期服用癲癇藥物是安全的,藥物毒性反應輕微而且是可逆的,但應在治療中注意中毒表現,定期做血、尿常規等多項檢查 [8] 。

4 呼吸係統用藥

  4.1 祛痰藥 氯化銨一定要計算好用量,大劑量可致惡心、嘔吐,停藥後反應消失。必嗽平一般無不良反應,可用 [1] 。噴托維林(咳必清)有報道可造成呼吸抑製,故禁用 [9] 。複方甘草片含有阿片粉成分,應注意劑量。

  4.2 平喘藥 作為非處方藥,不推薦兒童應用,兒童哮喘應及時到醫院診治。此類藥物的給藥途徑多種多樣的,可以口服、靜脈、噴霧吸入給藥。噴霧和吸入給藥具有速效性、安全性和方便性。

  4.3 來源於中草藥的祛痰、鎮咳、平喘藥 均須嚴格計算好劑量。

5 消化係統用藥

  5.1 抗酸藥 嬰幼兒胃病較少見。西米替丁8歲以下兒童禁用 [10] 。

  5.2 胃腸解痙藥 嬰幼兒的急性腹痛,以腸道寄生蟲、膽道蛔蟲、闌尾蛔蟲等多見,不應輕易使用此類藥物,避免延誤病情,應在全麵尤其是腹部檢查後酌情應用 [1] 。
;
  5.3 助消化藥 乳酶生可用,但不與抗菌藥合用。幹酵母不良反應少,可用,但大劑量可引起腹瀉 [2]。多潘立酮:嬰幼兒血腦屏障功能未完全發育,可能引起神經方麵的副作用,1歲以下慎用 [11] 。5.4 瀉藥一般來說,兒童不應用緩瀉藥,有些父母錯誤的認為必須每天排便而給孩子使用瀉藥,這樣可能會造成緩瀉藥依賴性便秘。如必須使用,應嚴格掌握劑量,並配合飲食與運動治療 [12] 。酚酞片:嬰兒(1歲以下)禁用,幼兒(1~3歲)慎用 [2] 。

  5.5 止瀉藥 洛呱丁胺(易蒙停)1歲以下嬰兒應禁用。嚴重脫水的小兒不宜使用 [2]。蒙脫石散劑:療效好,可用 [13] 。藥用炭可影響兒童的影響吸收,嬰幼兒如長期腹瀉或腹脹禁用 [14] 。媽咪愛:療效確切,可用 [15] 。
6 抗貧血藥

  硫酸亞鐵對胃粘膜有刺激性,可致惡心、嘔吐、上腹痛、腹瀉等,可飯後服用 [2] 。葉酸不良反應較少,可用 [2] 。

7 抗變態反應藥物馬來酸氯苯那敏(撲爾敏)、鹽酸苯海拉明、富馬酸酮替芬等此類藥物對中樞神經係統有抵製作用,嬰幼兒應慎用 [16] 。

8 激素及其有關藥物

  大劑量或長期應用本類藥物可引起肥胖、多毛、骨質疏鬆、脫鈣、病理性骨折、傷口愈合不良等反應,因此嬰幼兒應慎用 [2] 。

9 維生素類

  9.1 維生素A 長期大劑量可引起維生素A過多症,甚至發生急性或慢性中毒,嬰幼兒發生率最高,表現為骨痛、骨折、食欲不振、脫發、易激動等,停藥1~2周可消失。

  9.2 維生素D 大量久服,可引起高血鈣、食欲不振、嘔吐、腹瀉,甚至軟組織異位骨化等,嬰幼兒為預防維生素D缺乏補充時,應掌握好劑量。

  9.3 維生素C 過量服用會產生胃腸道反應和腎、膀胱結石易於形成。

10 外用藥由於小兒皮膚、粘膜麵積相對較大,吸收功能強,注意劑量。鼻眼淨治療嬰兒鼻炎,能引起昏迷、呼吸暫停、體溫過低,慎用。皮質激素軟膏大麵積外用,可引起全身水腫,慎用。阿托品滴眼劑:嬰幼兒對此藥中毒,滴時應壓迫淚囊,以防止進入鼻腔吸收而中毒,慎用。

11 其它類

  鋅製劑過量引起惡心、嘔吐、發熱、貧血等毒性反應。人參蜂王漿含有激素樣物質,服用過量,可出現兒童發育早熟現象。至寶錠、一撚金等兒科類中成藥主要成分中含有朱砂,服用過多易引起服痛、惡心、嘔吐等汞中毒症狀。綜上所述,嬰幼兒用藥應注意如下事項:(1)避免應用禁用藥物。(2)需用慎用藥物時,應在臨床醫師指導下用藥,並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治療中的藥物反應。(3)注意給藥途徑及方法的選擇,由於孩子吞咽能力差,又不懂事,用藥時很難與大人配合,所以要選擇適宜的劑型。一般若無消化道和其它影響孩子口服的因素,能以口服或局部用藥較好,如口服不便可考慮肛門給藥或其他。(4)根據嬰幼兒的年齡、體重、體表麵積等正確計算合理的給藥劑量。劑量不足不僅會延誤病情,還易產生抗藥性,劑量過大又會引起不良反應。(5)無病時別亂服藥,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大多數藥物在體內代謝過程中要經過肝髒的解毒和腎髒的排泄。3歲前的孩子各髒器的功能尚不完善,如用藥不當,對孩子健康不利。為了嬰幼兒的健康,在為其選藥時,要根據藥物的特點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及時選用安全、有效、適量、可靠的藥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