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略中國,曾經是日本基本國策。甲午戰爭,日本奪取了朝鮮、琉球、台灣。日俄戰爭,日本控製了旅順和南滿鐵路。1931年918事變,日本侵占全東北。1932年128事變,日本控製了上海市區。直到1935年華北事變何梅協定,日本軍隊駐紮到了北京城下,北京到山海關長城一帶盡被日本控製。吃一塊,消化一塊;再吃一塊,再消化一塊。不斷蠶食。
77事變後日本發動全麵侵華戰爭。麵對日軍侵略,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數百萬國軍,戰則死守硬攻預設陣地以人肉抗炮火,退則直線後退,不會迂回,不會包抄,不會避實就虛。上海打完,直接就丟了首都南京。北平打完,國軍就直接退到了黃河一線。韓複渠逃跑,下一步就在徐州會戰。徐州會戰之後,幹脆就退到武漢再打。廣大國土,被蔣介石直接地換取了時間:後退時間。轉眼間,數百萬大軍灰飛煙滅,數千裏河山盡陷敵手。將士決死氣吞山河,光頭無能累死三軍!如果國民黨軍隊能夠利用廣沃領土跟日軍周旋,懂得避實就虛,在日軍主力進攻時能夠繞回去襲擊威脅日軍側後、繞回去奪回後方空虛的陷落城市,那麽日本的軍力國力根本就玩不起這樣的戰爭遊戲。抗戰裏國軍犧牲慘重,一方麵是國軍在和日軍浴血奮戰,另一方麵就是因為蔣的無能指揮。薛嶽就表示過,把部隊拉到老頭子電話聯係不上的地方他才能打勝仗。現在有人把國軍的巨大傷亡拿出來作為蔣介石的功勞,這對犧牲的烈士們是極不公平的。把被蔣的無能害死的人,拿來歌頌蔣。這樣的人,如果不是腦殘,就是用心險惡。
戰爭進行到這個階段,日軍全麵占了上風。一舉盡得中國發達地區:北京、南京、上海、天津、武漢、廣州、沿海地區、華北、長江中下遊,珠江三角,在加上東北。整個中國的好地方都被他吞了,剩下都是落後地區。接下來,日軍開始著手消化占領區。“中日親善”“黃道樂土”“大東亞共榮圈”,戰略意圖非常清楚。隻要消化了占領區,能夠全麵利用占領區的人力物力,日本的整體實力將再次增強。在此基礎上再進攻退守西部的中國軍隊,中國將無法抗衡。到時候,整個中國就是都是它的了。
麵對日軍這個戰略,蔣介石有什麽應對之策呢?蔣介石的辦法就是轉進西南,等待列強介入。他認為西方列強是不會看著日本獨吞中國的,一定會出麵幹涉。918時蔣介石就以為列強不會看著日本獨吞東北,結果列強隻動了動嘴。這次日本占了中國東半部,蔣介石又覺得列強會出麵幹涉。蔣介石的這個戰略,完全就是被動地混吃等死。老蔣倒是最後等到了美國介入,可那不是因為美國反對日本獨吞中國,而是因為日本偷襲了珍珠港。
國民黨的另外一個領袖汪精衛,對日軍的戰略也是毫無辦法。汪精衛幹脆決定投降,去“曲線救國”了。相對於汪的軟弱,蔣的堅持還是值得欽佩的:明知道打不贏,但就是不降!
但是隻有堅持是不夠的。如果眼睜睜看著日本整頓占領區、馴服占領區人民,中國離徹底亡國就越來越近了。麵對日本的侵略,中國該怎麽辦?中國人民該怎麽辦?難道就隻有亡國這一條路?
中國沒有亡,因為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麵對日本侵略,毛澤東提出了他的戰略:深入敵後,發動群眾,建立敵後根據地,開展敵後遊擊戰。在毛澤東的指揮下,八路軍新四軍不足五萬輕裝步兵,在全無後勤給養彈藥糧草醫療保障兵員訓練補充的情況下,直下山東蘇南,孤軍深入敵後千裏,開辟根據地,打遊擊,徹底粉碎了日軍戰略。
日軍在汪偽幫助下,用了七年也沒消化占領區,反倒讓共產黨軍隊在肚子裏掏了個大洞,發展出廣大的抗日根據地和一百多萬遊擊隊來。有人說是中共隻顧發展不抗日,就等著戰後摘桃子。這樣說,似乎鬼子都是腦殘,放任共產黨遊擊隊在占領區發展出那麽大地盤,那麽多軍隊。似乎鬼子跑來侵略中國,就是來盡國際主義義務的,是為了讓共產黨發展出百萬大軍來,然後鬼子一撤退,這樣共產黨就可以和老蔣爭天下了。其實鬼子不是腦殘,鬼子不斷地對共產黨根據地發動掃蕩,要消滅共產黨和遊擊隊。“強化治安”“清鄉並屯”“囚籠政策”“鐵壁合圍”直到“三光政策”,燒光殺光搶光。但是共產黨還是發展起來了,而且是在和鬼子的戰鬥中,越打越大,越打越強。在《120師征戰錄》等史料裏,就會發現這個過程。抗日之初,八路打的仗多數是“區小隊伏擊4個敵軍,打死1個鬼子,逃跑3個偽軍,繳獲一顆手雷,五發子彈”這樣的規模。但到了43年,戰鬥規模就開始大了起來。到44年,八路就開始有“夏季攻勢”“秋季攻勢”這樣的對鬼子駐守地區主動進攻的戰鬥。在45年鬼子投降前,八路軍已經在華北收複了很多縣城。
抗日根據地和敵後遊擊隊的發展,讓日本奴役掠奪占領區的戰略計劃徹底破產。它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不但無法順利地利用占領區的各種資源,反而要不斷付出巨大的消耗。糧食、橡膠、石油、鋼鐵,日本的這些戰略資源都無法得到保障。資源的困乏,迫使日本在1941年悍然進攻美國和東南亞,發動太平洋戰爭。它確實在東南亞暫時獲得了資源,但卻把美國拖入了戰爭,陷入了四麵受敵的境地,最終還是難逃戰敗的下場。因此,正是毛澤東的人民戰爭戰略,導致了日本侵華戰爭的失敗。
如果沒有毛澤東,沒有共產黨遊擊隊,日偽合流就會很快地把日本占領區穩定下來。一旦日軍能夠充分利用占領區的人力物力,它就不會貿然進攻美國和東南亞,而是會進一步侵略中國。那麽蔣介石根本無力再撐下去。實際上,蔣介石對這種局勢也是心知肚明的。蔣介石雖然沒有投降,但是也遲遲沒有對日宣戰。蔣一直維持著這種左右逢源局麵:真要是不行了,還是有降的餘地,但如果有轉機,當然要繼續抵抗下去。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對上了美英,顯然日本是不可能勝出了,到了這個時候,老蔣才正式對日宣戰。
現在有人說毛澤東提持久戰,蔣介石也是持久戰,兩個人差不多。其實此持久戰非彼持久戰。蔣介石的持久戰是用空間換時間,是後退。毛澤東的持久戰是用時間換空間,是進攻。兩者不可同日而語。要是比較蔣介石、毛澤東兩個人的抗日功勞,毛比蔣大。在戰略層麵上的比較,蔣介石被日本克製,日本被毛澤東克製。
毛澤東在抗日戰爭中的功績是抹殺不掉的。毛澤東在中華民族複興中的功績是抹殺不掉的。
---------------------------
附:日本侵華造成的經濟困境導致日本不得不挺而走險發動太平洋戰爭
日本在以往的對華侵略中,一直都能夠很快開始利用占領區。台灣、琉球、朝鮮、東北、華北、上海,都是如此。可是全麵侵華戰爭開始以後,占領區卻始終無法安定下來,軍隊始終處於戰爭狀態。這對於經濟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日本的經濟很快就無法支撐這種長期的戰爭消耗而陷入困境。困境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
1、財政危機:自侵華戰爭爆發後,僅在1937年9月日本即編製了25億日元的臨時軍費預算(相當於當時日本GNP的9%),從侵華戰爭爆發後至1941年止,特別軍費用支達268億日元,其中大部分用於侵華戰事,軍械預算大部份用於生產彈藥,彈藥費1937年度占軍械費56%,1938年度實際上占軍械費的76%(中原茂敏:《大東亞補給戰》78頁》)
而為了籌措軍費,日本采取了增加稅收,濫發公債及紙幣的作法,如在1936年將法人所得稅增加80%,個人所得稅增加30%,遺產稅增加10%,廢止了股票所得可抵扣40%稅額之規定,並建立了財產稅、煙、酒稅等新稅。1937年侵華戰爭爆發後,又實行臨時增稅及創立“華北事變特別稅”,1938年又創立“中國事變特別稅”,但所得遠不足以應付巨大的開支,又濫發公債及紙幣。其公債年發行額1936年不足10億日元,1937年擴充至15億日元,到1941年更高達87億日元,其公債總額1936年末為104億日元,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為373億日元。1938年,日本銀行券的擔保儲備額由10億日元上升至17億日元,1939年4月,升至22億日元,而到了1941年則上升至47億日元,其貨幣流通量則由1936年的26億日元猛增至1941年的79億日元,結果導致物價上漲一倍以上。
戰前日本老百姓雖然不富裕,但衣食無憂,而1937年開戰後,一方麵物價上漲,工資下降,另一方麵軍部法西斯政府強行攤派銷售公債,掠奪了老百姓的財富,使得百姓的生活水平大幅縮水。
2、資源危機:資源危機比財政危機更為可怕。我們知道,日本是一個資源缺乏的國家,大部分資源依賴於從美國和英屬殖民地進口。侵華戰爭前的日本對英美依賴度為:鐵礦石52.3%,鐵礬土100%,橡膠100%,石油80%,鹽63%,棉花及羊毛99.9%,廢鋼鐵67%,銅、鋁、鉛鋅等均為50%及50%以上。戰爭開始以後,不但這些資源的消耗都大幅上升,糧食也開始需要大量進口。
日本首先出現的問題就是糧食供應不足,1939年的日本本土之大米需求量為8000萬石,比1936年上升了近1000萬石。而在侵華戰爭爆發前,日本本土每年需從台灣、朝鮮輸入1300-1400萬石大米。由於戰爭把大批勞動力送上戰場和軍工生產的因素,日本本土的糧產量自1939年起即一直在下降。自台灣、朝鮮輸入大米由於戰爭及當地的軍需等因素,輸入額逐年下降,1938年為225萬噸,1939年為145萬噸,1940年則為48萬噸,日本為此想盡了辦法,下令農民要將生產的大米及麥子等糧產品,除自己食用及種子外,都要以官價賣給政府,實行糧食配給,禁止一般的飯店、餐館出售米飯,大力宣傳食用代用食品,規定早飯不能超過1日元,中飯2.5日元,晚飯5日元(服部卓四郎著《大東亞戰爭全史》)。即便如此,仍有900萬石的缺口。1939年日本不得不拿出2億日元的外匯向法屬印度支那,泰國進口了800萬石大米。而在中國大陸,雖然日本占領了華北平原、江南地區等產糧區,卻始終無法從這些地區向日本調撥足夠的糧食。
緊隨糧食危機而來的是電力與煤炭危機,由於煤炭不足,發電量隻能滿足80%的需求,為此,日本大搞經濟管製。1938年10月,首先實行棉花及棉紗價格管製,1939年10月18日,又發布價格管製令,將價格限製在1939年9月18日水平,1940年7月7日,又下令禁止奢侈品生產及銷售,將電風扇、收音機等均列為奢侈品。而對日本來說,對其侵華戰爭影響最大的是資源危機。到1941年,日本所控製的資源隻能滿足煤炭需求量的88.3%,石油的18.4%,鐵礦石的42.4%,銅的43%,鋁的15%,鉛鋅的18.4%。其中煤和鐵主要依靠偽滿輸入,銅主要依靠朝鮮,而其餘資源的自給率就實在太低。中國內陸特別是山西煤炭儲量豐富,但日本不但無法全麵占領山西,即使是已經占領的地區也無法正常生產。
要得到缺少的資源,一種辦法是通過貿易進口,而對進口資源具有製約的是其黃金外匯的儲備量,它決定了日本的物資進口能力並進而決定其戰爭持續能力。在侵華戰爭爆發時,日本銀行的黃金儲備額包括紙幣發行的準備金在內不過13.5億日元,而在日俄戰爭時,日本國硬通貨儲備為1400萬日元,又借得外債8億日元,合1937年日元價為28億日元。在侵華戰爭的巨大消耗下,日本在1936-1941年的國際收支逆差達50億日元,黃金外匯已所剩無幾,以至日本不得不開始動用戰略儲備物資。到1941年,日本的戰略儲備石油僅剩600萬噸,甚至不足日本一年之用,日本的戰爭機器即將停止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