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民國打民國的混亂曆史:所謂的民國,其實是個五代十國

(2020-01-08 05:03:51) 下一個

提起民國,很多人以為就是孫中山蔣介石領導的。其實,民國政府有好幾個,民國地方割據勢力更多。孫中山蔣介石領導的,隻是諸多民國和諸多割據勢力中的一個。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建立民國,定都北京。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宣布將在1916年1月1日稱帝。在蔡鍔在雲南、孫中山在青島,相繼起兵討袁護國。而袁世凱的嫡係手下們則亂作一團,為讚成和反對帝製討論不休拿不定主意。至1916年3月22日,袁世凱宣布取消帝製。

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去世。其後各省都督相互爭權,形成皖係、直係、奉係三大派係,以及複辟派張勳。最初的政治鬥爭,很快變成軍事鬥爭。這些勢力派係,也被稱為北洋軍閥。第一場軍事奪權是1917年張勳複辟,其後到1926年間,直皖奉三係相互攻伐,且又冒出馮玉祥閻錫山等勢力。這些軍閥都承認北京的民國,但是為爭奪北京民國的權力,是使用戰爭的手段。

1921年4月,乘北方軍閥混戰,孫中山在廣州割據自立。跟北洋軍閥不同的是,孫中山直接就不承認北京的民國了:你們那個是北洋政府,我這個才是民國政府!得蘇聯資助,孫中山建立了黃埔軍校,學習蘇共建立國軍,施行黨指揮搶的策略,在軍中配備政治部主任。後來南昌起義分裂出去的紅軍改稱政委和指導員,而國軍亦改稱政訓部主任。

除了孫中山,南方各地實力派也紛紛擁兵割據。孫中山建立廣州民國以後,先跟廣東地方軍閥征戰,消滅了反對勢力;接著打退了桂係軍閥的進攻;在廣東省站住了腳跟。

1926年7月,國共聯合在廣州起兵北伐,以民國政府之名,討伐北京民國政府。南方各地軍閥和馮玉祥、閻錫山等皆宣布加入國民革命軍,共同討伐北京民國政府(北洋政府)。

1927年4月,北伐軍打下武漢上海後,廣州民國遷都武漢。接著蔣介石發動“清黨”叛亂。北伐軍分裂,形成南京武漢和紅軍三股力量。南京武漢皆自稱民國。於是中國這時就有三個民國政府:北京,武漢,南京各有一個。

1927年8月1日中共率部分北伐軍在南昌起義,改稱紅軍。起義後朱德率紅軍南撤。

9月,毛澤東在湖南發動秋收起義,上井岡山割據。同月,寧漢合流,武漢民國“並入”南京民國。然後南京民國繼續北伐。

1928年6月,北伐軍攻占北京,三個民國政府終於隻剩下南京一個。張作霖在6月4日撤離北京,退往關外,被日本關東軍在皇姑屯炸死。6月8日國民革命軍進入北京,並改北京市為北平市。12月29日,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統一到南京國民政府。北洋軍閥割據時期結束。但國民黨軍閥時期又開始了。

1929年12月,因裁軍分歧,汪精衛閻錫山馮玉祥李白桂係唐生智張發奎等聯合反蔣,另立民國中央於北平,導致中原大戰。至1930年10月,蔣介石在大戰中取勝,北平民國即被瓦解。但參與反蔣的各方勢力卻並未被剿滅,在他們宣布解散北平民國後,依然維持著各自地方割據的態勢。

1931年2月,蔣介石軟禁了國民黨元老胡漢民,舉國嘩然。汪精衛李宗仁等再次聯手反蔣,於5月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中國又有了兩個民國政府並立。

1931年9月18,日軍侵略中國,占領東北,扶植滿洲國傀儡政權。日寇入侵促使粵寧兩派息爭,在12月,廣州政府宣布取消。

1932年1月,日軍又進攻上海,守軍19路軍奮起抵抗。

1932年,中共政府對日宣戰。
蔣介石在日軍準備向上海周邊進攻的時候,將自己軍隊後撤。日軍逐從側後順利登陸,19路軍不得不退出上海。
蔣與日簽訂淞滬協議,規定中國軍隊不駐紮上海,日軍駐紮虹口,變相割讓上海。並調19路軍到福建。
中共抗聯在東北抗日,被蔣日共同封鎖,無法得到關內支援。
中共吉鴻昌組織華北義勇軍欲赴東北抗日,被蔣撲滅,吉鴻昌被蔣殺害。

1933年,日軍進攻長城山海關。蔣介石不給防守部隊提供軍火,使日軍順利入侵華北,控製熱河、天津,兵臨北平城下。日本用漢奸組建傀儡華北自治政府。蔣介石與日軍簽訂《塘沽停戰協定》,承認了日軍對侵占地域的控製。是役,西北軍(原馮玉祥勢力)不得不以大刀對抗日軍火器,雖留下了大刀隊的赫赫威名,卻實在是無奈而悲憤。
19路軍在福建發動反蔣抗日,成立第三黨政府,但不久被蔣鎮壓。

1934年,紅軍方誌敏率抗日先遣隊北上,被蔣截擊,方被俘遇害。

1935年,蔣圍剿紅軍,紅軍長征到陝北。 
蔣與日本簽訂《何梅協定》,取消國民黨在河北及平津的黨部,撤退駐河北的東北軍、中央軍和憲兵第三團;撤換國民黨河北省主席及平津兩市市長;取締河北省的反日團體和反日活動。
東北軍被調往西安,蔣逼東北軍在第一線剿共當炮灰。

1936年6月,兩廣事件爆發,廣州民眾向當局請願“出兵抗日,以救危亡。”陳濟棠、李宗仁逐領銜成立“抗日救國軍”出兵進逼湖南。蔣一麵調集軍隊入湘,一麵收買陳濟棠部屬致粵軍瓦解。隨後和桂係談判,蔣答應“確定抗日計劃”等條件,李白則答應服從南京政府。

1936年12月,張學良拒絕繼續剿共,發動西安事變,聯合楊虎臣和中共,逼蔣抗日。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國共各方妥協。蔣介石承諾停止進攻其他軍事勢力,開始籌措抗日。中共、東北軍西北軍等亦承認南京政府,大家共同抗日。除了日本控製區以外,南京民國政府首次正式得到全國各方承認。

1937年7月7日,77事件爆發,日本開始全麵侵華。不久,日本即占領中國全部沿海富裕地區與長江中下遊,民國政府遷都重慶。但1940年汪精衛又在南京成立了一個民國政府:汪偽政權。

1941年,蔣介石民國政府對日宣戰。

1945年,日本投降。國共先和談後開打。

1949年,國民黨敗退台灣,民國成為台灣地方割據勢力,延續至今。

--------------------------

辛亥革命 
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軍起義,掌控武漢三鎮後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黎元洪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改用黃帝紀元,宣統三年改為黃帝紀元4609年。並號召各省民眾起義響應。
10月14日,清政府出兵鎮壓,到11月27日,先後克漢口漢陽,起義軍僅控製武昌一地。但與此同時,各地新軍和會黨紛紛起義,湖南、陝西、江西、山西、雲南、浙江、貴州、江蘇、安徽、廣西、福建、廣東、四川等地相繼宣布獨立。關內十八省中隻剩下甘肅、河南、直隸、山東四省效忠清朝。湖南起義軍亦北上支援武漢,攻擊武漢之清軍逐無法再戰而退去。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12月12日,起義的14省代表齊集南京開會。12月17日,各省代表會舉黎元洪為大元帥,黃興為副元帥。匆匆從美國趕回的孫中山也到達南京參加會議。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

中華民國政府
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儀退位,清朝滅亡。民國臨時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定都北京。隔年舉行正式大選,選舉袁世凱為大總統。

* 辛亥革命主要力量是新軍和會黨。新軍發端於袁世凱小站練兵。會黨源於反清複明組織,包括孫中山的同盟會。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時,袁在北京,故孫成為臨時大總統。推翻滿清後,兩股勢力以新軍為強,故定都北京後,袁成為民國大總統。孫中山對此極不滿意,組建國民黨,二次革命,南赴上海廣州,在蘇聯幫助下割據廣州另立政府,聯合共產黨,建立黃埔軍校。為蔣介石準備好了在其後30年的基礎力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飛來寺 回複 悄悄話 簡而言之,民國就是戰國,所謂黃金十年也是戰火不斷。
fonsony 回複 悄悄話 蔣公要收下麵的全是有心有力的軍閥,很難,共黨收的是窮子弟兵,人無力無錢,隻有一心向黨,向心力是硬硬,可指南打比沒問題
通州河 回複 悄悄話 就算民國如同五代十國,也不是民國政府的錯,甚至不是清朝政府的錯,是幾百年的積弱所致。最近海灣局勢嚴重,重新學習阿拉伯近200年曆史,阿拉伯人真是可憐,被人玩弄,複國無望,現在中東的動亂都是當時的延續。說起來很矛盾,西方幾個國家是現在文明的傳播者,同時也是混亂的製造者。
中國和中東比起來,真的很幸運了,一個簡單的真理,自己必須強大,不能靠別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