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兒子開始願意刷牙了,但還需要提醒,幫助。
早晨吃過早餐給他刷牙,像往常一樣先讓他漱口,結果漱出一堆食物渣子。
“看,這麽多東西!如果不刷,牙就得全壞了。”不失時機地教育他。
兒子傻傻地笑著,不覺想逗他一下。“要是牙壞了,漱出來的就不是渣子了,全是你的牙了。”
兒子很體貼老爸的幽默,燦爛地笑著。
(2)
想起了半年前看到的一幅照片,照的是賣內衣的小販,可能是個新手,呆呆地坐在那裏。倒是他衣灘上的招客牌寫得很幽默,也很有見地。
“人可以沒有錢,但不能不穿短褲。十元三條!”
短褲的功用多是讓人能隱藏一些東西,一些自己珍視,而並非見不得人的東西,好讓自己更坦然。
當今的社會,錢卻似乎遮掩了一切,包括罪惡。
(3)
西方的廣告多喜歡用對比的方法,用“BEFORE”和“AFTER”來讓人一目了然其產品的效果。
“BEFORE”的枯如秋草的頭發,“AFTER”用了所說的洗發水,會變成有綢緞般飄逸和光感的秀發。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最近看到一個有趣的“BEFORE”和“AFTER”。
“BEFORE”是垂頭喪氣,灰頭土臉,須發如草的薩達姆,“AFTER”是笑意滿目,寸須濃眉,春風得意的帕瓦羅蒂。
用的是吉列剃須刀。
創意非凡!
(4)
想起了兒子四歲多時一個很有見地的定義:“芭蕾就是用左腳當右腳,用右腳當左腳。。。”
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