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談古論今】 戲說蘇東坡

(2010-07-20 07:07:43) 下一個



北宋大文豪蘇軾是可與屈原、李白、杜甫比肩的超級文化名人,像他這樣在詩詞、散文、書法、繪畫、文論、醫藥、飲食等各方麵都卓有建樹的人,環視華夏史海,都極為少見。
據說英國某大學中國研究所,曾列出中國曆史上四大名人:秦始皇,康熙,毛澤東,蘇軾。軾之所以知名度高,還因為特別喜歡忽悠,真可謂:是一名忽悠大師

 

蘇軾忽悠生涯二十歲的時候開始的那一年到京師去科考。作了篇春秋大文,叫刑賞忠厚之至論,其中有典故如下: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執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意思是,唐堯的時代,皋陶作為司法官,有一個人犯了罪, 皋陶要殺,連說了三次,表示堅持要殺。可堯主張不殺,也連說了三次。天下人敬畏皋陶執法之嚴,讚揚堯量刑之寬。當時京城會考主審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學名家歐陽修。他在審批卷子的時候被蘇軾華麗絕讚的文風所傾倒,但對文中的個典故拿不準。為防徇私,那時的考卷均為無記名式。所以歐陽修雖然很想點選這篇文章為第一,但他覺得此文很像他門生曾鞏所寫,怕落人口實,所以最後評了第二。【紅紅批注: 各位看官會問,難道歐陽公不識門生的字跡? 當時科考的試卷全部由人謄寫,以防考官和考生營私舞弊,故歐陽公有此猜測。】  一直到發榜的時候,歐陽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蘇軾。歐陽修在辦公室接見了蘇軾。並問起了這個典故出在那本書上。蘇軾笑曰:“這是我想當然忽悠。”是你忽悠的?   歐陽公大吃一驚。“有何依據?” “有, 三國時孔融對曹操說,周武王曾經把妲己賜給周公。曹操問他有什麽出典。孔融說,今天你把袁紹的媳婦賜給了你的兒子,想來當年武王也會這樣做。以今眼光來看,想來當年一定是這樣了。這稱為忽悠推理法。“忽悠推理法,我怎麽沒聽說過?” 歐陽問道。“先生人在京城,身居高位,有所不知。俺鄉下人有一句名言:秀才不出門, 能知天下事。就是用的這忽悠推理法。當年,一介村夫的諸葛亮用這忽悠推理法,寫出隆中對,而知天下三分。” 蘇東坡侃侃道來。紅紅批注: 想來是,一無報紙,二無廣播,三無電視,四無依媒兒,要知天下事, 隻有忽悠推理法。】歐陽公聽了以後,連連點頭:“忽悠推理法,有道理,有道理。”紅紅批注: 各位看官,尤其是學理科的,千萬不能用忽悠推理法,去忽悠你的導師。否則的話,恐怕連飯碗都保不住了。】 歐陽蘇軾說:“照例來說, 你的文章應該得第一, 但是我以為是我門生而做,故評了第二。” 蘇軾聽了後,忙答道:“先生有一名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學生進京投考不在乎名次,在乎報效社稷。” 蘇軾的大方氣度和出眾才華讓歐陽修讚歎不已:這樣的青年才俊,真是該讓他出榜於人頭地啊!並正式收蘇軾為弟子。【紅紅批注: 成語出人頭地就是從這兒來的。】

 

蘇東坡有一首詞叫作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詞寫於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在黃州任團練副使相當於現代民間的自衛隊副隊長時。這是一首膾炙人口詞。在這首詞中,蘇東坡把黃州的赤鼻磯 三國赤壁之戰的古戰場。很多文人解釋為蘇東坡故意而之,借景抒懷, 以“人道是” 一說來解釋。實際上東坡先生有意忽悠把黃州的赤鼻磯山寨化成三國赤壁, 是另有目的的。這裏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當時東坡先生在黃州的生活非常清貧,主要是降職降薪,工資收入急劇下降,一家老小十餘口包括七女、三男及兩個女婿。俸薪所得,隨手用盡。東坡先生開始為生計而操心。除了節流之外,他想方設法進行開源,一是通過關係,從官府那裏得到了一塊十數畝的荒地作為自留地,一家自留地, 蔬菜基本能自給。黃州很窮,但是物價很低,尤其是豬肉價格很便宜。東坡先生發明出一種燒肉的方法,用慢火煨,少放水,時候一足肉的味道很好,這就是傳說中有名的東坡肉。於是他的一個女婿就開個餐館專賣東坡肉, 生意卻一般,原因是那時富人不喜歡食肉。有詩為證:黃州好豬肉,價錢等糞土。富者不肯食,貧者不解煮紅紅批注: 據說唐人以為美,宋人卻以瘦為榮。】東坡先生想來想去, 隻有忽悠這辦法。於是就寫了“念奴嬌 赤壁懷古” 這首詞,忽悠出這山寨赤壁。這首詞一寫出,馬上不脛而走,一下子傳了開去。很多私學把它收入國學課本。當時的黃州的知州(相當於現在的市長)姓徐,他知了以後,深感不妥,找東坡先生論理。“東坡先生, 你這首詞把我們的赤鼻磯 說成山寨版的赤壁, 況且又收入國學課本, 這是要誤人子弟的。東坡先生大笑一聲,“市長大人, 你這個父母官真不知行情,現在市麵上山寨版的要比正版的行情好多了。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山寨版。你沒聽說過‘假作真時真亦假’。紅紅批注: 山寨版由來已久也 。我搞山寨版,一是打響我們黃州的知名度,你市長臉上也有光。二是可以發展本地的旅遊事業,是脫貧至富的好方法。想一想,我這個下放的中央幹部,都要靠種自留地謀生。這黃州有多窮。有了這山寨版的赤壁,又上了國學課本。每年暑假到這裏來旅遊的學生會很多。你趕緊在山寨赤壁旁去造建幾個涼亭,置一個小店,賣一些旅遊紀念品。財路不是有了嗎?徐市長聽了後,為難地說:“蘇學士,你的想法好好,但是政府規定公務員不得下海,誰來旅遊事業。” 東坡先生對徐市長,“我已考慮好了, 隻要你點頭女婿可去管旅遊事業。到時候你我五五分成。 邊說邊拿出一幅墨寶,上書寫著兩首寒食詩。“這件墨寶可以拿去陳列展覽。 徐市長看到這副墨寶,一時傻眼了,書法有沉雄古雅之氣,墨色有濃淡變化,神韻飽滿,真如筆走龍蛇一般。忙說,“太好了,這件墨寶太珍貴了。一定可以吸引大量遊客。你女婿明天來市政府報到紅紅批注: 各位看官, 中國古時書法界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天下第一書,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天下第二書,是顏真卿的“祭侄稿”。天下第三書,就是東坡的“寒食詩”。可謂稀物啊!東坡先生又拿出了幾把扇子,上麵有他畫的畫和他的墨跡, 說:“暑假天熱,學生們一定會需要扇子的。” 。紅紅批注:  東坡先生很懂行情。徐市長說:“這幾把恐怕不夠吧。” 東坡先生笑著對他說:“你不會山寨它幾百把嗎?” 徐市長連連點頭稱是。自此之後,東坡先生也有錢了, 蓋了幾間房子,命名為雪堂, 他自己也號稱“東坡居士”黃州的旅遊業火紅起來了, 全是因為有了這山寨赤壁。近來有消息說,山寨版的三國演義也要到那裏去拍製了。紅紅批注:  各位到過黃州的看官, 一定對那裏的蘇家老飯店的東坡肉,和東坡扇莊的山寨扇子,印象很深吧!  

 

東坡先生的忽悠本領也遺傳給了他的兒子。據說,他臨死之時,問環伺在床邊的幾個兒子死了究竟好不好。小兒子繼承了他忽悠本領,搶答道:一定很好。蘇軾問為什麽,小子解釋說:千百年來,死去的人沒有一個願意回來,可見死後的生活一定很幸福。紅紅批注: 死去的人一定去了極樂世界。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喜歡忽悠的人,常常被人忽悠。咱們的本山大叔,可也是一位忽悠大師,無論圈裏圈外,還是網上網下,他的八卦新聞不少,忽忽悠悠, 真真假假,搞得他狼狽不堪。東坡先生也是一樣,最經典要數“蘇東坡扒灰”的忽悠了。紅紅批注: 下麵一段來自網絡,看過的可以跳過這段。

 

扒灰二字,其實就是公公跟媳婦之間,有曖昧行為的意思。話說當年蘇東坡年紀已大,雖官場失利,倒也兒孫滿堂。有一日,蘇東坡的兒媳婦,帶著小小東坡在庭院裏玩耍,這小孩子皮,一時興起說要到爺爺的書房裏頭玩。當時規矩,大老爺的書房不是尋常人進得!那時正巧東坡不在,這年輕媳婦也想一窺公公這一代名士的書房,於是就帶著孩子進去了。果然見到蘇東坡的書房裏,堆滿了各式典籍。要知道能嫁進一代文豪蘇東坡的家中,可得有幾番文采喔!小媳婦果被眼前的詩詞典籍給吸引了。當孩子在一旁玩耍的時候,就坐在公公的床沿看起書來。看著看著,小媳婦兒竟然睡著了。一旁的小娃兒見母親睡了,便四處玩耍,一下跑得無影無蹤!到了黃昏時分,蘇東坡與友人飲酒半酣地回到家中。蘇東坡一進到書房裏,瞧見媳婦兒斜躺在他床上,心想這與禮教不合,被人撞見了難免閑話,於是急急退出書房,一個不留神,打翻了桌上的香爐。望著床上嬌豔欲滴的年輕媳婦,茫酥酥的蘇東坡,索性以指在桌上的香灰裏劃了幾字:芙蓉帳內一琵琶,欲要彈它禮又差。詩有戲謔之意。寫完後,東坡便退了出去。小媳婦兒一醒來,正急著要在公公回家前離開書房時,沒想到見到公公留在桌上的兩句詩,臉上不禁緋紅....但這小妮子倒也不失文采,也反過來調戲了自己的公公一番:願借琵琶彈一曲,肥水不流外人家。寫罷,小媳婦兒也趕緊離了書房。當東坡再次回到書房,發現桌上多了兩句詩,不覺立於桌前傻笑!這時,身後突然傳來, , 原來是好友陳季常來訪。陳季常笑說:, 東坡兄, 您在做啥呀?蘇東坡趕緊以袖子將桌上的灰抹去,然後若無其事的說:沒事沒事,扒灰而已, 扒灰而已其實,陳季常老早就在蘇東坡身後看到了這首詩。自此之後每逢詩人聚會,陳季常總是有意無意地在蘇東坡與眾家麵前揮一揮衣袖,奸笑道:扒灰喔此舉,令蘇東坡是哭笑不得。【紅紅批注: 人言可畏真是好事不出門,惡事揚千裏。

 

東坡有一個好朋友叫佛印,是個和尚。他倆交情很好,但常常互相抬杠,忽悠。有一天,東坡他妻子懷孕了,為了他們母子平安,他去佛印的廟寺燒香拜菩薩。東坡磕頭朝觀音菩薩拜了幾拜,請她保佑他們母子平安。待他起身,抬頭一望,發現觀音菩薩手中拿著佛珠,不覺詫異起來,東坡問佛印:“觀音菩薩拿佛珠幹什麽?” “她在求菩薩保佑。”佛印一本正經回答道。“求那一位菩薩保佑?”東坡忙問。佛印回答道,“求觀音菩薩保佑。” “觀音菩薩不是她自己嗎?” “是啊,你沒聽說,求人不如求己嗎?” 紅紅批注: 菩薩尚且如此,何況人乎?東坡聽了,知道自己被佛印忽悠了, 無可柰何地笑了起來。

 

最後,再說說東坡先生和高俅的事。“水滸傳”裏的高俅本是東坡先生的書童,這人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頑耍,樣樣都會。在東坡家裏耳濡目睹,亦學會作詩、書、詞、賦。特別是寫一手好字。常幫東坡先生謄寫文稿。他倆又都喜歡踢球, 踢得一腳好球。一天,東坡和高俅以及幾個仆人一起在庭心裏踢球,觀者如堵。隻見那球騰地起來,東坡先生接個不著,直滾到高俅身邊,那高俅見球來,使個鴛鴦拐,踢還東坡先生。那知這球稍稍踢高了一點,眼看腿夠不到,東坡先生躍身一起,來個獅子大甩頭,把球頂了出去。眾人看了,一起喝采:“君子善頭,小人善腿” 現在市麵上流行的“君子動口,小人動手”, 就是用了這個典故紅紅批注: 若是東坡和高俅先生在世,吾國足球不至如此敗相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