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水禪心

文學是一條尋找回家的路……
正文

當下“論高貴”

(2013-10-10 08:24:33) 下一個
[轉載]  論高貴
(宋紫鳳)
      法國大革命時期被送上斷頭台的瑪麗皇後,在走向刑場的時候,她踩到了劊子手的腳,這時瑪麗說了句:“對不起,您知道,我不是故意的。”也許正是這句話使得瑪麗在無數皇親貴胄隨大革命的劫灰如塵埃野馬般煙滅後,她卻依然時常被人們想起。而且當人們再度提起她時,並非是要對她的一生追加任何的譴責或辯護,而隻是因 為這句臨刑前的名言,人們依稀記得――有那麽一位有著皇族血統的女子曾經來過。

        說起貴族,人們多半會想到鮮衣怒馬,婢仆成 群,華屋飛棟的那樣一個場景,其實這隻是一種外在的可有可無的裝飾,並且這些東西,是任什麽人都可以擁有的,就好像雞犬升天的暴發戶,或者錦衣玉食卻有著與豬玀同樣喜好的人,或是哪怕擁有航母也脫不了山寨氣的竊國強盜,這些都是有的,但卻並不能叫他們為貴族。而隻有內在的高貴,才是一個貴族之所以成為貴族 的原因和本質。

      你可以笑著說,瑪麗很有禮貌,甚至可以認為她在作態,但是別忘了,她不是坐在自己的寢宮裏說這句話的,也不是對著哪個公卿 貴婦在說這句話。在走向死亡的時刻,在經曆絕望之後,對著一個完全冷血的劊子手有必要作態嗎。所以,你看到了,這就是貴族。她不會因為穿上了死囚的衣服, 吃了死囚的食物,被置於比賤民還不如的境遇,就會扔掉她的教養,風度,禮儀,因為這一切是融入血液與骨髓的,也許隻有當生命也消亡了,這份貴族的氣質才會 隨之逝去。

        去年末的時候,因為需要寫一份影評而看了一部韓劇《同伊》。這部片子被譽為《大長今》的姊妹篇,講述了賤民出身的後宮崔淑嬪跌 宕起伏的傳奇人生。在劇終前的一段旁白中這樣說道:“人的貴賤不在於身份上,而在於心。心裏有尊貴的理想就能成為貴人。”我想這也許就是這部長達六十集的 巨作的主旨了,而這樣的劇情也難怪會再度令亞洲乃至全球再掀韓劇熱潮――人性的高貴永遠是一個值得深思,值得探討的話題。

       的確,到底什麽才是貴族,這樣一個老舊的課題在一個充斥著暴發戶、竊國者、富二代的社會中尤其需要被再次提及。也許有人會以為,那群富到可以撐起世界奢侈品市場半邊天的紅朝大員們,算得上貴族了吧。這讓我如何回答呢,因為我的確真的在這個大壞之世見識過了令人仰止的高貴。

      什 麽是高貴?很難為她下一個麵麵俱到的定義。但當我想到這個詞時,除了籠統的感到那是一種包括真誠,正直,善良,寬容,智慧,也許還有美麗等等在內的一種美 好的特質之外,一定還要附加一句,那就是這種特質是內在固有而不因外物改變的。因而有一次一位道友對我說“道性不滅”,這句話仿佛從宇宙極深極高處穿越萬 劫時空而來,讓我深深為之震動。

      自從中學時代讀過了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之後,高貴一詞在我所以為的現實中就徹底成了傳說。那本書沒有讀完,雖然我知道說的大部份都是實話。但卻在關鍵的一部份上,說了錯話。那就是中國人的醜陋並非傳統文化的罪過,而恰恰是中國人丟棄了高貴的傳統,或者說 發揚了傳統文化中的糟粕而變得醜陋。不過,在那個懵懂的年齡,這也隻是我的一種直覺。

      在真正的中華傳統文化麵前,不同族裔,不同階層,不同 信仰的人們無不為之傾倒,這竟讓我想到了兩千五百年前的那句話――“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在真正的高貴麵前,所有能感受到她的人除了謙卑還能有什 麽呢。而作為華人,不要忘記我們本就是一個高貴的民族,一個內涵著美好特質且不因外物而改變的民族,所以,隻要我們願意,願意洗去層層的塵垢,願意回歸我 們高貴的本性,哪怕是曆經宇宙末劫,也必將浴火重生般完成我們生命的升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