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鳥部落

推動中美友好合作,傳播教育扶貧理念。
個人資料
正文

構築通向世界和平的橋梁:加州王氏基金十年回顧 (圖)

(2011-02-24 23:37:00) 下一個
2001 年 9 月,美國本土經受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恐怖攻擊,王成釗博士在震驚痛心之餘,深感推動世界和平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他毅然決定向母校太平洋路德大學慷慨捐款四百萬美元,資助成立了“王氏全球教育中心” ( Wang Center for Global Education. ),推動世界青年學生間的文化交流。“王氏中心”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認同,已經成為美國國際教育的一個成功典範。
目前,太平洋路德大學本科生出國留學率達到了 40% ,遠遠高於 3% 的美國平均水平。該大學在促進與非洲國家交換學生方麵,成績斐然。基於對“王氏中心”所提倡的教育方式的認同,“蓋茨基金會”( Melinda and Bill Gates Foundation )於 2009 年向太平洋路德大學捐贈了二百萬美元。

“王氏中心”的成功令王成釗博士與夫人羅惠芳博士堅信跨文化交流能夠開拓年輕一代大學生的心胸和眼界,有助於建造一個更加公正與和平的世界。他們於 2004 年在加州 Pebble Beach ,成立“王氏基金”,致力於推動中美兩國大學生之間在文化與教育領域的交流。

王成釗博士認為貧困是當今世界動蕩的根源,隻有當全人類走共同發展、共同富裕之路時,世界才能取得真正的和平。作為一個熱愛故土的美籍華人,他決心為依然處於貧困狀態的農村同胞們盡一份心力。在走訪了十幾所中國大學後,他和夫人羅惠芳博士,選中了清華大學為合作對象,以資助暑期實踐和遠程教學的方式在中國邊遠貧困地區進行教育扶貧,為解決中國的貧困問題,提供新的思路。
和別的扶貧項目不同的是,王博士提倡組織中美大學生一起來參加教育扶貧,給美國學生一個認識中國農村機會,讓中國學生得到在國際團隊裏工作的經驗。當時很多美國人還沒有認識到中國的崛起,清華大學這個項目招不到美國大學生,於是王博士和夫人親自到遊說美國大學校長們讓學生到中國去做社會實踐,經過他們的努力,終於找到了第一批美國誌願者。
為了確保暑期實踐的順利進行,年近古稀的王成釗博士和夫人不遠萬裏從加州趕到中國,提前考察了河南蘭考,河北池城等條件艱苦的實踐所在地,敦促當地負責人為學生們改善生活條件,然後又風塵仆仆回到加州親自甄選美國學生,不厭其煩地向他們解釋中國農村的境況,減少他們的文化衝擊。在他們的推動和資助下,清華大學於 2006 年舉辦了首期“中美大學生教育扶貧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五百多名中美大學生組成了幾十個小分隊,奔赴中國邊遠的貧困鄉村教授英文和其他科目,為師生們培訓補習,並向當地農民傳播科技知識。教育扶貧項目廣大農村的“留守兒童”,尤其是失學女孩們,受益良多。



清華的“中美大學生教育扶貧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不僅使成千上萬中國貧困地區的孩子受益,而且改變了參加扶貧活動的中美大學生對彼此國家與文化的看法,增強了青年間的了解。對許多中國學生來說,暑期實踐所體現的服務精神和他們所得到領導技能,都是課堂上學不到的人生曆練。而對美國學生來說,參加教育扶貧令他們對中國文化有了直觀的認識,而且還看到了中國在繁華都市生活外的另一麵。美國誌願者們都深有感觸地說,暑期扶貧令他們和中國隊友以及農村的兒童們建立了誠摯的友誼,不但改變了他們對當代中國的看法,甚至影響了他們的世界觀。



英國預測學大師詹姆斯馬丁說: “王成釗博士認為社會公平、可持續發展性以及和平的理念是相互依托的,而推動實現這些理念的關鍵在於教育,他的看法無疑是正確的。”王成釗博士在清華大學組織了上千中美大學生去中國農村實踐,他的開創性工作令他成為教育實踐運動的領軍人物”。事實上, 王氏基金所首倡的暑期實踐為世界高等教育在新的世紀指出了一個有意義的新方向。 2007 年,王成釗博士和夫人羅惠芳博士在美國前副總統蒙道爾的見證下,榮獲“和平建設者大獎” ( Peace Builder Award )。






作為一種扶貧和教育模式,暑期社會實踐也得到社會各界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同年 11 月,“王氏基金”在清華大學召開了第一屆“ 遠程教育扶貧與大學生社會實踐國際研討會 ”,中國國務院扶貧辦,教育部,以及中美大學一百五十多名有關人員與會參加了討論,共同探索建立 可持續性的教育扶貧體係
 

王成釗博士伉儷對中國貧困地區脫貧事業的貢獻得到了媒體的關注。 2009 年,美國著名報紙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以“中國推廣農村教育”為標題,報道了“王氏基金”資助的教育扶貧活動對中國大學生的人生觀和事業選擇的影響。同年,清華大學教育扶貧辦公室組織出版了《加州王氏基金教育扶貧實錄冊》,英國預測學大師和慈善家詹姆斯馬丁特地為此書做序,高度評價了王成釗博士對扶貧事業的理論和實踐雙方麵的貢獻。

對“王氏基金”來說, 2010 年是劃時代的一年。除了繼續資助並提倡教育扶貧外,王成釗博士還在“天涯社區”和“文學城”兩個網站建立了名為“蜂鳥部落”的博客,把扶貧的理念直接傳達給廣大讀者。在《 中國高鐵發展與扶貧和國防的關係 》裏,王成釗博士對中國經濟、外交、國防等領域提出了一係列宏觀看法,把扶貧上升到國防的高度,喚醒更多的人,尤其是年青人,加入到扶貧的隊伍中來。
根據高盛集團在 2008 年的預測,中國經濟在 2025 年就能超越美國, 2050 年其規模將達到美國的兩倍。經濟風暴後,高盛集團把中國經濟總量超越美國的時間修改成了2020 年 (見下圖)。 但是由於中國的人口基數過大,發展不均衡等曆史原因,中國的貧困問題將持續很久,扶貧事業仍然任重而道遠。
中國的經濟崛起對美國是挑戰,更是機遇。



王成釗博士認為加州青少年的外語能力是保證加州未來貿易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重要一環,而提高學生外語能力的關鍵在於師資培訓。由於加州的前途和泛太平洋國家息息相關,他尤其提出了要加強中文教學和中文師資的培訓。從
2010 年 5 月起,王氏基金積極參與“加州語言路線圖”的研討和製定,為增強加州中小學生外語能力出謀獻策,在中文師資培訓、教材編寫、資金吸引和運營模式等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 2010 年 10 月,加州大學語言教學協會邀請王氏基金創始人兼 CEO 王成釗博士加入董事會,指導加州大學係統語言教學的發展。
為了進一步促進中美兩國人民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王成釗博士建議利用暑期實踐的模式,把需要中文認證的美國老師帶到中國農村這個最廣大的全天候語言沉浸教室裏,讓他們在幫助中國孩子學習英文之餘,可以提高自己的漢語水平,從而把美國的漢語語言教學和中國的教育扶貧聯係起來。
從“王氏中心”成立算起,過去十年裏, 王成釗博士不但在促進中美兩國青年友好交往和 和傳播教育扶貧理念方麵 作出了傑出的貢獻,而且在 為全人類尋找一個公平、和平和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方麵,也提出了許多開創性的見解。 王成釗博士以“自強不息”的態度創造了財富,又能本著“厚德載物”的精神來回饋社會,以“行勝於言”的方式,幫助中美兩國人民構築通向未來和平繁榮的希望之橋。
 

如想更多了解王氏基金,請查看基金網站和博客:

www.wangfoundation.net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34576146&Key=877982475&PostID=23321372&BlogID=2800544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php?blogID=49201

http://www.PLU.edu/wangcenter/about-center/founders.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