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4日宣布:中日雙方就克服影響兩國關係的政治障礙和促進兩國友好合作關係的健康發展達成一致。鑒此,應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邀請,日本國內閣總理大臣安倍晉三將於10月8日至9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外交學院副院長秦亞青認為,安倍訪華將是一次“‘破冰’的訪問”。他指出,中國是安倍自9月26日就任日本首相以來訪問的第一個國家,這明確顯示了日本新一屆領導人希望打破目前中日關係僵局,以訪華為契機改善兩國關係的願望。
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在過去執政5年間頑固堅持參拜供奉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導致日本與中國、韓國的政治關係嚴重倒退,同時致使日本的亞洲外交陷入被孤立的困境。
“日本與亞洲鄰國的政治關係惡化,這不僅不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而且也令日本的盟國美國和其他亞洲國家感到憂慮。”秦亞青說。他認為,這種讓日本越來越孤立的外交並沒有使其在地區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反而損害了其本國利益和國際形象。因此,大多數日本人期望日本新首相能夠改善日中、日韓關係,使日本走出亞洲外交的困境。
安倍在競選自民黨總裁時發表的施政綱領中表示,他將致力於與中國、韓國等鄰國加強信賴關係。自民黨與聯合執政的公明黨9月25日簽署的聯合執政協議說,日本將進一步與以中國和韓國為主的亞洲鄰國加強關係。
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阮宗澤說:“亞洲其他國家希望看到中日關係的積極發展。”他指出,改善中日關係對於推進亞洲一體化進程具有積極意義。目前全球化、區域化程度不斷加深,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等區域一體化程度已經達到相當深入的程度。中國與日本都是亞洲乃至世界上重要的經濟大國,雙方若能攜手合作,亞洲一體化將迎來新的春天和一個大發展的時期。
阮宗澤指出,近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亞洲乃至世界都意識到中國發展帶來的機遇。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亞洲經濟大國的領導人,安倍應該具有戰略眼光,審時度勢,看到改善雙邊關係為本國利益帶來的積極影響。
中國前駐日本大使徐敦信強調說:“安倍這次訪華不可能解決中日兩國間的所有問題。”考慮到中日兩國關係中存在問題的複雜性和長期性,他對於中日關係前景表示了“謹慎的樂觀”。徐敦信認為,雖然安倍表達了改善日本與亞洲鄰國關係的願望,但最關鍵的是實際行動;中日雙方真正實質性地解決問題和落實已達成的共識還需要較長的時間。
“中日關係中存在的問題錯綜複雜,盤根錯節,完全理順這些問題需要有一個新的開始、需要邁出第一步。”徐敦信說。他指出,在過去5年裏中日關係遭遇困境,兩國無法就影響雙邊關係的問題進行建設性討論。如今日本新首相將訪華,為兩國高層今後溝通和交流打開了渠道,也為進一步探討和解決問題奠定了良性基礎。
“這次安倍訪華對於中日兩國關係發展是個新的起點,雙方能夠重新確認中日關係對於自身發展、亞洲乃至世界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訪問本身就是一個積極的成果。”徐敦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