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月叢生

水始冰,地始凍,雉入大水為蜃,虹藏不見。
個人資料
正文

也談日中關係

(2005-08-21 03:39:14) 下一個
也說《日本的“人性化”令中國人反思》

  王天

  《日本的“人性化”令中國人反思》(XYS20050516)的作者所介紹的日本的情況大致上不錯,尤其是在服務方麵。不過,還有些似乎也可以介紹給國人,有助於提高國人的素質。

  職業道德方麵。筆者去過幾個國家,大部分也是走馬觀花,也在其他個別國家呆過兩年以上的時間,但是日本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日本人的職業道德。第一次去日本,坐的是全日空的飛機,空姐們的服務絕對是職業化的(相比較美國西北航空公司的空嫂們,一邊工作口嚼口香糖還一邊聊天),上飛機我帶了一台小筆記本電腦,已經使用多年。由於行李架已經放滿,我的日語很差,空姐便用英語建議我將我的手提電腦交給她們保管,我當然很樂意。沒想到,飛機到達東京,空姐給我電腦時,告訴我,途中因為飛機飛行途中的傾斜,她發現我的手提電腦倒下了。她讓我打開來檢查一下,如果有問題,他們會賠償我的損失。我的電腦當然完好無損,但是日本空姐的誠信態度給我留下對日本的第一印象。

  在日本坐出租車,如果您帶有行李,司機一定不會讓乘客提行李,上下車,都是司機負責行李的提取。而且全日本,所有的出租車都不會讓乘客自己開車門,下車後也不必乘客關車門。如果你上機場預訂了出租車,出租車司機會到你宿舍門前提取行李。坐日本的火車,也會有列車員來巡視車廂,但主要是服務性的,新幹線上的列車員也負責檢票。但是任何列車員在離開列車時,都會麵向乘客,躬身施禮之後才會打開車門退出去。

  我也在日本坐過公共汽車,任何公共汽車都沒有售票員,隻有司機,司機穿製服戴領帶白手套和帽子,還戴著連接擴音器的話筒,上客後司機介紹下一站,每一位乘客下車,司機都會說謝謝。無論是公共汽車還是地鐵,我奇怪地發現,開車的司機過一會兒總是用手指向正前方,停留時間大約一秒左右。後來詢問後得知,這是司機用這種方法來提高自己對前方的注意力,集中思想。

  每次進學校大門,學校門前的保安人員總是會行舉手禮,後來知道我是中國人,還學了兩句漢語問候語。

  我的一位朋友的辦公室要搬場,打電話給專業的搬場公司,結果來了一幫日本年輕人,也染著各色頭發,穿著前衛。這位朋友有些擔心,他這一辦公室的書籍搬動之後會是什麽樣子。沒想到,他們自己準備了很多紙箱,所有的書籍都整整齊齊根據書櫥擺放的位置作了標記,搬完之後,令他驚奇,所有的書籍,原來擺放在哪個位置,搬動之後還是原來的位置,一點兒不差。而且,搬動後的辦公室,地上也是一塵不染,幹幹淨淨(沒有國內搬家之後的狼藉)。

  賓館、商店、飯店的服務,我就不多說了,《日本的“人性化”令中國人反思》中已有一些介紹。但是大型超市隻提供裝貨的塑料袋,由顧客自己裝袋。因為大型超市的結算櫃台通道通常有顧客排隊,為了讓所有顧客盡快通過,以速度為上。商場會提供在離櫃台最近的地方為顧客提供裝袋設備,並提供濕毛巾擦手(指),以方便顧客打開塑料袋(為顧客設想得很周到)。不像國內的超市,哪怕等候付款的人再多,服務員還是要先裝袋再收款。

  我向公寓的管理人員借用自行車打氣筒,他會雙手交給我,並鞠躬,我還給他的時候,他也是雙手接過去,鞠躬施禮。

  離開日本前,行李比較多,我通過郵局把一些東西寄回國。朋友幫忙打電話給郵局,郵局的人推著小車來我的宿舍門前取行李,結算郵費。非常方便。

  遵守公共道德方麵。日本人遵守規則,大概是世界聞名的。在中國任何城市,特別是大城市,坐公共汽車或者地鐵,沒有上車不擁擠的,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不自覺地爭先恐後,在上海的地鐵,你甚至可以看見車門一打開,下車的人還沒下車,上車的人就急著往裏擠的情形。日本的地鐵,即使是最擁擠的時候,所有的日本人也都是按部就班,一個一個按順序往裏走。這種心態不是自覺的行為,是一種日本集體無意識。這一點足以讓全體中國人汗顏。學校的電梯在上午9點是最忙的,但是所有的學生老師,也都是一個一個按順序,不會發生任何插隊現象(我工作的中國大學,大學生們乘電梯就像我前麵描述的乘公共汽車一樣)。在日本的公寓乘電梯,絕大部分情況下,不認識的人之間也會互相問候,我根本不認識我住的公寓裏的任何日本人,但是乘電梯總會受到問候。一個不成文的現象是,靠近電梯控製按鈕的人,一定會負責關門,電梯下到底樓,這個人會按住開門鍵,等所有的人離開後自己才離開,而其他人在離開之前也都會向他道謝。如果在早晨,出得公寓大門,有清潔工人打掃衛生擺弄花草,這些人一定會向你問候(問候,並且帶日語的敬體)。有這樣的早晨,一天的開始就感覺很愉快。

  日本地震很多,地震災害發生後,日本人所表現出的秩序令外國記者震撼。所有的人都會遵守秩序,哪怕是渴極餓極了領取食物或水。大家都很平靜(發生哄搶是很難想象的),因為每個日本人都會相信,不會發生輪不到你的情況。無論你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或者其他國家的人,大家一樣,搶救受災人員同樣如此,沒有國別之分。

  日本所有的公共場所,基本一塵不染,機場、車站、商店的地麵光亮照人。這一點與新舊程度無關,我也見過很多陳年的舊建築,即使有些水泥樓梯已經被踩踏得微顯凹陷,但同樣如此。不像我到了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下了飛機,可以見到嶄新的但是卻粘了黑色汙垢的瓷磚。

  社會福利方麵,日本京都是老人比較多的城市,對老人有很多優惠,例如坐公共汽車可以免費。體育場館公園,全部免費提供給所有人。殘疾人受到尊重。電梯、衛生間、走道,都有殘疾人特別服務設施。國家規定,所有大公司、企業,每年都必須義務接納一部分殘疾人,安排他們的工作,讓他們能夠自食其力。我的一位朋友因為兒子有些弱智,決定留在日本工作,因為如果回國工作,他們夫婦百年之後,這個寶貝兒子的生計就會成為一個嚴峻的問題。

  政府工作方麵。日本是個民主自由的國家,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我說的這個“人民”不是一個集合概念(抽象概念),而是一個普通概念,意思是,政府是為每一個人服務的。在中國,也說“為人民服務”,但那是一個抽象概念,為人民服務並不理解為為你服務。人民有權利了解政府的行為。我親眼所見小泉在國會接受國會議員質詢的電視節目,小泉的態度和國會議員的態度有明顯的差別,質詢的議員甚至讓人有居高臨下的感覺,而小泉卻真正是被質詢的,有問必答,態度相當中肯。看了這樣的節目,這才理解,什麽是“人民的政府”,什麽是人民監督政府。

  日本也有“區政府”,但他們不叫做“區政府”,叫做“區役所”,政府給自己的定位是“仆役”。因此,如果你去區政府辦理事物,你會感覺到你在受到服務,而不是你去請求別人高抬貴手。任何辦事的工作人員都會向你躬身施禮,雙手接遞你的文件。詳細地向你說明你需要了解的情況。日本小小一點兒地方,不僅養活了一億三千萬人口,而且人均住房麵積達到31平方米(使用麵積而非建築麵積——據統計,美國人均居住麵積40平方米,德國為38平方米,日本為31平方米,新加坡為30平方米。2000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麵積19.8平方米(2001年《中國統計年鑒》),請注意是建築麵積而不是使用麵積),教育的投入居世界最前列,出了12個諾貝爾獲獎者。這不能不與政府的管理效能有關。號稱960萬平方公裏的中國,人均住房麵積、綠化覆蓋麵積與世界相比,應該令中國政府的各級官員們感到羞恥。

  給我留下不愉快印象的現象是,年輕的“暴走族”,半夜開著拆卸了消音器的轟隆隆的摩托車在馬路上飛馳,雖然是短短的一兩分鍾,也不是每夜如此,但也屬於滋擾社會的現象,不知道為什麽日本政府沒有相應的法規給以約束。

  最後,順帶說一句,我兩次去日本,一共一年多的時間,沒有碰到任何日本人歧視我的情況,相反,友好兩個字給我深刻的印象。或許人家心裏有,沒有表現出來?這種猜測還是不要為好。

  附記:

  寫完上麵的文字,先發了電子郵件給我的兩個日本朋友看(以免其中出現低級錯誤)。他們都是漢語教授,其中一位看後給我的回信中有這樣幾句話,我引在下麵,供各位參考:“作為一個日本人,讀完您的文章,我還是感到有點兒尷尬,有點兒害羞。因為您在文章裏所介紹的事情都是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從小就在這樣的環境和文化裏生活過來的,因此這樣被人一指出的話,心裏就有一種難以表現的尷尬和害羞。(我真說不好這個感覺。漢語畢竟是外語啊!)但是希望您能了解的是我們根本沒有為這些事情感到一點驕傲,您所介紹的那些情況對我們來說簡直是太平常了。”我想,這就是我前麵在文章所說的“不自覺的行為,集體無意識”,這是最應該令國人深思的,特別是應該令中國教育部、文化部、宣傳部深思。另一位教授不僅指出了我在文字上的一些錯誤,指出了我在數據上的一些錯誤,還在我上麵文章的結尾部分眉批道:日本人歧視中國人,憑什麽?問題是,日中兩國之間太缺乏相互了解,尤其是深層次的了解,照此下去也許有可能雙方都誤入歧途。日本還有不少像現任東京都知事那樣淺薄之人。旅遊旺季爬一次長城,你就可以聽到不下十次惡狠狠的“小日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