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遇而安

人生境遇不可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個人資料
正文

慶女神節--看電影《NASA無名英雄》

(2020-03-08 15:39:15) 下一個

電影中文名取自香港的譯名, 我認為雖然詞意不夠準確但是更”達雅“。  英文名為<Hidden Figures>.  在我看來Figures語帶雙關,既可以理解成人物/英雄, 也可以理解成數字, 都反映電影的主旨。 本電影基於同名著作, 攝於2016年, 描繪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三個女性為美國航天事業做出的傑出共享。 以下分別介紹這三個女性。

一。 人腦計算機 Kantherine Johnson

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美國在與蘇聯的太空競賽中落後。 蘇聯首當其衝把衛星, 狗和宇航員加加林送上太空。   美國需要全力以赴追趕。  當時還沒有計算機,所有的軌道設計計算,再入點, 和回程落點都要通過人手計算。 他們當時被稱為。。。 Computer. 中文現在可以區分開來叫計算員。   她不但利用優秀的解析幾何技能出色地完成任務。  她的準確計算保證一個一個宇航員能安全升上太空並安全回到地球, 並且還懂得為自己爭取到 在自己做的工作報告上簽字,並參加高層會議的權力。

後來NASA用計算機計算把宇航員格倫送上地球軌道環球數圈再回歸地球。  當時計算機是個新鮮事物, 還要由Katherine 人手計算驗證了, 最後才把格倫送上地球軌道。 

Kantherine Johnson 2015年被奧巴馬總統授予自由勳章, 於今年2月24日去世。

二。 首批碼工 Dorothy Vaughan

Dorothy Vaughan本來也是”人工計算機“。1961年意識到計算機是未來的核心,於是自學了Fortune, 並傳授給了下屬。 她自己也成為專家,進入計算機部門工作, 並成為了美國國航空航天局第一位非裔女性主管。 

2019年Dorothy Vaughan 獲得國會金質獎章。 同年, 月球背麵的一個隕石坑也用她的名字命名: Vaughan Crater.

 三。 工程師Mary Jackson

Mary Jackson也是人工計算機出身, 被分配到超音速氣壓風洞組工作。  當時風洞組的工程師Czarnecki鼓勵她去申請成為工程師。  但當時航天局工程師的工作要求研究生數學物理的課程。  Mary需要付出額外的努力,不但要工作之餘應付研究生課程。 連上課的資格都是要上法庭爭取種族隔離”法外開恩“得來的。 

四。 總結

這三名都是非裔女性, 在當時種族隔離的製度與環境下要比她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連上廁所都成問題。  影片裏描繪Katherine Johnson要跑到一裏地以外去上專給有色人種備用的廁所。  實際上,當時確實是種族隔離(州法律規定),  Johnson自己爭取到去白人廁所的權力。  電影為藝術效果有所改動,但的確反應了當時非裔女性在職場中受到的層層阻力以及她們的額外付出。 航天航空的工程計算與設計是個責任重大,計算複雜繁瑣但必須精準的苦差事。  這三位女性表現出的聰明才智以及職業素養還是挺震撼的。

演出陣容強大: 參與演出的還有保鏢男神Kevin Costner, 蜘蛛人女友kirstin Dunst, 和物理書呆Jim Persons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