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遇而安

人生境遇不可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個人資料
正文

牛牛牛--亞裔壓力的來源

(2015-12-30 10:08:39) 下一個

先說一句“題外話”,美國普通或差的學區的教育的確是讓人憂心的,教師的質量是一大弊端。 不論你是中式的教育理念還是西式的教育理念,如果老師不負責任,當然教不出什麽好學生。 教師工會的責任也是不可推卸的。但這不是本貼要談的問題。

以下還是用老中代替亞裔說得順口,而且比起其他亞裔我更了解老中。

總體來說,老中的教育風氣就是崇拜牛娃,向牛娃看齊,以牛娃為基準。而且老中的圈子裏更喜歡給牛娃方便,給牛娃開綠燈。 牛娃有著不成文的特權。(老美牛娃也有特權,但總體來看要巨牛巨牛才有少許的特權)

這個牛字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域有著不同的含義。 過去中國是數理化的拔尖,到了現在不論中美都是成績加課外活動,在數量及質量上壓倒性的優勢。

小中從小在家長的熏陶,潛移默化地教導和對其他牛娃的“了解”下也倍生對牛娃的崇敬。 崇敬本來也沒什麽不好,但老中更容易向牛娃看齊,一切以牛娃作標準。 哪個學區上藤比例高就去哪。 哪個藤娃有什麽特點,就都來效仿,效仿到最後各個都身懷同樣的絕技,各個都不是特點,不是亮點,隻有在深度上下功夫,你追我趕,標準越來越高。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個人來講,由於接受了中式的教育,心中也羨慕崇拜身邊的牛娃,但更注意把這種崇拜羨慕藏在心裏。讓娃們按照他們自己的步調成長。
 

有限度的良性競爭也不是不好,有了競爭才有意思,有了競爭人可以振奮精神。但是都是以牛娃作標準,以超過牛娃為目標,擠在同樣幾種亮點上與日月爭輝,就導致了本末倒置,把競爭作為了目的而不是手段。

相比之下,西方的教育除了個別牛娃有個別的綠燈,還是更重視普通娃的教育。把每一個娃當成一個個體來看待。別家的娃牛,我們崇拜,但並不指望把那個牛字刻出來,把自己家的娃圈在裏麵。  而學校也更是對每個學生同等對待,也許對落後的學生提供更多的資源--畢竟,成長,教育不光是牛娃的事,是每個學生都要進步的事。 並且要承認,每個學生有每個學生進步的方向,方式與速度。 所以“標準”相對華人少一些,樣式比華人多一些,競爭就沒那麽慘烈,我個人覺得比較合適。但就是這種多樣化,讓老中覺得模糊,模不著頭腦。 老中羨慕藤校,希望統一標準,但卻不知藤校的強大有一個原因正是它的多樣性,不拘一格培養人才。

再多說兩句表麵上的不公。 不謙虛地說,我自認在老中的圈子裏在英語的語言能力以及商業能力上都算比較強的。但不論在商業的嗅覺與語言的表達都跟老美比起來還是差得很遠。 所以我仍然以我比較擅長而且喜歡的技術在行內立足。 如果想以技術立足,就不難去想太多職位晉階的事。越高層越都是人事與關係,而且壓力更大,我現在還沒有那個能力與興趣。 所以我認為老中在職場上少有高層,更多是性格與能力分布的問題,而不是所謂玻璃門的問題。  相比老印,來美平均學曆比老中低,而且人數比例也比較大吧? 所以性格上合適作高層的相比老中就顯高,做到高層的也多。 在美國重要的我有我的生活,我的工作合適我,並不一定要職位越高越好,越牛氣越好。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