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遇而安

人生境遇不可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個人資料
正文

佛學是有“沒有深度”的,最本質的佛學也不該有深度。

(2010-09-11 15:18:04) 下一個

真正的佛法的表象是那些常人都知道的,但又做不到的。為什麽做不到?因為修為不夠。


舉幾個例子:


1。 活在當下: 不後悔過去,不擔心未來。


2。 忘卻自身,關懷世人; 不執著於己見;


3。 去除貪嗔癡慢疑。


4。 當然還包括放心放養。


“有深度”的佛法是沒有修為不能直接做到這些,想辦法曲線救人,繞來繞去,其實是把很多人繞得暈頭轉向。就象做數學題,你要是真懂數學原理,融會貫通,就可以直指結果,一頁紙就給出證明。 不真正懂的,就得迂回曲折,繞圈子解出來。


出家也算是“獲取”佛法的一個簡單快捷的途徑,但證果的考驗在於回歸人世間,可以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所謂對社會做貢獻: 按道理說,出家人一般是世人的老師,和尚的本意就是老師,“釋迦牟尼”被稱為“本師”-就是祖師爺的意思。俗人有什麽不懂的就去找老師問一問。當然現實中腐敗的寺院,和尚就不算了。


真正的為社會做貢獻就不該想著為社會做貢獻。這與道家相同:所謂,為無為,則無不治; 世道越治越亂; 孩子管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