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工作, 聽家裏老人說的
(2014-11-20 11:09:43)
下一個
以前博文裏講過, 我的舅舅大概1030年前後重慶的求精高中畢業, 考取了省銀行, 從小職員做起, 幾年就升任四川省銀行瀘州分行主任, 另外還有相當一些親戚抗戰前後就職與銀行界, 所以父母有時說起一些事情, 也就知道一點.
他們說是解放前, 銀行工作確實不錯, 雖然不是鐵飯碗, 工資也不算高, 但是, 注意這個但是, 銀行職員自己在外麵做點生意, 銀行不但容忍甚至還加以鼓勵, 鼓勵的方式就是在給自家職員貸款時條件優厚利率又低, 也就是說好處員工得風險行方擔. 其他福利, 一般有宿舍, 夥食特別好, 我父親那時經常去幾個銀行(都是有親戚在裏麵工作的)"蹭飯".
父親讀的是工科, 他有好幾個同學的太太都是商學院的, 畢業就到銀行工作, 非常的順理成章, 解放前, 工程師的工資怎麽的還是比銀行職員高, 但高得也不算多, 尤其銀行職員的貸款好處是工程師沒有的, 這些工程師們反倒有時利用太太的條件做點生意, 所以夫妻的收入上並沒有特別顯著的差異.
不過, 解放後的日子就不一樣了, 銀行職員定的行政級, 實在不可能定得高, 我知道幾個大約40年代初期大學商學院畢業的銀行職員, 定為行政十八級的就很不錯了, 在上海月入還不到一百, 關鍵是以前銀行那個貸款的好處完全沒有了, 赤膊工資而已.
但是, 現在這些工程師丈夫們, 解放後就大不一樣了, 同是40年代初期畢業的, 最不濟最不濟也是個五級工程師, 在上海這個八類地區就是一百九十幾, 也就是說, 最低也得比老婆多一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