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西部鋼城誕生發展記

(2014-10-19 16:20:32) 下一個
文章是兩年前的,不知當下的產能過剩,有沒有影響到酒鋼? --轉載者

戈壁崛起西部鋼城

  滄海桑田,茫茫戈壁,崛起了西北最大的現代化鋼鐵聯合企業———酒鋼。從1958年建廠,酒鋼走過了艱辛,曆經了磨難,詮釋了希望,見證了奮鬥,迎來了輝煌。

  開拓者堅定的腳步聲,喚醒了大山裏蘊藏千萬年的寶藏。戈壁風霜,不改酒鋼人白手起家,為國奉獻的壯誌豪情。

  戈壁灘上,創業者們曾流血流汗;風雲突變,何去何從多曲折彷徨。艱難中奮起,堅定中前行,支持中奮進。曆經磨難的酒鋼人,不屈不撓,奮發圖強,終於實現了幾代人為之奮鬥的夢想。“艱苦創業,堅韌不拔,勇於獻身,開拓前進”的鐵山精神,成為酒鋼人五十年曆程最貼切的寫照。

  憶往昔歲月崢嶸,酒鋼人書寫了自己半個世紀沉甸甸的曆史;看今朝繁花似錦,曆經產品結構、產業結構、產權結構調整,酒鋼年產鐵、鋼、材超700萬噸,銷售收入超過300億元,連年進入中國企業500強,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製的一業為主、多業經營發展格局,躋身全國特大型鋼鐵企業行列,是甘肅省的骨幹企業和利稅大戶。

  展望前途一片光明,“十一五”末,酒鋼鋼鐵主業將形成千萬噸級的綜合生產能力,其中不鏽鋼10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500億元,非鋼產業將得到進一步發展。涉及產品結構調整和產品升級、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等方麵的“六大戰略”正在全麵推進。

  艱難困苦千秋業,頂天立地酒鋼人。走過不平凡的五十年,酒鋼,將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工業強省戰略的推動下,堅持科學發展觀,以鑄就“百年基業”為目標,穩步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西部戈壁“鋼鐵元帥升帳”

  建國之初,共和國缺鐵少鋼。當時的地質工作者,將尋找大鐵礦作為了重要任務。

  1955年10月,已在祁連山找礦逾月的西北地質局645隊“秦士偉小組”,在討賴河畔的一個大山灣裏,發現了大片條帶狀的鐵礦石。因為意外地見到了一叢白樺樹,該鐵礦被命名為“樺樹溝礦”。此後,西北地質局組建鏡鐵山地質隊,又發現了黑溝礦及周圍礦點,鐵礦石儲量超過5億噸。

  祁連山發現大鐵礦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在甘肅河西走廊建設鋼廠進入到國家的議事日程中。1958年1月,冶金部部長助理徐馳在嘉峪關實地踏勘,確定了將要建設的這座鋼鐵企業的廠區位置在嘉峪關城樓東5公裏處。這裏當時屬於酒泉縣境內,故定名為“酒泉鋼鐵公司”。

  當年3月,冶金部上報國務院,正式提出了《關於建設西北酒泉鋼鐵廠的報告》,並將建設任務交給了鞍山冶金建築總公司。6月3日,國務院正式批準冶金部的報告,同意按年產鋼錠200萬噸的規模建設。隨後,各路建設大軍從全國各地來到戈壁荒灘上。建設酒鋼的大批物資,從全國各地被源源不斷地運送過來。

  8月1日,酒鋼在酒泉縣“祁連劇院”舉行組建儀式。酒鋼經理趙北克宣布:“酒泉鋼鐵公司成立。”甘肅省委書記焦善民宣布,成立地級酒泉市,任命趙北克為酒泉市委第一書記和酒泉市長。

  12月15日,酒鋼開工奠基儀式在一號高爐工地舉行,1萬多名職工參加了慶典,標誌著酒鋼建設的全麵開始。甘肅省委第一書記張仲良揮筆在高爐奠基石上寫下“鋼鐵元帥升帳了,一切就帶動起來了”。

  12月16日,《甘肅日報》在頭版頭條以《我國又一新的重要鋼鐵基地,酒泉鋼鐵聯合企業全麵開工》為題,報道了酒鋼全麵開工的新聞,發表了《祝酒鋼開工》的社論。

  鏡鐵山礦的發現,酒鋼的開工,使甘肅版圖上出現了兩座地級城市,先是酒泉市的設立,後是嘉峪關市的興起。

  黨中央的關懷與支持酒鋼五十年的建設,得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共和國幾代領導人的深切關懷。

  毛澤東主席曾特別關注酒鋼的建設。他在聽取國家計委匯報“三五”計劃時說,酒泉的鋼鐵廠要搞。他在一份報告上批示說:“攀枝花、酒鋼建設不起來,我睡不好覺!”

  1966年3月23日至—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到酒鋼視察。隨行的有國務院副總理李富春、薄一波,西北局第一書記劉瀾濤,國家建委主任穀牧、國家計委副主任餘秋裏、冶金部部長呂東等。1位政治局常委、2位副總理、18位省部級領導同時到酒鋼,級別之高,領導人之多,在酒鋼曆史上少有。在酒鋼期間,鄧小平等中央領導聽取了酒鋼建設情況的匯報,研究、決定了酒鋼建設方針、規模和進度,形成了工作紀要。

  1992年8月10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的江澤民來到酒鋼視察。視察期間,他多次讚揚酒鋼的生產建設和酒鋼職工艱苦創業精神。江澤民說:“你們在這裏建成這樣一個鋼鐵基地很不容易。”他勉勵酒鋼領導,要在現有基礎上加快發展速度,為西北地區的經濟發展作出新貢獻。

  1999年9月13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中央書記處書記的胡錦濤來到酒鋼視察。胡錦濤參觀了酒鋼建設展覽,看望了第一線鋼鐵工人,聽取了酒鋼領導的工作匯報。

  胡錦濤說,酒鋼建設41年來,廣大職工發揚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創業精神,並且與改革開放時代的特征結合起來,使酒鋼的建設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胡錦濤說,酒鋼的發展比我原來預料的要快,比我想象的要好。酒鋼是整個西北的一顆明珠,是西北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酒鋼還要繼續發展,特別是進入21世紀時,要把酒鋼建設得更好,要繼續把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精神同改革開放的時代特征結合起來,保證酒鋼在麵向新世紀的發展中取得更大成績。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中央其他領導同誌吳邦國、溫家寶、李長春、周永康及喬石、朱鎔基、李瑞環、尉健行、曾慶紅、吳官正等也先後到酒鋼視察或聽取酒鋼匯報。

  建設曆程中的巨大磨難酒鋼自1958年開工,其建設曆程始終與國家政治經濟的發展變化息息相關,建設前期停停建建,經曆了巨大的磨難。

  1960年,酒鋼建設正如火如荼。到年底,一號高爐結構,電廠基礎,鏡鐵山礦露天采礦山體大爆破、部分井巷掘進等相繼完成。然而,隨著國家經濟陷入困境,投資明顯不足,糧食和蔬菜供應更成為大問題。5萬多名建設者開始勒緊褲帶,甚至駱駝草、榆樹葉都被用來充饑,患浮腫病者占到職工總數的15%以上。

  3年建成酒鋼的原定計劃不可能實現了。1961年初,中共中央西北局召開蘭州會議,決定之一就是暫緩酒鋼建設,疏散職工,移地就食。已經集結的5萬多人,建設主力基本撤回鞍山,其餘人員疏散到新疆、江西等地。1500多名留守職工在樊天佑的帶領下,繼續堅守戈壁灘。1962年5月,中央決定酒鋼下馬。

  酒鋼恢複建設,始於1964年7月。此時,國民經濟已經好轉,毛澤東主席過問了酒鋼建設。

  為了落實毛主席的指示,是年7月,國家相關部門負責人會同甘肅省領導一起來到酒鋼,在現場召開會議,決定恢複酒鋼建設,投資20億,2年準備,8年建成。會議重新確定了酒鋼的建設規模,酒鋼更名為“三九公司”。

  酒鋼建設隊伍開始了新一輪集結,當年底人員就達到3000人。1965年2月,中共中央西北局作出決定,要求西北各省、自治區組織有關協作部門,全力支持酒鋼建設。1966年底,酒鋼職工人數達到3.3萬人。

  酒鋼重建剛剛起步,文革狂飆席卷戈壁,一批幹部受到揪鬥,建設基本停滯。

  1969年,中蘇關係緊張,因為酒鋼到外蒙邊界的距離僅200多公裏,酒鋼在三線建設中的地位開始動搖,轉爐、軋機等大型設備被遷往內地的舞鋼、本鋼和四川長城特鋼廠。接著,冶金部變更了酒鋼的建設規模,確定年產商品鐵100萬噸,取消了鋼和材的建設計劃。

  1970年,粟裕將軍受周恩來總理的委托突訪酒鋼,6月下旬,著名的“全國抬酒鋼”會議召開。會後,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的325個單位,先後加入到支援酒鋼建設的行列。

  這一年,酒鋼建設盛況空前。9月30日淩晨1時40分,一號高爐煉出第一爐鐵水。至此,承載著酒鋼數萬人理想和希望的一號高爐終於出鐵了!

  出鐵後的酒鋼,雖然有了產品,卻落入建設規模縮小、產品品種單一、產量徘徊不前、高爐配套緩慢。酒鋼迫於當時的形勢,采取先建高爐,簡易出鐵,再配套鐵前工序的方法,背離了煉鐵生產規律,也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陷入企業連年虧損的低穀。

  一號高爐投產後的10多年間,酒鋼一直有鐵無鋼。1975年1月,冶金部會同甘肅省向國家計委提出了加速酒鋼建設的報告,擬定酒鋼分兩期進行建設,這個報告得到了國家計委的批準。然而,1979年4月,工程再次停工。

  抓住機遇實現企業發展的大轉機

  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中國社會發展出現了重要轉折,酒鋼也終於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在韓顯沛等領導的多方努力下,1980年8月,甘肅省、冶金部向國務院提出《關於聯合籌資挖掘酒鋼潛力,發揮優勢支援西北邊疆建設的報告》。這個報告要求投資1.8億元,以完成酒鋼的配套建設。

  1982年2月,國家正式下發文件,函告冶金部、甘肅省,同意酒鋼進行配套建設,批準煉鋼連鑄工程立項。這份非同尋常的文件,凝結了酒鋼人二十餘載的心血和汗水,這意味著酒鋼開始了向鋼鐵聯合企業轉軌。

  1983年2月,酒鋼煉鋼連鑄工程進入全麵建設。與此同時,酒鋼的管理體製和領導成員也發生了重大變化。8月,中共甘肅省委決定,嘉峪關市與酒鋼公司機構分設。至此,結束了延續12年多的酒鋼與嘉峪關市政企合一體製。

  1984年5月,甘肅省和冶金部現場辦公會議召開。在短短的時間裏,100多人上礦山、下車間,幫助酒鋼解決了多年積累下來的困難和問題,這不僅在甘肅省沒有過,在全國冶金係統也沒有先例,酒鋼從此步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

  1984年年初,煉鋼工程陸續開工。經過910天的緊張施工,1985年12月24日,酒鋼煉鋼工程建成投產。當晚,當第一爐鋼水從轉爐中傾入鋼包時,人們歡呼雀躍、淚光漣漣。為了這一天,酒鋼人整整奮鬥了27年!

  酒鋼出鋼,也是中國鋼鐵工業的大事。第二天的《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報道了酒鋼煉鋼投產的消息。新華社、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和《甘肅日報》等各大新聞媒體,也都報道了酒鋼出鋼的消息。

  1985年,酒鋼實現利潤1000萬元,標誌著酒鋼徹底甩掉了“全國冶金企業虧損大戶”的帽子,企業經營由此發生了質變。

  物質生產的發展離不開精神力量的支撐。1985年8月,酒鋼黨委總結並命名了自己的企業精神———鐵山精神:艱苦創業,堅韌不拔,勇於獻身,開拓前進。“鐵山精神”十六個字,是對酒鋼人27年來艱苦創業、不懈奮鬥、發展祖國鋼鐵工業精神的高度概括,代表了酒鋼人的追求和境界。

  1986年,酒鋼經理王汝林進京,擔任冶金部副部長,齊茂忠繼任酒鋼經理。

  1988年11月4日,酒鋼舉行高速線材工程竣工投產儀式。這條生產線的建成投產,標誌著酒鋼真正形成了鐵、鋼、材完整配套的綜合生產能力,實現了向鋼鐵聯合企業的轉變。

  在實現了從鐵到鋼、從鋼到材的全麵配套後,酒鋼高層開始思考新的發展之路。1988年1月,冶金部批準酒鋼一號高爐易地大修項目,二號高爐正式建設。之後,酒鋼的中板工程列入到建設規劃。

  在酒鋼發展一切順利的時候,一場難以預料的災難卻悄然降臨。1990年3月12日清晨7時57分,酒鋼一號高爐發生了意外坍塌事故,當班職工有19人不幸罹難。酒鋼遭遇了一場冶金史上的空前災難。在國家和甘肅省的大力支持下,6個半月後,一座嶄新的1513立方米高爐聳立在了酒鋼煉鐵廠一號高爐的原址。

  全力拓展空間實現跨越式發展

  1992年10月,冶金工業部決定,酒鋼為首批推向市場的試點企業。剛剛步入市場經濟的酒鋼,真切地感受到了經營壓力。

  三號燒結機、中板工程等工程的投資幾乎全部來自銀行貸款,酒鋼每年要支付高達近3億元的利息。國有企業長期以來所形成的冗員和“企業辦社會”的弊端凸顯。酒鋼的問題似乎更為突出:企業員工人數高達4.7萬人,而賴以生存的基礎僅為微薄的100萬噸鋼產量。全國冶金企業大麵積虧損。剛剛走向市場經濟的酒鋼,麵臨著再度虧損的威脅。

  思路決定出路。在決策層的部署下,決定酒鋼前途命運的深化改革和建設發展步入了快車道。與以前截然不同的是,這一次決定酒鋼命運的是酒鋼人自己。

  1994年,酒鋼作為唯一發起人和集團核心企業,發起並組建了“酒泉鋼鐵(集團)公司”。集團集工業、貿易、金融、科研、交通運輸、生活服務為一體,擁有固定資產原值26.69億元,淨值18.46億元,形成年產鐵、鋼、材100萬噸、80萬噸和50萬噸規模。

  1995年5月,馬鴻烈擔任酒鋼經理,加大了改革力度。

  新的改革是從學習開始的。1995年10月,酒鋼舉行首期處級幹部研討班,專題學習邯鋼的“模擬市場,成本否決,聯利計酬”經驗。同時,派出大批人員前往邯鋼和寶鋼,現場學習邯鋼的模擬市場和寶鋼的現代化管理,極大地開闊了酒鋼人的視野,促進了酒鋼人觀念的轉變。

  1997年,鋼材市場價格持續走低,冶金行業效益普遍下滑,資金緊張,多數企業經營舉步維艱。此時,酒鋼提出以“效益決定分配”的原則,對長期以來沿用的舊工資製度進行改革,分配真正拉開了檔次,收入開始呈梯次結構,並且開始向高管理、高技術、高效益崗位傾斜。

  在分配製度改革的同時,酒鋼開始破除過去“統招統分”的單一用工體製,建立了多元用工新機製。在幹部人事製度上,酒鋼把“黨管幹部”的原則與建立現代企業製度、法人治理結構緊密結合,形成幹部選拔和聘用透明、規範,使用和考核嚴格、公開,責權利基本到位,進出有序,具有酒鋼特色的幹部人事管理體係。

  對部分非鋼鐵產業采取了剝離、改製、調整、重組等方式,使其離開主體,走向市場,分流職工達1.7萬人。在精幹主體的同時,繼續撤並機構,重新調整管理職能。經過改革,職工總人數由最高時的4.57萬人精簡到2.8萬人,其中,生產主線不足2萬人。

  酒鋼減員人數雖多,但采取的是“柔性減員”,人性化決策體現了酒鋼領導人的責任感。早在1998年,酒鋼在“盡可能減少下崗,不造成社會震蕩”的原則下,通過提前退休、內部退養、崗位置換、休長假和息工轉崗等方式,多渠道分流冗員。

  在精幹主體、調整機構和精簡崗位人員的同時,繼續推進住房、醫療改革,取消水電、煤氣內部補貼,實行市場價格收費……改革內容涉及之多,改革力度之大,在酒鋼曆史上是空前的。

  進行股份製改造,建立現代企業製度是企業改革的根本之舉。1999年4月17日,酒鋼作為主要發起人,以鋼鐵主業中的煉鐵、煉鋼和高速線材廠的資產投資入股,設立酒鋼(集團)宏興鋼鐵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2月20日,“酒鋼宏興”(600307)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發行。

  這一時期,酒鋼主動向國外先進企業學習,考察了德國巴登鋼廠,舉行了韓國浦項管理經驗研討。在這種學習中,企業的組織結構實現了從原來的“金字塔結構”向“扁平式結構”轉變,管理上推行了扁平化管理和集中一貫製。

  “十五”期間到目前,酒鋼全力拓展未來生存空間,搶抓機遇,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酒鋼累計投資170億元進行大規模的項目建設,通過不鏽鋼、碳鋼熱軋薄板項目和異地鋼鐵公司的建設,基本實現了企業的規模擴張、技術更新、結構調整和產品升級。

  項目全部建成後,酒鋼的鋼材品種將新增碳鋼冷、熱軋薄板及鍍鋅、彩塗板卷,不鏽鋼冷、熱軋板卷。板帶比由目前的50%提高到75%以上,成為我國西北最大的優質板材生產基地。

  在此期間,爐卷軋機工程、黑溝礦區建設工程、宏晟電熱發電機組工程、高速線材改造工程、二軋高速線棒材改造工程、轉爐大型化改造工程、不鏽鋼冷軋板帶工程、南非鉻礦工程、200萬噸碳鋼熱軋薄板工程、4號焦爐及幹熄焦工程、翼城鋼鐵公司和榆中鋼鐵公司建設工程等重大建設項目,大部分已建成投產。

  “十五”初期,酒鋼決定發展不鏽鋼產業。不鏽鋼係統包括南非鉻鐵生產、不鏽鋼煉鋼、熱軋和冷軋工序,目前,酒鋼成為繼上海寶鋼和山西太鋼之後,國內第三家擁有從煉鋼到軋鋼完整的不鏽鋼生產係統的企業。

  碳鋼薄板的建設為酒鋼產品換代升級打下了堅實基礎。總投資53億元的碳鋼薄板項目,可形成年產連鑄坯204.08萬噸、200萬噸熱軋板卷的生產能力,生產鋼種有碳素結構鋼、低合金鋼、優質碳素結構鋼。

  圍繞不鏽鋼項目和200萬噸碳鋼薄板項目,酒鋼公司投入巨資加大了資源、電力、運輸、信息化等配套建設力度,為百年酒鋼奠定了堅實基礎。

  以不鏽鋼、碳鋼薄板坯連鑄連軋等工程為標誌的一批重點建設項目的實施,使鋼鐵主業裝備水平和技術經濟指標明顯提高,逐步實現了產品結構由線棒向板帶的優化調整,企業整體競爭力實現質的飛躍。

  在中國企業500強中的排位由2005年的第一百八十三位,躍升至2006年的第一百七十六位,粗鋼產量升至第十五位。根據全球鋼鐵企業粗鋼產量排名,酒鋼在全球同行業的名次為四十五位。90種產品已達到國家先進水平,部分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高強度建築用鋼材產品打入三峽水電站、小浪底水電站、青藏鐵路、北京奧運主場館等國家重點建設工程,集團公司實施的新產品開發、質量管理和品牌信譽戰略取得重大突破。

  酒鋼是個資源性企業,邁入新世紀,酒鋼的資源概念已從礦產擴展到陽光、溫差、緯度等自然要素上。為避免未來可能出現的“礦竭企衰”命運,酒鋼利用河西走廊充足的陽光及獨特的地理資源,正在鋼鐵之外打造著新型產業,力爭使新產業成為未來的接續產業之一。依據目前正在建設的國內最大的釀酒葡萄園標準,酒鋼開始建設年產5萬噸的紫軒葡萄酒業。酒鋼還積極利用陽光資源,發展綠色種植、養殖業,開展工業旅遊,目前,這一產業已經初具規模。

  編輯: 張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