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發生就好像被人觸動了某個開關,運行了某段程序;而疾病的愈合好轉則像身體內運行的另一套自救的程序。疾病的發生與痊愈,就在於這個程序能否正常啟動,像電源開關一樣簡單,因此古人形象地稱之為“病機”。
1. 如果疾病是魚,那麽身體應該如何養它。
2. 千萬別讓亞健康得逞
3. 人體有不可思議的自愈能力
4. 對待身體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5. 任何醫療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激發患者天然的自愈潛能。
6. 要相信醫生,更要相信自己
7. 疾病是我們一生中必須要過的橋
8. 中醫西醫應該是戰友,而不是夫妻
9. 要學會理解自己身體的不適
10. 陰陽平衡才是健康的保證
一種疾病對應著一種思想,如果說一種水可以養一種魚,那麽思想就是水,而那疾病就是魚。如果魚死了,通常是水的問題,證明這種魚不適合在這種水裏生長。也就是說這種環境不適合這種疾病的生存。所以改變環境就等於消除了疾病,而且是從根本上消滅了疾病。
所幹的事和心中所想應該是相一致的,這樣心力協調,才能得心應手。如果心中是要隱藏的而行動是要彰顯的,心中是要抒發的而行動是要壓抑的,這樣力量還沒作用在外麵,裏麵已經內耗掉一大半了,是絕對不會有好的結果的。所以身心的協調才是治病之本。
一種疾病就是一種思想,是無形的思想以有形的病症表現出來。我們可以消掉有形的腫物,如果它不是靠內力,而是靠手術直接割取,那樣它還會以另外的形式再顯現出來。但如果我們靠藥物的幫忙,激活了我們自身的能量,而把瘀阻消除,那樣在腫物消失的同時,相應的思想也消失了,或受到了抑製。一個人身上有許多能量需要釋放,如果不讓它從正常途徑出來,它就會另尋出路,總之它是一定要釋放的。我們無法阻止它(我們為什麽要阻止呢),但我們可以選擇釋放的途徑。途徑不同,思想就不同,所得的疾病也就各不相同。
一種疾病對應著一種思想,如果說一種水可以養一種魚,那麽思想就是水,而那疾病就是魚。如果魚死了,通常是水的問題,證明這種魚不適合在這種水裏生長。也就是說這種環境不適合這種疾病的生存。所以改變環境就等於消除了疾病,而且是從根本上消滅了疾病。所以水是關鍵,思想是關鍵、源頭。隻要有適合生長的水環境,那麽即使不是魚,而是蝦,或是泥鰍,都會繁殖起來。
在我看病的過程中,很多人並沒有什麽大問題,但常被很多無法解釋的症狀困擾,這給他們的心理帶來的壓力遠大過身體的不適。因為我們不知道這顆地雷到底埋在哪裏,又會在何時爆炸。
現在人們對健康這個詞越來越敏感了,因為很多人平時常出現渾身無力、容易疲倦、頭腦不清爽、思想渙散、頭痛、麵部疼痛、眼睛疲勞、視力下降、鼻塞眩暈、胃悶不適、頸肩僵硬、早晨起床有不快感、睡眠不良、手足發涼、手掌發粘、便秘、心悸氣短、手足麻木感、坐立不安、心煩意亂等症狀,去醫院檢查也查不出“病”來,各種檢查往往顯示一切正常,最後給出了一個含糊其辭的結論——亞健康。
雖然查不出“病”,可亞健康帶給身體的各種不舒服就像整個客廳雖然隻有幾隻蒼蠅,要不了命,但是它們總是到處亂飛,在你眼前繞來繞去,搞得你心煩意亂。蒼蠅雖小,但如果你手中沒有類似一把蒼蠅拍那樣簡單易行的應對方法,你還真拿它沒辦法。有許多人每天都在被身體的各種不適折磨著,為自己的健康而擔憂。
在我看病的過程中,很多人並沒有什麽大問題,但常被很多無法解釋的症狀困擾,這給他們的心理帶來的壓力遠大過身體的不適。因為我們不知道這顆地雷到底埋在哪裏,又會在何時爆炸。這樣一來,我們整天都會生活在恐懼當中,最後變成疑神疑鬼的妄想狂。
其實,亞健康在中醫看來就是“病”,可能是五髒六腑功能的不協調,或者是經絡不通暢,也許就是表淺的風寒,這些表現比較初期和輕微,但帶來的症狀卻很明顯。它們都是疾病的萌芽,是禍根。如果任其發展,家裏便會蒼蠅成群。如果機器診斷不出來的疾病就是亞健康,那它比能診斷出的疾病更可怕,因為它是那些可怕疾病的溫床。
其實,沒有什麽可怕的,所有的這些症狀就是幾隻蒼蠅搞的鬼。我們隻要搞好家裏清潔,關好門窗,使其沒有侵入與滋生的空間,同時擁有一把小小的蒼蠅拍,在它麻痹打盹的時候拍一下,那我們永遠都會勝利在握,從此自由地享受健康的生活。
我們應該怎麽做呢?
一、搞好體內的清潔
亞健康狀態都是不良地使用身體造成的。該吃飯的時候不吃飯,該睡覺的時間加班、看電視、泡吧,或整天對著電腦目不轉睛,身體動也不動,吃飯的時候胡亂對付或者胡吃海塞等等,好好檢討一下自己的大腦意誌是如何虐待自己的肉體的吧。
二、打蒼蠅的技巧
當然,由很多不良習慣造成的亞健康,單單靠打掃衛生可能不會很快見效,如果大家願意為自己的健康付出點時間的話,我倒是很樂意告訴大家一些打蒼蠅的技巧。這些簡單易行的方法可以有力地協助身體趕走不適,加速回歸健康。
為了健康,我們要掌握的一些必要知識:
一、經絡和穴位知識(隻要大家手裏有一張經絡圖,或一個塑膠的針灸小人即可,在任何一個稍大點的藥房都可以谘詢在哪裏買得到,或向工作人員預定)。
二、常用的中成藥知識。
三、簡單的健身法知識。
四、正確的健康理念(這個非常重要,推薦吳清忠老師的《人體使用手冊》讀一讀)。
以上4條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全部內容,我會繼續向大家分別講解,歡迎大家共同學習和討論,分享各自的健身感受。
讀者文摘
提起那些使人絕望的疾病,誰該得,誰又不該得呢?恐怕很多人會有這樣的宿命觀:今天是自己的朋友、親人、同事,也許某一天會是自己也說不定呢?很多的成年人沒有健康的自信。讀了鄭老師的文章,我想很多人會和我一樣對他心存感激,這樣的無私分享使我們漸漸地有了健康的底氣。我們健康地生活著,開心地迎接每一個日出日落是多麽幸福的事情!
(月兒)
如果用蛇來比喻西醫的方法,雖略顯刻毒,卻也還算形象;用狗來形容中醫的方法,多少有些偏愛的成分。當然,最好還是讓貓做警醒者,畢竟它是老鼠的天敵。
人體有很強的自愈能力,這一點很多人都非常清楚;但當疾病真正光臨我們的時候,我們又有誰會堅信它真能戰勝敵人呢?其實你不相信它是明智的,因為它確實幫不了你。它就像是家裏養的貓,本想用它來威懾老鼠,可它卻趴在那裏睡大覺;當老鼠光臨的時候,它常常睡意正濃,通常都是老鼠把東西咬壞,最後竟去放膽扯它的胡須時,它老人家才會“喵”的大叫一聲,將老鼠嚇跑,可此時屋裏已是滿目瘡痍,家什已被咬得殘缺不全了。這樣的貓,我們怎能信任它呢?但是不管怎樣,貓是為老鼠而降生的,不用它,我們還能用誰呢?對,蛇是捕鼠高手,但往往沒捕到老鼠卻先把我們咬傷了;狗也可捕鼠,偶爾也會瘋狂咬人,但通常還很安全。
如果用蛇來比喻西醫的方法,雖略顯刻毒,卻也還算形象;用狗來形容中醫的方法,多少有些偏愛的成分。當然,最好還是讓貓做警醒者,畢竟它是老鼠的天敵。
讀者文摘
人體有很強的自愈力,我本人就有這樣深刻的體會。
在5月,我的皮膚上出現了紅點,剛剛開始是手上、背上,最後蔓延到全身,真的可以用體無完膚來形容。我自己也知道這是因為疲勞過度引起的。剛開始在醫院看,西醫把這當成是皮膚病來治療,就是打營養針,過了一個月根本沒有效果,反而更加嚴重了:吃什麽都過敏,除了米飯與用很少的鹽水煮的蔬菜,別的基本沒什麽可以入口的,當時真有生不如死的感覺。那個時候我自己也感覺到不是皮膚病那麽簡單,根源在身體裏。我費了好多周折找到了之前一直為我看病的中醫,當他看到我的時候,第一句就說:“你的病在血液裏。”他給我配了7副藥,還告訴我一些要注意的事項。吃了3副以後明顯就好轉了。
(林真子)
自我調節比什麽都重要。感冒了按一按穴位,督脈暖一暖就好了,讓自身的免疫功能也練練兵,不用則廢呀。西醫的感冒藥是把雙刃劍,對造血係統有損害。如果我們都用中國傳統的方法,便不會有那麽多副作用。
(卡桑)
明白了,把自家的貓(自愈)養好養壯,結合狗(中醫)來看家護院,不到迫不得已的時候不用蛇(西醫)。
(路過蜻蜓)
身體是自己的,猶如孩子是自己的一樣,疾病就是孩子的惡作劇,是孩子野性的一種宣泄,它是一種巨大的能量,可以轉化為成長的動力。但我們往往敵視和恐懼這種能量,不惜耗費更多的能量來清除它。
對待自己的身體就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應該關心它、幫助它、引導它、鍛煉它,不要漠視它、壓抑它、強製它、仇視它。如果孩子犯了錯誤,我們更要去傾聽他的訴說,而不要一棒打死,或者交給警察、送進監獄。當然也不可放任自流。身體是自己的,猶如孩子是自己的一樣,疾病就是孩子的惡作劇,是孩子野性的一種宣泄,它是一種巨大的能量,可以轉化為成長的動力。但我們往往敵視和恐懼這種能量,不惜耗費更多的能量來清除它。這無異是一種瘋狂的自相殘殺。當淘氣的孩子被打折了一條腿,他還會坐在輪椅上大聲哭嚎,惹得你還想揍他,可他已經殘疾了。
讀者文摘
我們要的是健康,而不是疾病!但是好多人都是關注疾病,而不關注健康。為了追求一個心儀的人兒,我們可以追過幾條馬路,可以站在風雨中默默等待,可以為了她不吃飯不喝水;為了完成工作,我們熬夜,我們喝酒,我們吃那些沒有營養的盒飯,我們睡辦公室;而我們為健康投資了什麽?
為了買一個漂亮的房子,為了買一個漂亮的車子,為了娶一個漂亮的妻子,為了孩子的前途,我們一直都在透支自己的身體。而身體一直默默地支撐著我們,偶爾身體實在支撐不住的時候,用咳嗽一次、發燒一次、流一些鼻涕來警告我們,我們卻不允許它有這樣的反應,就給它吃抗生素、喝藥水……
我們拚命糟蹋我們的身體,身體卻拚命地為我們辛苦工作,而我們卻不讓它發出哪怕是一點點反抗的聲音。
如果世界上還有最愛的話,那麽最愛你的人就是你的身體!
我們的身體在我們吃下去的食物中找一點對你有用的東西,用來修複我們受損的細胞和組織,在我們有限的睡眠時間裏幫助我們製造血液、排除垃圾,一直全力以赴地為我們服務,希望你明天醒來的時候能夠精神一點,希望你能夠采購到一點身體需要的東西給它。可是終於有一天,身體頂不住了,我們生病了。
我們創造了所有生病的條件,我們不得病誰得病呢?這怪誰呢?西醫把這些歸罪於細菌、病毒,卻不肯歸罪於最大的元凶——我們自己。
威爾修說:“細菌是在尋找它們天然的棲息場所——病組織,而不是作為病組織的起因。就如蚊子隻是尋找靜止的水麵,卻沒有讓水靜止一樣!”細菌何罪?
好好愛那個世界上最愛你的人——你的身體吧!
希望我們都坐上鄭老師這趟開往健康的列車,永遠永遠都不要中途下車!
(翻書等緣)
當我按摩的時候,我的手就是我的語言,它要和病人身體發生對話,而不是毫無目的地我行我素。其實治療的過程就是一個身心交流的過程,我會傾聽病人急切要向我表達的,那通常就是問題的答案。
有些人驚奇於我的治療效果和辨證的準確,想探究其中的奧秘和思考過程。其實,就是4個字——“身臨其境”。當我診治病人的時候,我就是病人,我會用身心去體會病人的感覺,我會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就像在和病人同唱一首歌。
其實治療的過程並不複雜,但是需要創造一個治療的環境,用現在時髦的話,就是要營造一個氛圍。當我按摩的時候,我的手就是我的語言,它要和病人身體發生對話,而不是毫無目的地我行我素。治療的過程就是一個身心交流的過程,我會傾聽病人急切要向我表達的,那通常就是問題的答案。而我們很多醫者往往覺得病人說的話沒用,他們寧願去相信他們的成見,他們寧願執著地去苦苦思索,從厚厚的醫書中去尋找答案,也不願意傾聽患者的一句陳述。他們認為患者是外行,說的盡是些沒用的東西;他們認為治病是醫生的事,患者不過是個破損的、需要修理的機器而已。
人們通常認為,看病的水平取決於經驗,看的病人多了,自然水平高。我不這麽認為,醫院裏看了一輩子病的老庸醫比比皆是。如果看病的理念和方法在一開始就錯了,那麽後麵的一切操作都將是錯誤的累積。
我通常把病人比喻成暫時停走的掛鍾,而醫者就是撥動鍾擺的手指,隻要掛鍾被撥動了醫者也就完成了他的使命,那個掛鍾就會按照自己的節律有條不紊地一直走下去。但如果這手指自命不凡,想替代鍾擺的作用,反複地去撥動它,那麽這個掛鍾就會喪失其應有的節律,疾病將會遷延不愈。一切醫療要達到的最終目的都應該是激發患者天然的自愈潛能,醫者一定要堅信,這種能量是無比巨大的,要幫助患者找到他的能量庫,然後把這種能量一點一點地釋放出來。
一位朋友的母親每晚腿都會抽筋,醫院確診為缺鈣,可吃了大量補鈣的藥品和食品都毫無效果。我診斷後說:“脾經堵塞,鈣無法吸收。”囑其每天按摩脾經大都、商丘兩穴各3分鍾。結果3天後腿抽筋消失。我們總寄希望於外來的神力,其實,一切的奇跡都是你自己創造的。
那天,在朋友家碰到一個二十幾歲的女孩,人長得很漂亮,就是臉上有許多痘痘,讓誰見到都會感到有幾分遺憾。我為她把脈,除心脈顯得虛弱以外,其他脈象都還正常。我隻讓她揉太衝和行間兩穴,以補足心血,這樣新鮮血液才能上達頭麵,才會把痘痘運走。一周後,她又碰到我,此時臉上的痘痘已經十去六七,臉也顯得白皙了許多。她對我感激不盡。其實我什麽也沒做,隻是給她指出了她的能量庫而已。
南宋大學問家朱熹曾寫過一首詩:“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這也可算作是病理的最好注釋了。
不相信醫生,而相信自己,有些人連想都不敢想吧!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隻要你改變固有的觀念,再稍微懂得一點相關的知識,你完全可以輕裝上陣,不必再為身體而煩憂。也可能你會轉而憂慮醫生失業的問題了。
“有什麽別有病,沒什麽別沒錢”,這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老話。細想起來似乎後半句很容易解決,隻要自己勤奮努力,錢是不愁掙不來的;而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恐怕是防不勝防,人們因此去健身,去吃各種營養食品和藥物,可得病的概率依然沒有減少。很多人在事業上雄心勃勃、是挑戰風險的勇士,但在疾病麵前卻是六神無主、憂心忡忡的懦夫。於是人們紛紛把最寶貴的生命交給大夫去處理,交給醫療機器去決定,覺得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這樣看來,如果連自己的生命都不能由自己做主的話,那麽一切的奮鬥、一切的修煉、一切的所謂成功不都是脆弱和可笑的嗎?人還有什麽自由可言?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並懂得如何去完善它,隻是我們自動放棄了老天賦予我們的這種能力,而更多地去依賴專家的判定,去相信機器的數據而不相信自己的感覺。我們都會嘲笑“鄭人買履”中的主人公,但是我們哪一位又比他強多少呢?不相信醫生,而相信自己,有些人連想都不敢想吧!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隻要你改變固有的觀念,再稍微懂得一點相關的知識,你完全可以輕裝上陣,不必再為身體而煩憂。也可能你會轉而憂慮醫生失業的問題了。總之,不要把問題想得很複雜,就這麽簡單,這是你本來就有的能力。
疾病真的那麽可怕嗎?其實不然,疾病是可以預知並加以控製的。它是不速之客,但它是特殊的,你不可生硬地去推搡它,那樣它必和你頂起牛來,你可以摟著它的肩膀一起出門,在門口你還會對它的到來說聲謝謝。因為它是上天給你派來的陪練,通過切磋,你的身心會更加健康、充滿力量。
家裏有人得病,大家通常的反應是慌亂,然後是憂慮、恐懼。有一個30歲的患腎病的先生在網上的留言最能表達這種心情——“其實我自己對這個病並不怕,隻是看到老婆每天擔心的樣子,還有個一歲大的孩子,她就怕我出事! 原來生病並不是一個人的病,而是全家人的病啊!”
得了病,通常我們會去聽聽周圍眾多人的意見,有人說看西醫好,有人說吃中藥好。看西醫時我們擔心有副作用,喝中藥時我們又懷疑其療效。好像一旦得病,就成了受人擺布的玩偶,就像是賭桌上的骰子,隻有聽天由命的份了。此時什麽尊嚴、什麽智慧、什麽成就,一切都將在疾病麵前俯首稱臣、不堪一擊,因為我們有勁也使不出來。還有的人怕家裏人知道自己有病而擔心,怕單位知道自己有病而通知下崗,怕上司知道而影響升遷,怕女友知道而分手,於是強力去掩飾、隱瞞,最後養為大患。疾病其實是每個人都要麵對的一道必須解答的難題,如果您解答不出或想避而不答,那你也就別想快樂地往前走了,因為疾病就是人生必經的橋。
疾病真的那麽可怕嗎?當然,如果它是猝不及防的雪崩、地震、海嘯,那真是令人恐怖,但疾病是可以預知的,是可以觀察的,是可以被我們拒之門外的。它往往是不速之客,身份很特殊,你不可生硬地去推搡它,那樣它必和你頂起牛來。你卻可以摟著它的肩膀一起出門,在門口你還會對它的到來說聲謝謝。因為它是上天給你派來的陪練,通過和它的切磋,你的拳技大長,身心更加健康,更加充滿力量。
由此看來,疾病一點也不可怕,尤其是現在,我已經給你提供了那麽多的工具和方法,你隻需要先靜下心來,看看自己真正的問題到底在哪裏。有時,找到了問題的根源,治療起來就如滾湯潑雪一般迅捷,出乎你的想像。
前不久,一個朋友給我打來電話,說困擾他5年的痛風不經意間就全好了。記得他半年前還擔心自己會被截肢呢。那時他的痛風非常厲害,經常大半夜就被急救車送進醫院。我隻告訴他要經常按摩小腿脾經,再加上腎經的複溜穴,以緩解肝髒的負擔,達到補肝的目的。(肝不可直接補,一補就上火,所以減少肝髒的負擔就是補了。)而痛風就是肝髒解毒的功能弱了。什麽尿酸、什麽嘌呤,不過是肝髒解毒不完全的產物。不要被這些名詞所迷惑,而不知真正的問題出在哪裏。他告訴我,他總共自己按摩也不過5次,突然有一天後背奇癢無比,他便找人刮了痧,出了滿背的黑紫痧,自那以後痛風再也沒犯過。
朋友小高告訴我一件喜出望外的事。她說兩周前我曾教她找膽經上的穴位,結果當時我隨便點了那兒幾下,就把她一直隱痛的外腳踝治好了。其實,我也不知道她的外腳踝有問題,隻是摸脈覺得她的膽經有阻塞,便告訴她要多揉膽經。現在想起來也不奇怪,她痛的地方正是膽經的丘虛穴。很多人總愛崴腳,其實都是膽經阻塞鬧的。
舉這些不經意間治療成功的例子是想告訴您,不要把治病搞成很繁瑣的事。有的朋友每天要按摩很多穴位,還要刮痧、拔罐、練功,總覺得運用的方法越多,治療的效果越好。其實並非如此,我們的氣血就那麽多,我們需集中力量,逐個解決身體的問題;切不可將氣血分散各處,無的放矢,這樣越治問題會越多,終將失去信心和耐心。記住:簡單才有效,順勢才迅捷。
其實中醫西醫之爭真是無謂之爭,本來就沒有優劣,如同山水畫與油畫、佛教與天主教、咖啡與清茶、數學家與詩人之較。
信西醫者覺得西醫是科學的結晶,而中醫是玄學迷信。或說中藥或許有效,而醫理卻是杜撰牽強之詞,更有甚者言中藥也不過是安慰劑,真是把中醫幾千年的探索等同於原始部落的拜神禱祝了。現代社會有眾多疾病西醫是明言無法醫治的,而中醫卻有很明顯的療效,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其實中醫西醫之爭真是無謂之爭,本來就沒有優劣,如同山水畫與油畫、佛教與天主教、咖啡與清茶、數學家與詩人,隻是標準不同而已,並無高下之分。但二者確實是不好融合在一起,咖啡和清茶混在一起就是汙水,國畫和油畫同畫一處便為塗鴉,數學家和詩人也難有共同語言。好的東西合在一起有時候更加完美,有時卻相互破壞。像中醫西醫二者的關係應該是相互配合、各顯其能的戰友,而不是珠聯璧合、水乳交融的夫妻。
舉個實際的例子,如支氣管炎,西醫主張消炎止咳,中醫倡導宣肺化痰。先讓西醫治,症狀很快消除,但隨即又複發,不能去根;請中醫來調,體質確有增強,但是症狀卻難以消除,最後變成老慢支。中醫西醫都望而生畏,故有“內科不治喘”的老話。
一間房子,堆滿垃圾,招來蒼蠅無數。西醫說,我有特效殺蟲劑,隻要一噴,蒼蠅馬上被消滅。果不其然,西醫拿著噴槍,一會兒的工夫,蒼蠅便屍橫遍野,全部被殲,但屋裏的垃圾西醫卻不管清除;沒過多久蒼蠅們聞著垃圾的味又來了,而且比第一次更多,因為屋裏更髒了。西醫再來噴藥,噴著噴著,蒼蠅們不再害怕這種味道了,西醫也就隻好向蒼蠅們投降了。換來中醫,中醫說,為什麽會招來蒼蠅,那是因為屋裏垃圾太多,隻要把垃圾清除,蒼蠅便自然不會再來了,所以要先打掃房間,清除垃圾;蒼蠅嘛,先不去管它。經過中醫的清理,屋裏垃圾確實見少,可蒼蠅卻不見少,因為蒼蠅也在繁殖,盡管垃圾少了,但現有的垃圾也足夠它享用一段時間的,中醫終於也有些累了、煩了,便歇下來,蒼蠅們便更猖狂了。這就是慢性炎症性疾病無法治愈的根源。
其實中醫西醫完全可以協同作戰,各顯優勢。西醫先噴藥把蒼蠅殺光,中醫馬上清理垃圾,讓蒼蠅沒有繁殖的環境和時間,一來一往,疾病很快就可以痊愈,不治之症將變成易治之病。而是囿於門戶之見,中醫西醫往往互不相容,或陽奉陰違。寬容點的大夫也隻是不反對,但彼此卻不合作,所以病人總是奔走於中西醫之間,不知所措,真是事障易解,理障難除。所以,中醫西醫的矛盾是人的觀念問題,跟醫學本身無關。
醫生的職責就是協助和導引病人找“啟動”這個自我修複程序的開關,而不是在沒弄清前揣測身體的意思,胡亂地撥弄它們,幹擾它們,擾亂其他正常程序的工作。通過仔細的檢查與詢問,醫生發現了開關所在,用針灸、按摩、藥物等方式,幫身體啟動這個程序,剩下的工作就是身體自己的事情了。
人活著誰沒生過病,不論大病小災,疾病的發生就好像被人觸動了某個開關,運行了某段程序;而疾病的愈合好轉則像身體內運行的另一套自救的程序。疾病的發生與痊愈,就在於這個程序能否正常啟動,像電源開關一樣簡單,因此古人形象地稱之為“病機”。疾病的發生與好轉就像有人在玩弄這個開關一樣。
可以把疾病發生的原因比做計算機感染的病毒,平時可能潛伏在體內任一地方,當環境條件成熟而觸發這個病毒的發作程序時,於是就體現出來各種症狀。而疾病的治療和康複則是另一套自我診斷和修複的程序。人體修複程序比計算機高明得多、複雜得多。
醫生的職責就是協助和導引病人找“啟動”這個自我修複程序的開關,而不是在沒弄清前揣測身體的意思,胡亂地撥弄它們,幹擾它們,擾亂其他正常程序的工作。通過仔細的檢查與詢問,醫生發現了開關所在,用針灸、按摩、藥物等方式,幫身體啟動這個程序,剩下的工作就是身體自己的事情了。
疾病好轉程序的啟動有時候並不直接體現為身體不適的減輕,身體可能為了徹底地解決疾病,某些時候的不適會比啟動前還劇烈,疾病的症狀反倒可能更重。人們多半會不理解身體的行為,認為身體無法掌控疾病發展,而去采取中斷程序繼續運行的措施來減輕痛苦。
現代醫學就是這樣看待疾病帶來的痛苦:人體被看作天生就是軟弱無能的,沒有外力幫助人體就會坐以待斃,身體自己對疾病沒有抵抗能力;因此多采用對抗的治療原則,而不是幫患者找到開關所在。這些理論認為隻有人為地幹涉消除身體不舒服的症狀,才能幫助患者恢複健康,把身體所有變化(包括好轉的變化)多當作敵意,於是發現病變就切除、手術、放療、化療,搞得本來就被病毒程序感染而陷入混亂的身體再雪上加霜。用殺毒軟件不論好壞一律清除,這個過程可能幹掉了壞的程序,同時也把好的程序弄得支離破碎,無法複原;或者根本隻是殺掉了部分“壞蛋”,還有一部分卻去擾亂其他正常運行程序的工作,疾病從此進入惡性循環;此時即使找到真正對病的修複程序的開關,也可能因為前麵一通亂殺,這個程序已經無法啟動了,甚至要患者付出生命的慘重代價。
學會聽聽身體的聲音吧,它有自己處理事情的程序,有些程序看似凶險,但運行的結果都是為身體好,人們要學會觀察身體的意思,幫助它盡早完成任務,而不是去製造障礙。
我們的身體從一出生就是陰陽不平衡的,或偏陽盛,或偏陰盛,這兩種體質哪個更好呢?過猶不及,無所謂好壞。陽虛的人有陽虛的人愛得的疾病,陰虛的人有陰虛的人愛得的疾病,所以陽虛的人平日以助陽溫熱為保健,陰虛的人通常以滋陰祛火為養生。盡力達到陰陽平衡,才是健康的保證。
很多朋友急切盼望知道了解自己體質的方法,多次催我快寫這方麵的文章。我本來想經過深思熟慮再動筆,因為關於體質的問題,其實是一個很複雜、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清楚的;但轉念一想,可能我說得越詳細,反而會令讀者越迷惑,這就好比是說1+1=2,誰都覺得簡單,但如果要問它為什麽等於2,那就成了“哥德巴赫猜想”,誰也搞不清楚了。所以我就先給大家提供一個簡單的框架,讓朋友們有個概念,畢竟學習中醫是需要逐漸浸潤、逐漸悟化的,學習的過程也必須是一個親身體驗的過程,否則學習的隻是表麵的知識,而不是實質精華。很多朋友想知道自己屬於什麽類型的體質,我有個粗略的自測項目,當然我這裏是按中醫的理念來劃分的。人的體質類型很多,如果一一細說,反而顯得混亂,不如簡單地分為寒、熱兩類(以下陰陽的劃分概念不夠嚴謹,望專業人士見諒)。
寒性體質(陽氣不足):最明顯的症狀就是身體的火力不足,表現為畏寒怕冷、喜暖喜熱、不愛飲水或隻愛喝熱水、腹瀉便溏、四肢不溫、早晨起來就犯困、一到秋冬便咳嗽流清涕、愛吃蔥薑、不喜梨藕、舌淡苔白、津液較多、麵色多青白或青黃、身體稍虛胖、喜安靜獨處、脈搏較緩慢(70次/分以下)。
熱性體質(陰虛火旺):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喜冷喜寒,多穿一件衣服便燥熱出汗,愛喝水、愛喝綠茶、愛吹風、喜空調、愛吃冷飲,口苦、尿黃赤、煩躁易怒、便秘、口咽幹燥、目赤、發熱、脅痛、失眠,脈搏多較快(80次/分以上),舌紅苔黃、麵色發紅、不愛睡覺、體味較重。婦女月經多提前,量大色深。
其實嚴格屬於這兩類體質之一的人並不多,多是介於兩者之間的平常體質。或偏於熱,或偏於寒,或裏熱表寒,或上熱下寒,或忽冷忽熱。
基於不同的體質,在治療時就要充分考慮;對於症狀,倒可退而求其次了。舉一個例子,我曾治療過一個小女孩,18歲,症狀為滿臉都是大紅疙瘩,還有經久不愈的咽喉疼痛。曾找過許多中醫看過,都說是上火了。開的方子全是苦寒祛火的藥,她先後吃過龍膽瀉肝丸(瀉肝火)、導赤丹(瀉心火)、西黃清醒丸(祛肺胃之火)、牛黃解毒丸(祛心胃之火)、知柏地黃丸(瀉胃腎之火)、連翹敗毒丸(清熱解毒)。而其脈搏每分鍾隻有64次,且舌淡苔白,是典型的虛寒體質。我問她平日的飲食偏好,她說最愛吃薑,不愛喝水,更不敢吃涼的,還很怕冷。我於是讓她服用較為溫熱的成藥——附子理中丸,是專治胃寒的,一次兩丸,一日三次,連服一周。小女孩告訴我說,附子理中丸很好吃,又甜又辣(其實這藥我覺得很難吃),咽下喉嚨時咽部的疼痛就大為減輕了,然後覺得肚子裏暖暖的,很舒服,臉上的大紅包也明顯小下去了。
治病的時候如果能了解到患者的體質,也就看到了疾病的根本。如果是寒性體質,雖然患病有時也會發熱,但那通常是虛熱,不是真正的陽氣充足,治療的時候所開藥物絕對不可過於寒涼,涼藥要少用甚至不用,然後馬上溫補才可。而熱性體質的人雖然也會偶感風寒,表現出畏寒怕冷的狀況,但一定不可投大劑溫藥,隻借少許解表之藥,用內部的火力將肌表的積寒趕走即可。如果一見發熱就祛火,那虛寒體質的人僅有的一點陽氣也會被戕伐殆盡;如果一見寒涼就溫補,那熱性體質的人便如添柴救火,永無平和之日了。
其實,體質就像人的性格一樣,是不容易改變的,陽虛多寒,陰虛多熱。陽虛的人雖然經過體育鍛煉、後天培補,已經不畏寒涼了,但仍然保留著陽氣不足的原始機製,一旦放棄鍛煉,或外感疾病,先天的體質狀態就又會表現出來。所以後天不間斷的培補鍛煉是必不可少的。陽旺(陰虛)的人雖然因罹患疾病或不良環境導致身體陽氣不足、畏涼怕冷,一片虛寒景象,但其身體的原始機製仍是助陽的狀態,所以治療其寒症時不可久用溫熱,隻是中病即止才好。
我們的身體從一出生就是陰陽不平衡的,或偏陽盛,或偏陰盛,這兩種體質哪個更好呢?過猶不及,無所謂好壞。陽虛的人有陽虛人愛得的疾病,陰虛的人有陰虛的人愛得的疾病,所以陽虛的人平日以助陽溫熱為保健,陰虛的人通常以滋陰祛火為養生。盡力達到陰陽平衡,才是健康的保證。
說了一大通,你若聽懂了,或可有所啟發;若沒聽懂,也沒關係,來日方長,了解——感知——體悟,這就是你學習中醫的過程,很多時候是這樣,不明白的東西不見得真不明白,明白的東西也不曉得是否真正明白。
求醫錄
heybill問:
本人體型偏瘦,自小就感冒不斷;初中時期暗瘡厲害;記得高中時期測的脈搏在80左右。現在是有點畏寒怕冷,又愛喝水,四肢不溫又口咽幹燥,較容易口腔潰瘍。這些是裏熱表寒的體質特征嗎?想早上用山藥打粉煮粥吃來調養,不知可行否?
中裏巴人答:
如果先天體質是那種寒熱錯雜、虛實更替的情況,您索性別去管它,從後天之本脾胃來重新培補。開始吃山藥粥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而且,山藥薏米粥一定要選用藥店的淮山藥才有效果。
WYJJ問:
我兒子5歲,自出生起形體就特別瘦小,很挑食,極度不愛吃不愛睡,但平常精力還很旺盛。臉色蒼白,眼袋很明顯,特別晚才能兩腳交替下樓梯。喜歡咬手指或是其他一些不能吃的東西,小時睡覺經常流口水,現在很少流。怕熱,睡覺時會出很多汗,不肯蓋被子。常年多咳,但痰難咳出,家人為此很操心,請問先生這是什麽體質,該怎麽調養?
中裏巴人答:
您的小孩是典型的肝旺脾虛的體質,肝火盛,脾胃卻很虛弱。中醫五行當中,肝屬木,脾屬土,木克土。肝火過旺就會影響脾胃正常的功能。而脾胃虛弱就會有流涎、消瘦、挑食、大眼袋等症狀。“脾為生痰之源”,脾胃功能不好,痰就會源源不斷地產生。而祛肝火的藥多為苦寒之劑,最傷脾胃,於小兒不宜。不如用健脾祛濕之法以扶助正氣,服山藥薏米粥最為妥帖。健脾祛濕,增長氣血,又是食品,服用也很方便。藥店買淮山藥、薏米等量打粉熬粥服用,每日一小碗,相信您的小孩很快就會有一個新的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