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篇值得推薦的文章:MM與 印錢 (ZT)

(2010-02-08 12:01:27) 下一個
MM與 印錢 (ZT)
By bond.invest@yahoo.com

大大小小的mm裏麵,最大的兩個是fed和美國政府。兩個相比較,fed的行動比政府更加隱秘和具有欺騙性。政府的作為一般需要議會討論和評議。可fed 要幹什麽是從來都不需要經過什麽所謂的民選代表就可以先斬後奏的。大多數的情況,甚至連事後說明都可以拒絕。參眾兩院曾經多次試圖通過一個法案要求fed 公開book.可是從來都沒有成功過。

fed可以無中生有地把錢注入市場。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印錢。一種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直接購買市場上已經喪失流動性的資產,並且將其剝離市場。市場裏的錢多了,大眾一般的理解是必然會導致商品的價格上漲。可是,決定商品價格的因素絕非隻限於錢與可出售商品間量的對比。更重要的因素是對商品的需求。打個比方,我最近賺了1百萬,我的錢多了。這並不意味著我會突然因此每天多吃1碗米飯。以次類推,fed突然把1萬億美元注入市場,市場上的人突然多出了1 萬億美元。可是,這些持有這多出的1萬億美元的持有者們,並不一定會因此而增加對某種商品的需求。商品的需求不增加,價格也就難以變化。

fed也可以通過向市場出售資產的方式把錢從市場收回來。這會降低市場上錢與商品的對比度。同理,這種行為也未必就一定會觸發商品價格的下跌。

總之,隻有知道多出的錢流向什麽人的手裏,才有可能判斷出通貨膨脹是否會發生。很多救市的反對者們嘴上最大的一張王牌,就是憑空印出的貨幣會devalue幣值和引發超級通貨膨脹。可是,他們並沒有足夠的論據證明這是一定會發生的。

財富的衡量

幾個年輕人租了個辦公室搞了個網站賣牛糞,然後到NASDAQ上市,通過Morgan Stanley以每股10元發行的股票總共賣了10個億。年輕人和Morgan Stanley手裏多了10億的現金。而隻要該股票還可以在市場上以10元的價格交易,買原始股票的人也仍然宣稱自己也是價值10億元財富的擁有者,並且受到市場,政府和社會的承認。因此,這市場上憑空多出了10個億的財富。但是,市場上總的現金量卻並沒有變。

如果哪天NASDAQ突然因為數據庫故障而導致該股票永遠無法交易,那麽該股票的持有者就會突然永久失去這10個億。

注意,從10億變20億,以及從20億變回10億,其實都完全沒有任何物質財富的產生和損失。所發生的一切,隻是數據庫電子記錄的產生和消失。

再假設數據庫一切正常。總共有1萬名投資者買了該股票。9999名投資者都持有該股票並壓在了箱底。隻有一名投資者決定要賣出。這個時候市場上本來沒人想買。可是Morgan Stanley一看,這不行啊,就出手以20元的價格買入了該名投資者的股票。於是,現值10億元的股票就突然變成了現值20億元。總財富量就變成了30 億。

哪天突然發生危機,該股票無人想接手,Morgan Stanley又自顧不暇。該股票就變成不可流動的資產了,或者是有毒資產。

這個時候,fed決定出手救市,仍以20元每股的價格收購了該股所有的股票。於是,市場上就突然多了20個億的現金。而fed的book卻不公開,因此社會可計算總財富量仍然是30億。

因此,紙麵財富的增加,不光fed能做到。發行個股票也能做到。隻不過現金的增加是隻有fed能做到的。(商業銀行似乎也可以通過杠杆的方法無中生有地增加現金量。)


印錢,投機與商品價格

有一部分人,很想消費牛肉,可是因為錢不夠多,無法消費。如果多印出的錢流向這些人手裏,那麽市場對牛肉的需求會突然增加,而生產牛肉的生產力卻不能突然增加,因此牛肉價格會上漲。

有一部分人,很需要多燒一些汽油,可是因為手裏錢不夠而作罷。如果多印出的錢流向這些人手裏,那麽市場對石油的需求會突然增加,而石油的產出量卻無法突然增加。因此石油價格會上漲。

以上講的,是所謂的真實需求帶動價格上漲。


又有一部分人,因為被救而手裏突然多出了一大筆錢。他們自己並不想多消費牛肉,但是卻預期別人對牛肉的需求會增加。因此他們出手控製牛肉的生產力和囤積牛肉。即使別人並沒有真的多消費牛肉,牛肉的價格卻被提升了。早期囤積牛肉的人因此賺了錢。可是,因為牛肉價格高啟,有一部分人遲早會決定減少牛肉消費。這樣一來,牛肉需求會下降。因此囤積牛肉的人可能會不得不虧本將無法再囤積的牛肉賣掉。

又有一部分人,因為被救而手裏突然多出了一大筆錢。他們自己並不需要多燒汽油,但是看準了鄰居們不得不燒汽油而且不能被拖延。因此用手裏的錢出手控製石油的生產力和囤積石油。即使鄰居們並沒有真的多燒汽油,石油的價格卻升高了。早期囤積汽油的人因此賺了錢。可是,因為石油價格高啟,有一部分人會遲早減少燒汽油。這樣一來,石油需求會下降。因此囤積石油的人可能不得不虧本斬倉。

以上講的,是所謂的投機帶動價格上漲以及投機者可能麵對的需求減少的風險。

總的來說,如果投機者因為被救而手裏多出巨量的資金,印錢確實在短時期內大幅提高了投機者的囤積能力。而囤積能力越高,必需品價格越有可能被維持得更高更久。


       印錢,投機,政府幹預與通貨膨脹

如果是非必需品價格升高,一般來說不會影響普羅大眾的生活水平,也就幾乎不可能引起社會的動蕩。比如說,如果電影票突然一夜之間漲了5倍,大不了我就從此不看電影,或者少看電影,沒什麽大不了的。價格的突然上升會導致需求的突然減少。因此,我們甚少看到對非必需品的投機導致價格上升,尤其是所有商品價格的上升。

可是,當必需品價格長期居高不下,通貨膨脹是會成為可能的。大多數必需品消費者同時也是勞動者。日常必須消費提高會使勞動者集體要求提高勞動報酬。這最終會反映到勞動者所生產的所有商品的最終價格上。即使是非必需品和非必須服務的價格也不能例外。惡性循環的結果,是收入與價格的同步上升。大多數情況下,這種上升是溫和的。

如果大量印出來的錢被用於投機必需品的話,那麽印錢確實會導致通貨膨脹乃至超級通貨膨脹。那麽,政府有沒有意願和能力控製在必需品領域的投機呢?這點我看不太清楚。但是我傾向於相信政府是有意願和能力的。希望本壇的大俠們指點。

2008年,原油價格曾經飛漲到140。一些議員根據民意通過法案對石油市場的投機進行限製。結果立竿見影。2008年市場的投機者們尚未接受政府救市的資金恩惠,政府的作為尚且有效。那麽,我不妨推論後危機時代政府對投機者的控製力應該會更大更有效。原因是大的mm和投機者們都是救市的受惠者,而且民眾及自由輿論對他們的警覺性也遠比以前高了。

據此,我認為,印出來錢並不會被毫無限製地用於必需品投機,而真實需求則因為危機而受到壓抑,因此必需品的價格將會受到有效控製。


印錢與超級通貨膨脹

所謂的超級通貨膨脹,是指貨幣公信力受到質疑的情況。商品出售者不願意接受該貨幣,而該貨幣的持有者不願意再繼續持有。這種情況發生在美元身上,需要什麽必要條件呢?

第一種可能,是印出來的錢被受救市恩惠的西方投機者大量用於囤積必需品,而導致有錢卻買不到必需品,因此美元急劇貶值。但是如上所述,美國政府有意願和能力控製對必需品的囤積。因此這大概不會發生。

第二種可能,是持有美國國債的外國大量拋售美國國債去兌現美元,然後用美元去大量投機必需品。比如,中國政府突然認為美國政府不可能償還其發行的國債,因此大量拋售美國債而兌現。以美國印錢借債的速度和數量,這看起來是非常可能的。可是,這裏還有其他重要的製約因素需要考慮。首先,美國是美元的發行者,無論中國政府持有的頭寸有多大,在美聯儲的印錢機器前麵都顯得無比渺小。其次,美國政府及私人機構是商品市場最強大的mm。在mm麵前,任何其他市場參與者都是脆弱的。其三,中國政府打壓美元其實也是打壓自己多年來積累的財富,恐怕是還沒傷到美國的皮毛,自己卻先摔斷了腿。

第三種可能,是國際市場的交易者們大量拋棄美元作為交易的手段,改用其它貨幣進行交易。譬如,大宗石油出產國突然宣布以後隻接受歐元或人民幣,而不接受美元買家。問題是,這裏也有重要的製約因素。首先石油產出國這麽做也會損失自己多年賣血換回來的財富。其次,石油產出國憑什麽相信歐洲或是中國會是更好的世界統治者呢?再次,拋卻文化和政治製度不談,這個世界的秩序最後還是由武力決定的。在可見的將來,無論歐洲還是中國都無法武力挑戰美國。即使是有能力,那也要等美國確實戰敗以後形勢才會明了。在核恐怖籠罩下的世界,真的會有機會發生讓美國戰敗的大規模戰爭嗎?如果哪一天真的發生,世界文明大概也要毀滅了,還談什麽美元,歐元。

第四種可能,是美國發生革命。新政府宣布舊的美元無效。問題是,這也需要戰爭來解決。我是不想考慮這種情況的。美國的內戰,那會是什麽樣的災難,地球的其他地區能幸免被殃及嗎?再說,有什麽能逼使美國人民起來革命呢?要論貧富差距和社會不公,中國比美國嚴重多了。真要革命,在中國發生的概率也要比美國要高得多。

總之,我相信上述四種情況都不會發生。因此超級通貨膨脹也不會發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