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211)
2009 (325)
2010 (320)
2011 (163)
2012 (36)
2017 (1)
2018 (1)
繁體字
這幾個字湊在一起是不是有點生硬別扭?應該不吧,似乎很多人從題目裏就能看出蜜瓜想講什麽。
話說蜜瓜在海外原創看到健同學的一篇為繁體字呼籲的文章,信口用調侃的口氣回了一貼,說:“ 堅決擁護恢複漢語書寫文言文化,廢除白話文, 難死丫一群學理工滴!!!!”
接著中國月亮同學因子和三頂等同學順著這個語氣接著往下調侃,把長袍馬褂小腳等等都整出來搞笑。蜜瓜覺得這些貼很有意思,加了一段話湊成一篇 《主張恢複繁體字的人都是傻瓜》,貼在自己的博客,主要是覺得這些跟貼很幽默,想保存在自己的博客裏,說不定哪天寫個啥故事可以用得上。
麻煩來了。有同學看到這篇文章,先來跟蜜瓜討論繁體字簡體字的問題,說:“所 以台灣人和香港人比大陸人聰明,因為他們沒有被正體字難倒?寫字跟裹小腳可以劃等號嗎?那時女人還不得識字呢,哪管得著用什麽字體!”
關於簡體字的問題,蜜瓜是真不愛討論。蜜瓜以前有個大學同學說過(自然她也是學中文的):“全世界大約隻有中國人法國人對自己的文字神經過敏,整個啥文字規範委員會。”
別笑哈,蜜瓜這裏很嚴肅地告訴你,中國以前真的有這麽個委員會,到處抓不規範字(現在不知道有沒有),法國也有,法國這個委員會的功能是抵製外來詞,保持法語的“純潔性”。
蜜瓜一貫認為,語言也好,文字也好,都是發展的,不是一成不變的,就連現代上海話,跟以前的上海話也不一樣了,據說當年的支邊上海人或者知青,海外上海人現在回上海,也聽不懂新上海人說的新上海話,很多詞匯聽都沒聽說過。
現行的簡體字,在過去的文字史裏一直存在著,隻是沒有被所謂的大雅之堂接受,流行於民間,這說明,民間普通百姓,對於漢字的簡化,一直存在著需求。說個例子吧,有個民間傳說,康熙死前曾經留遺囑“傳位十四皇子”,被雍正傳統某權臣改為“傳位於四皇子”。
當時的正統的,被接受的“於”字寫做“於”,幹鉤“於”是流行於民間的俗體字,是不可能出現在這麽嚴肅的官方文件裏的。
說明民間很多人都把“於”寫作“於”,為什麽?簡單唄!這隻是一個例子,這樣的類似的例子還有不少。
蜜瓜把關於簡化字發展史的一篇文章發在博客的跟貼下麵,不想再多說啥。結果那位同學笑蜜瓜說,這段曆史他早就知道,他本人就是學漢語言文學的。
他說,把漢字幹脆拚音化算了,這樣中國億萬農民可以迅速掃盲,隻是別把知識分子農民化了。
嗯,看來這位同學始終認為認字是知識分子特權?而且,讚成一直用簡體字就是讚成漢字拚音化嗎?就語言文字的本身發展規律而言,漢字發展了幾千年沒有發展成拚音文字,那麽說明它的語言特點並不適合拚音文字。文字的改革和發展,隻能適應規律,而不是違反規律。第三次簡化字表之所以被廢除,說明當局當初還是聽了大部分民眾的意見,覺得第三次簡化字表已經走得太遠,脫離實際了。
於是該同學又指責蜜瓜諷刺挖苦學理工的同學,說很多學理工的同學文采很好。
暈!這是哪兒跟哪兒啊?蜜瓜諷刺挖苦學理工的同學?實話實說,蜜瓜在過去,現在,未來,都對學理工的同學無比崇敬,因為他們能理解蜜瓜理解不了的東西。那會兒上高中,蜜瓜數學學到無理數就開始犯暈,根本就找不到東西南北了。蜜瓜也沒看到哪個提倡恢複繁體字的同學是學理工的,諷刺挖苦他們幹啥?人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做了這個,就沒時間鑽研那個,這是很正常的事。蜜瓜家庭周圍學藝術的特別多,學藝術的人對於科學也好,一般文化課也好,普遍比較差,蜜瓜從來都不敢諷刺挖苦他們,因為蜜瓜知道他們的時間都花在什麽地方。
一個自稱是學中文的人,居然連調侃搞笑和挖苦貶低都搞不清楚,這真叫蜜瓜無語了。
旗袍
這位同學跟蜜瓜的爭論,讓蜜瓜想起多年前跟師兄的一次爭論,關於“漢服”與旗袍的爭論。
師兄說如果有可能,他想設計一種中國人的民族服飾。
蜜瓜當時好奇:“這還要設計?不是有唐裝和旗袍嗎?”
師兄說,旗袍是滿洲人的服飾,不是漢族人的服飾。他說日本人有和服,韓國人有韓服,隻有中國人沒有自己的傳統服裝。
現在看看開兩會,似乎也有一位吃飽了撐的沒事幹的人整了這麽個提案,跟蜜瓜的師兄簡直是誌同道合。
中國的社會真的和諧大好了,以致讓這些代表找不出什麽有現實意義的東西好提,就整這麽些東西?
傳統服裝?什麽叫傳統?首先是傳承吧?也即要傳下來的東西。日本的和服,韓國的韓服,都是數百年來沒這麽大變過,都是差不多的這種式樣從古傳到今,所以能保留下來。中國呢?中國內部分分合合,改朝換代頻繁,幾乎每一次改朝換代,都能引發幾次服裝革命,特別是當北方少數民族入侵南方,把本民族的東西帶進來,引發服飾上的潮流的融合改變,自漢至明清,尤其是清,服裝跟著皇帝一起改朝換代,現在說按照漢朝的服裝,或者按照唐朝的服裝樣式設計漢服,這都斷層多少代了?
旗袍不錯,一開始是滿洲人的服飾,可是它在民國時代被改良後,一直流行到文革前,有著廣大的民眾基礎,為什麽不能作為中國女性的傳統服飾?還有現在流行的所謂的“唐裝”,自清以來就是民間流行的漢族人的日常服飾,為什麽不能作為中國人的傳統服飾??
再說,滿族人不是中國人嗎???
所以蜜瓜對師兄說:“你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者。你割裂了曆史文化。”
傳統
說到這裏,蜜瓜不得不說,傳統這個東西,不是靠行政手段來保證的,它在一個民族的靈魂裏,在一個民族的內心深處。在海外的中國人,春節沒有法定假期,可是中國人都要想法設法地過過春節,或繁或簡,或者因陋就簡,但是總要過一下,因為這是中國人的傳統。
這不需要誰的行政命令來推行。
以前說起西藏問題,說中國政府在西藏的學校推行漢語教育,藏語課少,其他文化課隻用漢語教學,這被作為中國政府的一項“文化滅絕”的罪行。
蜜瓜想破腦袋也沒想明白。這麽說的人很多人都在西方學習工作過,他們的孩子在當地接受英文教育,怎麽沒見他們抱怨政府用英文教學是“文化滅絕”政策?難道一個國家不需要統一的官方語言嗎?難道你認為所有的藏族人就該待在西藏,以後不可以去別的省份工作學習嗎?如果你沒有忘記自己的春節,憑什麽就確定藏族人一定會丟了自己的文化傳統?
以前小的時候,蜜瓜特佩服不識字的姥姥,掐指一算,就能準確地說出那天的陰曆日期,哪天是中秋,哪天是春節。姥姥是夠中國,夠傳統的了。今天蜜瓜沒這本事,可是靠著萬年曆,靠著公開發行的掛曆,也能知道哪天是中秋,哪天是春節,你也不能說蜜瓜就忘了傳統。
***********
附原文
別說,這句話我最要聽。有腦子的人都知道這民族感和傳統,絕對的不是靠嘴皮子承傳的。
那誰,我們不是理工科也不是學文滴咋整?是不是跟著瓜妹的意思“我們這非工非文滴主那啥那啥就那啥的整S那丫一群理工科和學文滴?”
嘎嘎
太好勒~~~就這樣決定了。
那誰,還記得看二會那?8服不行!
咱丫滴學理工滴還很粉阿蜜那學文滴,嘎嘎嘎。。。
繁體字不好認不好記。如果把繁體字當作文化的一部份,相關部門把繁體字的文獻啊什麽的保存好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