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片起步隻比美國晚幾年 緣何如今落後20年 zt
(2018-04-23 02:06:12)
下一個
中國芯片起步隻比美國晚幾年 緣何如今落後20年 zt
來源: 頭發與財富成反比 於 2018-04-22 17:58:32 文學城
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時候,美國已經在世界第一工業大國的寶座上,穩坐了50年。而中國,是個連汽油鐵皮桶都無法生產的落後農業國。全國五億多人口中,80%以上是文盲,農村文盲率超過95%。就是在這樣的巨大差距下,中國億萬人民由主席領導,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工業追趕進程,創造了世界曆史上的經濟奇跡。
“超級工程一覽”回顧了中國集成電路發展的曆程。
中國電子工業發展,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為解決軍隊電子通信問題,國家成立電信工業管理局,在北京酒仙橋籌建北京電子管廠(即現在的北京京東方),由民主德國(東德)提供技術援助。該廠總投資1億元,年產1220萬隻,是亞洲最大的電子管廠。除此之外,酒仙橋還建起了規模龐大的北京電機總廠、華北無線電器材聯合廠(下轄706、707、718、751、797、798廠)、北京有線電廠(738廠)、華北光電技術研究所等單位。
1956年國家提出“向科學進軍”,國務院製定科技發展12年規劃,將電子工業列為重點發展目標。中國科學院成立了計算技術研究所(中科院計算所)。為了培養電子工業人才,教育部集中全國五所大學的科研資源,在北京大學設立半導體專業。1957年畢業的第一批學生中,出現了大批人才。如中芯國際董事長王陽元、華晶集團總工程師許居衍、電子工業部總工程師俞忠鈺。1958年,上海組建華東計算技術研究所,及上海元件五廠、上海電子管廠、上海無線電十四廠等企業。使上海和北京,成為中國電子工業的南北兩大基地。1960年中國科學院成立半導體研究所,同年組建河北半導體研究所(現為中電集團第13所),進行工業技術攻關。1962年由中科院半導體所,組建全國半導體測試中心。1963年中央政府組建第四機械工業部,主管全國電子工業。
1966年,中國電子工業得到快速發展,北京酒仙橋電子工業區基本成型。電子工業開始與紡織、印染、鋼鐵等行業結合,實現自動化生產。1968年,北京組建國營東光電工廠(878廠),上海組建無線電十九廠,至1970年建成投產,形成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中的“南北兩霸”。其中北京878廠主要生產TTU電路、CMOS鍾表電路及A/D轉換電路。上海無線電19廠,主要生產TTL、HTL數字集成電路,是中國最早生產雙極型數字集成電路的專業工廠。1977年四機部投資300萬元,建設6000平方米集成電路潔淨車間。到1990年該廠累計生產509種集成電路,產量4120萬塊,產值3.25億元。該廠後來合資為上海飛利浦半導體。
1968年,國防科委在四川永川縣,成立固體電路研究所(即永川半導體研究所,解放軍1424研究所,現中電集團24所)。這是中國唯一的模擬集成電路研究所。同年上海無線電十四廠首家製成PMOS(P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電路。拉開了中國發展MOS集成電路的序幕。1970年代永川半導體研究所、上無十四廠和北京878廠相繼研製成功NMOS電路。之後又研製成CMOS電路。至1990年底,上無十四廠累計產量為3340萬塊(後來合資成為上海貝嶺半導體)。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鬆訪華後,中國從歐美大量引進技術。由於集成電路產品利潤豐厚,全國有四十多家集成電路廠建成投產。包括四機部下屬的749廠(甘肅天水永紅器材廠)、871廠(甘肅天水天光集成電路廠)、878廠(北京東光電工廠)、4433廠(貴州都勻風光電工廠)和4435廠(湖南長沙韶光電工廠)等。各省市另外投資建設了大批電子企業。
1973年8月26日,中國第一台每秒運算100萬次的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105機,由北京大學、北京有線電廠、燃料化學工業部,等單位協助研製成功。
1975年,北京大學物理係半導體研究小組,由王陽元等人,設計出我國第一批三種類型的(矽柵NMOS、矽柵PMOS、鋁柵NMOS)1K DRAM動態隨機存儲器,它比美國英特爾公司研製的C1103要晚五年,但是比韓國、台灣要早四五年。那時韓國、台灣根本就沒有電子工業科研基礎。
也就是說,如果延續發展路線和勢頭,中國在電腦和集成電路產業應該在不長的時間內就能與美國齊頭並進,甚至趕超美國。
80年代起被日韓台趕超
1973年,借著中美關係緩和及歐美石油危機的機會,中國希望從歐美國家,引進七條3英寸晶圓生產線,是當時世界最先進技術。這要比台灣早2年,比韓國早4年,那時候台灣與韓國還沒有電子工業科研基礎。1975年美國英特爾才開始建設世界第一座4英寸(100mm)晶圓廠。但是由於歐美技術封鎖,中國國內政治變故,最終拖了七年,中國才得以引進三條已經落後的3英寸晶圓生產線,分別投資在北京國營東光電工廠(878廠),航天部陝西驪山771研究所(西安微電子研究所),和貴州都勻風光電工廠(4433廠)。其中北京878廠的3寸晶圓生產線,直至1980年才建成,已經比台灣晚了3年,比韓國晚2年。
1975年,就在台灣剛剛向美國購買3英寸晶圓廠時,中國大陸已經完成了DRAM核心技術的研發工作。北京大學物理係半導體教研室(成立於1956年,現北大微電子研究院),由王陽元領導的課題組,完成矽柵P溝道、鋁柵N溝道和矽柵N溝道三種技術方案。在中科院北京109廠(現為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采用矽柵N溝道技術,生產出中國第一塊1K DRAM。這一成果盡管比美國、日本晚了四五年,但是比韓國、台灣要早四五年。直至1980年前後,韓國、台灣才在美國技術轉移下,獲得了DRAM技術突破,瞬間反超中國大陸。韓國直接從16K起步,台灣從64K起步。
1978年10月,中國科學院成立半導體研究所,由王守武領導,研製4K DRAM,次年在中科院109廠投入批量生產(比美國晚六年)。1981年中科院半導體所又研製成功16K DRAM(比韓國晚兩年)。1982年,江蘇無錫江南無線電器材廠(742廠),耗資6600萬美元,從日本東芝引進3英寸晶圓生產線(5微米製程,月產能1萬片),生產電視機集成電路。1985年,該廠製造出中國第一塊64K DRAM(比韓國晚一年)。1993年,已經改組的無錫華晶電子公司(原無錫742廠),製造出中國第一塊256K DRAM(比韓國晚七年)。
從上述曆史,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在歐美技術封鎖,以及1980年後,中國大陸減少電子產業投資的情況下,中國DRAM產業從領先韓國、台灣,然後迅速被韓國、台灣反超。尤其是韓國在美國刻意扶植下,依靠20億美元左右的巨額瘋狂投資,在DRAM產業取得了顯著成果。
洋躍進——800億美元瘋狂計劃
1977年中國的外匯儲備還有9億多美元,7月份國家計委提出,今後八年花費65億美元從國外進口技術設備,重點發展石油化學工業,其中隻有一個陝西鹹陽顯像管廠是電子項目。政治局討論時,大人提出可以花100億美元進口設備,提高中國石油、煤炭和輕工業產量,以賺取更多外匯。8月,國家計委將進口項目提高到150億美元規模。
1978年6月份,政治局再次聽取政府工作報告,大人說:同國外做生意,搞買賣,搞大一點,什麽150億,搞它500億。500億美元的規模。7月上旬,國家計委初步整理,匯總了一個850億美元的方案,其中400億引進外資。
1978年中國的財政收入為1132億元,光是一個上海寶鋼項目就要投資300億元,根本不是中國國力所能負擔的。沒錢怎麽辦?開動印鈔機!1979年中國人民銀行增加了50億元人民幣的供應量。同時期,開始給工人漲工資、提高糧食收購價,給老革命家們蓋別墅、換進口小轎車,提高福利待遇。
1979年全國在建的大中型項目有1100多個,財政赤字170.6億元。1980年又新增了1100多項,財政赤字127億元。上述項目全部建成,還需要投資1300億元。為了彌補財政虧空,1980年央行又增印了78.5億元鈔票。從此,印鈔票如同吸毒上癮一般,成為中國經濟毒瘤。1978年中國全社會的流通現金僅有229.59億元,到1985年已經暴增至839億元。光是1984年的鈔票供應增幅,就高達驚人的39%。連年狂印鈔票引發惡性通貨膨脹。許多物價都至少翻番,高檔煙酒等民用消費品價格,甚至直接上漲10倍,以致一些城市出現了“搶購囤積風潮”。
為了控製宏觀經濟的嚴重混亂局麵,壓縮投資金額。1980年中央一下子停建緩建了400多個大中型項目,1981年又停緩建了22個大型項目。其中就包括上海寶鋼、十堰二汽、大慶30萬噸乙烯等戰略工程。盲目貪大求洋給中國經濟帶來嚴重危害,導致汽車、電子、航空等戰略產業難以發展。像上海的運10飛機,在研製15年後最終流產。北京電子管廠(現在的京東方),想上馬液晶項目,也因為缺乏國家投資而流產。更嚴重的危機還在後麵。
撥改貸抽幹中國電子企業血液
1984年,為扭轉財政虧空局麵,盲目實行“撥改貸”政策。以往國有企業從政府財政獲得撥款,作為工廠流動資金或技術改造經費。企業盈利後將利潤上繳國家財政。這樣形成良性循環。撥改貸將政府財政撥款,改為企業向銀行貸款,還要支付高額利息。而另一頭,企業的利潤照樣要上交財政。這樣政府不僅不投一分錢,反而像從前一樣,抽走企業的大部分收入,導致國有企業迅速陷入虧損困境。
正是由於“撥改貸”,使得中國電子工業遭到致命打擊。企業隻顧引進外國設備,以盡快投產盈利,缺少科研資金對外國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在文革時期,中國科研投入占GDP的2.32%,與英法德等發達國家相當(2003年世界平均值也僅有2.2%)。到1980年代,正是電子產業興起的關鍵時期,歐美國家和日本、韓國、台灣紛紛加大對電子產業的科研投入。而中國卻在大規模壓縮科研經費投入。1984年以後,由於“撥改貸”造成的困境,使中國企業基本無力進行研發,科研經費占GDP比值驟然降到0.6%以下。中國電子工業徹底垮了。
比如像中國最大的半導體企業——上海元件五廠。1980年利潤高達2070萬元,職工人均利潤1.5萬元。即使是1985年,上海元件五廠的產值仍然高達6713.1萬元,利潤達1261.4萬元。然而到了1990年,上海元件五廠產值下降至1496萬元,利潤竟然僅有2.47萬元,全廠1439人,人均利潤僅有區區17.16元。熬了沒幾年,這家風光了三十年的中國半導體器件龍頭企業,“春風”裏破產倒閉了。
中央停止投資全國瘋狂引進落後淘汰技術
1982年,組建電子工業部,主管全國電子工業。該部門繼承了組建的2500多家科研院所和電子工廠,下屬職工總數達100多萬人,主要研製通信、雷達、電視、計算機、無線電、元器件等設備。產業結構完備程度,僅有美國、蘇聯可以相比。光是電子工業部下轄的專業電子研究所就有上百家。然而在80年代初,由於中央政府全麵停止對電子工業投資,各電子企業要自己去市場找資源。於是中國電子工業的技術升級全麵停止,與美國、日本的技術差距迅速拉大。甚至被80年代加大電子投資的韓國、台灣徹底甩開。
1982年,中國國務圓成立了“電子計算機和大型集成電路領導小組辦公室。1984年至1990年,中國各地方政府、國有企業和大學,紛紛從國外引進淘汰的落後晶圓生產線,前後總計達到33條,按照每座300-600萬美元估算,總計花費1.5億美元左右。這33條晶圓生產線,多數根本沒有商業價值。造成這一亂象的根本原因,是電子工業部,將絕大多數國有電子企業的管理權,甩給省市地方政府,又缺乏製定執行產業規劃的政策權力。出現了全國瘋狂引進落後技術的奇怪現象。還有一個原因是80年代開始,國有企業貪汙腐敗加劇,借著進口項目的名義,領導幹部可以名正言順地獲得出國考察機會。
為了治理散亂差問題,1986年電子工業部在廈門,舉辦集成電路戰略研討會,提出“531戰略”。即“普及5微米技術、研發3微米技術,攻關1微米技術”,並落實南北兩個微電子基地。南方集中在江浙滬,北方集中在北京。1988年至1995年,在政策扶持下,中國誕生了五家具有規模的國有半導體企業:江蘇無錫華晶電子(原無錫742廠與永川半導體研究所合並)、浙江紹興華越微電子(1988年設立中國第一座4英寸晶圓廠)、上海貝嶺微電子、上海飛利浦半導體(1991年設中國第一座5英寸晶圓廠)、和北京首鋼NEC(1995年設中國第一座6英寸晶圓廠)。
1990年8月,國務院決定在八五計劃(1990-1995),半導體技術達到1微米製程,決定啟動“九0八工程”,總投資20億元。其中15億元用在無錫華晶電子,建設月產能1.2萬片的6英寸晶圓廠。由於官僚體係拖延,九0八工程光是經費審批就花了兩年時間。然後從美國AT&T(朗訊)引進0.9微米製程,又花了三年時間。前後拖延五年時間,建廠再花三年,導致1998年無錫華晶電子投產即落後(月產能僅6000片),華晶還要為此承擔沉重的利息支出壓力,後來不得不甩給了台灣人經營。與無錫華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1990年新加坡政府投資特許半導體,隻用2年建成,第三年投產,到1998年收回全部投資。
三十年來市場換丟技術
1996年7月,西方33個國家正式簽訂《瓦森納協定》,民用技術控製清單包括:電子器件、計算機、傳感器等九大類。軍用技術控製清單包括22大類。中國同樣處於被禁運國家之列。
在各方麵嚴防死守下,中國企業要想獲得先進技術,就變得非常困難。而外國企業則憑借掌握的先進技術,在中國市場予取予求,占盡便宜。
1990年,中國大幅降低關稅、取消計算機產品進出口批文、開放了國內電腦市場。頃刻間,國外的286、386電腦如潮水般湧入,長城、浪潮、聯想等國內公司潰不成軍。1991年由美國英特爾和AMD,掀起的“黑色降價風暴”,更是讓中國計算機產業雪上加霜。由於絕大多數整機企業,積壓了高價買進的芯片,從而背上巨額虧損的包袱,一家家電腦整機廠商,前赴後繼般悲壯地倒在了血雨腥風之中。長城、浪潮和聯想也都元氣大傷。在微電子集成電路方麵,國內企業繼80年代中後期陸續虧損後,90年代紛紛倒閉,國內集成電路工業,逐步變為三資企業為主的局麵。據專家估計, 到1990年代末,中國微電子科技水平,與國外的差距至少是10年。
在中國本土電子企業土崩瓦解之時,中國政府卻在大力扶持國外企業。
2012年1月,韓國政府審批通過三星在華設廠項目。2012年4月2日,韓國三星電子宣布在中國西安,建設閃存芯片廠。項目一期投資將達70億美元,若三期投資順利完成,總投資約為300億美元。西安市為此項目提供了巨額補貼,包括:一、韓國三星需要的130萬平方米廠房,由西安市建設,並免費提供1500畝土地。二、西安市每年向三星補貼水、電、綠化、物流費用5億元。三、西安市財政對投資額進行30%的補貼。四、西安市對所得稅征收,進行前十年全免,後十年半額征收。同時,西安市還承諾,將為項目修建高速公路和地鐵等交通基礎設施。總的補貼金額保守估計在300億元以上。
麵對這種獅子大開口的苛刻索價,西安市竟然全盤接受。三星西安項目,選址在西安市安區五星和興隆街道,占地9.4平方公裏,15個村莊3000多戶農民被迫拆遷改造,引發群眾抗議。為了調解征地拆遷矛盾,西安市幹脆派了一批幹部吃住在農村,專門解決拆遷問題。
西安市這種隻要麵子不要裏子的招商方式,實際是用中國土地、中國資金、中國工人,來補貼服務外國企業,幫助它們占領中國市場,壓製中國本土企業發展。這在其他國家是極其滑稽的行為。也無怪乎北京、重慶不要這種項目。
三十年來,看看中國盡數破產倒閉的本土電子企業,再看看各省政府,花費巨額資金,補貼扶植的無錫海力士、西安三星、大連英特爾、南京台積電,不禁令人感歎。
國家科技人才自生自滅
今天中國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最大的困難是科技人才缺乏。而曾經何時,中國也曾經人才輩出。
1958年9月,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室,王守覺等人,研製成功我國第一批鍺合金擴散高頻晶體管,頻率達到150MHz。後在中科院109廠批量生產,為中科院計算所研製的109乙型晶體管計算機(浮點32二進製位、每秒6萬次),提供了12個品種、14.5萬多隻鍺晶體。後又為計算所研製的109丙型計算機,提供了大量晶體管元器件。109丙機字長48位,平均運算速度每秒11.5萬次。該機共生產兩台,為用戶運行了15年,在我國核武器研製工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65年,上海華東計算技術研究所,與上海冶金研究所、上海元件五廠等單位合作,開始研製655型數字集成電路大型計算機,由陳仁甫(照片右側)副研究員主持,重點攻克TTL集成電路。1969年在上海無線電十三廠投產,定名TQ-6型計算機,每秒運算100萬次,配備磁盤操作係統,語言編譯程序。
1971年,上海複旦大學自主研製的719計算機,由王世業、顧芝祥、陳誌剛等人參與研製。1975年複旦大學研製FD-753計算機。經過反複研究討論,結合那時美國IBM360/370、歐洲TSS、日本FACOM等計算機係統和我國DJS-260、北大150等計算機係統,最終確定753計算機係統的主要研製目標是:具有處理速度浮點運算200萬次以上的主機係統;實現分時計算機係統;多進程分層管理的微內核操作係統。
1979年上海元件五廠和上海無線電十四廠,聯合仿製(逆向工程)成功8080八位微處理器(編號5G8080)。8080為美國英特爾公司在1974年推出的第二款CPU處理器,集成6000隻晶體管,每秒運算29萬次。自1975年第一台個人電腦誕生以後,8080芯片幫助英特爾在幾年後占據了電腦芯片的霸主地位。德國西門子仿製出8080芯片是在1980年10月(Siemens SAB 8080A-C),比中國還晚一年。日本也仿製過8080芯片。
1980年,日本代表團在上海訪問,上海當年的電子工業擁有良好產業基礎。上海冶金研究所研製的離子注入機,還曾出口日本。而短短十年之後,上海電子工業全麵破產倒閉。誰該承擔這一曆史罪責?
1989年4月30日,台灣省新竹科技園區,台積電早期的廠房。當台灣人砸重金介入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產業的時候。中國曆時30年間積累起來的集成電路科研力量,所謂“春風”裏土崩瓦解。大批科研人員任其自生自滅。
到1997年,中國經濟瀕臨崩潰,全國幾十萬家國有企業破產倒閉,全國下崗失業工人超過4000萬人。連小小一個台灣省的GDP,都幾乎達到了整個中國的一半。
今天,中國企業正致力於重振集成電路產業,但道阻且長,追趕更需努力
【回首芯片】真正的高手談如何發展中國的芯片產業
來源: 白雲藍天 於 2018-04-23 01:29:54 [檔案]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17 次 (15000 bytes)
談一下芯片產業的人才問題
最近中興事件,美國人拿芯片卡中國的脖子,芯片問題刷屏了!芯片產業要成功,人才是關鍵,為何我們的人才不足呢?我現在寫了很多教育問題的文章,而我的本科專業,實際上是芯片專業,當時專業的全名叫做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因為學這個出身,就這個人才問題,還是有體會的。
當年我在中國科大物理係,具體的專業是半導體物理與器件,這個專業在國外叫做電子工程,簡稱doubleE,而中國叫做半導體,不過中國這個半導體一般是在無線電係的,與芯片實際的要求是有一定的差別的。在中國科大其實本係與這芯片技術有關的,還有固體發光和激光、磁學等專業。
科大的芯片專業在物理係,原因是科大當年與中科院的所係結合,在60年代以前,半導體就是一個小分支,是科學院物理所的一個研究室,後來分立出去成立的半導體所,在後來半導體所有分立出來微電子中心,而現在這部分如此的發達,國內卻長期沒有大學設立相關的學院,最近才有微電子學院的成立。
而國內的微電子學院,大多數是在原來的無線電係基礎上來的,是一群搞電路應用的人,從設計電路板發展到設計集成電路,也就是把一塊板子上的東西怎樣集成變成一塊芯片,不是研究芯片的製造工藝和芯片有所需功能的物理知識的,所以在製造芯片工藝上一直差距無法彌補,更別說芯片設備了。而這些物理知識的欠缺所帶來的問題,業內沒有物理背景的人是不會自己主動提及的。而我們的芯片,更廣義上講不止是三極管二極管組成的數字電路,還有各種傳感器等功能器件,這些對物理性質的研究和要求,非常高!而且廣泛用到了量子效應。
現在中國在芯片工業上,在設計和檢測、封裝等環節都有長足的發展,唯一發展不起來的就是製造流片這個環節,這個環節需要的就是物理、高技術等最密集的部分,而且需要複合型人才。我們可以看國內一些專家對封裝和設計信心滿滿,華為海思自己的芯片也很多,但關鍵的流片環節都是代工!就算國內一些廠家可以流片了,但做光刻的掩模也做不了,要外麵的光刻機給你做,我們的光刻機的差距更大,還巴統禁運。所以別看封裝和設計做的好,想要突破依舊門檻沒有半點降低,這是內行有人也故意不說的事情。
而芯片的製造和設備所涉及的相關物理研究,尤其是尺度到幾十埃的分子尺度下,現代物理量子力學的影響越來越大,是沒有學過現代物理基礎不懂量子力學的電路設計出身的人很難突破的。更關鍵在設備製造上,更是要物理高手!最近很多物理的諾貝爾獎都給了研製設備的了,設備才是瓶頸。
學習量子力學,就要年輕,否則很難突破經典物理的思維定勢,而且能夠學懂量子力學的人,一定是需要一些天賦的,參加奧數等競賽能夠取得好成績的頂尖孩子。記得當初我們科大物理係是全國高考取分最高的學校最高的院係之一,能夠進來的,基本要比清華北大的提檔線多幾十分才可能的,有多位狀元和奧賽金牌,但老師講量子力學的時候,就說隻有少部分的同學能夠真正聽懂,到考試不及格的是大部分。
而芯片專業到製造部分,相關的學科特別多,光刻肯定是光學有要求,擴散等工藝則化學要求也很高,還有超淨超純超真空等,所以甚至我們係的低溫專業與之也會有關聯,各種材料科學都用得到,而機械精度也是保障之一,自動控製也離不開,這是一個要求你對技術的理解和掌握特別全麵的專業,對知識麵的要求是很高的。當然同時你對線路等知識也要有概念才行。
我們學的好數學和量子力學的,很多人才是理論型的,專才型的,芯片是要求通才水平很高的,而且這個芯片的研究不局限於理論,還需要實驗水平也很高,要有極強的動手能力,是要實際出產品檢驗的,不是有公式有邏輯理論體係就是成果的。僅僅做東西的這絲毫不差,光刻對準等,多少人的眼睛就不過關!想一下學霸有多少比例的孩子是不近視的?!
而這個人才的培養更關鍵的是費用問題,培養一個芯片製造方麵有經驗的大學生,費用極高!我們的擴招,招收的大量是一個黑板就解決問題的專業,教育變成了賺錢的產業,培養芯片專業的學生,是賠錢的!這費用一個人一年下來,絕對不可以收學費覆蓋成本,即使是國外超高的學費也不可能,甚至成本要高於常青藤捐資入學的捐款。
我們做半導體芯片的費用之高,可以以簡單的試劑成本來給大家說說,化學藥品的純度分等級,工業級是90%,化學純99%,一般的試劑是分析純的,99.99%。而半導體芯片需要的是MOS純的,99.9999%,我們一般說這個純度都說幾個9,不是9都沒有意義了,高的有10個9以上,最低也要六個9,這樣的超純,普通幾塊錢的試劑,當年就是幾千塊錢啊!另外還要超淨環境,超淨室從萬潔到十潔,說的是一立方米的空間裏麵有多少塵埃,這看不見的都是錢!
這麽高的費用,能夠培養多少學生?!所以能夠擴大培養的,就是設計人員,在電腦前畫圖和寫代碼,然後找代工廠流片,研究流片工藝這個難關的人才沒有!所以我們對領導說培養了多少芯片人才,微電子學院每年有多少畢業生,但真的最尖的能夠與外國掰手腕的人才卻沒有!而更難的在半導體設備,這個設備的研製需要的門檻最高。其中關鍵設備光刻機差距就更大,完全是卡脖子的!我當年畢業工作就是研究光刻的,對這裏的水多深,特別有體會。
中國的半導體產業要趕上來,實際上是要兩步一起跨才可以,因為人家半導體設備早早就是對華禁運的,不光美國,是巴統下的所有發達國家!三星和台積電能夠起來,美國主導的巴統不對他們禁運啊!因此我們的半導體產業要追趕,這個跳躍超越,比三星和台積電都要大!現在國內都是買人家淘汰的二手設備,你能夠發展起來麽?!
更關鍵的是別看關鍵性的物理層麵的芯片人才奇缺,培養的非常稀少,中國此類的芯片人才還外流最厲害!我剛剛大學畢業的時候,美國對中國人的簽證卡的最緊的時候,對學芯片的有超淨室工作經驗的,就可以給H簽證讓他們直接赴美打工,因為美國人很清楚培養一個這樣人才的成本!
而當時我們國內的收入是一個月工資86元人民幣,92年後改革了一下,給205塊算是大漲價了。當時打一個麵的是10元起步10公裏,一斤肉要4.9元,真的連吃飯都困難,原因就是半導體產業都不賺錢,隻要你能夠生產了,巴統馬上解除禁運,你一定生產沒有利潤可得。按照市場經濟能夠給你多少錢?還指望獎金?!就算到現在,你沒有利潤,給你的也很有限。而你的技術背景最全麵,又要有動手能力,這樣的人,搞金融研究多好?!本人後來做金融方麵的事情,也得益於當年的訓練,這個行業轉行的太多了。
美國人連本科生都要,這是幹嘛呢?!其實我們這個行業與之的差距,技工的差距才是巨大的,本科生去了就是技工!在芯片這一個行業,技工和最尖的研究人員,其實差別非常有限,這一點與傳統行業也是極大的不同。因為摩爾定律之下,18個月就是性能提高一倍價格下跌一半,這研究出來的最尖端成果到應用也就是不到一年的時間,你研究了到建立生產線和設計生產設備,是高度連貫的生產的工人與你研究人員沒有差別!半導體芯片工廠能夠在核心超淨室的人員非常有限,投資數百億的工廠在超淨室裏麵的人可能不超過10個,而且每多一個人,對超淨環境都是極大的破壞和負荷。而最尖端的設備,其實都不是自動化生產,都是手工的,因為沒有幾台需求,就如世界最好的光刻機,壟斷全球80%市場的,也是一年賣不了幾台,但一台就是多少億美金!
現在中國芯片不成,關鍵就是人才培養的不到位,要超越就必須人才到位。弱化理科教育和理科通才基礎教育,對芯片產業的人才成長影響非常直接。我們教育部目前的培養方式,高考改革下物理的難度直線降低,直接導致人才的選擇和水平降低;同時我們搞的教育平均化,對芯片方麵的頂尖孩子是非常不利的。不要說教育是長線,其實說來也很快的,這個是一個年輕人的行業,現在10歲的孩子,未來十年後就可以當作主力了,國家必須為選拔這樣的人才製定特殊的政策!
還有就是留住人才,完全是可以高薪高待遇的,芯片行業在國外都是高薪,更關鍵的是能夠有股權激勵等,芯片行業是資本密集型的,幾百億投資核心人員十幾個,工資再高都是小數目,但中國特色是紅眼的多,與之同級別的人太多,都要高薪不成,很難差別化處理,對此國家要下大決心,不要怕找錯人,千金買馬骨的故事非常有現實意義。
所以綜上所述,對芯片的問題,我們要看的更長線一些,中國的人才戰略、教育戰略,也要為這個關乎民族崛起大業的關鍵問題進行深入改革,全民一心臥薪嚐膽,把卡脖子的芯片問題徹底解決!
? 1990-1994年台灣的GDP最高時達到大陸的45%+,主要與人民幣匯率大幅度降低有關,1995年開始大陸的GDP開始高歌猛進 - 白雲藍天 - ♂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白雲藍天 的個人群組 (114342 bytes) (40 reads) 04/22/2018 18:40:08
? 82年的災難是趙紫陽一手推動的。 - 峻岩 - ♂ 給 峻岩 發送悄悄話 峻岩 的博客首頁 峻岩 的個人群組 (0 bytes) (4 reads) 04/22/2018 19:18:39
? 吃一塹,長一智。毛主席說過, - 南國鐵樹 - 給 南國鐵樹 發送悄悄話 南國鐵樹 的博客首頁 南國鐵樹 的個人群組 (83 bytes) (21 reads) 04/22/2018 19:26:19
? 79 年華國鋒到西門子去看的時候, 中德距離不止20 年 - 立竿見影-1 - ♂ 給 立竿見影-1 發送悄悄話 立竿見影-1 的個人群組 (0 bytes) (3 reads) 04/22/2018 19:54:27
? 都不在點上,雖然這事我也不太有發言權因為我早就出國了。但我記得政府不再對中國芯片的研發作投資是自2003年交大的“漢芯一... - 聶耳 - ♂ 給 聶耳 發送悄悄話 聶耳 的博客首頁 聶耳 的個人群組 (0 bytes) (17 reads) 04/22/2018 20:30:05
? 高端芯片的難點應該在它的設計上。並不是在理論上。毛時代所做的研究都隻是在實驗室裏而且因該都是些低端芯片的實驗。... - 聶耳 - ♂ 給 聶耳 發送悄悄話 聶耳 的博客首頁 聶耳 的個人群組 (0 bytes) (9 reads) 04/22/2018 20:44:28
? 為什麽落後20年?因為在科學的道路上是沒有平坦的道路可走的,隻有那些腳踏實地不畏艱險的人才能達到。這不是毛澤東思想所能... - 聶耳 - ♂ 給 聶耳 發送悄悄話 聶耳 的博客首頁 聶耳 的個人群組 (0 bytes) (8 reads) 04/22/2018 20:58:46
? 為什麽落後20年?它不是一句“超過世界同類先進水平”,“基本完成了。。。”之類的大話可以解決的問題。腦子要清醒 - 聶耳 - ♂ 給 聶耳 發送悄悄話 聶耳 的博客首頁 聶耳 的個人群組 (0 bytes) (2 reads) 04/22/2018 21:11:06
? 為什麽曆史上會批判劉少奇鄧小平的:造船不如買船?現在知道為什麽了…… - 財富001 - ♂ 給 財富001 發送悄悄話 財富001 的個人群組 (0 bytes) (9 reads) 04/22/2018 21:18:54
? +1 - 三笑 - ♂ 給 三笑 發送悄悄話 三笑 的個人群組 (0 bytes) (1 reads) 04/22/2018 21:22:56
? 芯片這事如果沒有國家行為,作為後來者是很難趕上的 - 三笑 - ♂ 給 三笑 發送悄悄話 三笑 的個人群組 (239 bytes) (35 reads) 04/22/2018 2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