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 新疆建設兵團介紹 難忘阿裏

(2017-09-08 07:21:28) 下一個

新疆建設兵團介紹

難忘阿裏

  

我們不能忘掉曆史。

我們的前輩在那個年代用青春熱血和生命打造的建設兵團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是一部激勵我們的壯美詩篇!也許建設兵團給人留下了太多艱辛和困苦的印象,但更多的感受是熱血在湧動,是那種精神的力量所在!

前輩們在那個艱難困苦的時代用青春和生命換來的如今美好我們決不能忘記!

 

一一難忘阿裏

 

 

 
引 子
 
“你們現在可以把戰鬥的武器保存起來,拿起生產建設的武器,當祖國有事需要召喚你們的時候,我將命令你們重新拿起戰鬥的武器,捍衛祖國。”這是1954年10月毛澤東主席對駐疆部隊發布的命令。這也是新中國屯墾戍邊事業的宣言書。毛主席一聲令下,解放軍駐新疆官兵10.5萬人脫下軍裝、摘掉紅領章和紅五星帽徽,集體就地轉業,紮根天山南北的荒漠戈壁,開始了艱苦創業。這支不列入軍隊編製、不穿軍裝、不要國家和人民負擔的屯墾戍邊隊伍,就是飽經風霜、默默奉獻、守護邊陲、建功立業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一、兵團曆史沿革


1975年3月25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決定撤銷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及各師建製,所屬企事業單位全部移交地方管理,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墾總局。鑒於新疆農墾事業麵臨的實際狀況和兵團的特殊地位和作用,1981年12月3日,中共中央作出《關於恢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決定》。1983年以後,兵團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速進行農墾經濟體製改革。1990年兵團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在國家實行計劃單列,為兵團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1997年中央正式發文明確規定,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履行屯墾戍邊使命的特殊組織,接受中央人民政府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雙重領導(其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領導隻是掛名而已),享有省級的權限。並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麵實行國家計劃單列,納入國家一級預算。兵團的黨務和稅收事務由自治區分管,而行政、司法、經濟、財政等則由中央政府管理,並依照國家法律自行管理內部的行政、司法事務。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前身是由三支部隊組成的。一是王震將軍率領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1兵團,二是新疆警備總司令兼西北行政長官公署副長官陶峙嶽將軍率領的由原駐疆國民黨整編第42師起義部隊改編的第一野戰軍第22兵團,三是由列斯肯和賽福鼎率領的新疆民族軍整編的解放軍第5軍。和平解放新疆後,根據中央人民政府命令,這三支部隊的10.5萬名官兵連同6萬餘名家屬,於1954年8月集體就地轉業,脫離國防部隊序列,組建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後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此後,又有許許多多來自內地的有誌青年,踴躍投身到屯墾戍邊的行列。兵團對海外公開的名稱一直是“中國新建集團公司”。

二、兵團隸屬關係


在這裏還要說明一下,盡管曆史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曾經屬於新疆自治區管轄,然而現在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並不屬於新疆自治區領導和管理。而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機構,直屬中央管理。他和新疆自治區是平級單位。其實中央對駐新疆的很多機構都是高配的,比如蘭州軍區下屬的新疆軍區不同於其他省軍區(軍級),而是副大軍區級別;新疆武警總隊不同於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副軍級),而是和北京武警總隊一樣是正軍級;新疆自治區書記是政治局委員。因此,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作為一個省部級單位是名正言順的。這也體現了中央對新疆的高度重視。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兵團第一政委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兼任,兵團另設專職黨委書記兼政委。兵團政委兼任自治區的黨委副書記,兵團司令員兼任自治區的常務副主席。兵團政委和兵團司令員由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直接任命,黨內級別為中央委員。兵團的師大都與自治區的地區行政中心分別對應,由相應的地委書記兼任師第一政委,師另設專職的師政委和師長。四個地區實行市師合一的領導體製(以前是所有地區實行市師合一)。在兵團總部、各師師部和團場密集的墾區,設有三級公安局、檢察院、法院機構。1985年兵團的武裝部隊改編為武警,整編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武警指揮部(副軍級建製),及其隸屬的各支隊、大隊、中隊。兵團軍事部(副軍級建製)執行省軍區的職責權限,即兵役動員、預備役編組、民兵工作等。兵團的武警部隊和各支民兵應急反應分隊是新疆維護穩定、處置突發事件的重要力量。盡管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不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序列,然而從它的出身和作用來看,可以說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個特殊兵種。

 

三、兵團組織機構


2、人民團體:工會、婦聯、團委、工商聯(總商會)、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紅十字會。
3、政法機關:兵團公安局、兵團檢察院、兵團法院、兵團司法局。
4、所屬師(市):農一師/阿拉爾市、農二師、農三師/圖木舒克市、農四師、農五師、農六師/五家渠市、農七師、農八師/石河子市、農九師、農十師、建工師、農十二師、農十三師、農十四師。同時亦相當於市軍分區。
5、武裝力量:兵團軍事部(副軍級建製,相當於省軍區)、兵團武警指揮部(副軍級建製,相當於省武警總隊)。

 

1、機關單位:黨委辦公廳暨辦公廳、保密局、機關事務管理局、信訪局、檔案局、黨史研究室(誌辦公室)、紀委(監察局)、黨委組織部(人事局)、黨委老幹部局、黨委宣傳部(廣電局、出版局、文明辦)、黨委統戰部(台辦)、民宗局、黨委政法委、黨委政策研究室、兵團直屬黨工委、建設(環保)局、外事局(僑辦、僑聯、旅遊局)、水利局、信息化工作辦公室、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糧食局)、農業局、國資委、交通局、安全生產監督局、商務局、質量技術監督局、衛生局、教育局(體育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分局、科技局、人口和計生委、編委辦公室、審計局、財務局、經協辦、民政局、國土資源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統計局。

四、兵團十四個師的編製

 

目前兵團下設14個師(其中包含1個建築工程師)及185個農牧團場(其中包含11個建築工程團),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4個地州市內。兵團總人口大約為260萬人,其中漢族人口約230萬,以來自河南、四川、山東、甘肅、江蘇、安徽、湖南、湖北、陝西、河北等省的居多,少數民族人口30萬人。有耕地103.52萬公頃,近500個獨立核算工業、建築、運輸、商業企業,有較發達的科研、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金融、保險等社會事業和健全的司法機構。

“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數萬裏,屯墾在天山。”這就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曆史真實寫照。一代代兵團人一手拿鋤頭,一手拿槍杆,不僅維護了國土的完整,也為新疆社會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兵團建立伊始,按照毛主席“不與民爭利”的原則,絕大部分團場建在“水到頭、路到頭、電到頭”的大沙漠邊緣。大漠邊緣的每一片綠、每一棵樹,都凝聚著兵團農工的心血。

兵團已從組建初期的17.5萬人發展到現在的260萬人。一代又一代的兵團兒女像紅柳、胡楊一樣在戈壁沙漠中深深紮下了根,成為永不換防、永不轉業、世代接續的戍邊力量和永不挪位、有生命的“界碑”。

 

1、農一師。1953年成立,師部機關駐阿拉爾市,布防區域在阿克蘇地區。其前身是:紅六軍團/八路軍120師359旅/第一野戰軍第1兵團第2軍步兵第5師。

 

2、農二師。1953年成立,師部機關駐庫爾勒市,布防區域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其前身是:八路軍120師359旅和晉綏軍區的321名骨幹組建的渤海軍區教導旅/西北野戰軍第2縱隊獨立第6旅/第一野戰軍第1兵團第2軍步兵第6師。

 

3、農三師。1966年成立,師部機關駐喀什市,布防區域在喀什地區。其前身是:第一野戰軍22兵團第5軍(新疆民族軍改編)步兵第14師。

 

4、農四師。1953年成立,師部機關駐伊寧市,布防區域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直屬原伊犁地區。其前身是:(解放軍第2軍第5師13團+新疆軍區通訊團+6軍騎兵團)合編組成/第一野戰軍第22兵團第5軍(新疆民族軍改編)第15師。

 

5、農五師。1953年成立,師部機關駐博樂市,布防區域在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其前身是:紅五軍團/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第一野戰軍第1兵團第6軍步兵第16師。

 

6、農六師。1953年成立,師部機關駐五家渠市,布防區域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其前身是:西北野戰軍新4旅/第一野戰軍第1兵團第6軍步兵第17師。

 

7、農七師。1953年成立,師部機關駐奎屯市,布防區域在奎屯附近。其前身是:第一野戰軍第22兵團第9軍(國民黨整編第42師起義部隊改編)步兵第25師。

 

8、農八師。1953年成立,師部機關駐石河子市,布防區域在石河子附近。其前身是:第一野戰軍第22兵團第9軍(國民黨整編第42師起義部隊改編)步兵第26師。

 

9、農九師。1962年成立,師部機關駐額敏縣,布防區域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塔城地區北部邊境地區。其前身是:第一野戰軍第22兵團第9軍(國民黨整編第42師起義部隊改編)步兵第27師。

 

10、農十師。1959年成立,師部機關駐阿勒泰市北屯鎮,布防區域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區。其前身是:第22兵團騎兵第7師。

 

11、建築工程師。1953年成立,師部機關駐烏魯木齊市,活動區域在全疆。其前身是:第22兵團騎兵第8師/農十一師。

 

12、農十二師。1982年成立,師部機關駐烏魯木齊市,布防區域在烏魯木齊市境內。其前身是:烏魯木齊農場管理局。2001年改為現名。

 

13、農十三師。1982年成立,師部機關駐哈密市,布防區域在哈密地區。其前身是:哈密農場管理局。2001年改為現名。

 

14、農十四師。1982年成立,師部機關駐和田市,布防區域在和田地區。其前身是:和田農場管理局。2001年改為現名。

 

五、兵團光輝業績

 

 

農業是兵團的基礎產業,具有突出的資源優勢和巨大的開發潛力。兵團有耕地麵積1072.76千公頃,農作物總播種麵積916.25千公頃。兵團農業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和科技含量高,水利等基礎設施完善,己初步形成了規範化的現代的大農業體係。兵團生產的農牧產品品種多、單產高、質量好、商品率高,主要經濟作物單產水平均居全國前列。2001年兵團棉花總產63.89萬噸,約占全國六分之

 

一,已成為國家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為了保證農業生產灌溉、引蓄洪水和冬閑水,兵團進行了大規模的水利建設。截至2006年底,兵團擁有水庫125座,總庫容32.45億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庫11座,中型水庫29座,小型水庫85座,有輸水幹渠8981.99千米,機電井11305眼。

 

兵團工業己形成了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體,能源和基礎工業相配套的現代化工業體係,擁有紡織、食品、造紙、皮革、鋼鐵、煤礦、建材、電力、化工、機械電子等近百個門類;兵團生產的1200多種工業產品中有300多種曾獲國優、部優、區優稱號。

 

兵團商貿流通業發達,批發、零售和飲服網點設施遍布全疆和內地各省市。兵團與世界上66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係,擁有各類出口商品基地170多個,經營34大類100多個商品的出口業務。

 

兵團擁有勘測、設計、施工一條龍的建築、安裝施工隊伍,在國內外承建鐵路、公路、水利水電等大型建築工程。

 

兵團在改革上下的功夫最大,主要是以擴大職工經營自主權、擴大基層民主為核心的農牧團場改革和以產權改革、建立現代企業製度為核心的國有工交建商企業改革。目前兵團已組建了9個市場競爭力較強的企業集團,有11家上市公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新疆現代工業的奠基者。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中國計劃經濟最後一艘航空母艦”。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職責和使命,可以概括為4個字——屯墾戍邊。“屯墾是手段,戍邊是目的。屯墾是為了戍邊。”

 

從國際大環境來看,反恐形勢嚴峻,境內外敵對勢力相互勾結,從沒放棄把新疆從祖國大家庭分裂出去的圖謀。所以,兵團不僅不能削弱,還必須進一步發展壯大。

 

成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個偉大創造,其組建、恢複和發展,體現了黨和國家幾代領導人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非凡魄力。兵團的存在是維護新疆社會政治穩定、鞏固邊防不可替代的因素。如果沒有兵團,新疆絕不會有今天的安定和繁榮。

 

 

 

 

有讀者提到一些兵團首長的名字為什麽沒提到?以下是較全的曆任新疆建設兵團首長名單資料: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曆屆領導】
2015-06-13 ? 360doc個人圖書館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別稱“中國新建集團公司”)屬於國務院計劃單列的省(部)級單位.1954年10月7日,新疆軍區發布成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命令的時間,為兵團正式成立時間。1975年3月25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發出中發[1975]第11號文件,即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同意並批轉的自治區黨委、軍區黨委《關於加強黨的一元化領導,改變生產建設兵團體製的請示報告》時間,為兵團撤銷時間。1981年12月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發出[1981]第45號文件(即恢複生產建設兵團的決定)時間為兵團恢複時間。

司令員
陶峙嶽 1954.10.30-1968.09.21
丁 盛 1967.06-1968.02 第二司令員
張竭誠 1968.11-1975.03.25
陳 實 1982.02.09-—1987.04
劉雙全 1987.04—1993.3
金雲輝 1993.3—1997.9
張文嶽 1997.9—1999.10
張慶黎 1999.10—2005.3
華士飛 2005.3---2011.11.12
劉新齊 2011.11.12--

政委
王恩茂 1954.10.30-1972.12
穀景生 1982.02.09-1983.4第一政委
張仲瀚 1964.07.30-1967.03.03 第二政委
裴周玉 1964.07.30-1967.06第三政委
裴周玉 1967.06---1975.03.25 第二政委
陽煥生 1982.02.09--1985.11.29 逝世
宋漢良 1987.04—1995.12 第一政委
郭 剛 1987.04—1994.12
王傳友 1994.12—1999.10
王樂泉 1995.12--2010.05.05  第一政委
陳德敏 1999.10—2005.3
聶衛國 2005.3--2010.06.23
張春賢 2010.05.05--第一政委
車 俊 2010.06.23--

副司令員
程悅長 1954.10.30-1961.05.01 在北京病逝
趙錫光 1954.10.30-1955.10.09 患胃癌逝世
丁 盛 1964.07.30-- 第一副司令員
陶晉初 1964.07.30-1967.05.08 第二副司令員
孔瑞雲 1967.08--1975.03.25
杜海林 1967.08--1975.03.25
楊宗勝1968.10--1975.03.25
王振東1968.10--1975.03.25
甄子明1971.06-1975.03.25
沈少星1971.09-1975.03.25
謝高忠 1982.02.09-1987.04 第一副司令員
曾繼富 1982.02.09-1987.04
林海清 1982.02.09-1983.04.08
夏爾西別克·司的克(柯爾克孜族) 1982.02.09-1987.04
毛乃舜 1982.02.09-1987.04
王壽臣 1982.02.09-1987.04
李廷智 1982.02.09-1983.04.08
林湧一1983.04.08--?
文克孝1983.04.08--?
章 恒 1987.04—?
羅泉源1987.04—?
伯塔依·庫平(哈薩克族)1987.04—?
李遲1987.04—?
劉新齊 2001.06--2011.11.12
朱鑒凡 1993.7--2006.01.08
胡兆璋 1993.7--2008.06.05
王漢儒1995.12--?
陳忠1995.12--?
丁文斌1995.12--1998.4
康克儉1998.3--2006.01.08
方登華1998--2000
劉建新2006.01.08--
於秀棟2006.01.08--
阿勒布斯拜·拉合木 2001.06--2008.06.05
庫爾班·艾爾西丁(維吾爾族)2001--2008.06.26
宋建業2008.06.05--
哈尼巴提·沙布開2008.06.05--
孔星隆2008.06.05--
成家竹 2012.05--

副政治委員
張仲瀚 1954.10.30-1964.7.30
賀振新 1966.01-1966.12.12 去世
曾如清 1967.08--1968.10
李荊山 1968.10--1971.06
周九銀1969.07-1975.03.25
孫寅東1969.07-1975.03.25
苟紀明1971.06-1975.03.25
劉一村 1982.02.09-1983.04.08
吐爾遜·阿塔吾拉(維吾爾族) 1982.02.09-1983.04.08
賀勁南 1982.02.09-1983.04.08
史驥 1982.02.09-1983.04.08
劉炳正 1982.02.09-1987.04
趙予征1983.04.08--1987.04
曹國琴(女)1983.04.08--?
司馬義·買合蘇提(維吾爾族)1987.04—?
李書卷1987.04—?
倪豪梅(女)1987.04—?
司馬義·鐵力瓦爾地(維吾爾族)1995.12--1998
買買提明·阿不都熱依木1998.4--2006.01.08
華士飛2001.06—2005.03
雪克萊提·紮克爾2006.01.08--2011.6
王繼亮2006.01.08--2013.11.26
王崇久2003.07--2008.06.05
盧曉峰2008.06.05--
徐偉華 2010.12—
劉向鬆 2012.4--
阿布力孜·尼牙孜2012.4--

 

 

參謀長

陶晉初 1954.10.30-1964.07.30
陳 實 1964.07.30-1967.05.08
楊貫之 1968.10-1975.03.25
曾繼富1982.02.09-—?(兼)

 

 

副參謀長

楊貫之1954.10.30--1968.10
王根僧1954.10.30--1975.03.25
陳德法1954.10.30--1975.03.25
楊宗勝1965.01--1975.03.25
曾繼富1965.01--1967.05.08
王振東1965.01-- 1975.03.25
朱鐵穀1967.08--1975.03.25
黃振江1968.10--1975.03.25
王寶銓1968.10--1975.03.25
肖鳳瑞1969.06--1975.03.25
王月德1970.02--1975.03.25
王鎮甫1971.07--1975.03.25
李少亭1971.07--1975.03.25

政治部主任

 

 

王季龍 1954.10.30-1964.05
李荊山 1964.05-1968.10
侯全智1968.10-1975.03.25
趙幹卿 1982.02.09-1988.1

 

 

政治部副主任

 

劉一村1954.10.30--1975.03.25
吳登雲1968.11--1975.03.25
趙誌祥1969.03-- 1975.03.25
魚建明1970.08--1975.03.25
李宗淮1970.08--1975.03.25
陽煥生1974.08--1975.03.25

 

 

中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委員會曆屆領導

1954年11月16日 經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批準,成立“中共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委員會”。
 

第一書記
王恩茂 1954.11.16--1971.06.20
裴周玉1971.06.20--1975.03.25
穀景生(兼)1982.02.09--1987.04.24
宋漢良1987.04.24--1995.12(兼)
王樂泉1995.12--2010.06.23
張春賢2010.06.23--

 

 

第二書記

張仲瀚1954.11.16--1967.03.03
裴周玉 1967.06---1971.06.20

 

 

第三書記

程悅長1954.11.16--1961.05.01 在北京病逝
裴周玉 1965.5--1967.06
丁 盛 1967.06---1968.02

 

 

第四書記

王季龍 1957.02.04--1964.10
 

 

常務書記

陽煥生1982.02.09-1985.11.29 逝世
 

 

書記

陳實 1982.02.09-1987.04.24
謝高忠1982.02.09-1983.04.08
劉一村1982.02.09-1983.04.08
曾繼富1982.02.09-1983.04.08
吐爾遜·阿塔吾拉1982.02.09-1983.04.08
趙予征 1983.04.08-1987.04.24
郭 剛 1987.04.24--
王傳友 1994.11--1999.10
陳德敏 1999.10—2005.3
聶衛國 2005.3--2010.06.23
車 俊 2010.06.23--

副書記

王季龍 1954.11.16--1957.02.04
周九銀 1971.06.20--1975.03.25
李荊山 1971.06.20--1975.03.25
文克孝1983.04.08--
曹國琴(女)1983.04.08--
劉雙全 1987.04.24--
金雲輝 1993.3--1997.9
張文嶽 1997.9--1999.10
張慶黎1999.10--2005.03
華士飛2005.03--2011.11.12
劉新齊 2011.11.12--

常 委
陳 實 1954.11.16--1971.06.20
劉一村1954.11.16--1971.06.20
楊南桂1954.11.16--1971.06.20
楊潤貴1954.11.16--1971.06.20
楊貫之1954.11.16--1975.03.25
陶晉初 1957.02.04--1971.06.20
楊宗勝 1957.02.04--1975.03.25
丁盛 1965.5--1967.06
楊兆元1965.5--1971.06.20
李荊山 1965.5-- 1971.06.20
孔瑞雲1971.06.20--1975.03.25
杜海林1971.06.20--1975.03.25
王振東1971.06.20--1975.03.25
孫寅東1971.06.20--1975.03.25
朱鐵穀1971.06.20--1975.03.25
侯全智1971.06.20--1975.03.25
吳登雲1971.06.20--1975.03.25
甄子明1971.06.20--1975.03.25
苟紀明1971.06.20--1975.03.25
林海清1982.02.09-1987.04.24
賀勁南1982.02.09-1987.04.24
史驥1982.02.09-1987.04.24
夏爾西別克·司的克1982.02.09-1987.04.24
劉炳正1982.02.09-1987.04.24
毛乃舜1982.02.09-1987.04.24
王壽臣1982.02.09-1983.04.08
李廷智1982.02.09-1983.04.08
趙幹卿1982.02.09-1983.04.08
謝高忠1983.04.08--1987.04.24
曾繼富1983.04.08--1987.04.24
章恒1987.04.24--1995.12
文克孝1987.04.24--1995.12
司馬義·買合蘇提(維吾爾族)1987.04.24--1995.12

李書卷1987.04.24--1995.12
周聲濤1987.04.24--1995.12
田惠民1989.05.25--1995.12
朱鑒凡 1993.7--2006.01.08
胡兆璋 1993.7--2008.06.05
張黎波1995.12--?
陳忠1995.12--?
伯塔依·庫平(哈薩克族)1995.12--?
王漢儒1995.12--?
倪豪梅(女)1995.12--?
丁文斌1995.12--1998.4
司馬義·鐵力瓦爾地(維吾爾族)1995.12--1998
王貴振1995.12--—?
湯雲夫1995.12--?
王建臻1995.12--2001
康克儉1998.3--2006.01.08
買買提明·阿不都熱依木1998.4--2006.01.08
華士飛1998.5--2005.03
蔣珊(女)

華士
方登華1998--2000
阿勒布斯拜·拉合木(哈薩克族) 2001.06--2008.06.05
劉新齊 2001.06--2011.11.12
翟小衡2001.06--
王崇久2001.06--2008.06.05
馬榮2001.06--2008.06.26
買買提明·阿不都熱依木2001.10--2006.01.08
庫爾班·艾爾西丁(維吾爾族)2001.10--2008.06.26
劉建新2006.01.08--
雪克萊提·紮克爾(維吾爾族)2006.01.08--2011.6
於秀棟2006.01.08--
王繼亮2006.01.08--2013.11.26
宋誌國2006.01.08--
宋建業2006.01.08--
李新光2008.06.26--
翟小衡2008.06.26--
哈尼巴提·沙布開(哈薩克族)2008.06.26--

盧曉峰2008.06.26--
孔星隆2008.06.26--
劉向鬆2008.06.26--
成家竹2009.04 --
徐偉華 2010.12—
宋 浩 2012.2--
楊福林 (回族)2012.2--
阿布力孜·尼牙孜2012.2--
田建榮2013.02.05--
王世江2013.02.05--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最全資料
2017-01-10 ? 360doc個人圖書館
  來源:新疆美
?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境內,(對外也稱:中國新建集團公司)是中國現存的最後一個生產建設兵團,也是中國最大的兼具戍邊屯墾、實行“軍、政、企合一”的特殊行政區劃單位。
?
兵團屬於國務院計劃單列的省(部)級單位,自行管理內部行政事務;司法事務受新疆的高法高檢領導管理,由新疆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任免兵團各級法檢的組成人員;行政業務受國務院和自治區人民政府的雙重領導。兵團部駐烏魯木齊市;分支機構遍及克孜勒蘇以外的新疆全境,主要靠近“兩周一線”〔即“兩大沙漠”和一個邊境線(中國西北邊境)為主,管理多個縣級市,擁有健全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衛生、司法機構。
?
第一師:阿拉爾市

阿拉爾在維吾爾語裏是“綠色島嶼”的意思。阿拉爾市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雙重直轄,實行師市合一管理體製。2002年9月17日,國務院正式同意設立阿拉爾市,2004年1月19日阿拉爾市人民政府正式掛牌成立。
?
?
?
第二師:鐵門關市

鐵門關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直轄縣級市,地處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內,是天山南麓和昆侖山北坡交匯的交通要衝,古絲綢之路中段的必經之地。鐵門關市由“一區二鎮”組成,麵積590.27平方公裏,距巴州首府庫爾勒市40公裏左右。
2012年12月17日,經國務院批複同意,從庫爾勒市劃出設立鐵門關市,與兵團第二師實行“師市合一”管理模式。市人民政府駐鐵門關市興疆路1號。於2012年12月29日掛牌成立。
?
?
第三師:圖木舒克市

圖木舒克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直轄縣級市,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三師建設起來的,實行師市合一管理體製,經國務院於2002年批複設立,2004年正式掛牌,行政區劃麵積1927平方公裏.“圖木舒克”是維吾爾語,意為鷹麵部突出的地方。
?
?
?
第四師:可克達拉市

位於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境內,地處伊犁河穀,距伊犁州政府所在地伊寧市約20公裏,距首府烏魯木齊市約700公裏。可克達拉市轄兩個鎮(界梁子鎮和佛尕善鎮),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會議召開後,為加強新疆穩定及加速兵團城鎮化建設,決定在兵團新建13座城市,第四師確定以66團和68團組建可克達拉市,市政府設在原66團團部,市域橫跨伊河兩岸範圍包括63團、64團、66團、68團,轄區總麵積約520平方公裏,與伊寧市麵積相當。
?
其中,66團(界梁子鎮)位於伊寧市以西20公裏,霍城縣境內,總人口2.5萬餘人,由漢、哈薩克、回、維吾爾等17個民族組成。68團(佛尕善鎮)位於伊犁河穀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境內,總人口8673人,該團食品廠生產的吉祥牌、順忘牌五香黑瓜子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
?
可克達拉市所處的伊犁河穀素有“塞外江南”的美稱,這裏降水充沛,氣候宜人,風景秀麗,資源雄厚,物產豐富。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0.4℃,年日照時數2870小時。年降水量417.6毫米,山區達600毫米,是新疆最濕潤的地區。

第五師:雙河市
位於第五師塔斯爾海墾區89團,位於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州府博樂市東約20公裏處,地處原博樂市境內。距國家一類口岸阿拉山口口岸僅51公裏,與博樂市、阿拉山口市共同構築了當地區域經濟的“金三角”和沿邊城市帶。
?
?
第六師:五家渠市

五家渠市於2002年9月19日經國務院批準設立, 2004年1月19日正式掛牌,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直轄的縣級市,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師部所在地,按師市合一的體製管理。麵積742平方千米。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天山山脈麓、準噶爾盆地東南緣,與昌吉市、烏魯木齊相接,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北坡經濟腹心地帶,也是從烏魯木齊到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最近的綠色通道。
?
?
?
第七師

位於新疆準噶爾盆地西南部的奎屯河流域,南鄰天山,北接古爾班通古特沙漠,與哈薩克斯坦接壤。全師麵積5986平方公裏,轄10個農牧團場,總人口22萬,190萬畝成熟高產的農產品種植基地。七師擬在所屬的130團(共青鎮)區域規劃建設縣級胡楊河市,其發展定位是天山北坡經濟帶克奎烏城鎮組群的重要支點,準噶爾盆地西部的綠洲生態宜居新城。
七師所在地奎屯市,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是烏奎高速、奎賽高速、奎克高速公路的連接點;是312國道、217國道和北疆鐵路、奎北鐵路的交匯點;是新疆一、二、三產業比較發達和集中的地區,是新疆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商貿物流中心。是蘭新鐵路以西、亞歐大陸橋上最適合大群體工業聚集發展的城市群經濟區。是新疆確定的優先發展、重點發展的區域,也是兵團重要的煤電煤化工基地。
?
?
第八師:石河子市

1976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石河子市。轄石河子市、沙灣縣、瑪納斯縣和農八師以及農七師部分農場共18個農牧團場。位於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北部,東部緊鄰昌吉回族自治州瑪納斯縣,麵積457平方千米。
?
?
?
第九師

全師所轄11個團場分布於塔城地區三縣一市境內,師部駐額敏縣城。1957年3月,農七師在塔城、額敏一帶開發新農場。1958年10月,塔額總場正式成立,下設三個分場。1969年4月,組建農九師。1975年5月,撤銷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九師也隨之解體,改為塔城地區農墾局。1981年12月,兵團建製恢複,農九師於1982年4月恢複原建製。2012年12月,中央機構編製委員會辦公室正式批準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九師”更名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
?
小白楊市,
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擬建縣級市。據“十二五”規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將按“師建城市、團場建鎮”進一步加快城鎮化。按照兵團2020年城鎮化率要達到70%的目標要求,兵團“十二五”期間要再規劃一批縣級市,實現“一個師一個市”目標。目前還在規劃申請的有九師小白楊市。

第十師:北屯市
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阿勒泰市和福海縣之間,阿爾泰山南麓,準噶爾盆地北緣;西與哈薩克斯坦,北與俄羅斯,東與蒙古國接壤。北屯市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的師部,始建於1958年,由原兵團張仲瀚政委親自選點布局並命名,寓意為兵團屯墾最北之地。2011年12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成立,2011年12月28日正式掛牌,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雙重直轄縣級市,實行“師市合一”的管理模式。
?
?
第十二師

前身是1963年7月自治區黨委為了推動自治區國營農場的發展,規劃設計建立的烏魯木齊西郊農場管理處。1976年2月14日根據烏魯木齊市委的決定,撤銷西郊農場管理處成立了烏魯木齊市農墾局。1981年兵團建製恢複,1982年烏魯木齊市農墾局改為兵團烏魯木齊農場管理局,2000年更名為第十二師的前身是1963年7月自治區黨委為了推動自治區國營農場的發展,規劃設計建立的烏魯木齊西郊農場管理處。1976年2月14日根據烏魯木齊市委的決定,撤銷西郊農場管理處成立了烏魯木齊市農墾局。1981年兵團建製恢複,1982年烏魯木齊市農墾局改為兵團烏魯木齊農場管理局,2000年更名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十二師,正師級建製。2012年12月,中央機構編製委員會辦公室正式批準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十二師”更名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
?
十二師下轄6個團場和四大集團公司(共130餘家企業)及師直屬事業單位,除221團位於吐魯番地區外,其餘5個團場位於烏魯木齊市南、西、北麵,處於烏昌之間的核心區域,呈扇形環抱烏魯木齊市。北疆鐵路、烏奎高速公路、烏昌大道、城北主幹道以及即將修建的烏魯木齊至昌吉輕軌鐵路穿越轄區,所屬單位抵達兩市中心均在半小時以內。全師土地總麵積412.3萬畝,其中城市規劃區麵積64萬畝,年播種麵積20萬畝左右,其餘多為草場;總人口10萬餘人,其中常住人口7萬餘人,由14個民族組成,其中漢族占70%,少數民族占30%。從業人員2.3萬人,職工1.6萬人。
?
第十三師

位於新疆的最東部。全師11個團場主要分布在哈密地區一市(哈密市)二縣(巴裏坤縣、伊吾縣)境內。師機關在哈密市大營房幸福路一號。規劃麵積9987平方千米,占哈密地區總麵積的7%。第十三師的前身是1954年10月7日成立的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1963年3月農五師西遷博樂,哈密設管理處,全稱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五師哈密管理處。 1975年5月兵團撤銷後改稱哈密地區農墾局。1982年4月恢複兵團哈密農場管理局。2001年1月31日成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十三師。2012年12月更名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
?
?
第十四師

其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二軍五師十五團,是徒步橫穿塔裏木解放和田的一支光榮部隊。2012年12月,中央機構編製委員會辦公室正式批準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十四師”更名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四師”。
?
?
兵團建築工程師

1953年成立,以工業、工程施工為主,師部駐烏魯木齊市。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疆工程部隊,經過40多年的發展壯大,目前成為集建築科研設計、安裝、建材生產、房地產開發、園林藝術、裝飾裝潢和農業、運輸、商貿、機械、電子、化工、煤炭、紡織、服裝、食品於一體的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外貿等多元經營的大型企業集團。擁有大、中型企事業單位31個,小型企業上百個,在上海、海口、北海、晉江等地設有分支機構。

 

 
《 老 兵 歌 》
 
張仲瀚

 

兵出南泥灣,威猛不可擋。
五坊何所指?油酒粉豆糖。
遍野棉絮白,精心育蠶桑。

 

身經千百戰,高歌進新疆。

新疆舉義旗,心傾共產黨。

 

幹戈化玉帛,玉帛若金湯。

各族好父老,喜淚濕衣裳。

 

爭看子弟兵,建設新故鄉。

放下我背包,擦好我炮槍。

 

愚公能移山,我開萬古荒。

務農畜為貴,苜蓿草中王。

 

肥多田增產,糧足六畜強。

田在畜身邊,畜在田近旁。

 

欲求田畜旺,場隊辦五坊。

 

渣滓皆飼料,糞便變棉糧。

飛來長江魚,殖滿清水塘。

整地平如鏡,鑿渠萬裏長。

 

引來天山水,為我灌禾秧。

 

 

水庫如棋布,水吼電輝煌。
晴陰無旱澇,保產先保墒。
護田林成帶,條田宜為方。
四周森森樹,萬堵綠城牆。
工廠連櫛起,機鳴日夜忙。
商店陳百貨,自辦大學堂。
人稱新疆好,地闊天無疆。
遠山蜃樓動,平沙海市映。
壯士五湖來,浩浩慨而慷。
君有萬夫勇,莫負好時光。
江山空半壁,何忍國土荒。
荒沙變綠洲,城鄉換新裝。
鄉人離鄉去,十年未還鄉。
歸來驚不識,指問此何方。
恪守農輕重,步調勿顛宕。
一業得成功,百業自興旺。
負重從大局,發憤誓圖強。
興建新社會,豈隻蓺稻糧。
多種經營好,主次切衡量。
各業農為主,穀物糧為綱。
農業有憲法,八字放光芒。
字字都辦好,年年紅滿堂。
似軍又似民,衣雜帽無章。
堅持“三個隊”,隊隊意深長。
各族同水乳,情深似海洋。
願償曆史債,共譜新篇章。
青年當有誌,立誌在四方。
祖國需要處,皆是我家鄉。
老兵帶新兵,一浪接一浪。
新陳自代謝,後來應居上。
回首創業初,當兵自種糧。
手舞坎土曼,地窩做營房。
將士齊上陣,三軍酣戰忙。
處處南泥灣,江南到北方。
節衣複縮食,集資建工商。
今日機械化,當年手挽韁。
萬事開頭難,念念奠基章。
甘將苦為榮,建國是康莊。
白紙繪新圖,立足促邊疆。
嚴戒前門虎,謹防後門狼。
未戰早備戰,年豐多儲備。
莫待臨戰時,舉措頓倉皇。
巨手翻天地,大膽易滄桑。
前人業未竟,不怪左宗棠。
兵團多健兒,未離手中槍。
邊關烽煙起,重新上戰場。


張仲瀚
建國後,曆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軍政委和第二十二兵團政治部主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政委、新疆軍區副政委、農墾部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顧問,是中共八大代表和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文革時期遭受嚴酷迫害,1979年平反。1980年3月9日在北京病逝。

美篇製作:難忘阿裏

文字圖片:網 絡

閱讀 17939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