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0年代的上海街上,杜月笙穿著藍色長衫。
身材很瘦,像個教書先生。
真實身份是當時中國最大黑幫的教父。
他身後跟著幾個小乞丐,吹著口哨,對著他喊:水果月笙,給點錢!
杜月笙並不生氣,吩咐手下多給點。
杜月笙14歲闖蕩上海,一開始在水果店做事。
練就了單手削梨的本領,削掉的梨皮不僅薄而且不斷。
江湖上稱他為水果月笙。
在杜府裏,熟悉的朋友坐一起侃大山。
也會打趣道遞上一隻梨:削一個!
杜月笙不生氣,削好梨和大家一起分享。
他常說一句話:
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
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
末等人,沒本事,脾氣大。
杜府的傭人也常說:杜先生好侍候,我們做錯事,他也輕言細語。
杜月笙從底層來,知道下人的辛苦,能夠包容下人的錯誤。
杜月笙穿著教書先生的長衫,手裏握著刀子,在老上海。
杜月笙可以殺死任何人,但他可以將刀子放下。
隱藏在他的內心裏,給予最底層的人足夠的仁慈。
當年上海灘的黃包車夫、短衫階層,也曾喊出了做人要做杜先生的口號。
做事看能力,做人看格局
19歲時,杜月笙便在黃金榮家做事。
剛開始是黃金榮夫人林桂生的小跟班。
1910年,黃金榮家的鴉片被偷了。大佬黃金榮也沒辦法。
杜月笙說老板娘,我去跑一趟吧!林桂生也不在意。
以為是這個青年人想快速出人頭地。
杜月笙找到偷煙土的人,隻說了三句話,煙土就回來了。
放心,沒人要你命,黃公館裏什麽時候做過人啊!
但是你要和我走一趟!
桂生姐刀子嘴豆腐心,菩薩心腸!
事情做成了,杜月笙並不居功自傲,好像剛剛立的大功和自己無關一樣。
可是,林桂生依然不信任眼前的這個年輕人。
有一次林桂生生病,半個月杜月笙鞍前馬後,衣不離體。
林桂生一呻吟,他立即奉上她想吃的想喝的,耳到、眼到、手到、腳到、心到。
林桂生病好了,想試探他,帶他去賭場賭博,一下子贏了2000大洋。
林桂生心想:拿去吃喝嫖賭,那這個青年人就是小混混的料。
如果拿去買房娶妻納妾,那此人貪財,日後必起異心。
可是這個年輕人拿著錢就跑了。
黃金榮也很好奇,讓手下人盯著這個年輕人去幹啥。
黃金榮沒有想到,這個年輕人拿著錢,坐著擺渡過了陸家嘴。
到了一個叫金橋的地方,把兩千大洋,全部分給了一起闖江湖的弟兄們。
黃金榮驚歎:恐怕我死後,黃埔灘就是杜月笙的了。
黃金榮錯了,短短十年後,黃埔灘就是杜月笙的了。
青幫大亨杜月笙、張嘯林、黃金榮
那時候的兩千塊大洋,可以在上海灘買房置業。
魯迅在北大教書,一個月也才300大洋。
換做現在,2000大洋夠買一套位置很好的學區房了。
杜月笙常說,做事靠能力,做人靠格局。
他用了自己的舍,換來了人氣。
換來了一堆為他出生入世的兄弟。
△
傷什麽,都別傷女人心,女人是用來疼的。
孟小冬和梅蘭芳
孟小冬,京劇伶人,上海灘最大的美人,人稱冬皇。
杜月笙一直喜歡孟小冬,如果他願意用強,全上海灘的沒有他得不到的女人。
杜月笙整整愛慕了孟小冬十年。
1927年,孟小冬嫁給梅蘭芳。
之前,氣傲的孟小冬不願意給人做妾。梅蘭芳承諾:你過來後,和福芝芳平起平坐。孟小冬這才嫁給梅蘭芳。
進入梅家之後,追求孟小冬的人很多,甚至還鬧出了人命案,加上孟小冬多次被福欺辱,四年後與梅蘭芳離婚。
杜月笙不但沒有用強,而且放低身位,用真誠打動了孟小冬,孟小冬從北京到上海跟了他。
而從中做媒的人竟然是杜月笙的四太太姚玉蘭。
這個男人該是多麽有魅力,才能讓妻子如此包容。
孟小冬到上海後,杜月笙寵愛得不得了,請京劇大師餘叔岩到府上手把手給孟小冬教課。
最後,孟小冬成為餘派京劇名角,執牛耳者。
孟小冬和杜月笙
1950年,杜月笙打算全家移民美國。
他數著全家需要辦27張護照,孟小冬在旁邊輕輕說了一句:我跟著去,算丫頭還是算女朋友呀?
其他人沒聽懂,杜月笙卻聽懂了:辦護照的事情暫停,趕快把我跟阿冬的婚事辦了。
當時,杜月笙常年多病。由於和孟小冬辦婚事,全家錯過了移民。
當時的香港缺醫少藥,杜月笙也錯過了去美國的治療,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但他不虧女人,直到最後都給心愛的人一個交代。
杜月笙五房姨太太,四位是名旦名角。
名角為什麽都願意跟她?
因為他不冷落女人,五房姨太太都是他的手心肉。
他和段正淳不同,他不讓任何一個女人傷心。
他常說:打什麽,都不能打女人,女人是用來疼的。
女人很傻的,從他愛上你的那一刻,便身心俱付。
而同樣的黑幫大佬黃金榮呢?
為了一個戲子露蘭春,打了浙江中軍盧永祥的女人盧筱嘉。
盧永祥一怒之下,把黃金榮抓起來,準備極刑。
杜月笙不忘本,不卸磨殺驢,四處托人,最後白送了自己苦心經營的三鑫公司的股份,這才把黃金榮救出監獄。
後來,黃金榮和妻子林桂生離婚。
最後,露蘭春帶著錢財和新歡溜了。
黃金榮落了個人財兩空。
杜月笙給林桂生買了院子,當著長輩供養,直至終老。
抗戰期間,梅蘭芳寓居上海,拒絕為日本人唱戲。
蓄須明誌,靠賣字畫為生,生活捉襟見肘。
杜月笙派人偷偷去買,幫梅蘭芳渡過難關。
做男人做到這份上,大概也隻有杜月笙了吧!
△
錦上添花的事情讓別人去做,我隻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張學良
9.18事變發生後,少帥張學良沒放一槍丟了東北。
在全中國人的心裏,張學良是個罪人,要暗殺賣國賊的人排成了一排。
其中就有斧頭幫老大王亞樵,他曾暗殺過直係軍閥淞滬警察廳長徐國梁、上海招商局總辦趙鐵橋。
他暗殺的名單裏甚至有汪精衛,蔣介石。
連日本人聽他名字都害怕,叫他人間魔鬼,業界稱他為暗殺大王。
王亞樵
張學良無處可去,杜月笙就說了一句:
到我府上,你可安心住下!
無路可去的張學良在住在杜府,還成功戒掉大煙。
1923年,大總統黎元洪被趕下台,所到之處,世態炎涼,人人喊打。
到了上海,杜月笙帶著保鏢車站親自迎接,日夜守護,寸步不離。
黃炎培生活拮據,杜月笙便每月差人送去500大洋。
杜月笙剛剛進入青幫時,拜陳世昌為老頭子。
後來陳世昌兒子不爭氣,賭博輸了,杜月笙就送去二萬五大洋,後來又揮霍掉了。
杜月笙也不生氣,又差人送去兩萬大洋。
在上海攤,凡是認識杜月笙的人,幾乎沒有人沒有接受過杜先生的幫助,從底層到商界、軍界、政界都是如此。
杜月笙還有個習慣,送別人錢不許第三個人在場,就是為了保全被幫助人的麵子。
杜月笙常說一句話:別人存錢,我存交情!
如此做人,杜月笙被稱為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尺五天!
當時上海灘有一句話叫:黃金榮貪財,張嘯林善打,杜月笙會做人。
△
人可以不識字,但不能不識人。
杜月笙手劄
杜月笙不識字,卻對讀書人很敬畏。
國學大師章太炎晚年住在蘇州,對杜月笙這樣的地痞流氓非常看不起。
他的侄子在英租界發生了糾紛,不得不拉下臉請杜月笙幫忙。
杜月笙對章太炎說:你個事情我曉得了,我會替你辦妥,好!再見。
擺平之後,自己親自去蘇州拜訪老先生。
臨走的時候,偷偷將一張2000塊大洋的票子,疊成小方塊,放在茶碗下麵,顧全讀書人麵子,表達他對文化人的敬仰和尊重。
章太炎是民國的狂人,外號章瘋子,瘋起來連袁世凱、蔣介石都罵,可是到了杜月笙這裏,卻從此訂交,亦師亦友。
杜月笙請章太炎當老師,杜月笙之前的名是月生,章太炎覺得不夠文雅,讓他叫月笙,教他讀書,把杜月笙從大字不識的粗人,成功打造成能寫一手漂亮小楷,穿長衫,滿口儒雅的中國教父。
章太炎
戴笠早年是流落上海的小癟三,到杜月笙的賭場賭博,杜月笙一看此人不簡單,我給蔣先生寫封信,推薦你去報考黃埔軍校!
戴笠命運從此大變,幾年後,戴笠重返上海,立即和杜月笙定為結拜兄弟,後來戴笠成為通天的人物。
杜月笙用聽評書的方法來了解曆史和時事,直到遠走香港,還專程派人回來請評書藝人。
杜月笙一生都讓孩子讀書學習,不沾鴉片和賭博,大兒子杜維藩不好好學習,杜月笙就狠狠揍他,杜美如回憶父親,一回到家第一件事就問孩子功課。
後代在海外都能靠本事安家立業。
杜月笙一生沒有多少文化,也沒有什麽文憑,但他知道識文斷字是本領,他喜歡讓別人叫自己杜先生,而不是杜老板,或者杜大帥。
△
做事要做到刀切豆腐兩麵光。
杜月笙常說:我的處世之道,盡在一個誠字!
淞滬會戰時,為了阻擋日本進攻,杜月笙把公司所有船沉沒,阻擋日本軍。
上海淪陷後,日本人拉攏杜月笙,杜月笙說:我是一個中國老百姓,礙於國家民族主義,未敢從命!
同樣是青幫老大的張嘯林,後來當了漢奸,杜月笙就讓手下親自把他幹掉。
1931年,杜家祠堂建成。
京劇名家荀慧生、程硯秋、梅蘭芳、尚小雲、小翠花、徐碧雲、楊小樓、龔雲甫、李吉瑞、馬連良、言菊朋等57位三代同堂的演員齊聚上海,這是唯一一次京劇名家同時登台。
連最愛京劇的慈禧老佛爺都沒有享受過這種待遇。
這在曆史上號稱天下第一堂會!
天下第一堂會合影
給他家族寫序的民國狂人大學士章太炎說:杜之先生帝堯,夏時有列累!把他家族史直接鼓吹到了到了堯帝!送匾額的大人物拍成一長隊。
你猜有誰?
孝思不匱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賀。
好義家風陸海空軍副總司令張學良賀。
明望之後國防部部長林輝賀。
世德揚芬軍政部部長何應欽賀。
文化界,戲曲界,政界,商界,杜月笙樣樣通吃!
△
錢財用的完,交情吃不光,做人有三碗麵最難吃:人麵、場麵、情麵。
杜月笙晚年
1930年,上海法租界工人大罷工,剛開始是水電工人罷工,後來連環衛工人也跟著罷工。
整個法租界是無水無電,臭氣熏天。
法國人托市長找杜月笙出麵調解,杜月笙覺得時機不對,就推辭我不行啊,聲望不夠!
罷工形勢越來越激烈,又來找杜月笙出麵。
好吧,我試試!
杜月笙給法國人打電話:工人要求工資上漲一倍,你看著辦,不然我也解決不了。
不行,隻能上漲75%!
那就75%,就這麽定吧!
杜月笙在府上召集罷工領袖,問他們希望上漲多少?
有的說30%,有的說40%。
杜月笙揮著扇子:你們要求太低了,我幫你們要到了75%!
大家歡呼:謝謝杜先生!
杜月笙說:法國人不答應罷工期間付工資,你們看行嗎?
大家一看工資上漲了75%,都說算了,算了。
杜月笙又搖著扇子:不過,我決定罷工期間工資我來貼!
大家驚呆了,那是一筆不少的錢。
這一貼,杜月笙就貼了30萬大洋。
不要怕被別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說明你還有用。
每月存款折上多幾個零不算你有多少錢,花出去多少錢才算你有多少錢。
對求到府上的人,不管是高官還是老百姓,幾乎都是三句話:
你的事情,我曉得了!
我會替你辦好!
好,再會!
在舊上海,杜月笙常常散財給乞丐。
手下的人都說隻許乞丐們領一次,杜月笙說:不必在意,大不了多發幾次,乞丐也是有臉的!
他還常說:前半夜想想自己,後半夜想想別人。
杜月笙一生仗義疏財,幾乎買了整個上海灘的交情!
△
杜月笙全家福
1951年的香港,潮濕而炎熱。
他的哮喘越來越嚴重,這一年照全家福,他臥病不起,無法參加。他知道自己快要撒手人寰。
這位曾經上海灘上的中國版教父,一生仗義疏財,到了香港常常傾囊散財幫助難民。
臨終前僅剩11萬大洋,立下遺囑,如此分配:
每個太太拿1萬,長子拿1萬,沒出嫁的女兒拿6000,出嫁的拿4000。
這年8月16日,也是他人生的最後一天。
他讓大女兒杜美如去銀行拿來一個保險櫃。
杜月笙自己打開,保險櫃裏滿滿都是借條。
最少的一張5000美元,最多的一張500根金條,有商界大亨,有政界大元。
他自己親自一一銷毀,銷毀的全是錢啊!
兒女們非常不解,都很詫異。他說了句:借出去的看上去是錢,實際上是交情。
感恩的,會永遠記住杜家的好!
不感恩的,你們去要,會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
我不希望,我死後,家裏還碰刀斧!
他撕掉借條,別人欠的賬也就在塵世一筆勾銷了。
死前,杜月笙對兒女們說的最後一句話:
我沒希望了,你們有希望,中國還有希望!
他是個一生帶刀的人,卻把刀子隱藏在長衫裏,無影無蹤。
做人做到杜月笙這樣,也是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