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可是現在人們對他們敬仰的原因是他們即使經曆過,但沒有一個人因此不愛國

(2015-12-12 12:56:04) 下一個

一邊接受批判還一邊搞科研的精神。現在的環境是由於他們的無私奉獻才有可能這樣的發展,如果不是兩彈護國(原因之一),老毛時代人們的自覺,老鄧的六四時代,蘇東波時代和阿拉伯之春時代,中國早就解體於四伏的危機了。

適得你反的是:謝謝你提供的名單,收藏了。他們是我在精神上學習敬仰的榜樣。

---------------------------------------- ----------------------------------------

一共23人,除錢學森被周總理保護,於敏資料解禁時間較短外(僅找到一句“1971年,鄧稼先和於敏、胡思得等人被集中到青海基地遭受批鬥。”),還有3人未找到文革時期經曆。其餘18人均或多或少受到衝擊。其中一人被打死,一人不堪屈辱自殺。幾乎所有這些人一邊接受機批判,一邊搞科研。
兩彈一星元勳:錢三強
兩彈一星元勳:錢驥
兩彈一星元勳:姚桐斌
兩彈一星元勳:趙九章
兩彈一星元勳:鄧稼先
兩彈一星元勳:王淦昌
兩彈一星元勳:彭桓武
兩彈一星元勳:程開甲
兩彈一星元勳:黃緯祿
兩彈一星元勳:屠守鍔
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
兩彈一星元勳:周光召
兩彈一星元勳:楊嘉墀
兩彈一星元勳:陳能寬
兩彈一星元勳:陳芳允
兩彈一星元勳:吳自良
兩彈一星元勳:任新民
兩彈一星元勳:孫家棟
兩彈一星元勳:朱光亞
兩彈一星元勳:王希季
兩彈一星元勳:王大珩
兩彈一星元勳:於敏
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
錢三強:原子核物理學家,中國原子能事業的主要奠基人和組織領導者之一,兩彈一星元勳。
1948年回國後,他先後擔任了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後改名原子能研究所)的副所長、所長,計劃局局長,二機部副部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他作為原子能學科的學術帶頭人和科技計劃的製定者,對中國原子能事業、“兩彈一星”計劃做出了巨大貢獻。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中國人爆破了自己設計製造的原子彈。當天晚7時,錢三強批判會開始,三天後, 10月19日,錢三強被下放到河南農村。
 
錢驥:地球物理與空間物理學家、氣象學家、航天專家,兩彈一星元勳。
中國科學院“651”人造衛星設計院技術負責人,與趙九章等同為中國人造衛星事業的先驅和奠基人。
 
文革時靠邊審查批鬥。(這部分語焉不詳,見於中科院網站《空間中心隆重紀念東方紅衛星發射成功35周年》一文和中國青年報記者蔡平的《不應被塵封的願望》)
 
姚桐斌:冶金學和航天材料專家,兩彈一星元勳。
領導和指導錳基釺料合金的研製和釺焊工藝研究課題,研製成國產一號及二號錳基釺料,並以釺焊結構取代了我國液體火箭發動機的老式焊接結構。主持了液體火箭發動機材料的振動疲勞破壞問題和液體火箭焊接結構的振動疲勞破壞問題的研究,並應用到型號的研製工作上,對火箭部件的設計、選材和製造起了指導性的作用。
1968年6月8日,在家中被“革命群眾”打死。
 
趙九章:兩彈一星元勳氣象學、地球物理和空間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元勳。
60年代初期,中國科學院成功地發射了氣象火箭,箭頭儀器艙內的各種儀器及無線電遙測係統、電源及雷達跟蹤定位係統等,都是在趙九章領導下由地球物理研究所研製的。他們還研製了“東方紅1號”人造衛星使用的多普勒測速定位係統和信標機。
被打成“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 不堪屈辱,於1968年10月25日在北京中關村15樓服安眠藥自殺。
 
鄧稼先:理論物理學家,核物理學家,兩彈元勳。
在原子彈、氫彈研究中,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對原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了大量模擬計算和分析,邁出了中國獨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領導完成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原子彈試驗成功後,立即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
1971年,鄧稼先和於敏、胡思得等人被集中到青海基地遭受批鬥。
 
 
王淦昌:核物理學家,中國慣性約束核聚變研究的奠基者,參與中國核武器研製的主要科學技術領導人之一,兩彈一星元勳。
參與了我國原子彈、氫彈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製的試驗研究和組織領導,是我國核武器研製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由於他對我國科學技術事業和國防建設的卓越貢獻,曾榮獲兩項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一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等多項重要獎勵。

黃緯祿:導彈與控製技術專家,中國導彈與航天技術的主要開拓者之一,兩彈一星元勳。
1950年代末,任中國液體戰略導彈控製係統的總設計師。曾參與研製多級的中遠程導彈和由它改進而成的長征一號運載火箭。1970年代初從事潛艇發射的固體戰略導彈的開創工作。
 
據其自述:在文革中“那時候我雖然靠邊站,但是我還是希望在這個導彈的事業當中發揮一點作用。我那時候不能做技術領導幹部的身份來指揮大家,但大家在這個做這個實驗工作的時候,我就在那地方給大家倒倒茶,送送水,然後再幫大家做做記錄。有個時候看到他們有什麽問題我考慮到了,我就提出我的建議同看法。”
 
 
屠守鍔: 火箭專家,兩彈一星元勳。
作為開創人之一,投身於我國導彈與航天事業。作為總體設計部主任和地空導彈型號的副總設計師,領導和參加我國地空導彈初期的仿製與研製。先後擔任中國自行研製的液體彈道式地地中近程導彈、中程導彈的副總設計師,洲際導彈和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的總設計師。
被扣上了“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的帽子,橫遭批鬥。
 
周光召:理論物理、粒子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元勳。
1958年在國際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態振幅,並建立了相應的數學方法。是世界公認的贗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參加領導了爆炸物理、幅射流力學、高溫高壓物理、計算力學等研究工作。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的理論設計中作出貢獻。
文革中,“周光召在單位受衝擊得最厲害,因為他1957 年就出去了,並未經曆反右鬥爭,所以他說話都很直率,再加上出身也不好,家被紅衛兵抄了三四次之多,許多過去珍貴的照片都丟失了,替他們照顧小孩子的嶽父母趕回鄉下去了! 那個時候周先生一方麵要接受批判,一方麵照樣抓緊氫彈的研究工作,其困難可想而知。”(歐陽鍾燦 牟克雄等 《周光召從事物理工作55周年及對理論物理所的卓越貢獻》)
 
 
楊嘉墀:中國航天科技專家和自動控製專家、自動檢測學的奠基者,兩彈一星元勳。
1963年初,國防科委向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下達研製核爆炸試驗用測試儀器的任務(即“21號任務”),內容包括火球溫度測量儀、衝擊波壓力測量儀和現場地麵振動測量儀等,楊嘉墀負責技術抓總工作。他提出了采用反饋式光電倍增管線路的大量程溫度計方案和采用變磁阻式壓力傳感器的方案。他和參加這項工作的科技人員一起加班加點,1964年3月完成了研製工作,為1964年10月我國第一次原子彈試驗以及後來1965年和1966年的兩次原子彈試驗的順利進行作出了重要貢獻。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楊嘉墀被停止了一切行政職務,下放到單位食堂勞動。但他不屈不撓,在可能的條件下堅持工作。文化大革命”中的楊嘉墀,白天要寫檢討,隻有到了晚上,他才能悄悄地到實驗室工作。
 
 
陳能寬:金屬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元勳。
1960年以後從事原子彈、氫彈及核武器的發展研製,領導組織了核裝置爆轟物理、炸藥和裝藥物理化學、特殊材料及冶金、實驗核物理等領域的研究工作。
 
網絡上並未找到陳能寬受迫害的直接文字,但據許鹿希回憶:“他們把鄧稼先調到青海的“221基地”去,組織了一批對科學什麽都不了解的士兵和工人去鬥他,理由是有兩次預備性小試驗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其實,那隻是因為儀器放歪而未測到中子。就在這危急的時刻,楊振寧要見他。周總命令把鄧稼先召回北京,於是,那邊的事情就走漏出來了,於敏、陳能寬、胡思得等一批人也就得救了。從此之後,“221”就再沒有打死過一個人。”嘿嘿,看來陳能寬很可能被打死。
 
 
陳芳允:無線電電子學、空間係統工程專家,兩彈一星元勳。
擔任人造衛星地麵觀測係統管理局的技術負責人,參加了中國回收型遙感衛星測控係統方案的設計和製定工作。
 
文革開始後,被撤職,下放到陝南一工廠當工人進行“鍛煉”、“改造”。
 
任新民:航天技術和火箭發動機專家,兩彈一星元勳。
新中國第一代航天專家,集中國新一代液體運載火箭、中國第一代通信衛星、中國第一代氣象衛星工程的總設計師於一身。在第一代通信衛星——中國試驗通信衛星工程中擔任總設計師和技術總指揮,被航天人親切地稱為“總總師”。
 
網絡上並未找到任新民受迫害的直接文字,隻找到“即使是在“文革”中受衝擊時,他就去讀史,保持著一種達觀的人生態度。”(光明日報《任新民:中國航天事業先驅》)
 
 
 
孫家棟:運載火箭與衛星技術專家,兩彈一星元勳。
1967年以前,先後領導和參加中國第一枚自行設計的液體中近程彈地地導彈與液體中程彈道地地導彈的研製試驗工作。1967年後,開始從事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試驗工作。在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中,作為技術總負責人,主持完成衛星總體和各分係統技術方案的修改工作。
文革時,中國人造衛星計劃早期領導人趙九章、錢驥受到衝擊,孫家棟受命為衛星計劃技術總負責人。
據戚發軔回憶:“文革”中說孫家棟也有曆史問題,就靠邊站了。
 
 
王希季:空間返回技術專家,兩彈一星元勳。
主要從事空間技術的研究開發和航天型號的研製工作。曾主持我國第一枚液體推進劑探空火箭、氣象火箭、生物火箭、取樣火箭的研製工作。他創造性地把我國探空火箭技術和導彈技術結合起來,提出了我國第一枚衛星運載火箭的技術方案;主持了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的研製工作。是我國返回式衛星的技術帶頭人。他首先提出了“空間資源”、“空間基礎設施”、“空間疆域”等新概念。在他主持下,大量采用新技術並突破一係列技術難關,使我國衛星返回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為全世界僅有的掌握此項高技術的三個國家之一。
 
“王希季躲也沒躲掉,批判他的大字貼了滿滿一牆。降落傘強度試驗,由於傘沒打開,模型摔碎了,被認為是“階級鬥爭新動向”,王希季被“請”進學習班。幸好試驗紀錄膠片證實模型不是人為破壞,王希季才被放出來。”(網絡文章《中國宇航員預備出征(下)》)
 
 
王大珩:光學家,中國光學事業的奠基人,兩彈一星元勳。
長期從事光學與應用光學的研究工作,對應用光學特別是國防光學工程做出了傑出貢獻。所提“關於跟蹤研究外國戰略性高技術的建議”以及其他若幹重大科學建議,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有積極推動作用。
 
“王大珩談起文革時一臉的無奈.當時光機所的絕大部分科技人員都被批鬥"靠邊站",科技骨幹關的關自殺的自殺,研究工作長期停頓,擔任所長的他竟然要以掃廁所作為掩護,一方麵為表示自己對於運動的擁護及徹底改造自己的態度,一方麵也為了保護自己繼續科學研究的權利...”(網絡文章《王大珩談起文革時:一臉無奈》)
 
郭永懷:著名力學家應用數學家 空氣動力學家,兩彈一星元勳
在我國原子彈、氫彈的研製工作中領導和組織爆轟力學、高壓物態方程、空氣動力學、飛行力學、結構力學和武器環境實驗科學等研究工作,解決了一係列重大問題。1968年12月5日因飛機失事犧牲。
 
 
在我國第一次地下核試驗中,發現洞中損害健康的氡氣含量遠遠超標,呼籲保證在洞內操作的戰士和實驗人員的健康,而被批判為“活命哲學”。幸虧由於人緣很好,情商很高,把批判會糊弄過去。
 
彭桓武:理論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功勳。中國氫彈之父。
是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建所人之一;培養了中國第一批反應堆理論與反應堆計算人才;是核潛艇動力方案的領導者;領導和參加了原子彈設計方案的製定;領導和參加了氫彈的原理設計和試驗;參加了中國第一次地下核試驗的理論領導工作;培養了周光召、黃祖洽等一大批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的中堅力量。
 
“文革"時,多所學校曾貼彭桓武的大字報,被“褒獎”為“資產階級學術權威”。不過本人自我解嘲:“科大的大字報表揚了我,說我是‘資產階級學術權威’,這多好哇,沒有加‘反動’二字,這不是表揚又是什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