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Thanks Jck66\'s answer: 脾喜燥,脾如過燥會有何不好嗎?

(2014-01-24 13:39:52) 下一個
houtou72 發送悄悄話 第4樓 發表於: 2014-01-24 13:16:46
http://groups.wenxuecity.com/groups/bbs.php?act=bbsview&gid=1970&basecode=933361 
請教Jck66: 脾喜燥,脾如過燥會有何不好嗎?
jck66說: “houtou72說:求問:脾喜燥,脾如過燥會有何不好嗎?結腸疾患會與之有關嗎? 思考其他問題時冒出來的問題。”
 
唉。。。。別那麽客氣,猴哥提出的問題都不會是簡單地哈,說點我知道和理解的,一起討論哈。
 
脾如過燥影響結腸那是一定的。
 
中醫理論裏有“脾屬陰,主統血,喜燥惡濕。。。”又講究平衡,適則有益,過之不及 陰虛必虛火旺。
 
脾如過燥,一定不好。我還真的也想過呢,可在一般現代的中醫教材裏很少涉及,貌似也都不會這麽說,大都把它歸為脾陰虛了,脾陰虛(脾陰不足)是指脾髒陰液虧虛不足(可包含任何種體液不足)。
 
中醫裏傷寒論派(也稱經典學院派)出了很多大名醫家,如胡希恕,劉渡舟。。推崇整體係統的氣機升降理論,脾胃在中間為人體氣機的升降樞紐(主軸),肝膽為人體血氣的出入樞紐,肺和腸相表裏。。。又都相互運轉影響著。。。不是人說,再重的病,隻要胃脾好,能吃喝並能消化吸收的,就有生的希望,可見脾胃之重要,脾如過燥是不可能消化吸收好的。
 
脾陰虛小兒中較多見。脾陰虛則血定虛。西醫會說,孩子瘦弱乏力,麵色無華,不想吃東西,消化吸收不好,發育不良。
 
一般書中所列的脾陰虛症為:口幹舌燥、不思飲食、胃中嘈雜、食後飽脹、大便燥結、毛發無光。。。等。我覺得這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後天失養失衡造成的,如上所言,人體是個整體係統,所以認為,小兒脾陰虛較單純些,而成人脾陰虛就大多沒那麽單純了,由久病或熱病期耗傷脾胃之陰液所致,脾陰虛還可能涉及到氣滯血瘀,血虛,心陰虛,腎陰虛。。更多的髒腑問題。脾陰虛大多人會瘦,胖子大多脾濕。
 
這裏有一篇是講小兒脾陰虛的,供參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3e721a0101lzf8.html 
是羅大倫的(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中醫新生代的領軍人物),我常常看他的,理論和臨床經驗都有,他的東西(比較網上別的人)還是可信賴的。
 
至於您提及的結腸疾患,脾陰虛者多見大便幹燥(一般為大便前段幹硬,後不幹),當然也有便溏的。僅對西醫的腸胃消化類病而言,都與這脾陰虛有關聯,如萎縮性胃炎,胃痛,腸痙攣,大便異常。。甚至嚴重了腸息肉,胃癌,結腸癌。。
 
另外,肺和腸相表裏,腸有問題,也會直接涉及到肺。這就是為什麽說,很多呼吸係統的問題,肺炎等等,大便不通暢,病難以恢複。
 
僅為討論,和參考哈
-------------------------------------------------------- 
Jm好答,受教頗多。
 
從經脈巡行來看:手太陰肺經流注入手陽明大腸經再注入足陽明胃後才是足太陰脾經,而依14經大周天循環,脾經接下來流注入手少陰心經。但是,足太陰脾經還可經中俯穴與手太陰肺經經絡,有書說“上注肺”。那麽,是否可以這樣思考:足太陰脾經通過上達中俯穴與手太陰肺經經絡,這樣肌體的太陰與陽明形成了一種經絡的小循環。
 
在脾病症治療時多循‘脾喜燥’的原則,這說明脾易濕而至病。然而,脾如過燥也理應會致病的:脾過燥當耗失津液並影響到胃大腸和肺也耗失津液。當然也可能是其他的因素所至。總之脾的過燥使得其表胃經的消化功能受到影響的機理可以是經過經脈的大循環(大周天),也可以(至少不能排除)是通過上述小循環致使胃大腸和肺皆失津液而致病。經絡是用藥的基礎,那麽,在相應的治療原理上來說,如果脾過燥而致病(如胃癌?,如結腸癌?此注:可以是它因至此病)的話,在治療的方向上是否應當施以使脾濕的藥物原則,即:‘脾過燥,則濕之’的原則,或同時考慮通脾肺胃等經下藥呢?在針灸的配方上來說,除了依症下針,或考慮子午流注虛補其母實泄其子等等之外,是否還應該加上中俯,公孫等穴位以加強效果呢?
 
有意思的是在思考時除了14經大周天的經絡流注循環,而且發現了上述的肌體太陰與陽明形成的經絡小循環。進一步的推論,理應還可能發現其他的局部經絡的小循環:比如說脾經上注於心經-->小腸經<-->胃經(之下巨虛小腸經合穴)<-->脾經<-->心經,等等。
再循此思路下去,感到當還有中距離的經絡循環的通路,可以幫助理解中醫的許多理論和解釋。。。。。。
 
時間關係,沒有仔細整理思路,就此打住,否則感到思緒真就停不下來了。
 
謝Jmm的解答和啟發,收藏了,以後細細消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