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自美國的博客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難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瞎操心。
正文

吾子,吾國,吾民

(2014-05-20 13:28:09) 下一個

大寶二寶相差四歲多,哥兒倆大多數時候相處還是不錯的 - 尤其是聯合起來對付老爸老媽的時候,那肯定是同仇敵愾的。但小孩子心性,打打鬧鬧也是家常便飯。這不,要吃晚飯了,兄弟倆吵鬧,弟弟哇哇地哭起來。我和娃兒媽,出奇地一致,不問青紅皂白,異口同聲地讓大寶到一邊罰站去。大寶滿不在乎地照辦了,老人卻一臉的不高興。果然,姥姥氣鼓鼓地說話了:“你們倆偏心,偏向小的!”

我偏心?平心而論,兩個孩子,性格,長相,年紀相差比較大。我對待他們,自然是有區別的,但從來不認為自己偏心。俗話說,手心手背都是肉。在我,他們都是心尖上的肉。這社會已經充滿歧視和偏見,如果在家裏,從父母這裏,孩子都不能得到平等的關愛,那我就不是合格的父親。新聞裏說,有一家子,生了十七個孩子。我原來公司的老總,差把勁,隻養了十一個。而我,才有這麽兩個。有時侯真後悔,當年怎麽沒有趁著年輕,精力好,再多生那麽一兩個呢?用同學的話說,懂事太晚,後悔莫及!

就這麽兩個,我還會偏心?

老太太的話,就像當頭棒喝,打得我心頭不安。心裏有了疙瘩,不解開難受得很。這是兩年前的事,當時哥哥上三年級,弟弟還在幼兒園。幾天後,我去接大寶放學。一陣“今天學校怎麽樣?”之類的寒喧之後,我就直奔主題了。

“大寶!”我喊著孩子的名字。

“嗯?”

“你覺得爸爸媽媽喜歡你嗎?”

“喜歡呀!”孩子沒有一點猶豫。

“那喜歡你和弟弟是一樣多嗎?”

“是一樣多!”還是沒有猶豫。這讓我鬆了一口氣。

大寶又說了句話,卻讓我有些震驚。

“可是,有時侯我希望自己是家裏唯一的孩子!”說的是英語。

他一直很照顧、很喜歡這個小弟弟,以為他會因為擁有這麽個小夥伴而高興呢,哪裏想到他心裏竟然有這個想法。趕緊問問。

“為什麽呢?”

“因為他老打擾我,煩我!”

原來為了這個!少不了苦口婆心地給他作一番“政治思想”工作。此處省略若幹字 - 打字實在太累。

知子莫若父,對兩個孩子的脾氣,優點,缺點,我心知肚明。並不盲目地“兒子總是自己的好”。喜歡,疼愛自己的孩子,不是因為他們是最好的;而是因為,他們是自己的。對孩子如此,對其它很多人和事,包括國家,民族,又何嚐不是如此。

隻是,對於像我這樣的遊牧者,涉及到國家和民族,又要複雜很多。有時候感覺,中國,美國,都是我的;情緒低落的時候,它們好像都不屬於我。有的東西很遠,在心裏又很近;有的很近,你卻永遠看不懂,摸不透,抓不著。這時候,隱隱地意識到,自己真的成了所謂的“邊緣人”。心,止不住地痛起來。

經曆了些世事,見識了各種各樣的人,懂得了,人和人,人種和人種,確實是有差別的。但不管中國人,美國人,還是非洲人,大家終歸都是人,我們更多的是人的共性。看到某些人,某些媒體,對中國的詆毀;某些國人,某些海外華人,妄自菲薄,心裏是很不以為然的。中國人要是不行,創造不了幾千年不絕的中華文明;中國要是不行,又何來這幾十年的騰飛呢?當然,問題也很多,很嚴重。美國人愛說一句話,一個瓶子,裝了半瓶水。樂觀者會說,一半是滿的;悲觀者會說,一半是空的。世界需要更多的樂觀者,我這樣想。很多時候,把心裏的煩惱和疑惑強行按下去,露出笑臉,讓自己成為一個樂觀向上者。

吾子,吾國,吾民,這是我心裏一些膚淺的想法,敲出來跟大家分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