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心

心若不動,風又奈何
個人資料
zhige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秋祭(2)

(2014-11-28 15:20:57) 下一個

的童年

 

子是她的小名。比她大的有一個姐姐,不幸滿月便夭折,名字都沒有留下。

知道次生的又是女兒後,父欣喜之餘,她想好了名字:就叫吧。也。是老天把女兒回來了。字音意思,字也符合要求,因家族下一的名中得有“玉”字旁。 也隻有父親這樣叫她,兒。

然是個女孩,但在家是金得不得了。伯伯(念baibai,山西晉中一帶對爸爸得昵稱。 )是念人,不曾有重男女的思想。娘娘(晉中方言,奶奶)、媽媽雖然都不字,但都惜子(晉中方言:憐惜小孩)。這些年老四媳婦生一個,死一個,都怕了。特別是幾年後,老四家唯一留住的兒子去了漢口做學徒,老五家的兒子在井邊玩耍時受了驚嚇,一病不起。幾天後,七、八歲活蹦亂跳歡的孩子就沒了。 下一輩中大哥哥去了漢口,二哥哥沒了,一時間,院子裏就隻有老六家的環子一個孩子,住在正房的娘娘,西房的四大娘和南房的五大爺、五大娘對環子是親也親不夠。

環子的伯伯(爸爸)是從省城大學堂會計專業畢業的,在離家鄉二裏外的縣城自己和朋友辦了商校並教書,同時兼著縣商會的會長。 商校的學生都是城裏的買賣人,對教書先生尊重,見了先生的女兒,也環子,環子叫得很親。

爸爸寵女兒,女兒的脾氣也像爸爸:仗義直言, 不管不顧,說話不打彎,對就對,錯就是錯,沒有中間的灰色地帶。寵歸寵,習文練字不可馬虎。環子到了上學的年齡時,日本人打進了了華北,伯伯不想給日本人做事,商校解散,商會會長也不當了,想著往南逃。不久在西安找了一個會計位置。這是當時國民政府設在那兒的一個機構,工作還算穩定。家境稍有好轉,就把環子送到縣城唯一的女子學校,由美國教會辦的貝露女子學校。在班上,環子個子比其他學生高,歲數也大,所以同學們都叫她環姐。

班上有個和環子最要好的同學叫嫻。名如其人,丹鳳眼,瓜子臉,白淨細嫩,安安靜靜,和環子形成鮮明的對照。由於說話衝,脾氣直,那時的環子已經得到了一個綽號:“後生”,意為男孩、小夥子。和環子不同還有,嫻的祖上晚清時是當地十大富戶中的鄉村四大富戶人家之一,在周邊地區都有買賣。嫻有個哥哥,在縣城東門外的另一所私立學校念書。這兩家家私立學校都是借助美國人的財力辦的,除了教會推薦,家庭貧困成績好的學生能得到資助以外,學生的家庭每年也要花不少大洋。即使如此,當時不少的達官顯貴,地方富戶人家都爭先恐後把自己的孩子送來上學,更有一家兄弟姐妹幾個都是從這兩個學校畢業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