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3月28日 撒母耳記下二章至三章

(2010-03-28 06:40:42) 下一個

競爭的君王

撒母耳記下二章一至十一節

    1此後,大衛問耶和華說:“我上猶大的一個城去可以麽?”耶和華說:“可以。”大衛說:“我上那一個城去呢?”耶和華說:“上希伯侖去。”2於是大衛和他的兩個妻,一個耶斯列人亞希暖,一個是作過迦密人拿八妻的亞比該;都上那要去了。3大衛也將跟隨他的人,和他們各人的眷屬,一同帶上去,住在希伯侖的城邑中。4猶大人來到希伯侖,在那裏膏大衛作猶大家的王。

    有人告訴大衛說:“葬埋掃羅的,是基列雅比人。”5大衛就差人去見基列雅比人,對他們說:“你們厚待你們的主掃羅,將他葬埋;願耶和華賜福與你們。6你們既行了這事,願耶和華以慈愛誠實待你們;我也要為此厚待你們。7現在你們的主掃羅死了,猶大家已經膏我作他們的王,所以你們要剛強奮勇。”

    8掃羅的元帥尼珥的兒子押尼珥,曾將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帶過河到瑪哈念,9立他作王治理基列、亞書利、耶斯列、以法蓮、便雅憫、和以色列眾人。10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登基的時候,年四十歲,作以色列王二年,惟獨猶大家歸從大衛。11大衛在希伯侖作猶大家的王,共七年零六個月。

    隨著掃羅及王儲約拿單死後,正常的政府機構也瓦解了,隻留下兩位高職的軍兵,來填補這個政府的真空。一個是押尼珥,他曾是掃羅的最高統領;另一個是大衛,他有一段時期,曾是掃羅的指揮官之一,但現在他在洗革拉猶大的西部邊界。在國家危機和緊急的時候,軍隊出來控製大局,這乃是經常發生的事。

    這兩個人的行動相當不同。押尼珥決定為自己爭取權力;故此他設立掃羅一個兒子,作傀儡君王,他的名字叫伊施波設(8節以下)。這個行動,明顯受大部分的以色列人的支持,一大例外是猶大支派。有關伊施波設的王國,我們從非利士人最近的勝利看到一些影響的標誌。雖然他被他的支派便雅憫承認為君王,卻不敢以基比亞為他的首都,好像掃羅以前那樣;他的首都和總部惟一安全地方,乃是在約但東部,離開非利士人的基地很遠。這樣他便揀選瑪哈念(看地圖二)。很難猜測他在耶斯列、以法蓮和便雅憫,有多少的控製權,現在非利士人再次於約但河西岸強盛起來。無論如何,他無疑是個軟弱的王(靠著押尼珥的幫助),在一個軟弱的王國裏統治。押尼珥設立伊施波設,這個行動是很自然的步驟,但卻是自私的動機,並且沒有考慮上帝的旨意;他沒有征詢任何的先知。

    另一方麵,大衛第一步尋求上帝的旨意,然後他才由洗革拉遷到希伯侖——猶大的一個主要城市。希伯侖是很合適作首都的地方,大衛不像押尼珥那樣,他沒有篡權;而是猶大支派主動加冕大衛,使他作他們的王。伊施波設的百姓接受伊施波設作王;大衛的百姓選擇大衛作王。值得留意的是,雖然聖經強調上帝揀選的重要,這段經文卻也承認群眾選擇的重要。理想的統治者既被上帝所揀選,又同時完全被他的百姓所接受。

    最後大衛向以色列的王位直接踏上一步。他向基列
雅比人發出的信息(5—7節),表明他已預測他會統治全國。基列雅比這城鎮對掃羅非常忠心(參見撒上卅一11以下),它位在外約但的上麵,北麵離伊施波設的首都不遠,但大衛給他們的信息,表示他不理會他的競爭者的存在!大衛沒有要求他們支持他對抗伊施波設;反而傳達猶大與基列處在同一陣線的看法——不是對抗伊施波設,而是對抗非利士人。(看來非利士人很高興地準許大衛作猶大王,無疑因為他們看到以色列劃分為兩個對立的陣營。)

    以色列和猶太分裂不清楚持續了多長時間;十一節指出大衛作猶大王有七年多,而伊施波設作北部支派的君王卻隻是兩年多。如果說伊施波設死後五年,他的百姓要等候五年,才接納大衛作王的話,這是很值得懷疑的;同樣大衛不可能在押尼珥設立伊施波設作瑪哈念王之前的五年作猶大王。這些數字會造成一點兒的困惑,但無論如何,以色列的分裂不是很長時間,在分裂時,非利士人才是真正要管轄的因素;而這不是上帝給他子民的目的。

內 戰

撒母耳記下二章十二節至三章一節

    12尼珥的兒子押尼珥,和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的仆人,從瑪哈念出來,往基遍去。13洗魯雅的兒子約押,和大衛的仆人也出來,在基遍池旁與他們相遇;一班坐在池這邊,一班坐在池那邊。14押尼珥對約押說:“讓少年人起來,在我們麵前戲耍。”約押說:“可以。”15就按著定數起來,屬掃羅兒子伊施波設的便雅憫人過去十二名,大衛的仆人也過去十二名。16彼此揪頭,用刀刺肋,一同仆倒;所以那地叫作希利甲哈素林,就在基遍。17那日的戰事凶猛,押尼珥和以色列人,敗在大衛的仆人麵前。

    18在那裏有洗魯雅的三個兒子,約押、亞比篩、亞撒黑;亞撒黑腳快如野鹿一般。19亞撒黑追趕押尼珥,直追趕他不偏左右。20押尼珥回頭說:“你是亞撒黑麽?”回答說:“是。”21押尼珥對他說:“你或轉向左,轉向右,拿住一個少年人,剝去他的戰衣。”22亞撒黑卻不肯轉開不追趕他。押尼珥又對亞撒黑說:“你轉開不追我罷,我何必殺你呢?若殺你,有什麽臉見你哥哥約押呢?”23亞撒黑仍不肯轉開,故此押尼珥就用槍鐓刺入他的肚,甚至槍從背後透出;亞撒黑就在那裏仆倒而死;眾人趕到亞撒黑仆倒而死的地方,就都站住。

    24約押和亞比篩追趕押尼珥,日落的時候,到了通基遍曠野的路旁,基亞對麵的亞瑪山。25便雅憫人聚集,跟隨押尼珥站在一個山頂上。26押尼珥呼叫約押說:“刀劍豈可永遠殺人麽?你豈不知終久必有苦楚麽?你等何時才叫百姓回去,不追趕弟兄呢?”27約押說:“我指著永生的上帝起誓,你若不說戲耍的那句話,今日早晨百姓就回去,不追趕弟兄了。”28於是約押吹角,眾民就站住不再追趕以色列人,也不再打仗了。

    29押尼珥和跟隨他的人,整夜經過亞拉巴,過約但河走過畢倫,到了瑪哈念。30約押追趕押尼珥回來,聚集眾民,見大衛的仆人中缺少了十九個人,和亞撒黑。31但大衛的仆人殺了便雅憫人,和跟隨押尼珥的人,共三百六十名。32眾人將亞撒黑送到伯利恒,葬在他父親的墳墓裏。約押和跟隨他的人,走了一夜,天亮的時候到了希伯侖。

        三1掃羅家和大衛家爭戰許久;大衛家日見強盛,掃羅家日見衰弱。

    在這種情況下,兩個以色列王朝必然互不相容。我們懷疑大衛有意攻擊伊施波設及他的王國,但以色列其他的人,一定不讚成猶大的分割及拒絕接納掃羅的兒子作王。可能押尼珥是這件事的發動者;但我們卻不肯定。兩方軍隊在便雅憫的基通相遇,這地非常接近猶大的邊陲(看地圖二)。起初看來好像是某種運動的競賽,後來誤導致引起打鬥和流血;但十四節的戲要這個字,意思是引致發生戰鬥(combat,許多現代聖經譯本是這樣翻譯。像大衛與歌利亞進行的單獨戰鬥(參見撒上十七一章);這一次每一方都派出十二人,如果一方勝出,可能隻是精神上的得勝,避免流更多人的血。

    古代社會的戰爭,依從公平嚴謹的規則和慣例,像這種內戰,將仇恨滅至最低是相當重要的,避免帶來憎恨和苦毒;自然雙方都盼望得勝,但沒有一方希望羞辱對方,雙方都避免引起多年的家族及種族之間的仇殺。可見這件事並不能依計進行,反而有許多便雅憫人陣亡(31節);用今天的標準來衡量,這不是很大的數目,但便雅憫是個細小的支派,故有人始終不肯原諒大衛:看十六章五至八節。我們不知道總共進行了有多少的戰役,和小規模的戰鬥,但是大衛方麵卻保持勝利(三1)。這是另一個標誌,顯明上帝喜悅他,並且棄絕掃羅和他的家庭。

    故事的主要興趣集中在亞撒黑的死,他不是普通的猶大士兵,而是大衛高級軍官約押的兄弟;殺死他的,乃是敵方的主帥押尼珥。押尼珥盡力避免發生這件事,但這件事不久後便發生重大的餘波;敘述者描述這件事的主要目的,顯示押尼珥及約押兩人,怎樣避免無謂的流血殺戮,他們皆承認對方為弟兄(26節),他們有血肉之親。這種認識是真實而又有智慧。押尼珥嚐試說服亞撒黑離開他的時候,同時很明智地顯示他關心大家將來的關係;亞撒黑不肯聽從他,並不是他的錯。

    在戰爭白熱化中,不容易承認對方是自己的同胞,甚至內戰也是如此,何況對抗外國人的戰爭,更不容易承認敵人是我們的弟兄——在上帝的眼中同是人。開始打鬥時就需要這樣承認,否則便太遲了。有智慧的領導者,要在事前看見可能的衝突,並且用一種實際步驟來避免。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見押尼珥的智慧來得太遲了:他加冕於一個人作王,但此人卻不是上帝所揀選的,故此給猶大帶來一場不必要的戰爭。猶大的這地方已接納大衛作王。他的百姓也被逼受苦;他不知道自己將生命陷於極大的危險裏,押尼珥因追求權力,引致殺身之禍。

伊施波設的失敗

撒母耳記下三章二至十九節

    2大衛在希伯侖得了幾個兒子,長子暗嫩,是耶斯列人亞希暖所生的;3基利押,是作過迦密人拿八的妻亞比該所生的;三子押沙龍是基述王連買的女兒瑪迦所生的;4四子亞比尼雅,是哈及所生的;五子示法提雅,是亞比他所生的;5六子以特念,是大衛的妻以格拉所生的;大衛這六個兒子,都是在希伯侖生的。

    6掃羅家和大衛家爭戰的時候,押尼珥在掃羅家大有權勢。7掃羅有一妃嬪,名叫利斯巴,是愛亞的女兒;一日,伊施波設對押尼珥說:“你為什麽與我父的妃嬪同房呢?”8押尼珥因伊施波設的話,就甚發怒,說:“我豈是猶大的狗頭呢?我思待你父掃羅的家,和他的弟兄,朋友,不將你交在大衛手裏,今日你竟為這婦人責備我麽?9我若不照著耶和華起誓應許大衛的話行,廢去掃羅的位,建立大衛的位,10使他治理以色列和猶大,從但直到別是巴,願上帝重重的降罰與我。”11伊施波設懼怕押尼珥,不敢回答一句。

    12押尼珥打發人去見大衛,替他說:“這國歸誰呢?”又說“你與我立約,我必幫助你,使以色列人都歸服你。”13大衛說:“我與你立約,但有一件,你來見我麵的時候,若不將掃羅的女兒米甲帶來,必不得見我的麵。”14大衛就打發人去見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說:“你要將我的妻米甲歸還我;他是我從前用一百非利士人的陽皮所聘定的。”15伊施波設就打發人去,將米甲從拉億的兒子他丈夫帕鐵那裏接回來。16米甲的丈夫跟著她,一麵走一麵哭,直跟到巴戶琳;押尼珥說:“你回去罷。”帕鐵就回去了。

    17押尼珥對以色列長老說:“從前你們願意大衛作王治理你們;18現在你們可以照心願而行,因為耶和華曾論到大衛說:‘我必藉我仆人大衛的手,救我民以色列脫離非利士人,和眾仇敵的手。’”19押尼珥也用這話,說給便雅憫人聽;又到希伯侖,將以色列人,和便雅憫全家一切所喜悅的事,說給大衛聽。

    權力是這段經文的鑰字——大衛逐漸增加權力,押尼珥追求權力,以及伊施波設的軟弱。

    (一)這段經文詳述大衛的家庭(2—5節),無疑這取自古舊的檔案資料,顯示大衛在猶大建立怎樣鞏固的家庭。雖然他隻是頗細小的王,他已建立了一個後宮。我們對他的大多數的妻子及兒子所知很少;在這張名單內,隻對押沙龍較感興趣,他後來成為叛徒對抗他的父親。值得注意的是他母親乃一位公主。基述乃是亞蘭國的一個省,位於伊施波設王國的北部(看地圖一)。很明顯大衛建立廣泛的同盟,幫助他減弱對手的地位。

    大衛同時決定取回他的第一任妻子米甲(12—16節)。沒有提到大衛愛她,當然他有權得回首任的妻子,但是主要的出發點,乃因她是掃羅的女兒。如果作王後,會造成北方的忠於掃羅之百姓的分裂;造成忠於掃羅的百姓,或向他的兒子伊施波設,或向他的女兒忠心。大衛這樣做,可以減弱他的敵對者,而不必殺死以色列的士兵,不會引起任何的憤恨。

    (二)至於押尼珥方麵,他被赤裸裸的自私自利所推動。起初他想滿足於用個人的力量,來控製那位年青的君王,但當他親近掃羅的一個妃嬪時,已顯露他自己要作王。占據一個死了的君王的妃嬪,是宣告得到寶座的一種方法(參十六20—23)。這可能是押尼珥的動機,也可能他有意與伊施波設爭吵,以找到藉口拋棄他。無論是那一點,他是為那婦人與伊施波設爭吵,並且馬上轉移效忠大衛。現在他承認一些以前否認的,即是大衛被上帝揀選作王這件事。他謹慎地靠近大衛,與他立約,不但保存性命,將來也可能在大衛的政府中,得到一些地位。押尼珥是個很有野心的人,無疑他盼望成為大衛的最高軍事統帥,正如在掃羅手下一樣。他現在不再忠於掃羅的家庭,他隻希望站在勝利那一方,隨機應變。

    (三)現在伊施波設的事業運數已定。除了押尼珥廢除他這個事實之外,以色列很多很有影響力的百姓清楚知道,隻有一個人可以帶領以色列人,成功地對抗非利士人,這個人,就是大衛(17節)。

    伊施波設的軟弱一定眾所周知,他父親的妃嬪和他姊姊米甲涉及的,乃是在某種意義上,其中一個人給了押尼珥,另一個卻給了大衛。這裏他與大衛有很戲劇化的對比:正當大衛建立後宮,伊施波設卻不能控製他宮廷裏的公主。

    在這些政治權力的糾纏中,我們較少想到那位妃嬪和米甲,沒有人詢問過她們的意願,她們隻是遊戲中的抵押品,米甲的第二任丈夫帕鐵也一樣。可能他迎娶米甲時,很有野心:現在他真摯地為失去的妻子而難過。冷酷而有野心的人,好像押尼珥那樣,遺害許多無辜的人。野心本身不是壞事,但在人們的心目中,野心很容易變成一種自私和殘酷的動機。當然沒有某種程度的野心,很難成為領導者;但沒有好的和受歡迎的領袖,用踐踏別人的方法使自己得到那地位。

押尼珥之死

撒母耳記下三章二十至卅九節

    20押尼珥帶著二十個人,來到希伯侖見大衛;大衛就為押尼珥和他帶來的人,設擺筵席。21押尼衛對大衛說:“我要起身去招聚以色列眾人來見我主我王,與你立約;你就可以照著心願作王。”於是大衛送押尼珥去,押尼珥就平平安安的去了。

    22約押和大衛的仆人,攻擊敵軍帶回許多的掠物;那時押尼珥不在希伯侖大衛那裏,因大衛已經送他去,他也平平安安的去了。23約押跟隨他的全軍到了,就有人告訴約押說:“尼珥的兒子押尼珥來見王,王送他去,他也平平安安的去了。”24約押去見王說:“你這是作什麽呢?押尼珥來見你,你為何送他去,他就蹤影不見了呢?25你當曉得尼珥的兒子押尼珥來,是要誆哄你,要知道你的出入,和你一切所行的事。”26約押從大衛那裏出來,就打發人去追趕押尼珥,在西拉井追上他,將他帶回來,大衛卻不知道。27押尼珥回到希伯侖,約押領他到城門的甕洞,假作要與他說機密話,就在那裏刺透他的肚腹,他便死了;這是報殺他兄弟亞撒黑的仇。

    28大衛聽見了,就說:“流尼珥的兒子押尼珥的血,這罪在耶和華麵前必永不歸我,和我的國。29願流他血的罪歸到約押頭上和他父的全家;又願約押家不斷有患漏症的、長大麻瘋的、架拐而行的、被刀殺死的、缺乏飲食的。”30約押和他兄弟亞比篩殺了押尼珥,是因押尼珥在基遍爭戰的時候,殺了他們的兄弟亞撒黑。

    31大衛吩咐約押和跟隨他的眾人說:“你們當撕裂衣服,腰束麻布,在押尼珥棺前哀哭。”大衛王也跟在棺後。32他們將押尼珥葬在希伯侖;王在押尼珥的墓旁放聲而哭;眾民也都哭了。33王為押尼珥舉哀,說:

        “押尼珥何竟像愚頑人死呢?

        34你手未曾捆綁,腳未曾鎖住;

        你死如人死在罪孽之輩手下一樣。”

    於是眾民又為押尼珥哀哭。35日頭未落的時候,眾民來勸大衛吃飯,但大衛起誓,說:“我若在日頭未落以前吃飯,或吃別物,願上帝重重的降罰與我。”36眾民知道了就都喜悅;凡王所行的,眾民無不喜悅。37那日以色列眾民才知道殺尼珥的兒子押尼珥,並非出於王意。38王對臣仆說:“你們豈不知今日以色列人中,死了一個作元帥的大丈夫麽?39我雖然受膏為王,今日還是軟弱;這洗魯雅的兩個兒子比我剛強;願耶和華照著惡人所行的惡報應他。”

    在這敘述中再次出現三人控製的舞台中心:其中兩個是大衛和押尼珥,這次第三個人是約押,他是大衛的侄和主將。中心事件為押尼珥被約押剌殺。從作者寫這件事的篇幅和關注程度,顯示它不是件小事;這種事情,在今天會成為所有報紙的頭條新聞,引致許多的評論。事實上押尼珥是位知名的重要人物,在以色列中具有影響力和聲望。如果他活著的話,肯定會成為大衛的王國中,一位政治領袖人物。盡管很難猜測他是否效忠大衛王;或者隻是暫時屈服,以便為自己獲得大的權力。看來大衛準備信任他,但約押的觀點卻不同,他說押尼珥是個騙子和奸細(25節)。也許從長遠來看,約押是對的;但在短期內,押尼珥之死,是大衛的一個挫折,阻遲了以色列和猶大重新的聯合。

    (一)大衛。這件事最重要是大衛的名聲問題。押尼珥被殺,對他很尷尬:我們可以說押尼珥,這個時候是外國一位很有地位的人;而他在猶大,被大衛一個最親密的朋友和夥伴所殺,當時他得到大衛許諾的安全。無疑這會有許多閑言閑語,揣測大衛計劃這次暗殺。有不少現代作者也同樣懷疑大衛是否清白無辜。讓我們假設大衛真的擔心押尼珥的權力和影響正在伸展,並且看見計劃暗殺有許多好處;但在他與以色列處在磋商的關鍵時刻,他肯定不會進行這個冒險的計劃,因為押尼珥剛剛應許去說服以色列的北方支派,放棄支持伊施波設,而讓大衛作他們的王(21節)。大衛不會是這種傻瓜,去破壞這種磋商,冒著永遠與北部以色列分離的危險。故此他要公開將責任歸在應得者身上,使得沒有人相信他有責任。上帝所揀選的領袖,不但有清潔的良心,也要有好的名聲(請看提前三7),大衛所采取的步驟證實很有效(36節)。

    (二)押尼珥。押尼珥是著名的戰士和政治人物。故此大衛的悼詞,多提及他的才幹和成就;但在卅三節對他有一小小的保留,形容他有一點——愚頑。這個在多次對抗非利士仍然生存的受損傷的人,竟然愚蠢地信任約押,造成一失足而毀了他的一生。

    大衛看來驚訝押尼珥缺乏謹慎。這的確是騙人者受騙的一個最佳例子。押尼珥太過肯定他在大衛眼中的重要,沒有懷疑任何大衛的官員,可能會攻擊他。故此這位冷酷野心的人,結果沒有得著什麽,隻有英年早逝;他對伊施波設背叛,沒有帶給他任何好處。

    (三)約押。約押在大衛細小的猶大王國中,已經是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不久以後他將在以色列聯合王國中顯得更加重要。也許他懷有野心,並且嫉妒押尼珥,害怕他可能成為大衛軍中最高統領,取代自己。也許他真實相信押尼珥將對大衛的存在構成嚴重的危險,正如他所聲明和行動——正如他所想的——他暗殺押尼珥是為大衛的好處。但也可能他隻被一件事困擾——個人的報複,因為押尼珥殺死他的兄弟(二23)。這種家族之間的仇殺,對社會造成極大的破壞,在曆史上重複又重複地證實;值得驚奇的是這次暗殺在以色列中沒有很大的反應。憎恨和報複在基督徒的思想和行為中,不應有一點兒的地位;它們乃是以自我為中心,偏見和破壞性的情緒,沒有任何積極的價值。政治暗殺無疑是可悲的:它可能引起國家的動蕩和危機,傷害許多無辜的百姓。在這個案中,隻因為大衛的高尚見識,和公開責備約押,避免了嚴重的政治影響。
學習材料來自神家,感謝主的恩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