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宰相李斯在其《諫逐客書》中讚美秦國的政策雲:民無異國,地無四方;四時充美,神鬼降福。又列舉孫叔熬、百裏奚等英才都是國外來的。正是秦國能廣羅各國賢人大才為其所用,因此秦國才建設得如此強盛富足。
這種現象在;兩千年後的美國又重新出現達到繁盛狀態。勿庸置疑,當今美國在世界各國中的地位就像那時秦國在各個諸侯國中的地位。眾所周知,美國是個移民國家,其政治民主,司法公正,廣羅世界各國的賢才,後來居上而雄踞世界近百年至今尚未見有衰落的趨勢。
愛因斯坦來自德國,原子彈之父奧本海墨來自奧地利,多少諾貝爾獎得主來自異國他鄉,如華人楊振寧、李正道等人。就是次一級的人才,許多也是來自國外的,據統計美國IT產業相當一批人來自印度;蘇聯解體後,美國人了又廉價地挖走了許多科學家;中國幾十萬留美學生中,學成回國的僅十分之一。其科學界有三分之一的人是華人。難怪美國人說:他們的錢袋子握在猶太人手中,他們的智慧掌握在華人手中。
那麽多的不同種族、民族的人能在那兒自由富足和諧地生活,看來種族、民族主義意識已經落後,隻有民主、公正才是時代安全有效的主流意識。
春秋時代在經曆了百家爭鳴的格局後,經過了戰國時代對各種學術流派的大檢驗、選擇,出現了強大的秦漢王朝。可以說她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是當時世界的奇葩,中國人的技術(如造紙)、製度(如科舉)都比西方人要先進些。
歐洲在經過文藝複興、工業革命後,也建立了強大的“物質、精神發動機”,也在經過了兩次世界性的殘酷大戰後,出現了強大先進的歐洲和美國。科技、教育大發展,帶動經濟迅猛發展,到處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世界科技已經使得交通、通訊迅猛發展,地球的距離變得越來越小。在強大、空前的信息流動中,先進與落後之間也異常強烈地深透交融著。這也使得當今世界的格局再次變得類似於中國曆史上的春秋時代,群雄竟起:中國、美國、歐盟、日本、俄國、印度、巴西等,各自拿出自己的絕活,謀求發展,爭當霸主。
在這種以科技、人才競爭為特色的“大戰”,中國到底扮演什麽樣的角色呢?
二十世紀早期,德先生、賽先生被引進到中國,在整整經曆了一個世紀的風雨滄桑後,中國仍然排在窮國之列。而當初不如中國的日本效仿了歐美,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後,經濟、科技竟然排在世界前三甲,國富民殷。相比之下,我們不得不找找原因。
很明顯,中國人思想整體落後,政治架構簡直不入流。這兩者的互動,使得中國吹牛拍馬的庸才遠遠多於苦幹實幹的真才。權力、資源、錢財對這兩種人中的前種人的優先配置,使得平庸不斷被放大,真才受到抑製,於是科技、文化、教育越來越落後。
新中國成立到現在,五十多年了,連一個諾貝爾獎得主都沒有,已經說明了問題所在,也非常之可悲。
從八五年左右出現腐敗現象引起民眾不滿到現在,快二十年了,輿論媒體仍然喊著要從源頭上杜絕腐敗,而且越反越敗,這恐怕已經不是要不要治理腐敗的問題了。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這是真理。絕對權力運行所積累的破壞力,每每在王朝之末表現得淋漓盡致。
中國官僚階層中的精英分子應有強烈的危機意識,再拖延改革的步伐,不加大改革的力度,國家的經濟命脈會被淘空,呈現出渙散狀態;人才,特別是精英性的人才,會基本流失幹淨。中國將不戰而敗,長時間地列於三流弱國行列,甚至有國家分裂的危險。前蘇聯的教訓,中國人一定要牢記在心,因為一個分裂的中國不符合民眾的物質和精神利益。
那麽又什麽對策嗎?一 和台灣合起來搞真正的民主建設;二建立競爭性的人才激勵製度,優先發展教育科技行業。什麽時候大學教授、研究員這種職業令眾人豔羨不已時,政策就到位了。這樣,中國人的治理結構會有序化,能量會得到空前的釋放(結構重組,能量重排),必定能重現漢唐盛世,重列世界各國之首。美國人對中國的調查報告中提到,他們最害怕的就是中國人的勤奮,最高興的就是中國人的窩裏鬥。深知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三個中國人是條蟲。很明顯:歐美人不及中國人的勤奮,中國人不及歐美人有序。我曾在上海市的第三女子中學工作四年,認識澳洲來的英語教師Venesa小姐,她對中國學生的刻苦勤奮讚歎不已,很不客氣地揭短說澳洲本地的孩子很懶惰。也正因為這樣,《中國威脅論》並非空穴來風;拿破侖十八世紀早就提過中國“東方睡獅”論。兩個世紀過去了,中國人總不能老打盹吧!總該苦思良策,勤建家園,也好讓我們的國家令洋人們爭先恐後地湧入。
“萬邦來朝時,小民睡笑醒。”。隻有那時中國才是威風遊獵著的“百獸之王”。
曆史也告訴我們:既得利益集團的落後、腐敗、頑固和既定製度的互動,是時代進步的決定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