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鄭大世與錢學森為什麽選擇了貧窮? 作者:午夜星辰1968

(2010-08-24 12:39:44) 下一個
鄭大世與錢學森為什麽選擇了貧窮?


作者:午夜星辰1968


2010年6月16日,南非世界杯的賽場上,一位朝鮮足球運動員震撼了世界億萬球迷的的心。不是因為他有多麽高超的球技,也不是因為他有什麽令人著迷的儀表,而是因為他那堅忍不拔、勇於拚搏的民族精神,民族利益高於一切,視金錢如糞土的民族氣節。

鄭大世,1984年生於日本愛知縣名古屋,他的父母是韓國慶北義城出身的旅日僑胞,因此鄭大世獲得了韓國國籍。在從小學到大學的16年裏,鄭大世一直就讀於“在日本朝鮮人總聯合會”下屬學校。鄭大世曾經申請放棄韓國國籍,但不承認朝鮮是主權國家的韓國政府沒有接受他的申請。因此鄭大世隻能擁有朝、韓雙國籍。一個韓國裔人,出生於日本,自幼練得一身過硬的足球技術。日本、韓國的足球隊都向他發了熱情的邀請,給予優厚的待遇,然而,鄭大世都一一謝絕了。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那個積貧積弱的國度——朝鮮。

鄭大世的選擇,有多少人不理解。然而,鄭大世的思想境界豈是世俗之人可以理解的。作為朝鮮民族的一分子,振興朝鮮民族是是鄭大世的理想。這個理想不是用多少錢可以買來的,也不是用多少錢可以賣掉的。

或許有人認為,韓國才是他的的祖國。鄭大世的祖籍是現在韓國的統治區,因此,很多人認為他是一個韓國人。以振興民族為己任的的鄭大世,認為美國的那個附庸韓國,不能獨立自主,是不可能完成振興朝鮮民族的偉大曆史任務的。

在美國等西方國家對朝鮮的封鎖下,在美國等西方國家對朝鮮的妖魔化的宣傳下,朝鮮成了一個陰森恐怖的地區,世界上有多少人把朝鮮看作瘟神避之恐不及,這位出生於日本的韓國人,卻毅然選擇朝鮮作為自己的祖國。

他出生於日本,在日本當然接受了不少妖魔化朝鮮的宣傳,他從小就讀於朝鮮的學校,在這裏認識了朝鮮,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了解真相的他認為,隻有社會主義的朝鮮才是民族的希望。

盡管朝鮮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軍事威脅和經濟封鎖下還積貧積弱,盡管朝鮮有吃不飽飯的恐慌,盡管朝鮮沒有高檔的奢侈品,但鄭大世在這裏看到了民族的希望,因為在這裏有公平正義,在這裏有民族自信,在這裏有民族的希望,於是,鄭大世選擇了朝鮮。

看了朝鮮的鄭大世,我想到了中國的錢學森。

1949年,新中國成立。新中國建立於舊中國一窮二白、積貧積弱的基礎上,外有帝國主義的經濟封鎖和軍事幹涉,內有反動派的暴亂和破壞。一直關心祖國命運的海外愛國知識分子,在帝國主義對新中國妖魔化的宣傳中,讀出了新中國崛起的希望,於是,毅然放棄了國外安定的生活環境,優厚的待遇,紛紛要求回國參加祖國的建設,錢學森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

錢學森,一九二三年九月進入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學習,一九二九年九月考入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係,一九三四年六月考取公費留學生,一九三六年九月轉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係,師從世界著名空氣動力學教授馮•卡門,先後獲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和航空、數學博士學位。一九三八年七月至一九五五年八月,錢學森在美國從事空氣動力學、固體力學和火箭、導彈等領域研究,並與導師共同完成高速空氣動力學問題研究課題和建立“卡門-錢近似”公式,從而在二十八歲時就成為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1950年,錢學森開始爭取回歸祖國,錢學森由此受到美國政府迫害,遭到軟禁,失去自由,1955年10月,經過周恩來總理在與美國外交談判上的不斷努力——甚至不惜釋放15名在朝鮮戰爭中俘獲的美軍高級將領作為交換,錢學森終於衝破種種阻力回到了祖國。1958年4月起,他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為中國火箭和導彈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錢學森和鄭大世都是在國家和民族最危難之時,都是在金錢至上者紛紛逃離或叛變自己國家和民族之時,看到了新興的社會主義製度給國家和民族帶來的希望,於是毅然選擇了報效自己積貧積弱的祖國,在貧窮和富貴之間,毅然選擇了貧窮。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把振興國家和民族作為自己最高的理想,在國家和民族大義麵前,什麽安定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什麽優厚的待遇,統統不值得一提。


轉自:中華網論壇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