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會 山 遠 眺
2. 遊覽國會山
周六那天,天氣驟然冷了許多,昨天還是24ºC,一下子降到10ºC。冷嗖嗖的,去哪裏?想來想去,還是到國會山去看看吧。
國會山坐落在美麗的渥太華河南岸,由3棟哥特式建築組成,中央是90米高的和平塔<peace tower>,尖尖的綠色屋頂,遠遠望去,像一簇青荀直插藍天。這裏是國家總理辦公的地方,也是國會議員們商討國是的場所,對公眾免費開放。碰巧時,興許還能親自目睹議員們相互爭論的生動場麵,有幸遇上哈珀總理還能聊上幾句。
到國會山,我們先在周圍看了看。前麵廣場綠草茵茵,遊人來來往往,西草坪上幾個年輕人在玩足球。草坪的正前麵有一圓形略高於地麵的水潭,不少人圍在旁邊,看水火相融的奇妙。據介紹這是為紀念加拿大建國百年而建的長明火台,於1967年的除夕夜點燃,長燃至今。它寓意匯聚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人們,在加拿大和諧相處幸福生活的美好景象。水火台四周刻有加拿大各州的徽章,並記載著他們加入聯邦的日期。
沿著草坪中間筆直的人行道,徑直前行,在台階兩側,紅白相映的鬱金香格外妖嬈。跨上台階就是國會山的正門了,在國會山的後麵和右側,綠樹花叢中,幾尊銅像栩栩如生。我和過往的行人一樣,隻關注銅像製作之生動精美,無心瀏覽塑像前麵石刻上文字介紹,再不就是因旁邊茂密盛開的紫丁香的吸引,在那裏留個影,沒有幾個人會為他們曆史上有過的輝煌而止步瞻仰。就像人們走過天安門,也隻是瞟一眼高大巍峨的城樓,至於城樓上還有什麽,沒有幾個人會在意一樣。奇怪的是當今有些地方還在建塑像修廟宇,玩封建迷信的把戲,妄圖欺騙蒙蔽一些人,來實現其不可告人的政治圖謀,如此拙劣的伎倆如若也能得逞的話,實在是時代的杯具。
我們由側門進入國會山,首先經安檢,就像登機前安檢一樣。安檢後,分組參觀,每組30人分別由法語和英語解說員帶領。在正門進口是寬敞的前廳,中間4根寶藍色立柱閃閃發光,外圈是白色大理石立柱,每根柱子上部的傘形骨架都精雕細刻,光滑圓潤,節點處由菊花形石刻相連,頂部和外圈的弧形板上,布滿精美的文飾,燦若雲錦。目視這宏偉精美的建築,讓人讚歎不已。
經介紹,國會大廈始建於1859年,如此壯麗的大廈不幸在1916年毀於一場大火,現在所看到的建築是按原圖在原址重建的,1922年竣工。
我們隨著講解員走過長長的金光燦燦的拱頂走廊,走廊兩廂和拱頂那精細華美的雕刻,讓人目不暇接。牆壁上鑲嵌著加拿大曆屆總理的照片,他們神態各異。盡管這些照片製作得精細逼真,總覺得在這溢滿藝術芳香的長廊裏,看上去有點別扭,仿佛瞬間飄來幾縷異味,令人頗感不爽。
走廊的迎麵是一宏偉的圓形大廳,中央聳立著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的白色大理石雕像,美麗而莊嚴,整個大廳因她奕奕生輝,周圍是加工精美的黃銅環形柵欄。穹隆的屋頂,五彩玻璃鑲嵌,光線自然柔和;頂部和牆壁相連處,栩栩如生的浮雕,讓人留戀往返嘖嘖稱羨!屋頂那華麗的球形吊燈,像使了魔術一樣懸在半空。環顧四周,從上到下,都是鏤空的書櫃,整齊的擺放著滿滿的圖書資料,大廳顯得既豐厚又典雅。原來這是國會圖書館。
離開圖書館,左拐不遠處就是參院議會大廳,兩邊是一排排議會專用桌椅,每張桌上都有話筒,表決器等,有許多連線,看不清楚。中間是過道,過道中間有兩張桌子4把椅子,後麵高處有個像佛龕一樣的閣樓,裏麵放置一張淡綠色沙發。二樓正麵是三跨拱形門,裏麵也有一排排桌椅,頂部懸垂著四個巨型彩燈,整個會議大廳莊嚴肅穆。
接著還看了眾院的會議大廳,和參院大廳相仿,沒有明顯差別。這次主要參觀中區,東、西區分別為總理和各部委辦公室,那天沒有開放,十分遺憾的是錯過了看‘和平塔’頂部構造精美的四麵鍾樓。據講鍾樓高4、88米,做工奇巧,還獨具匠心的按音準旋律,配置了53個銅鈴組成的鍾琴,定時發出悠揚悅耳的琴聲。
在這集曆史、文化、建築美學為一體的殿堂裏,深感知識之匱乏,閱曆之短缺,滿懷新奇而來,帶著太多的未知怏怏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