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的遷徙

我不太會寫文章,但是很愛讀網友們的博客,所以我的博客就是我的讀書筆記,以摘編為主,從他人的文字裏尋找自己的感慨。
正文

國慶長假登長城 2007-10-29

(2022-11-19 09:38:38) 下一個

國慶長假登長城   2007-10-29 
                       

                    國 慶 長 假 登 長 城  

  總想去長城看看,可聽人說,登長城就像爬樓梯一樣,沒有盡頭,心裏怯怯的,可又不甘心。心想外國人都千裏迢迢來登長城,我一個中國人,又長住北京,不登長城,怎肯甘心。

  國慶期間,和親友一起到懷柔玩。懷柔是京郊旅遊的好去處,可供選擇的景點甚多,如雁棲湖,紅螺寺,當然首選是慕田峪長城。

   那天夜雨朝霽,空氣濕漉漉的,十分清新。沿著寬暢的京承高速,車像流水一般,不一會,離開高速,駛向懷柔地界,仿佛進入森林公園一樣,在綠柳掩映下,緩緩駛進,掛滿累累果實的采擇園,在眼前轉換,修建一新的農家院,處處可見,又大又紅的石榴·柿子探出頭來,向你微笑點頭。這一切都無比親切的告訴你,這裏的農民太富裕,太幸福了,啥時候我老家的人們才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

   在快到慕田峪長城時,在路旁一家‘漁師傅’飯店前停了下來。這家飯店一色的紅房子,足有半條街長,生意十分火爆,店中間有一長方形漁池,活蹦亂跳的魚,隨釣隨作,據講這裏的飯好吃不貴,特別是燒虹鱒魚,紅燒肉,燒柴雞都是過往遊客必嚐的特色菜。我們一行七人,入座後,店老板為我們搭配了葷素菜肴,我平時吃慣了素食,雞啊魚啊總覺得腥哧哧的,怎麽也吃不出香味來。記得在過去,下班回家,誰家要是燉雞,滿樓道都是香的,讓人口水直流;改善生活,就讓孩子到食堂買份小蘇肉,做一鍋麵條,一家人都覺得好吃的很。如今生活好了,可雞呀魚啊都失去了原有的美味,都是木渣渣的,連雞蛋也溢滿腥味。我隻吃了點素菜,要說好吃,數玉米麵菜團最有味道,別的沒什麽特色,價格比市裏便宜許多,每人25元左右。

  吃完飯,就直奔長城腳下,那知兩個停車場都塞得滿滿的,好不容易擠了個車位,停好車,就向長城入口走去。

  在長城入口的道路兩旁,店鋪林立,商品林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一鍋鍋熱氣騰騰,隨著鏟子的翻動,油亮油亮,張著黃黃的小口,散發股股甜香的懷柔板栗,呼喚著過往遊客。各色各樣的木雕工藝品,小孩玩具,字畫······應有盡有,和市裏的商品街沒有兩樣。商販們熱情的招呼過往遊人,近百米入口通道擠得水泄不通。

   登長城門票40元,老年人減半。

  踏上用條石鋪砌的約兩米寬的整潔的台階路,仰望鬱鬱蔥蔥的山巔,蜿蜒起伏的長城隱約可見,不由想起登香山的情景,一樣的石板路,一樣的綠樹蔥蘢,一樣清新恬適的空氣,隻是這裏的路不像香山的路那樣曲折、盤旋,也不像那樣陡峭,樹也不像香山那樣高大,沒有古老的紅牆綠瓦,沒有銘記曆史的碑刻,有的是在綠樹掩映下一階階向上延伸的石鋪路,仿佛沒有盡頭。也許是和親友在一起,一路說說笑笑,也不像登香山那般吃力。在路的兩旁,每隔一段立有宣傳標牌,我記得一個牌子上寫著:

      欲問此地何所有    萬樹杏花萬樹柳

  也許是在秋季,綠柳依舊,杏花難尋,要看如此勝景,隻待明年春季了。再就是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登長城時說的:長城很美麗,比我想象的還美麗。在這些讚美詞語的鼓動下,在大自然氧吧裏攀登,一身娛悅,不知不覺,長城已橫在眼前了。

  看著蒼山翠壁之上,依山就勢,蜿蜒起伏,如巨龍飛騰的長城,登山的疲憊一掃而光,興奮得不行。說熱血沸騰,有點過分,可著實歡欣異常,跑在前邊的小淘淘高興的跳著,拍著手喊著:

   “看到長城了,好長,好長!”

  對長城我一直懷著崇高美好的期望,卻沒想到,身臨其境時,眼前的景象比我想象的更美妙更崇高。我曾遠眺過八達嶺長城,它那雄姿給我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可當我登上慕田峪長城時,它那秀美,多姿竟讓我如此動心。

  漫步在長城上,麵對古代勞動人民偉大智慧的結晶,深感驕傲;撫摸這年代久遠的灰色巨形磚,審視那曆經千年依然飽滿的白色灰縫,看著那堞形城垛,看著垛口下麵的火炮和牆上的箭孔,古代人嘶馬叫,煙塵滾滾的場麵就影視眼前;更像一本厚重的曆史巨著,一頁頁向你述說著沉重的往事。我的腦海裏,也模模糊糊的閃現了一隊隊衣衫襤褸,蓬頭垢麵的勞工,在軍役的威嚇下,背負著沉重的磚石,一步步艱難地攀登······想到這裏,我眼前和腳下的磚石,瞬間幻化成無數古代勞工的血肉之驅,我的心一下子收得緊緊的,腳步也顯得異常沉重。

   真是:不到長城走一走,焉知人間有疾苦。

  我邁著沉重的腳步,在長城上時高時低的行進著,不時停在垛口處,由近及遠向四周看看。近處樹木蔥蘢,剛下過雨,樹葉綠油油的,我第一次看見板栗樹,葉子像玉蘭樹的葉子,樹上掛滿帶刺的果,我好奇的伸手摘下一個,剝開來裏麵是油光光咖啡色的果子,就是當地的特產—懷柔板栗。不遠處一棵杜梨樹,掛滿串串寶珠,十分誘人。小時在農村,一到深秋時節,杜梨就由土色變成黑紅色,摘幾粒嚐嚐,酸甜酸甜,味道好極了。一樹樹鮮紅的柿子,在萬綠叢中,顯得格外豔麗。

  放眼遠眺,薄霧繚繞,遠處長城,看不到頭,看不到尾,越發顯得神奇恢宏。霧漸漸消散了,午後的陽光把長城塗上一層金色,那雄姿,依山就勢,時起時伏,層層疊疊,像群龍起舞,長城外麵仍是長城,我也說不清遠處哪是臥佛山長城,哪是箭扣長城,萬裏長城萬裏長,非目力所能及。這種壯觀景象,但得一見,永生難忘。

  我們由十號敵樓走到四號敵樓——據講這些敵樓是用來觀察敵情和傳遞信號的,每隔百米就有一座,在所有長城中,這裏的密度最大。每個敵樓結構各不相同,樓裏一洞套一洞,像迷宮一樣,小淘淘高興得玩起了捉迷藏;有的敵樓分上下兩層,登樓遠眺,綠色茫茫,你仿佛蕩漾在大海裏一樣。有的敵樓像宮殿一般高居山頂,巍巍壯觀。

  曆代帝王為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費盡心計,不惜百姓死活,曆經數百年,耗盡人力物力,在高山之上修建了看似固若金湯的萬裏長城,可曆史卻悲哀的告訴人們,長城並沒有阻礙遊牧民族的屢屢入侵。慕田峪長城應是明隆慶年間重修,防禦功能齊備,也未能阻當努爾哈赤揮師南下,大明王朝也難逃滅亡的命運。它無比深刻的說明,一個國家要想長治久安,絕非修一道GREAT WALL就能保江山世代相傳,那隻是癡心妄想。一個國家老百姓富裕,整體和諧,才是真正的長城。  

  我總是這樣,在旅遊或散步時,常心不由己地作些連我自己也覺得奇妙的又是那樣令人神往的沉思默想,遺憾的是這種瞬間奇想,轉瞬就不複記憶了。  

  我把這些尚能想起的美好經曆筆之於書,也隻是寫給自己看看罷了,興致好時,再配以圖像,覺得頗有意思。當我有一天,爬不動了,思維尚好時,重讀這些文字,看著當時的圖像,重嚐當年遊曆·遐想時的甘美,使逝去的以往得以重現,等同我的生命延長了一倍。在今後的歲月裏,跟另一個時代的我,生活在一起,如同跟一個年輕的朋友在一起一樣,自得其樂,情趣無限,那是何等美事!

  徜徉於長城之上,回望我已走過的人生,深感渺小與平淡,在那階級鬥爭的年代,暗箭四伏,我能完好無傷的過來,難道不值得慶幸嗎?我畢竟未跌入人生穀底,遭遇那難以忍受的磨難,尚可輕鬆的脫身在外。當你目睹那些殘遭迫害,一生都抬不起頭來,鬱鬱終生,或身患殘疾,窮困潦倒的人們,我怎能不為一生的平安而滿足呢!趁時光美好,在大自然裏尋覓吧,它能為你展示多種多樣的歡樂和美妙,你會在大自然的懷抱裏,感到無比充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