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Windy2009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紅樓夢中所反映出來的封建製度婚姻之下的兒女的遺憾

(2022-05-06 21:04:38) 下一個

紅樓夢中所反映出來的封建製度婚姻之下的兒女的遺憾

 

婚配是一們門學問,也是很多人津津樂道的話題。它涉及了很多的現實問題,例如社會結果,家庭倫理,感情與和諧,經濟與政治。在古典小說紅樓夢裏,這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被很多人討論和研究。

過去都是包辦婚姻,人講究的是個門當戶對。說白了就是家裏大人得樂意,兩個家族聯姻是為了穩固提升家族的社會地位以及財富。

紅樓裏“金玉良緣”,女方有錢,但是要男方的社會地位,寶釵所代表的金陵薛家是皇商,寶玉作為男方來自的榮國府屬於古代封建世襲製度裏的公候伯子爵守等的政治地位。

 

從一個現實角度來說,這是一個帶有政治意味的一種對社會結構的解讀。在現實中,沒有錢財要錢,沒有地位的要攀附地位。這就是相互利用。一般揭露官上勾結,其實這官商勾結是自古就有的。

然而在我們我們都預測到的結局,我們理解最終這段三角戀愛成為了悲劇。其實有的時候是年輕人無法控製的。無論是得到婚姻的還是,沒有奏如婚姻的,最終都是一種遺憾:“雖是舉案其眉,卻是意難平”,這仿佛是以前社會裏很常見的一種婚姻結局。但是這也是一種社會現實的寫照。

世間要過好日子的“金玉良緣”卻成為了一種難以解脫的惆悵。

寶玉的玉石上寫有了:“莫失莫忘,仙壽恒昌”。寶的金鎖上麵刻有:“不離不棄,芳齡永繼”。

這是一個符號:男人不能沒有權利和政治地位,而且他們希望永遠有地位,一直延續下去。而女人不能沒有經濟的保障,財富能夠讓她們心態比較放鬆,狀態也會從自己的顏容狀態裏流露裏,哪怕老了,也是一種舒坦的精氣神兒。

 

林黛玉寄居在外祖母的家族,這是一種複雜的觸景生情。之所以被孤立,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她的父親的家應敗落。林家是四代襲候。後來乃父林如海已經是靠自己從科舉考試重新開始。但是很可惜後來沒有什麽親屬,家族完全敗落。在紅樓的賈家,這給人感覺就是預示了賈府到了賈蘭這一代是一個輪回。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這是出自孟子。這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在過去那種封建的以血緣而延續的政治地位,到了第五代就結束了,衰落了。

其實從一個生物常識角度來,家族作為一個利益體的瓦解的一個原因是血緣能夠維持一個家族勢力的凝聚力越到後麵月淡。這種家族共同利益到了後麵就逐漸分散了,各本東西。當然也有腐敗,來自盛極而衰的定數。

這個林黛玉就屬於有命無運。她自己家庭勢力單薄,沒有利用價值。所以她缺少安全感。說白了就是在一個看勢力和利益的上層社會裏,沒有勢力的末落的貴族就是有命無運。

 

紅樓夢四大家族的之間都是彼此利用。聯姻以及包辦製度讓他們的在自己出於的社會地位上能夠穩住以及壯大。紅樓其實有一定的政治的寫照。社會上層的當權者以及把握大量財富的家族的相互以後。此為”金玉良緣“。

在這個社會地位上的人,他們是一貫認為自己是要被崇拜的,像吸鐵石一樣的吸引了可以依附他們的大小集團和人脈。有財富的很多是沒有政治權利的。而有權利地位的在打下了政權之後,也是會麵臨吃皇糧至於國都揮霍所倒置的坐吃山空。因為有了一定的權利已經坐穩江山時候麵臨就是逐漸麵臨了家裏的後代養成了懶惰,成為了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而與此同時,他們的權利也會麵臨其它勢力的幹涉。

 

所以說小說裏的各種例子就記錄了封建製度挽救家族下滑的一些手段,例如:

要女兒進宮成為皇家的後妃(元春),或者讓自家的女兒和其它自己同僚聯姻(迎春),或者是為了穩固邊疆而送自家的女兒到外麵成為一個外交婚姻的犧牲品(探春)。

少爺如果是長房正出可以作一個繼承者,例如寧國府的賈敬的兒子賈珍,老爺子可能是躲避政治鬥爭,去道觀裏當道士。還有榮府裏麵的大老爺賈赦,他是因為還沒有退休,還繼承他爸爸賈代善的爵位。

 

還有有一部分人仰慕科舉考試之下上升的來路清白的家族。例如賈政的妹妹賈敏嫁給了蘇州出身的探花林如海。這是一個典型的讀書人。

另外就是李紈的父親李守忠,他是以為管理國子監錄取學生的官員,他的女婿就是榮國府的長孫賈珠,這就是這個孩子可以在科舉上成功的一個關鍵的提攜者。雖然是按法來參與科考,但是這老頭是會給他一些幫助。而且這個李守忠是一個文化符號,代表的宋朝以後的儒家當中的宋明理學的一個繼承人,那是一個對婦女要求非常教條化的時代。

李守忠和賈政作為親家也是屬於一個類型的人,恪守規範的家長類型,這種屬於給家族定規矩的人。而因為賈政是一個次子,他不能襲成一等將軍的官位,他想要從科舉出身,不料卻給皇帝賜予了一個四品官員。可能也是要限製他們家在朝廷裏的位置。所以他也是受到阻礙,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小說裏用了”不料“二字,就是有不甘願的意思。故此,他將希望寄托在下一代長子賈珠身上,而且不僅僅是為了顯身揚名,而也是穩定自己家族未來的地位,重新更新自己的地位。而且若是重舉,也是一個從武人轉行為文官的機會。這是為什麽他很注重自己兒子們的教育。

李紈後來的悲劇就是被捆在這種教育當中,年輕守寡卻依然要做出這種規範。她就是三從四德的文化符號:未嫁從父,出嫁從夫ban,老來從子。以前有點地位和身份的都得這樣一輩子,這種是屬於那種封建體係裏的金錢和政治地位堆積起來的一種唯有來自深宅大院的身份象征。

 

政治聯姻裏,最大的犧牲品就是元春,迎春,已以及探春。越到了後來,她們結婚的對象越是為了滿足家族的需求。

元春作為長女一般是有很大責任的。是要為父母承擔很多重擔的。包括教育弟弟妹妹,包括管理家裏的事務。這些都讓她各位的成熟,懂事。她就是為了全家而存在的。很小她就進入了皇宮,成為了公主,郡主等皇族女子的伴讀。應該是有機會到他們家裏的老人。這樣一來她就有機會被皇帝主意,後來逐漸的成為的妃子。她成就了賈府的鼎盛時代。再回到上麵的所謂貴族到了一定的階段,必然要開銷很大,花費很大,這都是為了章顯地位和勢力。所以真的是必不可缺的。但是這是麵子,裏麵的經濟是受到虧損的。這就是隻出不進的一個階段。這是撐不了多久的。所以在王熙鳳被秦可卿托夢,警戒在一莊家族盛事之後,要注意經營自己的產業。他們就是大地主,農業生產是支持可延續的經濟實例的關鍵。但是在這個重大事件之後,身為皇妃的元春遭到了宮廷裏的政治鬥爭,也可能是被冷落的,所以她是以寂寞告終的

其實這個女人沒有幸福,她的幸福是自己履行自己的責任被家族認可之後的一種心安理德。曾經在她省親的時候,她的父親讓她聽話,好好伺候主子。但是她是帶有哭泣的口吻告知賈政:“我雖然是這個地位,但是寂寞唯有我自己知道”。

 

迎春她就是出嫁後慘死,她父親是找了一個和自己類似的武官-孫少祖,有穩固自己的地位的意思,這個人肯定是一個他可以用的新人,因為他的地位而往前湊的。同時也是為了錢,等於是錢解決了她父親的需求。但是這個男人是一個沒有素質的大老粗,一個剛入道的軍人,和迎春這個已經富貴了很多代有文化沉澱的千斤小姐是有很大的差異個隔閡的。她的母親沒有了,沒有人能給她同情。隻有她的堂弟能夠給她一些惦念。結婚以後的姑娘需要手足之間的精神安慰。女孩結婚以後,對父母沒有什麽利用價值,所以就是不太會流露緊密的關係了。

 

探春是一種對社會的反諷。這裏有一個深刻的寓意:她是異味身份地位不高的庶出的女兒。她的母親趙姨娘是一個跨越奴隸和奴隸主的社會階級和榮國府二少爺結婚的的小妾。所以她有著一份內心的對身份地位的糾結。她經常很喜歡表現自己的才能,例如料理家務,分配勞力,節省開支。其實在過去,特別是清朝這個時期,姑奶奶有比較高的地位。女孩沒有結婚之前是有地位和話語權的。這也是她們為了日後管理自己丈夫家族的一次的”實習“的機會。這位姑娘總是嫌棄自己的地位。但是後來她反倒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她有一種”慕男“情節,羨慕男孩,因為她又是女孩,又是庶出,自己總擔心自己以後沒有出路。偏偏又是一個博學多才很有思想和實際管理才能的人。所以命運給她安排了一個異國婚姻的政治聯姻的結局。雖然她已經要走出那個很堵心的家族,但是又放心不下她的父母。因為她,如同鳳凰,遠遠的飛走了,飛到了異國她鄉。其實這也是作家在映射清朝時代的一個現象:政治聯姻。當年滿蒙聯姻三百年,這是屬於一個很重要的政治手段。書中寓表她是走海路離開的,而在當年中國的番屬國如果是要經過海路的,主要是李氏朝鮮,琉球王國。這兩個是深受明代以及清代管轄的番屬國。

其實探春的痛苦是來自一個阻攔她的母親,一個讓她覺得沒有麵子的母親。她一直按照封建理數貼近正房太太王夫人,而王夫人這個大家閨秀也按照規矩對她十分重視。同時我們可以感受王夫人隱隱約約帶有一種包容的慈母之心來接納賈政的庶女。這樣一來,趙姨娘可能心裏不是滋味。雖然是禮教常軌,卻也無法遮掩情感上的失落。這就說明了,社會的規則並不能限製人情的所在,封建禮教的牢房也鎖不住感情的需求。這是一個“春秋筆法”,表麵是寫趙姨娘的不守規矩,但其實是寫了探春的冷漠無情。我想,作者要表達的一種理念是:道德規範並不能代替人的感情,這種教條道德抹殺了親人之間天然的親情。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會經理某種冷漠,某一些不言而喻的來自家人的冷漠。太看物質就會忽略一些更重要的東西。當你意識到這種缺時的時候,往往以及為時已晚。父母在,不遠行,在利益和親情的選擇之間,所以真的不能過於冷漠無情,要留有一些情份。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紅樓夢是一步耐人尋味的小說,每一個階段,我都會產生新的感悟。有一些是經曆了社會以及生活閱曆之後作得到的一種領悟,更加了解社會以及複雜的人性,以及命運的轉折與因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