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Windy2009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從我身邊的日韓朋友談起女性的幸福標準

(2019-05-12 12:39:49) 下一個

從我身邊的日韓朋友談起女性的幸福標準 請勿置頂首頁)

 

 

現在,很多人喜歡關注韓國。韓國現在為什麽矚目,主要有兩點,經濟上的富裕和對自身文化的輸出。網絡上經常有不少對韓國人的爭議,但是很多人沒有和朝鮮人接觸過,多是人雲亦雲盲目偏激地評論。如果有機會接觸會有一個不帶帶色眼鏡的感觸。

 

我記得將近三十年前,我在初中的時候開始接觸韓國人。有一次在英文課上,新來了一位小亞洲姑娘。當時英語老師為了幫她適應,請班裏一位來自中國的小哥給她做翻譯,結果說了半天沒有用,才意識到對方是韓國人。雖然說小女孩麵相和大部分中國人差別不大。中國那時將其稱為南朝鮮。那天我還挺高興的,那時我剛來美國不久,初中裏都是美國人和外國朋友,突然看到她,心想,太好了,我不是唯一的一個東方人了,覺得不孤單了。我當時和這個小女孩關係不錯,天天一起玩兒。因為都是亞洲人感覺很多習性幾分相似,好像回到了亞洲。她是瘦瘦的,很纖細,瓜子臉,眼睛不大,文靜內向,很會讀書,看起來是那種很穩的類型。但是很能歌善舞,朝鮮民族的特點,天生喜好。每次學校有什麽活動,她和她妹妹都會主動提出表演朝鮮舞,大大方方的表演。你就覺得這人不乏味,愛玩,愛表達,說明這天生性格裏帶著一點風流韻致,該外向表達的時候表達力適中,不會過於的拘謹,死板。大凡高麗人都是如此,有嚴肅刻板的一麵,也有瀟灑自如比較放得開的一麵,性格屬於比較大大咧咧容易相處的。該沉穩的時候沉穩,該開放自己的時候開放自己。

 

當時,同學裏還有一個日本姑娘,小臉兒圓圓的,皮膚特別白,幹什麽事都特別周到井井有條,說話客客氣氣,對人總是微笑著不斷點頭,你就感覺身上很有傳統東方女性的氣質。這種氣質和漢族以及大部分人還不一樣,她明顯帶有一種和族氣質,一舉一動非常的規範化,特別的中規中矩。我和她交往深入,因為我覺得她很有禮貌,不是一般的體貼。我有私人問題跟她可以說,她體貼我,真心對我好,不會對我出言不遜,或是說話不禮貌之類的,什麽話都是順著別人說。基本上你會感覺他們國家國民在戰後的素質教育很全麵,性格非常的謹慎,安分守己,正麵發展和自我完善。當時我和她隻有大概十一二歲,我給她編了一支手鐲,我就是剛學會編,閑的覺得好玩,隨手送了她一個。結果呢,過了幾天她就送給我一個她自己折的紙鶴,那種漂亮的日本花紙做的。還加上一個日本的紙娃娃做為小禮品。然後還加上一個紙條,上麵寫的:謝謝你的手鐲,很開心能和你成為朋友。這個是來自於日本的古都,京都。我當時驚訝她如此客氣,然後我當時不時的就把這幾樣禮品拿出來看看。後來讀過日本的作家川端康成寫的小說千紙鶴,看到這個紙鶴在日本文化裏的象征。多年過去了,我每次一疊這個紙鶴就想到這個來自日本的朋友。我當時念的是一所外語學校,裏麵的學生都是學習一門外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也包括日語。這家日本人特別有意思,她的母親的一位日本朋友給所有的學習日語的美國學生表演茶道。地上鋪著Tatami 禮儀者身著和服,拿著一個竹子編的工具攪合茶葉,那種綠芥末色的抹茶。還端著那種日本的粗瓷碗怎麽轉,麵對客人還是怎麽樣,包括手絹怎麽疊,每個細節都有個講究,非常的格式化。其實這種儀式化的東西在中國民間已經不多了,隻有一些老年人才把玩一些這些東西。中國現在保留的主要是明代以後的東西,沒有人會席地而坐,喝茶的方式也是福建的功夫茶,江南的龍井,或者北方的花茶,儀式上屬於通俗化消遣,沒有和修行之類的目的結合。因為中國近代文明從明代起就是一種市民經濟,市民的嗜好取代了貴族化的儀式,比較實用。而且中國文人品茗比較隨性,崇尚老莊之道,形而上的,在山水中化為悠然自得,不似日本非常格式化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她從她家庭圈子裏了解這個文化繼承的傳統,我就不難明白她的那種耳濡目染對她的一些舉止上的影響。其實怎麽說呢,如果在家裏安心照顧家庭能把自己孩子培養好,素質提高,對整個社會的發展有長遠的益處,出人才,遵從秩序,提高國民總體的素質和教育程度。這個教育水準不僅僅是表現在學術和技能上,而是德育美育多重方麵。

 

前麵我提到的那個韓國小女孩性格也是這一類的,雖然語言不一樣,但是感覺就是比較親近了。後麵又來了幾個韓國的男孩女孩也是類似。他們在西方國家總體不是特別外向和主動,又帶直率和耿直,喜歡和亞裔交往。如果一旦成為朋友還是不錯的。而且他們很抱團,思維和心機也比中國人簡單。當時九十年代初,韓國也是移民很多,即使在美國的非移民的城市。我和韓國人感覺比較近,不知道為什麽,如果不沾什麽極端民族主義成為隔閡,天然的有親近感。朝鮮半島位於山東之東,自古與中夏隔岸相望,一衣帶水。

 

同時也曾經有過箕子朝鮮這麽一個曆史過程。他們較少的一部分祖先也是來自於燕遼的這個地域,另外較多的成份的是來自於北亞,東北亞與中亞,遷徙到朝鮮半島和當地的三韓本地居民融合。他們改朝換代較少,古代早期文化保留較多,你可以感覺他們自己的民族性以及早在中國春秋時期的那種周禮和儒家文化的影響,我記得非常清晰。這種先秦文化, 春秋的風骨已經淡化。原因一改朝換代,文化不斷更新。原因之二,中國文化經濟重心南遷,原本華夏主流文明中心不再被重視,變成了一種存在感較低的地域。而被南遷江南地區和當地融合的一些地區的風尚,取代中原文化中心,一直到近代都是如此。三來,遊牧文明的滲透,許多所謂的異族影響,多次文化融合早已經變化了數十次,早已沒有原先的樣子。所以這種地域性文化思維淡化了,先秦氣息早已經不在,也許隻留在古籍上,以及一些傳統的地域裏尚存春秋遺風,而從朝鮮鄰邦人身上,能夠感到某種仿佛曾經熟悉的中國曆史印跡。不是明代文化的外在影響,而仿佛是一種非常早期的先秦文化的精神的遺韻。他們的那種帶有先秦品格倫理秩序。比如說崇尚禮儀的態度,忠義的品格。他們的社會會比較強調這個東西。現在的中國人一部分身上有這些東西,老一代人的家傳,或者傳統習慣與記憶等等。中國內地因為文革就忽略了這些東西,但是過了這十年,該回來的還是回來。

 

我每次接觸一些韓國人,就感覺他們一衣帶水的鄰邦文化讓人回到很古老的曆史記憶中。當然,我的意思不是過於熱情地說他們就是中國的一部分,隻是彼此層有這些政治文化上的往來,故而不感到陌生。近年,韓國人一味地要將一些非物質遺產稱為己有,被很多人談論,但是我認為這不是一件壞事啊,也不必計較,因為它證實了中國的文明的遠東地區的輻射以及各國共同的認同感。民間可以逐漸將這種負麵敵對態度當作一個文化上保持聯絡和認同的過程,促進良好的文化學術交流以及民間文化共識。日本和中國的界限很清楚,而朝鮮半島和多民族的中國就有撤不斷的關係,因為界限模糊,所以容易爭執。但是也許未來隨著中國的發展,這個距離就不斷拉近了。

 

我當年認識的那些韓國人呢,還算比較平和收斂,性格也比較保守。不是近年那種整天迷戀於商業化流行文化的年輕人。在韓流之前,韓國青年其實也不是讓你感覺那麽膚淺庸俗,例如喜歡拿自己國家的經濟地位壓別人一頭。有禮貌的韓國人不會主動去挑釁別人。韓國人和中國人一樣,有一些有教養的,也有缺乏教養的。有一點,他們有比較明確的態度,就是一致維護自己所來自的國家。他們的民族性真的很一致,很齊心,因為國家小,單一。中國人呢,是一人一個看法,各個不同,在一些事上爭來爭去沒個結果,你可能覺得鬧起來很頭疼,糾結,掙紮但是不會感到乏味。他們韓國人的單純還是交往起來比較舒服的,真的很可預知,不易變卦和出乎意料,簡單透明直線條一些。他們這樣做為貼心朋友比較有安全感,信任很好,可靠,講義氣。性格上韓國女人總體上比較強悍一些,明顯的是性格上比較硬朗,不服軟兒,而且態度非常直接表露,很幹脆,但是普遍還算比較講理。

 

 

我在大學裏認識一個美籍韓國裔的女孩子, American born Korean.  我們去海外學習,經常一處相伴。她就是特別的厲害,自我保護意識較強。其實人不錯,很仗義的。她的那個性格就是一點都不讓自己被人欺負,她這種很辣的有點像個幫派裏的大姐大,厲害幹練,年輕小姑娘很有領導能力,她這種性格還是很讓男孩子喜歡的。這一類是美國長大的,有韓國和美國的特點,和那種從韓國遷過來的帶有傳統作風的還是差異存在的。韓國女部分很明顯有一種特別彪悍的氣質,但是跟我非常的坦然交往,實話實說,包括一些私人問題都能夠透明交流。韓國女一般不會羞答答的或者像一些中國女孩那樣假裝矜持,故意端出一副封建淑女的樣子,矯飾自己。她們會比較主動又適度的表達愛意。而她們韓國人可能會說一些女孩所經曆的秘密與我交流。她們真的是有一點憨,帶棱角,但是也不傻,就是比較放得開,無話不說,談起男女關係一切以自己幸福為主,不會掩蓋自己的感情。

 

我當時認識另外一個韓國女孩,她好像是十歲左右到美國的,她呢,就是非常的溫柔,善良。觀其言,就是一個天性溫良並且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的人。她和上麵的那位真的不一樣,特別溫柔,但是也是帶著堅韌的態度,外柔內剛。她交了一個男朋友,因為她自己很漂亮,笑容甜美,圓圓臉兒,尖下巴,雙眼皮,眼角略帶一點桃花眼,那種端正的長相就是讓人感覺到很舒坦,善良。說話和善,但是也有主見,而且品學兼優。我就覺得她男朋友肯定也是特別般配。她說,他不是你們想的那樣兒,我男朋友就是一個普通的人,意思是說自己不是很在意外在的東西,不是太在乎自己男朋友的外在的東西,並且很堅定的認準了一個人就堅持到底。上麵那個厲害的韓裔女子,也是這樣子啊,她男朋友外貌比她差很多,她自己都在說她男朋友的缺點,但是,她覺得她男朋友對她特別好,把她當成一個公主。也許她在談戀愛上還是把自己被愛更做為基本條件。這兩個女孩真的是讓我感覺非常的知足長樂。那個比較溫柔的女孩子還說,她父母能夠讓她出來到外麵學習,她覺得非常的知足,感恩,她經常流露出一種內在的平靜和一種發自內心的祥和。這幾個韓妞很像中國東北的姑娘,很率性,但比北方的漢族人還更加的直線條,透明,沒有掩飾。這種性格是他們的民族性,感覺她們特別的坦率,這種性格羨慕,因為沒有必要麵臨過多的城府的人群。具備這種性格讓人覺得在一起無需算計,有安全感,靠得住。而據說他們韓國人當中的漢文化迷戀者卻反而欣賞一些漢族人的心懷城府。對我個人而言,我覺得交朋友重要的是實在,真城,厚道,憨厚卻不糊塗,堅守一份感情。對方能給自己什麽不重要,比較珍貴的是能有一個可以沒有顧慮地依托感情的人,放心,靠得住。

 

另外,我高中還有一個韓國朋友,她是上了高中之後才來到美國,她更加的具備韓國特質,愛麵子,在乎物質和名譽地位。她也是天天和我粘在一起。而且她經常給我打電話,訴說她的一些觀念和遇到的困惑,很多的人際關係問題。她家裏麵很有錢,是個企業的業主,送幾個孩子出國留學。她應該算小留學生,她出國的年齡段令她身上更具有亞洲人的觀念。她每日絮叨她家裏的家庭的矛盾等等,我一聽就覺得跟中國人特別像。兩個人都是青少年,所以關注的都是升學和交友等問題。這些韓國女孩的共同特點就是真的很透明的敞開表露她們內心的真實體驗。沒有那種自我矯飾和包裝,特別的坦蕩。她的很多的人生的困惑和糾結,就和一些韓劇裏極為相似,我聽她嘮叨也不用看韓國影視劇了,因為接觸了真實的韓國人的生活。她一開始就特別想上常春藤大學,後來考入了一所著名的公立大學,讀完經濟學研究生。她起初很堅持要嫁給自己的同胞韓國人,但是沒有什麽合適的韓國男友,後來她找了一位台灣的ABC 生了兩個孩子,小孩的模樣還是更接近韓國人。她雖然受過良好的教育,但是選擇了做家庭主婦,就像一般的韓國人,婚後相夫教子。我接觸幾個韓國的年輕全職媽媽,都是非常的理所應當的做著家庭的事情,沒有什麽糾結。她們業餘都學很多才藝,以及廚藝等課程來豐富自己的生活,而且給人的感覺是比較甘心,有自己的一種定位。而且對外呈現出來的是漂亮利落,優雅大方的談吐和氣質,從容,幹練,但是不缺乏女人味。無論選擇幹什麽事都踏踏實實的,心安理得,其實挺好,其安穩心態令人羨慕。其實我認為女權就是給女人們可以選擇的範圍,而在每個選擇裏都自己感到能夠階段性地找到自己的最佳狀態。

 

韓國人比較抱團,非常的保護自己的國家和群體。一些韓國人對亞洲人一般表麵看似有一種看似高傲的表象,或者比較狂,極端點的言語有點自我,偏執。讓人偶爾不太舒服,但是這種表象的態度也不用當回事。部分人也許是因為缺少自信才會刻意表現這種心態。也許男性這樣的比較多。其實韓國人心眼兒不壞,天性就是這種樣子,自製力和爆發力並存。一方麵極其隱忍,但是發起脾氣又特別狠。而且不知道為什麽,聽他們韓國人說話很安心,他們認死理兒,那種比較強硬的樣子讓人覺得做為交往反而比較有安全感。而且她們的性格特別的實在,有一說一,也是那麽在乎別人的評價,對人沒有防範。這個性格很容易相處。平心而論,如果韓國人持有那種謙和的態度,而不是因為自己國家的經濟發展而表現出的那種傲慢和自我膨脹的態度,不是太炫耀商業成功以及物質競爭,若心態平和如同已經發展完善的日本,他們會得到更多的其它國家的尊重,像他們老一代人那樣地遵循禮賢之道,謙虛穩重。韓國國民心態的例子可以當作未來的中國人迅速發展,維持一個健康心態的參照。中國人也一樣,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學習,不斷反省,而不是過渡的自我膨脹,才能不斷維持可延續性的發展勢態,不不是誇大自滿和唯我獨尊。

 

然後呢,說完這幾個韓妞,我就又想起了我遇到過的兩個位朝鮮族女性。她們是在中國的東北出生長大的。一提到這兩個朋友也是,一見著人可熱情了,特別的主動。一位是移民美國,我偶爾萍水相逢的一個成年出國學英文的新移民。還有一個是來美國大學做博士後。她們是朝鮮族按說應該是和韓國人很近,但是她們一見到漢族老中也是特別的親切。她們好像見到老鄉了,話說個沒完。韓國超市裏麵也有很多的朝鮮族籍員工,會說朝鮮語和漢語,和韓國移民和中國地區的人溝通,說普通話帶點東北口音。其中一位,她是在學英語,我曾經做誌願的助教的工作。她一見到我會說漢語,眼睛就亮了,剛認識我就不停的跟我說心裏話。她一個人來到美國,嫁給一位韓國人,在中國曾經有一個前夫和一個孩子。我覺得她當時也許非常孤獨,想家,她跟我說她特別的想念她女兒,想辦她移民到美國,但是又擔心女兒和現在這個韓國的丈夫關係處不好。她非常的強烈的說,你是不知道啊,自己孩子不在身邊有一種撕心裂肺的感覺。我當時就很同情她啊,一個勁的安慰她,我說:別急,你現在這日子先好好的過著唄。我當時也是想,一個人來美國,再婚,孩子老人都在家鄉,肯定對家裏有非常多的放不下,非常多的牽掛。同時,她又說她跟她再婚的韓國丈夫非常好,她說她對她先生細致服帖的程度已經讓她旁邊的朋友們說都沒有什麽必要過於殷勤,但是她說她願意。對比她,還有前麵幾個韓國姑娘,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一旦喜歡上一個人,就死心塌地的對男人付出。然後呢,她們幾個的共同特點就是對丈夫很尊重,不讓老公幹家務活,她們即使全職上班也是如此。我其實還是很欣賞她們這種一根筋全心全意撲在老公身上的毫不保留的付出。一些漢族男人做家務,她們就覺得很不理解。而且她們在談起自己老公/男朋友的時候都會非常直接地表現出很自豪,而且也不感覺助長男性的大男子主義有何不妥。而且,感染和對朋友分享自己的感情體驗,讓對方為她高興。不會像中國人那麽出於禮貌地刻意謙虛一些,中國女人喜歡表麵端著點兒,但是內心傲慢,喜歡當眾表現出自己有能力讓老公做家務和包攬一切瑣事。現在國內一些地方的人以丈夫拎包和參與烹飪和家務感到自豪,或者特別提倡女權,如果您誇女人賢淑是一種美德,不那樣強調女權,就意味著您思想老套落伍,其實我認為這種態度是一種盲從。何必要這麽裝呢。我認為其實真正的自由有選擇就是願意傳統就傳統,願意現代就現代,適合自己的感覺和家庭的格調,感到和諧就好。現在很多怎麽生活都是跟風,結果自己將就勉強,為了入流,刻意做給別人看,我認為其實沒有必要。還是順著自己的性格使得自己本身適宜。

 

我認識另外一個嫁給美國人來到美國的上海女孩也是總是問我和其它一些朋友,想家嗎,想家嗎?我當時就是就是很不理解啊,我覺得她嫁給一個美國人,還生了一個可愛的寶寶,在美國日子也過的挺好的,她還總想家幹嘛?也許因為我父母一直都在美國,我沒有這種感覺,而且我那時沒有結婚,沒到年齡,體會不到某些人生微細感觸,那種對親情和故鄉的留戀。當然,現在這幾年我們搬家,離開我父母,有時候也是經常的挺惦記他們的,希望老頭老太太日子過的好,身體健康。不管有事沒事時不時的打個電話問候問候。

 

說了半天,會想到前麵我提到的幾個女友,有時候覺得,你說,人的一生遇到點事情還是能夠有幾個可以袒露心裏話的朋友好。感情上有什麽需求,有一個能讓自己得到一些排解煩悶獲取同情的地方。某些少女和青年時期的朋友,以及那些不染世俗的真摯感情,現在想想也是挺難得的,很珍貴的。我大學畢業的時候,有一個台灣校友,她給我寫了一封賀卡,她說她就是很高興能結識我這麽一個很真摯的人。其實現在想想這幾句話,倍感溫暖,學生時期的友情確實是很純真的,雖然說也不是沒有矛盾或者想法永遠投契,但在有限的背景接近的人群當中,尋找比較相互尊重的交流和了解。當人們入了社會之後,就越來越感覺這些情誼還是很難得的。後來,我搬遷幾次,也沒有機會再見到這些朋友,希望和祝福她們一切都好。

 

 

寫了這麽多,我想大家應該了解我的性格了。交朋友喜歡直率,坦率,大度,透明,真誠,相互平等尊重,簡簡單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